第四章 淘老货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木箱里大约有七八个这样的棒槌,还夹杂了一堆老土布一类的杂物。拿起一个、放下一个,很快所有ku带筒都过了次手,大拇指手指甲在旁人不注意时,在所有ku带筒中间凹进去的筒芯一头使劲划了划。

心中有底了。

拿着一个棒槌对旁边几个人说:“这ku带筒花色很有你们这的地方特色,名俗,和我们那的不一样。”

这几间老房子已经被当成了堆放物品的仓库、厨房,还有些没用的杂物,再仔细查看了一圈,倒是发现有个破损的木柜不错,红木的,如果在老家自己倒是买了,至少等赚上一个月工资钱。不过现在嘛只能看过就算,没办法,带不回去呀。

回到新屋,老吴两口子搬出了一大口袋带有锈色的银元,足足五六百个!

“你们还真有本事,这都藏下来了,本事不错!”

是真心佩服老吴一家人,这几百银元藏下来不容易。

说起藏家底,老吴一家大倒苦水,都是当初多少好东西没了云云。

一户人家能拿出几千个银元的情况秦时重生前也见过,但这摆开架势一口气能卖你几百个的人家,这前世今生加起来都还是第一回。

可秦时这会根本没上万斤粮票给他们,就算用钱买他也拿不出。说好了就挑一些,想发财那是想都别想:银元这东西,运气不好,就是在上万个里你都找不出一个稀有品种。

果然,几百个里一枚稀有品种也没,就挑了三十几枚品相不错的各色龙洋。

用粮票结算清楚,秦时已经没“筹码”了:

“老吴、老陈,这次没想着特意来收古董,粮票我这也就剩下十几斤了。这回去路上还得吃饭,你们看?”

这老吴想了想道:“小秦师傅你也是个实在人,你今年还来咱们这出差吗?”

“年底前应该还会到这一趟,也可能是明年初。”当然不能说实话了。

“你看要不这样,你留个地址,在老家我那边我们这打工的人很多,全国粮票紧缺。我过几天也要再过去趟我儿子那。你要是能gao到全国粮票,上万斤我们也吃得下,光我们附近几个村出去的人都用的掉。而且不瞒你说,就是拿去黑市转手,咱也能至少赚一毛钱一斤。”

秦时一听明白了:“你们都用老物件换?”

“用钱也行,不过估计小秦你还不愿意,呵呵…”这老吴也会开玩笑。

“那是,倒粮票我还不如自己跑趟了。”

这老吴一听,说道:“小秦,你留个地址,我到时候早点从天津回来,我给你打电报。这些银元我能做主,你要是再来,咱就留下几十个,其它全部卖给你。要是不够,我让老太婆给你多打听打听,值钱的瓶瓶罐罐咱不好保证,但再找几百个银元没问题,就按咱们这收古董的行价走。”

秦时这时候心里已经有谱,单单眼前的四五百个银元,到时候用粮票买,倒进倒出这几下至少2000块以上的利润。

“行,到时候我来之前也会给你发电报,至少上万斤,都用五斤票。”

“好,痛快!”

双方留下地址,老吴再带着秦时到他一户亲戚家转了转:这家人也有不少银元,看来地主家的亲戚也是地主,存货不少,因为准备明年家里修新房子,所以也准备出手一批,约定下次带钱来。老吴“大方”,在这家还主动帮秦时还价,用三十块现金买下了个老的和田玉玉镯子。

秦时明白,这玉镯子是不用粮票换的。

在这户人家坐着一聊天喝茶加上晃悠一圈,等回到老王家,老吴媳妇已经做好了晚饭,一定要张楠留下吃饭。

其实时间还早,才5点不到,不过人家热情,秦时也就不客气了。一桌子菜有鸡有鱼,很丰盛,特别是一道姜、葱、蒜、木瓜丝、萝卜丝、柠檬丝这时候四九城,名气非常大!

这东西这会价格还真不好算,一个棒槌一个银元的价,几十年前3个银元估计都要,三十年后1000块一个棒槌有没有人要秦时也不清楚。不过自己也懒得还价了,3块钱一个棒槌也不能算贵吧?

也不用其他人动手,一共七个ku带筒,全部塞进自己带来的布袋子里。

“解放前的才有意思,这东西就是当个收藏的老民俗,市场上可没人要,谁家没几个?你说是吧老王。”老陈媳妇嫁过来的ku带筒还可能是她自己做的,而且一定是解放后的东西,秦时根本懒得看。

而且这会不能表现得太感兴趣——刚才在新房堂屋里,秦时看到墙上挂着两幅老人的照片,还有几张老画像,这家应该已经没有老人家在世了,老王他们极有可能不知道这几个ku带筒有问题,老人过世时应该根本就没交代。

看张秦时感兴趣,老吴考虑了一下,说道:“这东西这会虽然用处不大,但做起来老费时间了,小秦你也是个实在人。要是你喜欢,就算8块钱一个拿走。”

聊天时知道这老陈家祖上当过清末的小官,亲家的父辈在民国那会甚至在军阀政府里干过银行管理人员,在老家还买田买地。后来军阀时期战乱太多世道乱,就搬回农村做起了地主,这再后来呢当然就倒霉了。

感觉发财的机会来了,虽然拥有多年古董商的经历,但遇上这样的主家机会不多,一般都不会跑空,而且还是有求于自己就更要抓住机会了。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说是资本家、地主的底子,但也挡不住抄呀,其实也就藏下来几百块各色银元,这还是埋地下、这两年才挖出来的。老的瓷器竟然一件都没:原来破四旧那会全给抄了、砸了。

边上这几位还在因为这位豪客看不上家里的东西发愁呢,一听他似乎对这几个这些年都没多少人用、只能当摆设的ku带筒感兴趣,那老陈立马说:

“这都是上几代人传下来的,手艺绝对一流,新房子里还有孩子他娘那时候带过来的。要不你都看看?”

结果这随手一拿,秦时就知道有问题:太重了!

ChanRao紧密的ku带卷本来就很有分量,家里有这玩样的人都知道,但有七八年古玩经历的秦时这一上手就知道手里这个棒槌有问题,因为这情况他上辈子听说过几次,还亲自碰到过一回。

农村人也比较实在,带着张楠随便看,晃荡了一圈,新房里就没自己看上眼的,倒是在后边老房子的一个小木箱里看到了几个ku带筒,应该是民国甚至是清代的东西,花色、编织手艺一流。

ku带筒,以前没皮带,ku子要用腰带或各色棉线编织的ku带系上。有些地方很多女人都有这个手艺,只不过款式花色、宽窄分别极大,很多地区还是女孩子出嫁的必备嫁妆之一,一般都是母亲给准备的。

老吴一说明来意,众人对秦时热烈欢迎,老吴的亲家姓陈,还准备过会带他去村子里几户亲戚和熟人家里转转,不过有个条件:“小秦师傅,村子里有几家也应该有些老物件,应该会卖。你看到时候能不能你先用钱付账,然后咱们回来我先钱还你,再用粮票算?”

“没问题,就这么办。”当然同意,这才不会穿帮嘛。

由于ku带会编得非常非常长,为了美观方便,一般会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紧紧ChanRao在一根二三十公分长、红纸包裹的圆形木棍上,最后甚至会ChanRao成一个直径十多公分的超级da棒槌!要用的时候剪下来一截就行了,这样一捆ku带一家人甚至几十年都用不完。

不过这玩样就算在30年后也不是特别值钱,甚至算不上古玩,只能算是特色老工艺、名俗品,这手艺在有些地方还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时在韩哥家里就见过有几个这样的“棒槌”,都是家里传下来的。他这会对箱子里这几个“棒槌”兴趣不大,但因为花色充满江南特有的风格,就拿起一个看看。

太平村,骑车十几分钟就到。

说实话这一路骑来,四九城的建设在79年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五层楼房不少,不过这农村还是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老房子,有些还ting简陋。

到了老吴岳父岳母,一看还是二层的砖瓦新房,后边连着几间老房。他岳父岳母和老人一起住,看来这两年胆子大的手艺人出门闯荡还是收入不错的,这房子村子里算是最好的几户之一。

阅读盗墓之收尽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