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六十六翁叹齿落,刘白同聚牛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不行不行,二位老哥,不要叫我牛丞相,就叫我小牛。”

“哎,我说小……小……你说我老白这是怎么了,牛丞相,你姓什么都好,怎么偏偏姓牛,要我老白称呼你牛丞相叫小牛,我老白就是感到别扭,叫不出呀。”乐天说。

“就叫小牛,我牛僧儒就喜欢两位老哥叫我小牛,小牛总比老牛好呀?那些年轻人叫我老牛,我牛僧儒还总有些不自在,‘老牛拉破车’,是个什么滋味?”

牛僧儒最喜欢说的是唐穆宗长庆元年处理宿州刺史季直臣贪污案的事。季直臣贪污数十万贯钱财,罪行败露之后,被移交给大理寺定案处理。按照当时法律规定,本该处以死刑。季直臣为了免得一死,千方百计给穆宗身边受宠的宦官行贿,请他们出面说情。牛僧儒不买帐,坚持不回。宦官又直接到皇帝面前给季直臣求情,说季臣这个人很有才干,治理宿州很有成绩,这次贪污偶犯小过,愿陛下宽恕他一次。穆宗偏听偏信,传牛僧儒进宫,当面要他放人。穆宗认为季直臣有才干,准备宽大处理。面对皇帝这样的决断,刚刚升任御史中丞半年的牛僧儒不计个人的荣辱安危,据理与穆宗争辩:“季直臣只知道贪污腐化,阿谀奉承,充其量不过是个歪才而已。历代帝王制定法律,正是为了约束这种歪才,扶持真正有才能的人。要说才能,叛逆朝廷、扰乱天下的安禄山、朱讹等人,比季直臣的才能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不是也都应该宽恕他们吗陛下,哪能为季直臣这样一个歪才而废除国法呢”穆宗听了牛僧儒的一番申辩,觉得很有道理,终于同意他的看法,处死了季直臣。穆宗还给他升了官,让他当户部侍郎,负责掌管国家的赋税钱粮大事。

牛僧儒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保持清正廉洁。当时,有个藩镇的头子宣武节度使韩弘,大量搜刮民脂民膏,侵吞巨额公款,家里拥有钱财数百万贯,其财富居地方官之首。后来他调到朝廷,升任中书令。他的儿子公武跟他密谋,以钱财贿赂朝中大臣,收买人心,堵住他们的嘴。公武带着韩弘的亲笔信,给牛僧儒送钱千万。牛僧儒面对金钱贿赂,坚决予以拒绝,笑着说:“这算什么名目请你快拿回去!”不久,韩弘和他的儿子公武相继暴死,其孙韩绍宗继承家业。穆宗恐韩绍宗年纪幼小,家中财产被家奴等盗窃,便派使者到他家,将韩家财产登记簿全部取来,亲自阅视。其中一本资簿详细记载贿赂情况,凡是朝中有权势的大臣都接受过韩家的贿赂,而独在牛僧儒的名下,用朱笔写着一行小字:“某年某月,送户部侍郎牛僧儒钱千万,不纳。”穆宗看到这里,十分高兴,拿着帐簿向左右夸赞道:“果然如此,我没有看错人。”从此,穆宗更加信用牛僧儒了。

牛僧儒说起这些往事,总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牛僧儒说起他跟李德裕的党派斗争,乐天说:“小牛呀,你也知道我跟梦得心里是支持你的,但是,我们不想卷入你们的党派斗争,小牛不会怪我们当老好人吧?”

“哪里哪里,我牛僧儒也是身不由己呀,这党派斗争好累人哟。”

最后是乐天吟出一首诗《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诗曰:

“淮南挥手抛红旆,洛下回头向白云。政事堂中老丞相,制科场里旧将军。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诗酒放狂犹得在,莫欺白叟与刘君。”

&/div>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白香山传》,微信关注“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让刘禹锡感到欣慰的是,他为苏州百姓付出的心血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和朝廷的嘉奖。浙西观察使王璠对他的政绩表示满意,在考课时把他列为“政最”,朝廷优诏嘉奖,特赐紫金鱼袋,以示荣宠。

同州也连续四年遭受到旱灾,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刘禹锡到同州,一篇《同州谢上表》,六万担救济粮就下来了。

乐天招呼二位吃菜:“来来来,吃牛……”乐天突然停住话音,笑了笑:“我说你牛丞相,小牛,别的姓都好说,只是这牛……你说我老白怎么样说呢?我是说这牛肉,你说我老白怎么样叫你牛丞相吃牛肉呢?”说到这里,三人同时大笑起来。

三位都在大唐官场上滚打了几十年,要说的话太多,所以也只能拣最要紧的说。乐天最喜欢说的是他在三次刺史任上的事情。在忠州搞荔枝;在杭州修筑白堤,疏浚六井,修筑灌溉渠道;在苏州修建虎丘路、山塘街……

刘禹锡也喜欢说苏州和同州,因为他在这两任上都为百姓做了好事。刘禹锡念念不忘的是,大和五年,苏州发生水灾,给百姓带来严重的灾难。他《苏州上后谢宰相状》中说:“伏以当州繇大浸之后,物力萧然。饥寒殒仆,相枕于野。誓当悉心条理,续具奏论。”在《苏州谢赈赐表》中也说:“伏以臣当州去年灾沴尤甚。水潦虽退,流庸尚多。臣前月到任,奉宣圣旨,阖境老幼无不涕零。询访里闾,备知调擦。方具事实,便欲奏论。圣慈忧人,照烛幽远。特有赈恤,救其灾荒。”《苏州加章服谢宰相状》也说,“伏以圣德柔远,皇明烛幽。凡有上陈,皆可其奏。遂令管见,得及疲黎。”刘禹锡没有忘记,是朝廷给了苏州救灾粮一十二万担,又从本州常平义仓中调拨了十二万石米,逐户分发,并宣布减兔赋役。这样,苏州百姓终于度过难关,很快消除了灾情,恢复和发展了生产。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老人写罢,念了一遍,笑笑,走到铜镜前面,对着铜镜理了理满头的白发,然后摸着白胡须自言自语:“白仙翁,好一个白仙翁!”

今天早上,乐天的一颗牙齿被磕了一下,谁知道一下就把一颗牙齿磕掉了。乐天一阵感慨:本来剩下的牙齿不是很多了,吃东西已经不太方便,现在这么不经意间就磕掉一颗牙齿,再过几年,牙齿不是全没了吗?想到这里,乐天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篇《齿落辞》就被他弄了出来:

“啊哟,那我们就叫小牛。我说小牛,现在我们二位就要给小牛敬一杯,来来来。”

“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要两位老哥给我姓牛的老弟敬酒呢?还是我这头憨牛给二位老哥敬一杯,来来来,干!”三位老人脖子一仰,三个酒杯倒了过来。

席间,梦得首先举起酒杯,他要给牛丞相敬一杯:

“来来来,牛丞相……”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齶。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余年。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辅车龂齶,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卼臲,曾何足以少安。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发衰辞头,叶枯辞树。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由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乐天毕竟想得开,世间万物皆有老死,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怎么能因掉一颗牙齿而耿耿于怀呢?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鬓丝千万白,池草**绿。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

明白了明白了,真的是一首诗,一首纪念六十六岁生日的诗。奇怪的是,老人还没有罢手的意思,只见他又提起了笔,沾满浓墨,又是一首《六十六》:

这天,刘禹锡跟老丞相牛僧儒一起来了。这牛僧儒虽然年纪比乐天梦得小八岁,但是由于牛僧儒当过宰相,在官场上的资格比刘白二位还要老,刘白二位叫他老丞相。

牛僧儒,字思黯,安定鹑觚人。德宗贞元二十一年登进士。元和三年以肾良方正对策。直言批评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所忌。初为伊阙县尉,转河南尉,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职。长庆三年升任宰相。宝历元年出为武昌节度使。大和四年复召为相。现任河南节度使、东都留守等职。

牛僧儒任御史中丞期间,执法严明,刚正不阿,曾说服穆宗皇帝诛灭贪官宿州刺史李直臣,穆宗为之感动,把他升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闪舞小说网www文宗时,牛僧儒出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由于牛僧儒几次担任宰相,曾以朝庭庶族势力之首与士族李德裕派形成长期党争,成为一代名噪史籍的宰相。牛僧儒一生博学多闻,酷好文学,跟乐天和梦得经常往来唱合。这不,今天牛老丞相又跟梦得一起来了,乐天自然是一万个高兴,急忙吩咐摆酒宴,三位老朋友要很好地叙谈叙谈。

一般的老年人总喜欢把生日做得热热闹闹,成天鞭炮连天地放,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赶来祝寿,酒席摆了几大桌甚至数十桌,山珍海味,中西全席。席面上,只见人人尽情饱食,个个只恨服囊太小,容纳不下太多的佳肴美食。碣石顽童曾经有诗一首,单道席上情景,诗曰:“席上何必讲斯文,先饱肚子是正经。但见筷著纷纷下,又把酒杯频频举。自古酒肉最可人,以食为天是正理。胜如狂风卷残云,顿时杯盘已狼藉。”

但是也有例外,有少数人就不喜欢在生日大搞大闹,这些人喜欢生日默默地过去。或者也筛上一杯酒默默地喝,你说是喝闷酒或者是喝别的什么酒都无所谓,反正他自己心中有数,今天这个日子对他来说有点特殊,因为今天标志着他又老了一年。

今天对于乐天来说,就标志着他从今天开始就是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了。你不用问,只要悄悄地跟着老人走进书房,你就会看到他又要写诗了,你注意看着,诗的题目写好了,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题目,其实那根本不像是一首诗的题目,倒更加像要记下一个数目:“六十六”。也许老人不是写诗,但是你接下来就可以看到,那“六十六”真的还是一个题目,你注意看:

阅读白香山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