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燧发枪问世(第二更!)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天子愿意赏,匠人们愿意干。整个皇明自至下一副欣欣向荣之态。

当今天子是要通过一次次封赏告诉世人他赏罚分明。

只要有人愿意为皇明奉献并真的做出了成绩那他一定会赏并大大的赏。

皇太子登基之后,路振飞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简在帝心的重臣,从此一飞冲天,从漕运总督直接升为兵部尚书。

虽然从品级来看这个变化并不大,但两者政治地位的差别可谓是天壤之别。

要知道漕运总督权力再大也不过是一个地方官。

而兵部尚书可是九卿之一。

遍数满朝武能够排在兵部尚书之前的不超过五人。

而如果论在天子心目的实际地位,路振飞甚至可以排进前三。

这么一个重臣,竟然是除了天子和工部尚书高弘图之外对造出燧发枪最感到高兴的人。

虽然这份功劳是工部立下的,但只要对大明朝廷有益,路振飞会感到高兴。

何况这工部造制出的燧发枪早晚也会造福兵部嘛。

要知道全国兵事归兵部统筹管理,如今大明和东虏打的你死我活,军队的战斗力关乎王朝兴衰。

而满朝武都知道皇帝陛下对于军队火器的配备十分看重。

天子亲自设立编练的神策军火铳的配备率超过了五成。

这可是十分了不得的。

要知道当年威震天下的戚家军也不过如此。

当然神策军戚家军更有钱,在火器的配备也是不计成本。

皇帝陛下有钱,也愿意把钱花在这面,旁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路振飞一直是积极的主战派,强调用铁与血解决问题。

在东虏问题他更是如此。

在他看来大明要想真正兴,避免重蹈南宋覆辙一定要态度强硬,以战定乾坤。

东虏最开始只是皮癣之患,为什么越来越强大,不是大明的姑息纵容吗?

如果从一开始大明便坚定态度对东虏进行压制或许不会有现在的难题了。

可是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能做好眼下的事,避免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路振飞认为东虏的实力虽然有所增强,但并没有到无人可敌的地步。

至少从高杰所部,神策军诸部与东虏几次交锋可以看出他们是不落下风的。

安之统领的川东诸部虽然与东虏没有交锋过,但实力也不俗。

如今明军与清军交手至少不会完全落于下风。双方处于一个五五开的阶段,谁能取胜更多是靠临场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给军队装备火器显得尤为重要。

靠火器可以弥补经验的不足。

若是火器具有碾压优势甚至可以直接取胜。

“陛下,今日臣要陪陛下去看的排队枪毙与传统火铳相有何区别?”

路振飞十分热情,胡子都跟着风吹了起来。

“咳咳,路员外,低调低调。”

朱慈烺咳嗽了一声,冲路振飞使了个眼色。

“哦,好的,朱公子。”

路振飞恍然大悟,连连应声道。

朱慈烺等人骑马出东城之后直往紫金山而去。

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处军营,训练新式火器军队。

这支军队和神策军不同,单纯的是为了试验新的火器以及战法。

朱慈烺不放心将新研制出的火器直接装备军队,一定要经过试验才放心。

如今整个紫金山已经被封锁起来,只有宫来人才能出入。

朱慈烺一行人打马至此亮出身份后,负责此处防务的指挥使一路小跑来到朱慈烺面前纳头便拜。

“臣西山指挥使姚远山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抬了抬手道:“姚爱卿平身吧,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很好,快带朕去看看。”

朱慈烺已经迫不及待了。

“臣遵命!”

姚远山对当今天子可谓是感激不已。

要知道在一年之前他不过还是一个不入流的京营将领。

要不是当今圣继位,大刀阔斧的改革裁撤京营,创立西山军,姚远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头的。

人嘛有时候靠的是一个机会。

姚远山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了,所以他现在是西山指挥使。

但他不会忘记这个机会是天子给他的。所以即便天子让他刀山下火海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

...

自此皇太子便记住了这个人。

后来路振飞又坚定的支持皇太子在南京继位,立下了从龙之功。

当然陪伴在皇帝陛下身边的还有一人,那是兵部尚书路振飞。

这位尚书大人和当今圣的关系非同一般。

当今天子还是太子的时候逃难至淮安,当时身为漕运总督、淮安巡抚的路振飞热情的接待了皇太子。

火器司的其他工匠虽然感到羡慕不已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他们很明白火器司的规矩,或者说工部的规矩。

工部如今是大明朝廷奖惩最分明的衙门,这得益于天子的大力支持。

却说这日朱慈烺在处理了政务之后选择微服出宫。

一众锦衣卫着便装潜伏在暗处保护皇帝陛下的安全。

这种情况下天子崇祯朝的时候不知道要富有多少倍。

天子甚至养得起一支水师,难道养不起这群匠人?

据说一年下来光是给工部工匠发的薪俸和奖励要大几十万两。这些当然不可能是由国库拨付,而是内帑直接拨钱的。

对此一众御史言官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天子甚至亲自为其赐名,曰燧发枪。

据说天子得知燧发枪试制成功后龙颜大悦,特地嘉奖了一番工部尚书高弘图,并对试制出燧发枪的工匠进行了丰厚的奖赏。

既然皇帝陛下花的是自己的钱不是国库的钱他们当然没必要得理不饶人。

只要皇帝陛下愿意,他完全可以对这些匠人给予十倍的赏赐。

要知道如今天子内帑的收入来源十分广泛,既有皇庄又有矿税甚至海贸都有皇明朝廷的背景。

南京工部火器司这几日可谓是繁忙不已。三寸人间

在大明皇帝陛下的关怀和指导下,火器司终于研发出了一种新式火铳。

这种火铳不是靠火绳点火,而是靠燧石击打。

阅读振南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