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降异象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毫无疑问。

朝廷诸公在这场交锋中大获全胜,完完全全压倒了宦官爪牙。

长期占据劣势的朝廷诸公,哪里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纷纷开始发难。

试想一下,朝中重臣无诏就敢领兵屠戮皇宫,汉室威信又在哪里?

当然,袁绍等人当时也被逼无奈。

假如那个时候不能当机立断杀尽宦官,以十常侍在朝中的地位,凶猛的报复必定会席卷而来。

故此,朝中公卿找到找到机会以后,不给对方丝毫缓和余地,直接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请陛下夺王甫官职,将其收押查办!”

其余诸公亦是激愤异常,厉声高呼,回音在皇宫大殿内缭绕不断。

王甫此时正站在灵帝旁边,看到朝中诸公都想要置自己于死地,当即吓得脸色发白。

他虽然被灵帝宠幸,却也不敢保证此次自己能够安然无恙。

毕竟,这次夏育、田晏二人领兵出塞,麾下士卒全军覆没,却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也许两万精锐汉军的损失,灵帝还能承受得住。

然而,大汉精锐败给鲜卑蛮子这件事情,却是灵帝在位时无论如何也洗刷不掉的耻辱。

大汉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骨子里都无比骄傲。

他们能够容忍战士们马革裹尸,却不能容忍汉军败给异族,而且还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惨败。

看着无比激愤的朝中公卿,灵帝脸色阴沉,目光不善的瞥了眼王甫。

当初刘宏虽然也想转移国内注意,顺便大破异族,开疆拓土。

然而,若非王甫极力在后面撺掇,刘宏也不见得能够下定决心出兵塞外。

说到底,夏育那句‘一冬、二春必能禽灭’的豪言,还是打动了这位好大喜功的帝王。

可最终被灭掉的不是鲜卑人,而是两万七千大汉精锐骑兵。

“噗通!”

看到刘宏那阴沉的眼神,王甫更是心中大骇,直接跪倒在地。

汉代并不流行跪拜大礼,王甫有这等行为,也足以看出对方心中的惶恐。

“咚咚咚!”

王甫用力磕头,额头很快就流出鲜血。

“老臣识人不明,这才误信夏育之言,妄想为陛下排忧解难,简直罪该万死!”

“老臣不求陛下饶命,只希望杀掉老臣以后,陛下内心能够舒坦一些。”

王甫泪流满面,声音更是伤痛不已,好像真的已经认命。

只不过,太傅袁隗看到这幅情景的时候,却在心中暗骂王甫狡猾。

王甫所能仰仗的,也只有天子对他的宠信,以及双方长时间建立的私人感情。

假如王甫此时开口求饶,亦或是想要为自己狡辩,刘宏可能还会勃然大怒。

当王甫摆出一幅识人不明,而且虽然为了天子分忧做出错事,仍旧甘愿受死的模样,天子必定顾忌往日情面,不会继续追究王甫。

仔细揣摩,倒也不难理解。

无论王甫事情做得好坏,终究还是在为刘宏做事。

假如刘宏因为王甫没把事情办好,就将其斩杀泄愤,势必会寒了众人之心。

到了那个时候,还有谁愿意为刘宏用心做事?

相反。

虽然王甫好心办了坏事,只要刘宏宽宏大量饶过对方,不仅王甫会感恩戴德,那些想要替天子办事的人,也不会因为惧怕办不好事而不敢自荐。

这,也就是刘宏的帝王之术。

“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就在此时,始终老神自在的张让,却是微微躬身说道。

“不好!”

诸公看到张让开始动作,心都不由提了起来。

十常侍之中,张让、赵忠最得天子宠信,以致灵帝都对外声称‘张常侍是我阿父,赵常侍是我阿母’。

由此可见,这二人在刘宏心中地位究竟如何!

每次只要张让、赵忠出手,这些朝中公卿哪怕占据道理,仍旧会被打得丢盔弃甲。

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私心与感情。

对于自己宠信的张让与赵忠,刘宏自然会格外优待。

“阿父请讲!”

本来看到王甫那个样子,刘宏就有心宽恕对方,只是碍于没有台阶下。

现在张让站出来了,刘宏自然明白,对方肯定会给王甫开解,那么自己也就有了可以饶恕王甫的借口。

“敢问陛下,此次为何要领兵出塞北击鲜卑?”

张让仍旧是那副慢吞吞、老神自在的模样。

“今年开春以来,鲜卑寇边三十馀发,朕为大汉天子,岂能坐视不理?”

张让闻言,嘴角微微露出些许笑意。

“也就是说,陛下出兵塞外,是为了解决鲜卑之患?”

“正是如此。”

张让脸上笑容,变得越发灿烂。

不过很快,张让就正色道:“自檀石槐崛起草原以来,早就成为大汉我心腹之患。”

“先帝欲平北疆祸患,甚至不惜封檀石槐为王,还要派遣公主与檀石槐和亲。”

“饶是如此,那傲慢的檀石槐仍旧拒绝接受王位,对于和亲之事也不屑一顾。”

“如此,鲜卑纵横草原数十载,屡次犯境变得越发猖獗。”

“如此心腹大汉,陛下出兵征讨何错之有?”

“更何况,此战汉军虽然不幸全军覆没,却也将弹汗山付之一炬,就连鲜卑可汗檀石槐亦被斩杀。”

“没有了王庭与檀石槐的鲜卑,分崩离析指日可待,我大汉北疆从此可享安宁。”

“如此说来,此战想要达到的目的已经完成,更可永载史册。”

“正是有中常侍王甫主张出战,这才会有鲜卑王庭之破,才有檀石槐之死。”

“敢问诸公,中常侍王甫何罪之有?”

朝廷诸公闻言,尽皆气得身体发抖。

他们虽然早就知道张让无耻,却没想到对方无耻到这种程度,不仅为王甫开脱,还想把士大夫的功劳据为己有。

前太尉陈耽脸色涨红,大步上前厉声喝道:“若非我等极力举荐匈奴中郎将,若非匈奴中郎将先败慕容部落于绿洲,再破鲜卑王庭于弹汗山,最后更是斩杀檀石槐于万军之中,哪里会有这场战争的胜利?”

“就算我们拒理力争,却也只给匈奴中郎将争取到七千精锐,剩余三千兵马还是从匈奴征调。”

“反观夏育、田晏二人,各得两万精锐却无所建树,反而损兵折将辱我国威,岂非王甫识人不明之故!”

面对愤怒的陈耽,张让却只是微微一笑。

“此言差矣。”

“先有中常侍进言出塞,才会有匈奴中郎将大破鲜卑之事。”

“虽说中常侍的确识人不明,却也无法抹杀中常侍战略上的功劳,纵然功过相抵,却也不该治罪。”

张让非常明白,如今朝中公卿群形激愤,真想把功劳据为己有,显然不可能。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王甫。

至于其他事情,十常侍完全可以凭借天子的信任,与这些公卿慢慢玩耍。

故此,张让才会使出这招以进为退的策略。

可以说,张让对于朝堂争斗,那可是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到了这个时候,陈耽哪里还不知道张让打算,就准备继续弹劾王甫。

他相信有朝中公卿相助,又有关羽战绩摆在那里,这次肯定会让十常侍大败亏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方才还明亮的皇宫大殿,忽然开始逐渐变暗,最终变得完全漆黑。

与此同时,无数惊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皇宫顿时乱成一片。

“发生了什么事!”

刘宏见此情形也是大惊失色,厉声问道。

“陛下,陛下,天狗食日,大凶之兆啊!”

侍卫也顾不得朝堂礼仪,慌慌张张从门外闯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恐。

与此同时,太阳正好完全消失,大殿内漆黑一片。

至于朝中诸公,听到‘天狗食日’四字以后,心不由都沉到了谷底。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袁绍等人在明知大将军被杀的情况下,仍旧领兵冲入皇宫,将十常侍斩杀殆尽。

可是说,大汉就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真正乱起来。

“若非王甫极力撺掇,此二人又怎能领兵出塞?”

“中常侍王甫勾结统兵将领在先,欺上媚下其次,举荐庸才在后,请陛下夺其官职,收押查办!”

朝中诸公与十常侍之间,早就形同水火。

太尉许训亦是上前奏道:“在此之前,诸公皆言不可轻易与鲜卑开战,那夏育却放下豪言,一冬、二春必能禽灭。”

“如今不足数月,三路汉军尽殒于塞外,此乃欺君之罪,不杀此人无以平民愤!”

其余诸公仿佛心有灵犀,纷纷上前奏道:“田晏、夏育欺君罔上在先,损兵折将辱我国威在后,望陛下斩此二人以平民愤!”

这个时候又有谁在意,那些埋骨在塞外的汉军将士?

太傅袁隗更是上前奏道:“田晏、夏育二人,不过中常侍王甫爪牙是也。”

这次对外战争,本来率领两万精锐的夏育、田晏二人,可谓是稳稳占据上风。

然而,臧旻却以一万汉胡联军,创下了不可思议的壮举。

东西两路汉军虽然兵败,夏育、田晏二人却带领几十骑,侥幸逃得性命。

时至今日,塞外战争已经结束。

“自孝武帝北击匈奴以来,我大汉前后数百年对外征战,都未曾有此大败。”

“此二人空耗钱粮,损兵折将,有辱天威,罪该万死!”

由于臧旻以身为饵,给关羽争取到了偷袭弹汗山的机会。

随后关羽更是大发神威,率领三千匈奴骑兵斩杀檀石槐,而后带领数百骑逃回国内。

夏育、田晏二人代表了宦官,臧旻却是代表了朝廷诸公。

雒阳,皇宫大殿。

正值寒冬十月,气温很低,朝堂内却吵得热火滔天。

司空刘逸出班奏道:“夏育、田晏二人率领两万精锐,却被檀石槐全歼于塞外。”

阅读汉末武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