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舒曼把春花护在怀里低着头跑到堂屋,还没到,就听里头喜子的痛叫声。

“你这混小子,又把妹妹丢下。”张红军提着喜子的耳朵,喜子疼得上蹿下跳偏还不敢离开。

“该。”李翠娥气得都想上手,刚说完看到门口的舒曼,忙过去把人拉到屋里,把春花抱过来给张红军递过去,喜子这才得以脱身。

“去什么供销社?到时候跟着你翠娥嫂子赶集去,那不便宜多了?”张大娘怕她花钱花大了,可这话偏不好明讲,只能轻轻点一点。

舒曼笑道:“赶集肯定要麻烦翠娥嫂子带我去的,可供销社我还没有去看过呢,想去看一看。”她早就问过李翠娥了,好些东西集市上是没有的。

这个集市说白了,也就是附近几个村落大家鼓恼出来卖一些农产品,量不大也不多,公社那边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些东西还是得去供销社才能买到。

说不定还得要票,舒曼是想着快过年了,去碰碰运气,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不要票的东西。

“等你这房子造好了再出发去公社。”张队长这一次去公社除了了给新来的知青办事,还得带着人把任务猪给交了。

多带几个人自然无所谓。

张大娘:“那还得等雪停。”

舒曼笑眯眯地点头,看碗里的土豆不烫了,就掰开两半,一块递给春花,一块要给喜子。

喜子吓得往后跳去,苦着脸说道:“舒曼姐姐,我还是不吃了。”他上一回吃了舒曼姐姐给的饼子,亲爹差点就变成后爸了。

可实在是那饼子老卡舒曼的喉咙,她咽地辛苦,勉强吃下半张后,就给了没吃饱的喜子。

没想到因此害喜子被打,舒曼只好说了理由。

看着张家人错愕的目光,舒曼也不确定这具身体到底还是不是原主的了。就是舒家人对原主再好,可这烤地干干的杂饼子在这个时候也是不错的口粮。按理来说,不可能反应这么大。

而张家人惊愕过后倒没有再说起,但明显吃食上就更精细一些。

虽说不是白面这些,但都想办法把食物做得软乎一些。

舒曼本就不喜欢给人带来麻烦,但似乎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

这也是她迫不及待想要搬出去的其中一个原因。

她总不能因为自己吃不惯,就要张家人迁就自己。

晌午过后,雪就停了。

张队长组织男女老少出去扫雪。

舒曼也去帮忙了,等轻轻松松地提起箩筐后,与她一同的杜鹃忍不住问道:“你的力气怎么这么大了?”

两个人一组,她基本上就没使上力气。

舒曼若无其事地一笑:“我这哪里大了,你看翠娥嫂子。”那架势,她一个人都行。

杜鹃看了一眼,却在在心里摇头。

这怎么能比。

一个是农村里干惯农活的人,一个是城里来的知青。

杜鹃本来还觉得等开了春,自己少不得要帮着点舒曼呢。

现在看来,怕是她想多了。

舒曼趁杜鹃不注意的时候暗中又试了试,她发现自己的力气差不多是回来了,或者说是她自己本来的身体回来了八成,要说多厉害肯定没有,但作为极限运动爱好者,徒手攀登的事情没少做,这就十分考验一个人了,至少力气绝对不能小,否则如何负重身体。

舒曼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总归对自己来说是好事。

雪停的第二天,房子又重新动工,不过半天就全部完成。

张大娘带着儿子媳妇帮着打扫擦洗,喜子和春花就在屋子里跑进跑出。

被嫌弃屋子小,人多都不能转身的李翠娥拍了几拍,指挥着往院子里去玩。

舒曼绕着院子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除了自己要求地多了一个灶口、橱柜饭桌这些,在房子的后面还给围了一个猪圈,旁边则是一个鸡窝。

等开了春,买一头猪和小鸡回来,就都能用上了。

舒曼看得满意极了,这八十块钱花的太值了。

因为屋里还空着,张大娘不让她住下来。

舒曼算算日子,男主角应还在来红旗村的路上,就答应了。可也说了等东西买齐了,就一定要搬出去。

张大娘也答应了。

就在舒曼等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准备跟生产队的人去公社的时候。

上海舒家,舒母用笔在挂历上又打了一个红圈后,沉闷地走到饭桌旁边。

“舒安,你吃过饭后去邮局再看看有没有你妹妹的信,都这么多天了。”从火车出发到现在已经有小半个月的时间了,偏一个消息都没有,舒母日夜都在担心。要不是老大的身子实在不好,就算舒曼报了名,她去跪求也得把这事给拦下了。

可没办法,不是做娘的偏心。

只是农村那个地方,舒安一去,只怕养了十多年的身体要废了。

舒父的工资大半可都是花在舒安每年看病上面,好在情况还是不错,只要再好好养上几年基本上就和正常人一样,可以娶妻生子,也不担心天气一个变化,人也跟着大病一场。

然而下乡的事情,舒安不去,家里总得有人要去。

除非舒家不要城里的户口了,齐齐往农村搬去。

可这年头,只有想法子往城里去的,哪有还往乡下走的。就是一家人去了乡下,怕是也没几个能干活,到时候不说能不能填饱肚子,就是钱也攒不下来。

“妈,你放心吧。算算时间,妹妹应该才到没多久,不是还得安顿一下嘛。等她腾出手了,就拍电报回来了。”舒安说起舒曼心里也是抽抽的疼,自打妹妹去当知青,整个舒家就一直处于低气压中。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乖巧懂事不说话的人却是突然往家里丢了一个炸/弹,猛地把人炸晕了。

等缓过劲,事情根本再无更改的可能。

一家人忍着心疼,想着法子让舒曼下乡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就连舒曼带走的那笔钱,都是舒家全部的家当了。若是舒安再生病,都没有钱去看病,只是舒曼是不知道的,一家人都瞒了她,让她以为家里还有不少钱。

有时候,舒安也埋怨自己的身体拖累了家里。

否则哪里轮到妹妹替自己下乡。

“妈,过完年,我打算去上班。”

“不行。”舒母不等他说完,立刻就不同意:“上什么班?家里还养得起你。你要是没事做?就在家里给你妹写信。”

舒安哪怕知道妈妈是因为担心自己,还是有些哭笑不得。

写信才多少工夫?

他总不能从早坐到晚就是为了写封信吧。

“妈,我问过了。不是去车间上班,是坐办公室的。我在家里也是坐着,还不如去厂里,还能赚钱。到时候就能给妹妹多寄钱了。”

他可是听说知青在农村生活的很不好,但凡家里有在外面的知青,每个月都要缩衣节食地寄钱寄全国粮票过去。

舒安知道后,第一次找上老同学,求着人家帮忙,才知道手套厂招一个临时工记件,一个月有几天是坐办公司的因为要对账,但其他时间就地在车间里。

这点,舒安是不能说的。

说了,舒母肯定不答应了。

就是现在,舒母也没有答应,但等晚上舒父下班回来,还是说了这件事情。

舒父下意识抽出口袋里的香烟。

“怎么又要抽上了?要少抽点。”舒母埋怨地去开了窗户。

舒父轻轻嗯了一声,举着火柴半天没划,一会儿站起来,敲了敲隔壁的房门。

舒安一直没有睡,就是为了等舒父过来。

两父子关起门来呆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舒母就知道舒父同意了。

舒母呆了呆,眼睛慢慢红了起来。

地方政府为了迎接他们这批知青,安排了好几辆大解放,一一分送到各个县城里,随后就是等待被挑剔分配的时间。

可以说,基本上从下了火车到现在,肚子里就都没再填过东西。

舒曼还好,她可不想再被饿死,在火车上醒来后,就没再让自己饿肚子,在县城的时候借口上厕所就吃了一个大白馒头,就是现在挎在身上的军绿色布包里面还有一个铝制的饭盒,里面是两颗熟鸡蛋,除此之外还有两张在火车站停靠点买的不要粮票的大饼。

至于别人有没有她是不知道的,不过想着就是有,也没有多少就是了。

否则也不会是这样的反应了。

舒曼可没有这个时候拿出来的打算,否则别人伸手要,张口同志,闭口革命情的,她是给还是不给?

不是舒曼小气,只是不想当冤大头而已。

就是最爽朗大方的杜鹃这个时候也不说话了。

没办法,粮食是根本,若非因为不想饿肚子,谁愿意下乡来当什么知青。

现在可不是以前,虽说上有政策,可也有对策,只要你能把自己的粮食给包圆了,一个病假躲回老家的人多的是。

原主出来的时候,住在一栋房子里的邻居不就是有这么一个现成的例子。

可他们家行,舒曼家却是不行的。

就在这种诡异而又沉默的氛围中,马车终于翻过大山,一路行驶,又过了差不多要半个小时才在黑暗中钻入夜雾的红旗村中。

王老根驾着马车朝一座围着篱笆唯独亮着油灯敞开着大门的平房过去。

“喜子,出来开门。”张队长喊了一声,就见屋里面跑出一个小身影,嘴里同样操着一口东北味十足的普通话。

“爷,你可算是回来了,奶都念叨上了,怕你路上不安全……”

“瞎想,能有什么事情。”张队长瞪了喜子一眼,仿佛觉得在知青面前失了面子,扯了扯嗓子刚想说点什么,屋子里又走出来一个身影。

“什么能有什么事情?山路不好走,出事还能少吗?你这个老头子就是不把自己当回事,可没有带累王大兄弟的。呦,这就是今年分过来的知青?”

走近一看,应该就是喜子口中的奶了。

“大娘。”杜鹃嘴甜地喊了一声。

不管怎么说,往后都在村子里住着,能多碰上几个会说普通话的当地人实在是太好了。她来之前可没少听人说起知青的经历,运气不好的,全村上上下下没一个会说普通话,交流全靠连猜带蒙的,若是全村联合起来蒙骗你一个人,到死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这红旗村,至少到现在为止都挺让人满意的。

不与那些去兵团的人比,其他富裕的生产队,也早被那些家里有点门路的抢占走,但就红旗村这样的,也算是个不错的去处了。

也就是路难走偏僻一些,从县城出发,到回到这里,差不多就用了两个半小时,这还是路况天气还不错的前提下。

若是只靠双脚走过去,用时更长一些。

所以在县城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一听红旗村在山沟里,都是不乐意过来的。

“大闺女快下车吧,还有你们几个都往屋里暖暖身子。”张大娘一张脸笑呵呵地,目光先后越过杜鹃三个人,尤其在舒曼脸上多停留了一会儿后,立刻招呼几个人往屋里去。“东北这地,天气冷,都是烧炕的。也不知道你们过来是个什么成算,这几日就先在我这住下,等商量好了再看看搬去哪里住,不过男同志就不行了。”

张光明几个就看向张队长。

张队长掏出别在腰间的老烟袋,敲了敲喜子要去搬箩筐的手,说道:“先进屋吃了饭再说。”又问喜子:“你爹娘呢?”

“家里呢,不用他们,爷,我力气大着呢。”喜子看起来跃跃欲试的。

“不用麻烦喜子了。我们几个来就成了。大爷,大娘,你们先往屋里去。”剩下一个一直没有说话的男知青朝张光明和曹斌打了个眼色,三个人手忙脚乱地把车板上的东西卸下来。

舒曼一声不吭地过去帮忙。

原主是娇贵一些,但力气的话,应该是比半大小子看起来就七八岁的喜子大一些。她可没好意思干站着不做事。

见她动了,杜鹃和韩春梅也上前帮忙。

王老根等他们卸好,同张队长招呼一声,赶着马车往牲畜棚子里去了。牲畜和人一样都是要吃饭的,可不能饿到生产队这几只宝贝疙瘩。

张队长那边,自然也是会等着王老根。

几个人先是帮着抬了东西去堂屋里。

舒曼一手拎着一个木箱子,一手提着一个大布包,肩膀上还背着一个,再看其他人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架势。

大冬天的,家当再少,零零碎碎地一起,也是一堆的行礼。

那两只箩筐最后被叫陈德生的知青一手一个地提了进屋,他来回走了三趟,才差不多把剩下的行礼都搬进去。

这么一对比,曹斌和张光明就显得弱了一些。

但再怎么样,也比三个女知青要厉害的。

舒曼行礼少,也帮着出去走了一趟,给杜鹃提了一只包袱,有些沉,但还算轻松能顺便打量起这家篱笆院子。

前面说过了,这是一处平房。

大夜晚的,舒曼看得不太分明,不知道是砖瓦房还是黄泥土抹灰的平房,但比刚才过来村里几处还是茅草房的人家来说好上太多了。

在红旗村,类似这样的平房还有好几处。

可见不是那种贫困潦倒的村落,这让舒曼又松了一口气。

至少是个努力一点,应该能吃上饭的地方,吃饱饭就不要想了。

有些村子,可是一年干到头,钱没有要倒欠生产队不说,就是分下来的粮食也是没多少的,全村上下都是如此。

这样的地方,就是舒曼过去了,一时半会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东北的屋子里是少不了盘炕的,堂屋里面就是一张大炕,一进去就热乎乎地,从里面看过去,三间平房在里面是打通的,只是整了两扇门,一边木门挂着锁,另一边是一个草甸帘子,从下面看过去,应该也是个睡觉的屋子。

除此之外,左右两边还有一处矮一些的平房。

刚才张大娘钻进去左边的那处,想着上面还挂着一个烟囱,那里应该是张家的厨房,至于有没有其他作用,舒曼就不知道了,与厨房正对着的平房门窗是紧闭着的,就是不晓得里面有没有住人。

“快上炕坐着吧。”张队长进了屋就想点上烟枪,看了舒曼几个人一眼,韩春梅立时笑道:“张大爷,您抽着就是。我们在家里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个时候除了二愣子,多少都会看点眼色。

张队长点点头,摸出一个盒子,捻了一小搓的烟丝,对准油灯点上后吸了一口,这才看着神色各异的知青们。

紧张的有,兴奋的也有,还有那带着一丝不屑傲气的。

真当自己看不出来?

前头来的知青或多或少都是如此,可现在……不还是被磨地一干二净。

张队长吐了一口烟气,让喜子出去迎一迎王老根。

“村里有个知青点,就在你们来的路上看到的一座平房,那还是前几年建的。按理来说,你们也有份,可这大冬天的,地都冻上了,房子也建不了。你们来之前,和队上商量过,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去知青点挤一挤等开春后在旁边建房。这二嘛……”

张队长听了并不意外。

这帮知青,哪个家里没给钱的,否则早就地饿死了,何况是新来的,当然也有那因为不受宠被丢出来当知青的,可看着舒曼明显不是这种情况。

舒曼笑眯眯的接过来:“大爷,您去公社也带上我一道走呗。”

“怎么?买东西?”问的是张大娘,这几日对方没少打听柴米油盐的事情,此时听舒曼说起,心里是有数的。

舒曼点点头:“离开家的时候,家里给了点钱。”

若非昨天半夜里突然下起大雪, 原本今天再赶工半天就能好了。

这雪来得还真不是时候, 舒曼有些发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张大娘可说了,有时候能连着下个好几天, 前几天倒是只下了一个多小时。

嘚嘚的脚步声响起,喜子在门外就开始吆喝了。

“你怎么不撑伞过来。”瞧这一身的雪,李翠娥大力拍了拍,又把人往屋里的火盆边拉,火盆里面烀了好些土豆。

见舒曼坐在小木凳上,张队长用筷子夹了一个丢在木碗里递给舒曼。

舒曼忙把手中的钢笔放好,跑出去把着急地要往雪地里钻的春花抱了起来,外头还下着雪呢,就是积雪也都到成人的膝盖过了。

这要春花跑进去,准得淹了。

“舒曼姐姐, 奶喊你吃饭。”

话音刚落, 就先钻进一个扎着双辫子的小女孩, 后面赶羊似的则是喜子了。

舒曼知道不能一直瞎等着。

等她那房子修好了, 就要搬出去自己过日子, 到时候总不能什么都没有。

“谢谢喜子和春花……你跟大娘说, 我马上就来。”

喜子听了掉头就跑。

春花跟在后面跑了几步, 鞋子就掉了,一着急就大喊:“哥哥,哥哥。”

此为防盗章亲爱的辛苦了!  农具这些, 之前在库房里看过,有是有, 她用着却是不趁手, 到时候还得去镇里买或者托人找几把过来。除去这些, 那瓦房里面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 棉被这些她有, 就要了一张吃饭的桌子和椅子,一口放衣服的大箱子再来一个橱柜, 这些都托会计马得粮的小舅子帮忙。剩下的就得去供销社买了,这些她打算到到时候等张队长去公社的时候, 她搭个顺风车。

安家费她猜测也就是年前的事情。

她急, 别人只会更着急

阅读女配的七零纪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