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马得粮听了咂咂嘴,想着也算是给小舅子揽个生意,就对舒曼保证道:“你刘叔的手艺顶不错,要是造地不好,就让他重造。”那句造到你满意为止那句话没有说出。虽然对这个小知青印象尚算不错,可也怕城里姑娘挑剔哩。这事要一多,回去后媳妇准得在跟炕上和自己闹。

许是觉得自己这个想法也有些怪不好意思的。

进了库房后,凭借着对库房的熟悉,马得粮帮着淘换出一个用不上的铁锅,那可是顶好的玩意,要不是农村人喜欢大锅大灶也轮不上舒曼。

“你可别说钱啊什么的,就是比平时多煮一些,到时候你也打下手,不白帮你港货。”正好跟着自己学一学,方才李翠娥还和张大娘说了,担心这小知青会不会用不来这农村的灶。那知青点可是年年有这样的笑话发生。

还是张大娘说了,看着不太会,但不至于笨手笨脚,只让她平时空了多教教。

李翠娥这才应了。

何况她心里也清楚,这事自家不揽过来,公爹身为生产队长也得帮着想法子,还不如自己主动点。

舒曼这人,听着婆婆的话,看着是个好的。

再想到那一斤挂面、糕点和大白兔,李翠娥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

农村里造房子本来就快。

那间瓦房也就是修修补补,后来还在舒曼的要求下在左边又搭了一个茅草房放一些杂物,菜窖原本就有,只要用木头加固。

不到两天,篱笆院子也围了起来。

来找舒曼的杜鹃颠着脚尖往里面看了一眼,屋子前面用来做菜地的地方已经被归整过。等到开春再翻几遍,差不多就能用上了。

“还是你这好,还能种种菜。”

“知青点难不成没有?”舒曼奇怪了,这家家户户可没少菜地的,她不记得书中有没有写到了,或许没有吧。

她看的那本书原先是一个晋江站里面的,不过可能是不走寻常路也不走心,数据不太好。虽说也是年代文,但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女主的心境和情感发展,是下乡知青没错,但有关农事的事情几乎寥寥几笔就带过了。

只是杨渝渝的厨艺很好,充分验证了那句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当然学问、样貌也是不差的,否则又怎么是女主呢。

“有是有,不过没什么人种。”大家都天南地北的本身就没什么交情,凭什么我做你不做最后就变成大家都不做。那菜地里虽然还是肿了一小块,可也是王茂田种的,旁人也不好多吃,想尝尝鲜就去社员家里要,夏天还好,大家都吃不完,但等到了冬天就麻烦了,谁家也不够吃。

来了才三天,除了第一天在张大娘家里吃的,后面杜鹃吃的都不太好,好歹人家有个腌菜什么,知青点却是一点也没有。

同住一屋的白玉英却是吃的不差,不说日日有菜,隔几日开一会荤是有的,那柜子里还有罐头。

别说对方没开口,就是开口了,杜鹃也没好意思要来吃。

只是这么一对比下来,还挺难煎熬的。

“你说我和杨渝渝换个屋子怎么样?”杜鹃说完就忐忑地低下头。

舒曼看着她这样子,顿时泄气了。

她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要跟白玉英住在一起,时间久了,说不定自己都要妒忌了。可白玉英有钱是她的事情,难不成还要让她给你花不成。

舒曼抿了抿嘴:“杜鹃姐,你怎么想到换屋子了。再说就是换了,其实也不一定就比之前好。”想了想,她把从张队长那里听来的事情说了出来。

“我听说张大爷过几天要去一趟公社了,要帮我们把购粮证这些领回来。”知青下乡第一年每个月也是有定量口粮,只是要去镇里的粮站买。若是镇里没有粮站的,就得去县城。

除了购粮证,当然按月还给钱,这钱就是给知青买米买菜的,都是从安家费里面出来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每年的粮食都是头一年用工分换来的,他们才来,明年的口粮自然无从拿起,只能政府那边补贴。

舒曼算过若是节省点是够用的,说不得还能有结余。

可这种优待只是在第一年,第二年就得开始跟生产队的社员一样地里刨食,收成好粮食多一些,收成不好自然不够吃也是有的。

当地社员人口多,挤一挤总能想办法够吃。

可知青不一样,哪怕家里每个月接济,但胡吃海喝到处赶场,肯定入不敷出。

唯有白玉英,她不缺钱不缺粮,只是为了躲一个安宁才到这边下乡。

她肯定看不上别人的三瓜两枣。

见杜鹃还在犹豫,舒曼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她不好把话挑明了说。总不能说别人把她和新来的知青当肥肉呢,就算你最后再怎么防着,除非要打算彻底分灶了,不然少不得被拿走一些。可真闹到和女知青都分灶了,就差不多是和谁都不往来的情况。以杜鹃的性情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还不如一开始和白玉英住在一起,那些人也不敢太过分,杜鹃也能满足自己和大家都交好的想法。

可现在搬出去就是不同了,舒曼真怕她到最后都得罪了或者为了不得罪杨渝渝她们只能咽下苦果。

要是换了别人,她一点都不想管。

然而杜鹃却是在舒曼过来后,第一个释放善意的人。

舒曼她有个毛病,就怕别人对自己好。

“你不是才住进去嘛。若是立马搬走,到时候让别人怎么想?”这别人有白玉英以及知青点其他人也有红旗村生产队的人。

这几日跟着李秀娥做饭烧菜偶尔去瓦房那里走一走,听多了就容易知道,当地社员们对知青的偏见几乎根深蒂固了。

杜鹃叹了一声:“我就是烦恼这个。”余光看到舒曼光洁的额头,心里一颤,她都在想若是当时舒曼没有搬出去住,会不会好一点。

就像杨渝渝说的,不过是挤上两个月,开春马上就能盖房子。

“先不想了。”杜鹃拍拍手把手边洗好的土豆递给舒曼:“我还得回去做饭呢,不然迟了就轮不上时间了。”灶台就一个,她如今是单独吃的。男知青那边,也不好意思去借来用。现在的这点口粮还是杨渝渝赊的,想到韩春梅这几日每天吃的大米粥。

杜鹃想着,或许舒曼说的是对的。

她不傻,那番话自然是听懂了。

白玉英的情况,知青点的其他人只怕比自己更清楚。

舒曼走过去,在里面转了几圈。估计以后添置了东西,若是两个人的话,这地方就有些拥挤,三个人的话就是脚后跟碰脚后跟的事情了。

但她要是一个人住,绝对够用了。

“杜鹃姐回头若是闷了,就来我这里坐坐。”舒曼笑眯眯地,心情看起来很好。

“你还真看上这里了?”杜鹃有些无奈。

她就搞不懂,这么一个看着柔柔弱弱的小妹妹,怎么胆子这么大。想再劝吧,可哪怕只是相处了这么一天一夜,也已经知道这是个极有主见的人。

“要不先陪我去知青点看看?”说不得看了之后,她自己改主意呢?

知道她是好意,舒曼笑着点头。

刚走出门就和一个人对了眼睛,那人没料到里面的人会突然出来,慌张地瞪了一眼,扭头就走。

“这人是谁啊?”杜鹃不由皱眉。

“是村里的人吧。”舒曼回头看了一眼房子,想着对方刚才那明显敌意的眼神,觉得要早点找张大爷把这事定下来。

舒曼拉着杜鹃在周围转了转。

要不怎么说东北地广人稀,哪怕都是农村,离这处房子最近的有人住的地方也地在两百米开外,不排除因为这里原先是富户的房子这一个原因。但安全上,的确挺让人不放心的。舒曼也不敢大意,想着王老根刚才离开的方向,带着杜鹃走了过去,远远地看到一个牲畜棚,周围还有好些田亩,心里这才放下心来。

虽然是山脚,但这附近的山也就几十米高,若是真的有野狼的危险,也不可能把牲畜棚往这里。就是有也不怕,村里这么宝贝牲畜,晚上肯定也有人守着。

舒曼没有再过去,知道王老根对他们这些知青的观感不太好,拉着杜鹃就回去了。

经过张队长家里的时候,张大娘正好看到:“这是去哪?等一下回来把早饭吃了。”

“大娘,我们去知青点那走一走。”杜鹃笑着回答。

张大娘点点头,想了想说道:“刚才你们不在,韩春梅同志过来把她的行礼拿走了。”

舒曼闻言蹙起了眉头。

所以她就不喜欢和别人一起住,这进进出出地一点隐私和自由都没有。

但韩春梅错了?

没有。

她昨晚虽然没有住在这里,却也是被张队长安排过的。

张大娘更不会有错。

人家知青要拿东西,总不能拦着。

错的只是自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想法。

“走吧。”杜鹃带着舒曼往知青点去。

一路走过来,能看到不少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茅草屋盖起来,外面用篱笆或是木条围成一个院子。

许是天气寒冷,房门都是紧闭着的,要不是看着烟囱里冒出来的烟气,都不确定里面有没有人。

相比较舒曼刚才看的那间房子,知青点离张队长家里以及当地社员这边更加偏僻了一些,几乎就在最外围的开阔处了。看出来是为了这么一座砖瓦房,特意填平了旁边一圈的土地,房子同样很大。

第一眼就能看到猪圈,不过里面是空的。

杜鹃解释道:“那是最开始建造的,一年到头,这猪还不够标准,就没养了。”

“不是有任务猪吗?”这都是早上帮忙的时候,张大娘告诉她的,有的生产队里是合起来专门找个猪倌养,也有的就是自家养着两头,一头年底吃杀猪菜,一头交任务猪。

“到年底直接跟人换了呗。”

舒曼没反应过来。

“怎么换?”

杜鹃笑道:“你傻啊?花钱呗?找个由头就行,总有人舍不得自己吃的。”她倒是想养,但一个人显然出不了力气。

知青点这边大家似乎都习惯如此了。

要是提出来,怕是要惹出麻烦事情。

这么看来,舒曼一个人住倒是挺好的,做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主。

杜鹃心里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想要一定劝对方同自己一起住在这里的想法了。

比起其他地方,知青点的围墙也是用砖瓦围建起来的,就是矮了点,有一米高多,站在外面还是能看到院子里面。想想也是,这个时候还是有在割资本主义尾巴,你墙造得太高,就仿佛有了什么秘密一样这肯定是不能被允许的。

院子的门是敞开着的。

两个人通行无阻地走了进去。

知青点里面砖瓦房的布置跟张队长家里差不多,只不过要更长更宽一些,杜鹃边走边介绍,左边一侧是三间屋子,中间是厨房兼吃饭的地方,左右两边自然是睡觉的地方。右侧那一排是差不多的布局,住的就是男知青了,而中间正对着院门的三间房子,左右两间放了粮食、农具这些,中间则是平时“聚会”的地方。

乡下生活对来城市里的知识青年来说,实在是枯燥乏味,特别是在东北,一整个冬天都窝在家里,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这边到处赶场,有能耐的去县城里面下馆子打牙祭,要么就是在各自的知青点里面聚会。

显然这间房子就是这么一个用途。

听杜鹃的意思,昨天一起来的三个男知青,也是睡在这里的。

没办法,挤倒是可以挤,但七个人睡两间,大男人的也不太自在,索性就住在那里了。舒曼是不怎么能想象的。

东北是真的冷了。

本来以为昨晚会下雪,虽然没下,可温度着实下降了好几度,按照张大娘的说法左右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没有炕,怎么睡?

舒曼在心里摇摇头,跟着杜鹃往那同样开了门的屋子过去,还没有走近就听到韩春梅拔高了好几度的声音。

“回头等口粮领过来,你们只管吃我的。要是安家费真的能拿过来,我……我们几个也请你们去县城下馆子去。”

听到这话,舒曼脚步一顿,又若无其事地跟着杜鹃进去。

“这是吃上早饭了?”杜鹃笑着和韩春梅打了一声招呼。

韩春梅朝杜鹃点点头,看也没有看杜鹃身后的舒曼。

“杜鹃同志和舒同志来了,吃过饭了吗?要不我们再去做点?”杨渝渝站起身就要往外面走。

那孙虹笑道:“春梅不是说张大娘那边都做好了吗?”又问杜鹃两人:“还没吃?”

“没呢。”杜鹃笑了下,对杨渝渝说:“舒曼不是没来过嘛,带她过来认个门,大家也互相认识一下。”

杨渝渝闻言仔细看了舒曼一眼。

她从杜鹃的话,听出其他意思来。

昨天虽然见过了,但这人话少,听说年纪小面嫩,就没有怎么多说。想着回头住到知青点,日子久了自然知道对方是什么人。

“认个门也好,以后有什么不知道的只管来找我们。”

“会的。”舒曼说着客气话。

从杨渝渝开口后,屋子里的人看自己的眼神已经有些不对了。

“你不和我们一起住?”韩春梅冲舒曼问道,语气很是不好,她刚才探听过这建房子的钱,本来想着总共六个女知青自己就和白玉英住一起,毕竟几年老房子了给钱少点也就行了,但现在少了一个人,多出来的杜鹃要么和她们挤一挤,要么就是另外建造房子,可另外建造的话,自己也不好说不出钱,毕竟为了一个人出钱建造房子的话很不划算。

“这不是人太多嘛,也挤不下。舒曼就暂时先住在别的地方。”杜鹃之前就想过这个情况,笑着替舒曼找了借口。

听明白的人都知道,这个暂时很可能就是永久。

但话说到这份上了,该懂的都懂了。

舒曼执意如此,虽然心里觉得不舒服,认为她不合群。

正在一旁给喜子衣服打补丁的李翠娥已经咬了线头说道:“这能有什么事情,那屋整一整也就两三天的功夫,就在咱们这做好了,送过去就是了。”又不是大鱼大肉大菜那样一盘盘的,一人几个窝头大饼,一碗汤,再炖个菜就是顶好的伙食了。

“不白让嫂子帮忙,到时候我……”舒曼面露激动。

舒曼已经想着搬去新家后,这锅能派上的用场了:“大爷,让人在那屋里再给我垒个灶口呗。”

“回头就让人准备,还有那水泥石灰卖你一些,村里人也会这项活计,只是到时候吃饭…”张队长眉毛拢了起来,给人干活总不好不给饭吃吧。都是村里人,肯定不收钱的,几分几角的也不好收,再说也没这个道理。

回去后,愁眉苦脸地同张大娘说起。

想着往后自己也是有房一族了,舒曼还是很满意的。诚然砖瓦房更好,又有那李三达的威胁性在,说不定还有其他人。可比起住知青房里, 进进出出根本没有办法有自己隐私空间这一点。

以舒曼来说, 她更愿意接受住在瓦房后可能碰到的未知情况。

“马大叔, 可不改了。”舒曼笑眯眯地指着库房:“这不都跟大爷来找找看有没有新屋里能用的东西了。”

可舒曼喜欢啊,等出来的时候,怀里就抱着那只铁锅不放。

现在的年景比前些年特别是七零年前已经好上太多了,但一口铁锅还是不容易得到的,也就是这锅小了一半这才一直留在库房里。

这么一想,对舒曼的选择也有那么点能理解了。

张队长问马得粮:“你媳妇娘家弟弟不是木匠嘛。回头不行,就让他造几张出来,木料都有,到时候给钱。”

“那可老不少了。”马得粮管着生产队一应财物上的事情, 自然也有这间库房。“就是要好好挑拎,你那屋太小了。”

“不小了,我以前住的还没它大呢。”舒曼说的是原主在上海的屋子。

这知青来了都得安排住处,有的地方直接打扫个破仓库亦或是住到社员家里,情况好的就是青砖瓦房盖起来,也有住那窑洞的。总归就是有这么一处地方给你了, 知青办的人也不会多管, 毕竟这里面的猫腻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个也管不过去。况且……公社里也有生产队提拔上来的,屁股决定脑袋, 只要没把人逼得山穷水尽, 这事你推我去的最后就是不管。

相对而言, 红旗村生产队是比上不足,比下却是绰绰有余。

张红军三个人都是去过县城里的,但也是被舒曼的说法给吓了一跳。这县城里好歹是堵门独院,独房也是有的,怎么上海那地方反而住的那么逼仄?

难怪这些年,年年都有知青下乡。

住那么一个牢笼子一样的地方,哪里有农村地里舒服了。

此为防盗章亲爱的辛苦了!  张红军提着马灯回来,身后跟着马得粮, 一到就埋怨:“叔, 怎么不叫我来搭把手。”

张队长佯怒:“不叫你, 就不主动来啦?”

“哪能呢。”马得粮哈哈笑后, 转头去看舒曼:“小闺女,就真不改主意了?不改的话, 我就上报啦?”

阅读女配的七零纪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