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比起红旗村,李家村那边就更难走了,全是山路,别说牲畜了,就是靠着双腿走路的,天气不好的时候也不敢大意,免得一个打滑落入山涧。

可想而知,那边的生活用品肯定更缺。

这事她一个老婆子就不出面了,往后人情走动就是红军和红军媳妇的事情。

她还不是原主,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脑海中也时不时出现舒家人,何况杜鹃呢,她年纪再长,也就是十八岁,在她原先那个时代也就是堪堪成年,然而在大人的心中依旧只是个孩子。

杜鹃低头抹了一把眼泪,把相片放好,拿了一个木箱给舒曼拎着,自己身上背着一个手里提着两个不够还要去拿炕上的布袋子。

舒曼看不过眼,从她手里夺过一个装衣服的布包,又把拿布袋子递给杜鹃,率先往门口走去。

杜鹃忙不迭地跟在后面:“同大娘说了嘛。”

“回来再说。”

知青点的院子里,白玉英对着说话的杨渝渝是一脸的不耐烦,看到出现在门口的杜鹃,立刻喊道:“我不是说了有人住吗?这不是人来了?”

“杜鹃,舒曼,都快进来。”白玉英伸手去接过杜鹃手里的布袋,拎在手里就要往自己的屋里钻。

“等等。 ”韩春梅从杨渝渝身后钻了出来,她之前不敢怼白玉英,此刻站到杜鹃面前,气愤地说道:“怎么也要讲究先来后到,你这样是不是太过分了。”

“别理她。”白玉英从屋子里探出一个脑袋,冷笑道:“我自己的屋子还不能做主了?我可没比别人少出钱。”说完又进去了。

杨渝渝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她没想到这白玉英一回来,当着新来知青的面就这么不给她面子。

“杜鹃姐,快进去吧。”舒曼露出不堪重负的表情。

杜鹃哦了一声,也不去看别人,埋着头就往白玉英刚进去的屋里钻。着急的韩春梅伸出手想拽住她,被舒曼撞了一下。

听到声音,杜鹃扭过头。

舒曼朝她笑了笑,见她转过头去,这才目光凉凉地看着韩春梅。

韩春梅楞在原地,一动不动的。

“这是怎么回事?”直到舒曼两个人都进去了,孙虹不满地问向韩春梅。她可不乐意和她挤在一个炕上。

两个人本来就够紧的,她原先和杨渝渝一个睡炕头一个睡炕尾,中间放了一张窄木柜,虽然占了空间,可也让双方有了相对独立的一块空间。

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她刚才撞我了。”韩春梅讷讷说道。

“废话,我又不是没有眼睛。”孙虹翻了个白眼,她都有些怀疑杨渝渝把这个人拉过来有什么用了。

“就她那体格,能把你撞到?别开玩笑了。”说出去都没有人信。

杨渝渝也是狐疑地看着韩春梅。

她在想,一开始韩春梅是同新来的知青在一起的。是不是这里面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刚才是故意没有把人拦住还是真的拦不住?

就那个上海小知青?

杨渝渝觉得自己都能把人给撞翻了。

韩春梅张了张口想要解释。

可她也不笨。

要不是现在自己整只胳膊都在发麻,她也不相信。

莫非只是巧合?

韩春梅眉头皱起又松开,呸道:“算她们走运。”

她这态度,杨渝渝又看不出来了。

这厌恶,不喜也不像是假的。

她自认还是能看出人心的。

“晚上再商量吧。”杨渝渝眉间忧郁,她开始的时候不知道白玉英的家里的情况,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人就有些不对付。可后面直到了,却是怎么样也不能靠近。本想着这次说不定借机让自己住进去。

想着几个知青,能让白玉英那小资主义的人看入眼的也就是自己了。

没想到,拒绝来得这么快。

要三个人住在一起吧。

杨渝渝是打心中不愿意的。

“去兵团的人是不是都回来了?”

“回来了,要我说就该一开始让新来的自己建造房子。”孙虹小声嘀咕了几句,她是想占些便宜,可不是到头来自己的屋子还得又让出去一小半。

怪杨渝渝吧?

孙虹一想到她在知青点里的好人缘,这个念头根本浮不起来。

白玉英的屋子就跟她这人一样富有情调和浪漫。

明明是冬天,炕头的桌柜上还放了一只陶土花瓶。

“那是我用棉布涂了颜料做着玩的。”白玉英一边用雪花膏擦手,一边指挥着杜鹃安放她的东西。

“柜子先借你一个,村里人都回来了,到时候你让他们给你做一个。”那原先柜子里的东西都被她搬出来搁在外面。

杜鹃看了一眼,神色就变了。

那可是好些在供销社才有的糕点和糖果,还有几个小袋子不知道是装了什么粮食,反正估计也是吃的。

这白玉英出身真真是不差。

难怪后面有人从她屋子里抽出不应该有的东西,都没有人去怀疑。

毕竟人都是靠固有印象,觉得她用的东西都是难得不寻常的,肯定就是家里有人,那么再难一些的东西也不是不能得到。

“玉英姐,你这些东西卖吗?”

“想要?”白玉英挑了挑眉,目光落在舒曼光滑细嫩的小脸上,笑着说道:“给那张家的?”

舒曼点头:“毕竟帮了我。”

“行,我匀你一些,不过都不便宜。”她去供销社也是花钱的,何况这路也不是白走的。白玉英是看人不错,也没有打算自己吃亏。

舒曼点头。

她一向认为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

没有钱,再赚亦或是其他地方省一点,人情特别是在农村是必不可少的。

杜鹃看着舒曼挑了半斤的大白兔奶糖,一盒包装好的糕点,一捆面条,捏在手心的钱又悄悄塞回裤兜里。

杜鹃先去把韩春梅那床被子收了起来放在一边,这才拉着舒曼坐在炕上:“我去知青点看过了,环境还是不错的,都是砖瓦房,在村里是独一份了。听说是以前的几个知青向生产队争取到的。不过那屋子能住人的的确也就四间,还有两个厨房,男女知青是分开做饭的。春梅的意思是就留在那边住着,虽说是两边分开,但做一些重活的时候,男知青也会搭一把手。对了,还有一个女知青也是来自上海的,说是徐家汇那的,不过去其他生产队串场去了。”

“杜鹃姐,你是说那边有两个厨房?那里有多少个人?”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自己的暗示。

“总共七个同志,不对……他们这是分家了?”杜鹃皱眉:“按理来说七个人的话,食宿一般都是一起的才是。可若是两边关系不好,看着有不像。我刚才过去的时候,大家都挺热情的,还让我们也住过去。说是挤一挤没关系,等开春了再找人建房子,反正安家费不少。”

是算计安家费吗?

舒曼垂着眼,若有所思。

“许是我们想多了,他们就是想着分开方便一些。”毕竟男同志和女同志之间还是不适合太过走近的,杜鹃虽觉得舒曼的担忧情有可原,可还是不能想把事情想得太坏。下乡的事情有一定的无可奈何,但总归也是饱含热情而来的同志们。

现在只是开始呢,谁都不希望生活在苦难之后更加黑暗。

“可能吧。”不是舒曼要把人往坏处去想,而是她看过这本书,虽然只是看了一小半,但还是知道知青点里面矛盾不少,究根结底还是为了回城的指标。一切的行为和算计都是围绕在这上面,但她相信目前来说这些不是主要的,杨渝渝几个人之所以邀请她们去知青点以及生产队把她们女知青留在队长家长,这几乎可以说明知青点和生产队之间是有着矛盾的。

事实上,书中也有说到过,就是为了新来知青的安家费,知青把事情闹到公社去。最后生产队把安家费还给知青,但新来的几个知青也被生产队里的社员怨恨上了。

因着是女主视角,这事情在舒曼看来不能说就是红旗村生产队有问题。

反而是知青点这边找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毕竟安家费原本就是知青所在家乡的政府直接拔给下放的生产队里,由生产队掌握,以便帮助知青在第一年中适应农村生活。

但这名义上也的确是给知青的安家费。

“你还是不打算住在知青点?”杜鹃知她不愿意但还是想劝一劝。

舒曼兴趣缺缺地。若说在不知道杨渝渝是书中女主角之前,只是不想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那么现在就是想要远离麻烦。

“可是不安全啊,你一个姑娘家的。”独身女知青出事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杜鹃想举例给舒曼听,又怕把人吓到。

舒曼呢,是看出来对方的想法。

可红旗村这个地方,至少风气还是不错的,否则哪有这些知青将闹的机会。在很多地方一个生产队队长一个村支书都可以当土皇帝了,能把下放的知青压得死死的。可红旗村这边固然有杨渝渝或是其他比较活泛的知青在,但未尝不是有人善被人欺的原因。因为知道你好说话,这才不怕事去闹一闹。

“杜鹃姐,我不喜欢和那么多人呆在一个屋檐下。”见她还要劝,舒曼就说道:“也不知道那房子怎么样,明天你陪我去看看吧。”

杜鹃点头:“若是不能住人就去知青点,挤一挤总是可以的。你也别说不喜欢,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她不知道舒曼这个年纪为什么出来当知青,但就这周身的气派,家里条件应该是不错的。

杜鹃是拉过舒曼的手,指腹有些茧子,但绝对不是干活留下来的。她之所以这么劝着对方,也是担心她一个人生活照顾不了自己。

同舒曼一起住到那房子里去?

杜鹃却是从未有这样的想法。

她有与人为善的处事想法,看到舒曼年幼就有想帮一把是一把的念头,可任性地离开知青点,这种事情杜鹃做不来。

她家里没什么门路,或许要像其他知青前辈一样扎根在农村,以后还不知道在知青点生活多少年,自然要同知青们多多打交道。

第二天,天还没亮,厨房那边就有了声响。

舒曼就着门缝隙微弱的光线掏出手表看了一眼,才三点多的时间,起身从被子底下拿起烘地暖暖的棉衣棉裤穿上,把自己的被子盖在还在熟睡的杜鹃身上。

习惯早起的张大娘已经在灶台边忙活开了。

舒曼掀开帘子进去,喊了一声大娘。

“怎么这个时候起来了?是大娘把你吵醒了?”张大娘问着话,手里的动作却是一丝未停。“去灶膛口烤烤火,仔细冻着了。”

舒曼应了一声,看着里面柴火不够了,就从地上捡起一根木头塞了进去,中间特意留了空隙,没有挤在一起。

张大娘看到,觉得意外。

这个大闺女,昨晚老头子睡到半夜醒来,两个人还讨论过对方,怕是个不能干活的。

可现在看着,竟是走眼了。

“以前在姥姥家里看过,姥姥是农村的。”不过是舒曼自己的姥姥,不是原主的。原主的姥姥压根就没有见过,听说是那几年饿死的。至于舒曼,作为一个酷爱极限运动的人,在野外留宿太过寻常了,开始还会慌手慌脚,后面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

舒曼烤了一会儿火去了起床后的寒意,走到张大娘旁边帮着剁起猪食来。

张大娘看了一眼,笑着说道:“这一到冬天也没其他什么事情做,只是后院还养着两头猪,总不能饿着着金疙瘩。要是没有这件事,天亮后起床也就行了。”

舒曼低头,笑笑。

想着自己以后估计也少不了这样的事情,正好趁着住在这里多多学习。

猪食煮好后,张大娘倒在木桶里,就拎着往门外走。

舒曼跟了过去,发现堂屋那排平房后面还连着一个猪圈,里面有两只大肥猪,旁边还有一个鸡窝。

张大娘指着猪圈和鸡窝中间的一间小屋子:“那里也有个灶台,平时就烧点水。”这里是连着堂屋那个火坑的,猪圈和鸡窝放在旁边也有保暖的意思。

一大桶的猪食倒进去,两只猪就争先恐后地上前抢食。

这年头,猪也是常常要饿肚子。

天亮的时候,杜鹃终于睡醒了。

她这一觉睡得有些久。

舒曼从外面进来,看到她还有些恍惚的样子,便开口说道:“王大叔来了,说带我去看看那房子。

“我跟你一起去。”杜鹃忙穿好衣服下炕,一边走一边问道:“你什么时候起来的?早上吃什么?”

“天亮前起来的。早上的话,张大娘说可以先从队里预支一些口粮,回头还回去就行。我打算暂时在张大娘这搭伙。”知青点那,她是越少打交道越好。至于那处房子,舒曼也问过了,虽然还没有去,已经从张大娘这知道大概。

若是还能住人,她就要了那房子住下。

至于杜鹃,她没打算让对方和自己一起。

当然,若是她愿意来,舒曼也是欢迎的。

她怕麻烦,可也不可能忽视对方对她的好。

“我暂时先同你一起吧,等决定住哪里再说。”杜鹃考虑了一下。

舒曼点头,这样做其实也能和张大娘打好关系。只是有时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想要在知青点混得风生水起又想让生产队里满意实在是不容易,但或许对方能呢。

不到最后,谁又知道?

至少杨渝渝做得还算不错,哪怕只是维持在表面上。但等男主作为张队长在外当兵的小儿子的战友出现后,那个时候的女主才是真正的左右逢源。

“那房子原先是那富户家中专门用来存粮食的。后来出了事,之前的房子被没收了,家里就剩下一个老太婆,就搬到红旗村来了。房子是不大的,但那也是村里难得的平房。”王老根带着舒曼两个人走到一处篱笆围着的小院子。

说是院子,那篱笆早就破败不堪,王老根一脚踹过去,就全倒在地上,扬起一股尘烟。

那房子外面看着倒是还好,黄土抹了一圈,虽然看起来脏脏旧旧的,可也没有哪里有破洞,窗户是不见了,只留一个黑洞,门也是一样。

房子是真的很小,大概就六平方大,屋里一个差不多睡两个人的土炕,还不知道能不能用,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杜鹃姐,我送你过去吧。”舒曼看了一眼她手里的相片,是一家五口人,其中有一个年级小一些的女孩子站在杜鹃的旁边。

舒曼不会说什么安慰人的话。

本想着过来和张大娘道声谢,只是屋里这么一个情况,她也不好意思进去。

杜鹃被留在屋里打包行李,才住了一个晚上,被子折回去放好,生活用品也放到布袋子后也就没其他什么事情要做了。

舒曼回来的时候,她正坐在炕头发呆。

“那不能。”与娘家相比, 在红旗村的日子好过太多。谁也不能否认公公是生产队队长的缘故,虽说李月娥敢拍着胸脯说她和她家那口子该干活的时候从不偷懒, 换了其他人当队长也能过下去, 但肯定没有现在这般舒服。

“这就是了。”张大娘轻轻拍开儿李月娥的手,从炕上爬坐起来, 问起了他们在兵团的事情。

“不辛苦,就和平时干活一样, 包吃包住还拿了老不少的工钱。”李月娥想着要不是不想对不起这份工钱, 真想再呆上十天半个月的。虽不是顿顿吃饱饭, 可也比在家里吃得好太多了。

舒曼在窗户边站了一会儿,听着屋里面张大娘婆媳的说话声音,老实说没怎么听懂,就像在村委会那里,李老婆子哭天喊地的那些话她也就知道是在埋汰人。

后面打起来了,也让她着实大开眼界了。

“这些你拿着。”张大娘收了20块钱剩下地还给李月娥:“别拒绝,开春了,你妹那份礼你肯定另外准备。这些不得要钱?还有你娘家那边……拿着吧。”

李月娥的娘家也是张大娘的娘家。

李月娥从贴身棉袄里掏出一把钱,有零有整,花花绿绿的还有几张票。

“还给你们发|票啊?”张大娘一把抓过那几张薄薄的票:“呦,这不是红糖票嘛,有一斤整呢。”

“这事咱们还真的抽不了身。”张大娘给儿媳妇说了她不在时候发生的事情。“就不说喜子兄妹吃的鸡蛋和大饼了。就说这事和你爹也有些关系,再说那李婆子是什么人?她那嘴里喷出的不是粪也是没几句话好话。我当时听到那话真的要不管,别人以为我们心虚了,到时候拿着往公社一捅, 这队长还做不做了?”要说今天打那李婆子张大娘也是畅快地很,就是没想到把自己的腰给扭了。

“你说依照当时那个情况, 我能不帮那小闺女?”

“是和在兵团的一个娃子换的。我这不是想着秀儿妹妹要生孩子了嘛。这些坐月子的时候可以吃上一些。”张秀秀是张红军的妹妹两年前嫁到镇里,算算时间过完年就要生娃了。张大娘之前还愁着要准备什么礼。

“娘,这还有钱呢。”李月娥把那一堆钱给张大娘推过去。

张大娘数了数,有42块钱,老不少了。

此为防盗章 亲爱的辛苦了!  张大娘嫁到张家一共生了二子一女, 张红军作为老大最后娶了张大娘娘家的侄女, 这个时候可不兴表兄妹不能成婚的说法。李月娥嫁进来后, 婆媳之间的感情一直以来都很好,特别是生下喜子兄妹哦。能干的张红军夫妻就没有让张大娘在下地赚工分, 只是平日在家里做些家务带带孩子。

个把月前,兵团那边有了招工的消息。

李月娥就把孩子留给公婆, 跟着张红军就出去做工了。这不才回家, 就碰到这么一出,心里对那还没有见面的小知青多少就有些不满。

阅读女配的七零纪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