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御史弹劾四品大臣(2/4)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自从上次,在天子的一番喝斥之下,已经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性质。

对此,更是对天子忠心耿耿,下定决心要弹劾一切的害君羊之马。

以此再次积累声望,挽回之前受损的名誉,将那一名名不法之臣都给揪出来。

别忘了,萧氏家族之前由于晋王一事,已经牵扯到其中。

前后几件事加起来,萧氏家族再不作出选择,只能等着退出中央朝堂的权利中心。

再次听到那一道熟悉的声音,文武大臣心中一跳,这一次又是要弹劾谁。

谁都知道萧瑀,那是主要的弹劾御史之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很高。

不会是!

联想起近日来的政治风声,名门望族和世家门阀的大臣,隐隐有种不安之感。

据他们所知,最近这些时日的话,根本没什么大臣可以弹劾的。

毕竟,为了尽量不卷入这一场政治风暴,都显得十分小心。

以至于谨慎到,连一些小细节上的污点,都花了不少精力去处理掉。

正值政治高压时期,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绝对步能掉以轻心。

任何的一个小细节,或许在自己看来,并不是很致命。

但是在彻查大臣,包括御史眼中无限放大,极有可能成为致命的一击。

而且!

他们已经明确打听过,即便天子直接信任皇室的起家根本,也就是关陇军事贵族大臣。

在基本上,同样,那些大臣们也表现得格外小心。

所以…

世家门阀,名门望族也好,没有哪位大臣敢轻易托大。

相比较这一些大臣,关陇军事贵族的文武,无疑显得轻松许多。

要知道,在阴谋造反事件之际,天子仍旧是选择他们。

确切的说,依然在信任着他们,还是以起家的关陇军事贵族为根本。

对此,只要暗中没有故意去犯事,或者冒犯到天子的帝王威仪。

在这一段时间里,保证途中不生出事端来,又有着天子的信任。

打心底,他们反倒是彻底的放下心,不像其余那么提心吊胆。

“奏来…”

看是御史台里的战斗机,杨政面不改色,依例开口道。

其实,萧瑀代表萧氏家族下定决心,想要硬怼各个大臣。

无论怎么去做,对于整个大局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自然而然,也是一个可以向自己表明忠心,包括整个家族决心的潜在机会。

相应的!

以走进中央朝堂,获得重用为筹码,硬怼那些疑似造反的大臣。

不过,也会得罪不少的大臣,只能誓死效忠着帝王。

当然,这是大局之中蕴含的小局,属于可有可无。

因为……

杨政实在是不缺,不怕得罪其余世家门阀的大臣,太多官员想着往上挤进中央。

天下的世家门阀,可谓是多如牛毛,又不止那么一千家。

“陛下,臣弹劾直长许弘仁,意图来日兴兵造反!”

“囤积着极多的粮食,包括大量的铁矿,上等的木块。”

没有半点的停顿,萧瑀拱起一手,直接开始弹劾起来。

直长是四品大官,负责协助门下令处理政务,还有审核奏折。

果然如此!

瞳孔往内一缩,文武大臣一同望向殿内正中间,正在发起弹骇的萧瑀。

他们还是意想不到,这一场席卷整个官场的政治风暴,这么早便已经开始。

一个不留神便会卷入其中,心下,不禁充满着一阵阵忧虑。

许弘仁,太原的许氏家族,属于当地的名门望族。

在整个天下里,也算是排得上名号,不是默默无闻的望族。

“一派胡言!”

这么一弹劾,岂不是说他们许氏家族,阴谋造反者之一?

明白其中的利害之处,许弘仁连忙站出来,大声喝斥。

“陛下,萧御史蒙蔽盛听,臣断然没有不臣之心。”

随即,许弘仁又转过身,朝前方的天子重重拱起手。

看着眼前的一幕,宇文化及感受起袖衣里的奏折,今天定要参上一本。

伴随御史萧瑀出来硬怼四品大臣,完全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时日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政治风暴开端之际,参上一本是明智的。

那样子…

才会显现出自己的政绩,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从中获得政治效应。

唯有这么做,才可以得到天子的重用,重振家族的兴盛。

;这是,第二更!。

因此,需要用效忠来换取天子的信任,甚至是进一步的重用。

否则,原本式微的萧氏家族,将会变得更为没落。

他们家族里的子弟,既没有得到重任,也没有就此获罪。

看起来相安无事,既没有遭遇指责,也没有降职。

实则,这是处于边缘化的一个前奏!

无形之中,直接有着一道主宰全天下,那万里河山的磅礴气势。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坐拥着南北两地的传统疆土,掌控着天下万民的命运,一个强盛王朝的走向。

因为……

自从上次事件过后,说起来,萧氏家族已经变得较为尴尬。

“陛下,老臣有本要上奏,弹骇一位朝中的大臣。”

才刚刚在位置边跪坐下来,几乎是同一时间,殿内侍御史萧瑀站列出来。

一时之间,尽是显现出,一位天子应有的帝王威仪!

心下一慑,文武众臣可以直观感受出来,天子的威严日益增加。

“众卿,免礼!”

俯视着殿内的文武,杨政双手作虚扶状,朗起声说道-。

现在的化,已经是隐隐有高祖皇帝的气势,显得丝毫不逊色。

“臣等,谢陛下!”

高呼上一声,文武众臣隆重的再揖一礼,这才各自步入在相应的位置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大臣分作两边,手持自己的官位玉圭,依照品级的大小站在对应位置。

随即,以双手揖起礼的形式,朝天子行君臣~之礼。

阅读大隋之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