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变化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郑忽向郑庄公请示之后,郑庄公未做犹豫允了二人之请。

从蔡国归来之时,郑忽就已将收二人入自己麾下的决定向郑庄公做了汇报,郑庄公也乐见其成,一国世子总需要些人辅佐才是。

至于泄驾,则是郑庄公调到郑忽身边,任由郑忽驱使的。

以郑国当前的国力,最多能支撑郑国在中原争个方伯之位,想要伯天下就必须不断地增强国力。

而郑忽所说的用恶金制成农具耕地,便是增强国力的不二良方。

为此,郑庄公在大朝会时宣布郑国未来将并力北向,退出与中原各国的斗争。

朝臣虽不解其意,但也表达了对此策的支持。

在这个策略下,苏子国的存在就变得极为扎眼了。

于是,这几日郑庄公在处理完国事的间隙一直在和朝臣讨论如何解决苏子国的问题。

郑忽请辞时,看到几位平常颇有气度的士大夫为此事争的是面红耳赤,就差没上演武行了。

郑忽对此也比较理解,苏子国的情况确实很复杂。

不过,这也和郑忽没啥关系了,他现在又被郑庄公放养了。

年入五千金的任务像是挥之不散的阴云,一直在他的头顶徘徊。

好不容易搞个瓷器出来,现在却不能卖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虽说他现在的地位已经稳固,就是赚不了这么多钱,也没啥大不了的,但是作为一名有追求的男性同志一口唾沫就是一个钉,说到就要做到。

况且钱自然是越多越好,没有人会嫌弃钱多已经够用了!

“子忽为何紧锁眉头,可是有心事?”

同乘一车的泄驾轻声向郑忽询问道。

&n你现在所看的《郑王天下》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郑王天下

忆枕中梦,

大朝会之后,他便写奏疏向天子请辞王左卿士之位,决心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郑国自身的建设当中。

这就是郑忽所画的大饼在起作用了,当然郑庄公将事情看的也很透彻,郑忽所谓的伯天下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事情绝非郑忽说的那么容易。

东西收拾完毕,郑忽带着三人踏上了回长葛的路上。

之前他已经简单的向郑庄公请辞过了。

郑庄公最近很忙。

是祸是福,殊难定论。

反正当郑庄公在回国,祭祖之后的大朝会上开始布置新一年的工作的时候,郑国的航向便由此而变。

郑忽身为世子理所应当的出席了这次大朝会,见证了郑国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原繁的任务已经结束,不可能再在长葛停留,于是,郑庄公便把泄驾调给郑忽。

一来帮助郑忽整顿兵马,二来则是提前培养感情。

邓荒和公子辛丑现在依旧没有重新得到册命,这倒不是郑庄公故意拖延,而是册命并非一件小事,需要上报祖宗,祖宗同意后择吉日才能册封。

幸好两人重新册命的吉日已定,在两个月后,左右无事,二人在新郑也无熟识,便请求和郑忽同行。

而现在距离大朝会已经过去五天了,郑忽正准备带着郑庄公的赏赐回长葛。

从成周回国之后,他便想回长葛,奈何作为国家继承人是没有任性的权利的,来不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若将这些变化置于此时的国际大环境中,这些变化就像是一滴水滴入江河湖泊,或许会泛起小的波澜,却绝无可能掀起大的风浪。

但若是将这些变化置入历史的长河之中去考察,就可以发现郑国这条大船驶离了原来看似风平浪静的航道,驶向了一条风急浪高、充满着暗涌、暗礁的险道。

无奈之下,只能在新郑又盘桓了几天,而他那三个亲爱的弟弟在大朝会之后即被郑庄公勒令去边疆啃土。

对此,郑忽确实有些暗爽……

此次与郑忽同行的有邓荒、公子辛丑和泄驾。

《易》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新年自然要有些新的气象、新的变化。

由于郑忽的介入,郑国在周王林十一年也有了些新的变化。

阅读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