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69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正是有这阵法之存在,江南的安宁才有所保障。

即便是易牙鼎对此阵法都慎得慌,路过塔时还不安地晃动两下,中黑羊捕捉到他紧张之举,立刻咩咩咩咩咩大开嘲讽,说为鼎精臊得慌。

鼎道:“你就不怕?”

“小僧修为低微,不曾到鼎中看过,然听佛法精深的禅师所言,阵法设立初衷便是为了困住几十年前肆虐之妖怪,栖灵塔便是为此妖所建。”

“是何妖怪?”

“只知是山海经中的精怪,具体小僧就不晓得了。”

山海经?那岂不是存在成千上万年的精怪了?莫文远暗自吃惊,对中黑羊鼎精悄悄问道:“你们可有甚感觉?”

鼎精修为全用在做吃食上,其余一概不知,而中饕餮则是像狗一样吸吸鼻子,嗅闻气味后咩咩咩道:气味浅淡,定不是甚妖力高强之凶兽。

……

僧人们都在堂前等着,意图观鼎,青铜鼎很好面子,鼎身比莫文远初见他还要光滑锃亮,盯着看似乎能见他表面有淡淡金光浮现,比佛家法器还要闪亮。

金光流转,更给锅具增添别样的庄严,便是知根知底的莫文远看了都觉得此鼎不同寻常,他对大明寺的高僧道:“受大明寺诸位关照如此之久,我也无甚偿还恩情之法,只得用此鼎做几道吃食为午膳添菜,切莫拒绝了。”

僧人连连摆手道:“我等不过忝列佛门弟子中的一员,鼎乃观音菩萨赐下,给我等做菜实在是折煞了。”

“佛家有语众生平等,做吃食也是如此,我做之菜百姓能吃得、世家郎君能吃得、神仙能吃得,僧人怎就不能吃得?菜出锅时本不具其他含义,能否吃得的价值都是后来人附加的。”

“阿弥陀佛,是贫僧着像了,那就先谢过莫大郎。”

此次做菜,莫文远花了一番心思,佛门出名素菜并不多,他挖遍了厨神系统的库存才找到有名有姓六根清净的菜,此素菜名为罗汉斋,取十八罗汉聚集一堂之义,烧菜过程中要用到十八种素菜,将素食的美味一网打尽,乃上上精品。

他看着做法,仿佛能看见素菜上方镌刻了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佛门名菜。

罗汉斋在唐代时还没被发明出来,有关此菜的头一道记载出现于宋代朱彧的《萍洲可谈》,指商会为僧侣举办的斋期,后来逐步演变成了菜名。

几乎是所有能被想象到的蔬菜都出现在了罗汉斋中,菘菜、各色菇类、木耳、豌豆……菘菜是用高汤吊出来的,汤以海带口菇作为基地,鲜香叠加鲜香,稍微放点盐进去,就已经是难得的美味,菘菜中的黄叶且不说,就算是白色叶子部分也已炖至软烂,用筷子尖戳一下,就能挤出水来。

白菇口菇各种菌菇浇素油翻炒,扁豆被一粒粒播出来,翠绿色的豆类散发出阵阵清香。

浸满了汤汁的菜叶作为底铺成在盘子色,颜色各不相同的清炒时蔬堆成了金字塔式的尖尖角。菜出锅时易牙鼎憋了发大的,灿烂的金光直冲云霄,光太亮了,淹没了莫文远的表情。

“=口=”

菜、菜发光了!

怎么这么像中华小当家?

……

俗讲更新换代还是很快的,前几日还在说孙悟空现身江南河鲜会,此回就变成大明寺菩萨降鼎了,此讲被归在了莫大郎俗讲系列中。

因是在大明寺发生的事,他们寺院必要大肆宣传,莫文远是其次,重点是让百姓知道他们也是菩萨降临神迹的寺庙,与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

而长安与洛阳也紧随其后,莫文远与大兴善寺与白马寺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俩寺庙之僧侣听逢他有奇遇,万万不肯错过。

兴善寺中慧远和尚听闻此事,还挺高兴,他是从江南僧人口中直接听说的:“此鼎我是知道的,每过几十上百年他就会现世一次,寻找当世名厨为主,寺院中有关于他的记载。”

江南僧人不知此事,听慧远和尚说后还挺好奇的:“那鼎的上一个主人?”

“上任主人是没记载的,此鼎的历任主人多是世家供奉的厨师,若谁得了鼎,家主人准会作为谈资与同侪炫耀,而能供奉大厨的家庭在东土也是屈指可数。”

“往前百年都没听说簪缨世家有鼎现世,兴许是大隐隐于市的民间厨师得到了鼎,不过我又曾听说是太上老君拿此炼丹去了。”

僧人听得一愣一愣,心道太上老君能拿去炼丹,来头也太大了。

“先不说这,你且同我细细道来,江南地的俗讲是如何说的,讲词记不清楚无妨,只需同我说内容便可。”

又过了些时日,长安大小寺院开始传唱新的俗讲本子,说菩萨在江南被莫大郎一道素菜打动,降下异宝之事,百姓很熟悉莫大郎之名,听得津津有味,不少人还畅想等他回了江南,要去李三娘食肆买吃食,说不定就是异宝做所。

宫中圣人也听闻了此俗讲,然他知道的更多些,各地俗讲都隐去了鼎之具体来历,只说是为厨神所用,物老成精。原因简单,易牙的政治名声很不好,是干政失败的典型,如果此名为君王所知,很是不妥,也正是因此缘故,知道鼎真实姓名之人少之又少。

然就有人不喜莫文远,又或者是以他作筏子想要攻击寺院僧人,此人脑洞大开,偏偏误打误撞撞上了事实,他在圣人面前声泪俱下描述:“古之被冠上厨神之名的人少之又少,烹子的易牙就算一个,此鼎言为厨神用过,又怎确定不是易牙?”

“易牙当年以厨艺受到提拔,后想干政,寓意实在不好,莫大郎其心可诛。”

圣人看他唾沫横飞,似笑非笑,当时也不说话,等遣散了众臣后与心腹近臣谈起此事道:“我可是年老体弱的齐桓公,会宠幸一小厨?”

“圣人英明,自不会做出此事。”

“更何况那鼎确实是观音菩萨所赐,大唐气韵汇聚之地,菩萨又对我等帮助良多,鼎便为易牙所用过,也并非大事。”

“猜忌过分乃昏君之兆。”

魏征等人早就猜到了李世民的心思,他们当时听那人小题大做,也在心中嗤笑,若真因莫文远得鼎对他提防,才是真气量狭小,搬弄是非,纠结于文字游戏非明君之举。

既说到了莫文远,他们就谈到了从天竺习制糖法之事:“也该是时候找莫大郎回京了。”时隔一年,圣人的心思还未改变,依旧准备让莫文远加入西天取糖的队伍。

“过些时日就拟旨令莫大郎归京吧。”

……

唐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朝代,这里的多灾多难,特指自然灾害。地震、干旱、洪涝、泥石流、蝗灾、各种灾害频发,光是京师就被各种不同等级的频繁的地震摧残了好几次。

若是在只有人的年间,百姓官员乃至圣人定会怀疑频繁的灾害是否预示圣人失德,又是否预示国家未来的走向,然而这是在玄幻大唐,神仙精怪与人共存,得道高僧,修行多年的道人,甚至有灵感能力的寻常人都能与神仙交流,他们问上苍灾害是否是神仙降下的某种提示,神仙摊手道:不存在的,和我们没关系,就是普通自然灾害。

这话让圣人又是放松又是紧张,放松是因为自己并未失道,神仙无意干扰国家命数天地伦常,紧张是因为自然灾害不可琢磨,发生不发生只能靠地动仪来显示。

淮扬一带的地壳运动没有京师那么频繁,莫文远至此后还从未遇见过地震,然而近日,他却碰见了个大的,原本他正在厨房里料理鱼鲜,忽然脚下坚实的土地不断晃动,又有泥土龟裂,好在震动只维持了一会儿,房屋晃晃,又恢复原样。

莫文远被吓了一跳,心有余而戚戚焉道:“可是地动?”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伸出蹄子安慰莫文远一二:是地动,然此地动却不是很强烈。

上街一看,地上有细微的裂缝没错,但房屋却不曾倒塌,人只因站不稳而东倒西歪,磕碰到了关节处,身上带点点淤青,除此之外却没甚问题,比京师地动还要好些。

莫文远刚松口气心道问题不大,就听人之呼喊声从东边出来,定睛一看,竟是大明寺传来了骚动之声。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有点怪,他似乎闻到了点妖味,但这妖味又与寻常妖物有所区别,他觉得味熟悉,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是在哪里闻到的。

听中黑羊的话后,莫文远干脆口念咒语,开天眼,只见笼罩在寺庙周围的金光暗淡不少,尤其是栖灵塔,暗淡无光,哪里像是有降妖伏魔阵的模样。

对了,降妖伏魔阵!

莫文远道:“上次我们去大明寺时听僧人说,降妖伏魔阵在塔底,与地脉相连,此时地动地表面出现裂痕,有无可能正好破坏了阵法,让妖兽跑出来了?”

中黑羊思忖一会儿咩咩咩道:“很有可能。”

发生如此大事,莫文远顶骨会袖手旁观,抄上金刚降魔杵就一把跨越到中黑羊背上,羊素来知晓莫文远性格,此时两人搭配亲密无间,不需要说话就知要做何事,中黑羊蓄足马力往大明寺冲,他们逆流而上。

到半途就看见狂奔的贩夫走卒,看他们模样不大像是遭遇地震,反倒像是有什么妖魔鬼怪在身后追赶一样,莫文远越发坚定了自身想法。

“嘎——嘎——”

风中传来了嘶哑禽类的叫声,声波惊人,莫文远听后略感头昏脑胀,他判断道:“是鸭子的叫声?”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我听着像是鸳鸯。

鸳鸯的叫声与鸭子的叫声差不多,真要找区别,前者的声音比后者还要难听点,莫文远细细品味一番,也觉得像是鸳鸯。

九层塔周围猛地腾起灰尘,不似地震火灾所致,倒像是有什么终于冲破了塔面,堆砌的石块化作粉尘,在半空中纷纷扬扬,污染了湛蓝色的天空与黄土色的大地。

鱼的模样在烟雾中若影若现,此鱼的身形倒不是很巨大,最多也就一两人的宽度,但他们却并非在水中游动,长着鸟翅膀的鱼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蠃鱼!”熟读山海经的莫文远立刻将其模样同书本中的内容划上等号,有关蠃鱼的记载并不多,然寥寥数语却已表现了他的棘手之处。

“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他若只是在天上飞罢了,然而蠃鱼不仅是会飞的鱼,还会招来水灾,江南之地本就多水,有太多发水灾的条件,也不知是否为莫文远的心理作用,他总觉得看见蠃鱼之后,空气中的水汽都变浓厚了,云层间似乎有浪花在翻腾,一场暴雨已在被酝酿。

莫文远可不希望自己一回家就发现李三娘食肆被水淹了,所以他只能对中黑羊还有易牙鼎精问道:“有什么好法子?”

易牙鼎精羞耻开口道:“我之神通只对厨艺有所裨益,对妖怪的了解很少,更不要说是山海经中的妖物。”

而中黑羊的回答则简单粗暴:好法子就是把蠃鱼宰了,如此江南便不会有水患。

莫文远却有点犯难:“蠃鱼乃是山海经中的妖兽,可是容易杀的?”

中黑羊不屑一顾:若是穷奇想要杀他说不定还要经过一番鏖战,但是蠃鱼,不就是一条河鲜?和长江里的河鲜没甚区别,便是有也是肉质不同。

等到宰杀蠃鱼后,记得烧他的肉给我吃。

听见他的形容,莫文远奇异地镇定下来,他道:“行,若是能把蠃鱼解决了,一定烧他的肉给你吃。”

中黑羊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用后两条腿站立,同莫文远约定到:就这么说定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超级大河鲜,我来了!

……

即便是山海经中的妖兽都有高低贵贱之区别,穷奇饕餮这种乃是第一阶层的妖兽,都开灵智,而且同一时间天地间只有一只,算是天生天养的大能。而蠃鱼就不一样了,尚未开灵智,便是能引起水灾都是天赋神通,蠃鱼的族群也不算特别小,杀了一只还有一只。不过他们族群之鱼很少出门,难得有条蠃鱼上岸,还被逮住投入降妖伏魔阵中,也挺悲惨的。

既是山海经中的异兽,总有其过人之处,蠃鱼一身鳞片刀枪不入,只有法器与以咒语包裹的凡铁才有用;而他们的移动速度也很快,肉眼可捕捉但人根本抓不住;更不要说蠃鱼长翅膀,只能以弓箭射之。

中黑羊没有此顾虑,他有上天入地之危能,驮着莫文远便踩云拾级而上,站在地上的僧侣只见一道黑影划过,就有一人一羊停滞在蠃鱼面前。

那鱼原本嘎嘎嘎直叫唤,见到中黑羊猛地精噤声,画面陷入凝滞。

大明寺有法力的高僧都在地下,他捉住空隙,发动阵法,干扰蠃鱼之前行路线,莫文远似乎能看见千万条泛着金光的锁链,拔地而起,缠绕在蠃鱼身体周围。

那鱼终于回过神来,嘎嘎嘲笑两声,似在说锁链无法对他产生任何作用。

中黑羊见之不爽,心道自己可是饕餮,是凶兽中的凶兽,这条鱼竟然敢在自己面前造次,是在太张狂,想后便发出一串清脆悦耳的咩咩咩咩咩咩咩,同莫文远交流:等会儿我发吼制住他,你就趁机把鱼屠了!

莫文远:“这鱼弱点在哪儿?”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你平日里怎么杀鱼的就怎么杀他,不行就用降魔杵敲晕了,他比之寻常鱼就身形大了些,章双翅膀,其他无甚差异。想到其他饕餮留下的传承记忆,中黑羊更兴奋了,又道:我还听说蠃鱼肉质肥美,煮起来有股嫩牛肉之味,非常好吃。

嫩、嫩牛肉?

莫文远可耻地心动了,唐代不允许杀牛,即便吃牛肉,也是老死的牛,肉干而硬,质量不高,他来唐代这么多年,早就欲磨刀霍霍向牛去。他观这蠃鱼与其他精怪不同,没有灵智,又会带来水灾,不如,吃了吧?

“嫩、嫩牛肉吗?可以吃吃看?”

中黑羊自动屏蔽了莫文远话中的犹豫之意,兴奋地咩咩咩咩咩咩咩,在莫文远准备好后就猛地发出一声吼“————”

吼声具现化为声波,空气中泛起一层一层又一层的涟漪,蠃鱼被短暂得震晕了,和尚们紧急布下的降妖除魔法阵对他没有造成太大伤害,但近距离的龙吼却让他失了神智。莫文远抓住机会念念有词,梵文中有庄严肃穆之意,被他持在手上的金刚降魔杵上发出刺目的佛光,中黑羊在空中划过,有了重力加速度,降魔杵的力量翻倍。

“哐——”

降魔杵砸在蠃鱼的头上,竟发出金属金属相撞之后的嗡鸣声,鱼的眼睛变成了叉叉,从半空中软绵绵跌落,莫文远力大无穷,扯住了鱼尾巴,然后在他嘴唇上穿了个洞,用麻绳挂了拴在羊背上,整一副钓鱼后满载而归的模样。

中黑羊:嘿嘿嘿嘿嘿嘿嘿!

有蠃鱼吃了!

……

吃蠃鱼之事还是要低调的,蠃鱼毕竟是山海经中的精怪,要是给和尚知道他将其烹了,那莫文远岂不是成了三头六臂的大魔王?

所以他照常寻菩萨背锅,蠃鱼去哪里了,菩萨收了,至于真去哪里,当然是进肚子里了!

菩萨近日被莫文远所做之菜讨好,心情甚佳,大手一挥,便同意帮他们背锅了,蠃鱼去哪里了?菩萨处理了!

得了便宜的莫文远等人嘿嘿嘿嘿嘿,跑到荒郊野外无人问津之所把昏迷的蠃鱼拿出来,易牙鼎跟打了鸡血一样,变成煮锅,而莫文远则用土法搭建灶台。

蠃鱼肉不少,可以分几次食,中黑羊的神通保证用坚冰冷冻鱼肉,让其肉质几乎不变。

莫文远细细观察鱼肉,只见其肌理分明,肉很紧实,与牛肉类似,便准备切一大块下来做酱牛肉,不对、酱蠃鱼。

酱牛肉是后世有名的菜,据说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先有的。它鲜味浓厚,口感丰富,又因肉为暖性,还有驱寒暖胃之功效,很适合冬日配酒吃。眼下天气还冷,正是吃酱蠃鱼肉的好时机。

他切下肉后先为其惊人的肉质所倾倒:“这肉,真不错啊!”蠃鱼肉比牛肉质地好,最低也达到了雪花牛肉之层次,红白相间,肌理同花一般绽放在砧板上,煞是可爱。

肉放在冷水中反复浸泡几次,血水被充分洗干净,他把洗干净后的肉放在盆中,盆中还放了料酒酱油、生姜片、大葱,现代泡时还会加入香叶,只可惜香叶是改革开放后才传入中国的,唐代时还没有,为了提香味莫文远加入了八角桂皮丁香放水里,聊以慰籍。

肉已经烧起来了,水咕咚咕咚咕咚,白色的泡沫与肉絮絮浮在汤表面上,他把杂质捞去,又盖上盖子小火炖煮,看肉颜色彻底变白,他还抖了点糖进去,肉灰白色的肉在锅中上上下下小幅度翻腾,棕色一点一点从肉表面渗入其中。

暗香从锅盖中挤出来,香料的味固然霸道,蠃鱼似牛肉的荤香也不容小觑,牛肉的味道与羊肉猪肉鱼肉都不同,没有羊肉的腥臊味,没有猪肉的油味,也没有鱼肉的鲜味,他始终言语难以形容的,更高级的肉味,中黑羊的脑袋已经拱到锅边上了,垂涎欲滴,津液盈满口腔。

莫文远用筷子插了下肉块,发现蠃鱼的肉纤维也同牛肉相似,此时已炖煮得恰到好处,竹筷子可以深入肌理之间,他把肉捞出来晾晾道:“再过一个时辰,等肉彻底凉便可以吃了。”

中黑羊的表情皱成一团,还要等一个时辰啊 ,好煎熬哦!

等待的功夫莫文远顺便做了几种酱料,蒜剁成细细蓉制成了蒜酱,莳萝子加豆瓣酱再进行发酵得到的辣酱,这种辣酱的味道和后世吃烤肉得的韩式辣酱很像,是他受魏文启发才做的。

肉冷却得差不多了,手起刀落厚切成片,中黑羊学聪明了,先什么酱都不沾,单纯吃肉。肉片才同牙齿相接触,肉的肌理肉的纤维就把他深深折服了,热的时候蠃鱼肉软烂,但等它一凉,就成了劲道的肉片,他很有节奏地咀嚼,棕色的酱汁略带咸味,深入肉的每一根纤维,肉汁被紧紧锁在其中,浓郁的酱香味和肉融合在一起——

再吃筋部,天知道蠃鱼明明是鱼,却为什么有半透明色的筋,筋中富含胶原蛋白,一次不可咬断,乳白色的筋部被酱汁染成了浅淡的棕色,嚼嚼嚼嚼嚼……

腮帮子酸了,筋也碎成了小块,中黑羊像是名矿工,在矿洞深处挖到了珍贵的宝石,筋之鲜味便是如此。

莫文远也叼快肉吃吃,末了满足地叹口气,是牛肉!是牛肉的味儿!没想到山海经中的蠃鱼竟然是牛肉味的!

一个危险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蠃鱼是牛肉味的,那山海经中的其他精怪是什么味道?不如我们……

想不到僧人竟一板一眼回答:“妖魔,据说是有的。”

“当真?”

莫文远还跟在后面帮他解释道:“羊应不算精怪,他是观音菩萨送来的,据说是神兽。”来历他就知道这么多,剩下的却也不太清楚。

易牙鼎听后不置可否,最近的神兽都满身凶煞气?胃口大无穷?这神仙得多硬核才能驱使中黑羊啊!当然了这些他就在心里想想,万万没有说出口,易牙鼎很有傲骨,他要堂堂正正从神通上胜过羊,成为莫大郎最需要的精怪,搬弄是非,矫饰文字,他是不愿意的。

僧人与莫文远的对话还在继续,降妖伏魔阵之名他听说过,却未详细了解,感受到了鼎精的瑟缩他道:“此阵法中可有妖魔?”

莫文远夹在中间当和事佬:“别争了别争了,你二者对我而言缺一不可,作用是其他人、物都无可比拟。”此话出口, 二者的战争才堪堪作罢。

易牙鼎是在大明寺得的, 有此物后大明寺的僧人与莫文远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时不时就有僧人想要来膜拜下菩萨所赐之鼎的光辉模样, 看他们虔诚的表情,莫文远差点以为自己得到的不是鼎,而是锦斓袈裟之类的稀罕物。

僧人来的多了他就让对方等人不要跑了,干脆拎锅上门,直接在大明寺做菜,菜做出来后一半给菩萨做供奉,另外一半则请大明寺的僧人吃了,他心道在知大明寺水质好后,他用了不知道多少水,做菜聊表心意是必须的。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小小阵法,有何惧的?

僧人还怪不好意思的,口呼阿弥陀佛。

大明寺才建立两百多年名声就享誉全国,是有道理的,四十多年前隋文帝杨坚为庆祝其生日下令在全国古刹建立高塔,共建三十座,大明寺栖灵塔为其一。此塔有九层之高,宏伟雄健,尤位俊特。除外观不凡外,此塔还有一玄幻大唐特有之处,具大明寺的高僧所说,栖灵塔的塔底有神佛留下的降妖伏魔阵法,便是千百年的大妖,只要入此阵便不可轻易逃脱,玄奘法师西行之前也曾来过淮扬一带,看伏魔阵法,还感叹能够出右者,不过了了。

再说易牙鼎,同莫文远混熟之后终于想起了菩萨当时的要求,说要做个十种八种素菜给菩萨吃,方才能解他未参加河鲜会之遗憾,莫文远听后只能讪讪笑,表示自己会谢过菩萨。

中黑羊:噗咩咩咩咩咩咩咩。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能搜集天下食材,你能否?

发出阵阵嘲笑声。

……

莫文远才到大明寺门口,就有僧人来迎接,迎接之时还一个劲看他的背,看中黑羊的背,似在寻找青铜鼎,他连忙道:“鼎我带来了,法师切莫担心。”

易牙鼎成了莫文远最新的心头好, 到哪里都带着。易牙鼎毕竟成了精, 大大小小随意转变,他变小了之后用绳子吊起来,随身携带,需要做菜时解下来就好。鼎不仅没有意见,反而很熟悉“拴裤腰带上”的操作,据他所说之前跟着的厨师中也有如此行事的。

大凡名厨,行事少有不特立独行的, 寻常人对精怪回避得很,他们心中却只有厨具厨具厨具。

中黑羊对易牙鼎的意见更大了,他深感自己与莫文远的二人世界被破坏, 对丁横眉冷对千夫指,易牙鼎却也不方,他很有恃宠而骄的味道,开始还忌惮凶兽的威压,之后却张牙舞爪起来,还主动挑衅中黑羊:“我可变天下锅具,你难道可?”

阅读大唐第一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