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第89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沈大郎名为沈辉,看上去确实比与他相同年级的郎君要单薄一些,但也绝不至于到面色苍白病弱无力的地步,住持用望闻问切之术诊断一番,告诉了莫文远。

“体弱气虚。”住持道,“以补阳补气为首。”

中医将身体虚弱分为了四个方面,本别是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再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每一脏都各有四虚。

他看了会儿医书,又研究了下食材排列,最后还给大黑羊做了顿睡前夜宵才躺下,谁知躺下后就被一只手,猛地拉入菩萨创造的梦境中。

菩萨满头大汗,火急火燎,焦急之色溢于言表:“莫大郎,你可还好?”说着眼睛不由自主往他腰上瞟。

莫文远奇怪极了:“我很好。”他能有什么不好的。

菩萨观他形容,不似做假,终于松了一口气道:“我听闻你与女仙似有纠葛,便来看看。”来看你贞操还在不在。

莫文远看菩萨,心头浮现怪异感,总觉得他话中有话:“我与女仙何时有纠葛了?”

“大郎可切莫瞒我,天界都传遍了,只说有女仙下凡传授你药膳之道,我等寻找许久也未找到此人,怕不是甚精怪所化,欲蒙骗于你。”菩萨苦口婆心劝说道。

莫文远抓重点的能力向来很强,他隐隐约约知道在出那俗讲之后人间有何传言,然他还不欲娶妻,听后乐见其成,就放任了留言传播,但莫文远实在没想到,天界之人也听说了,在菩萨索取供奉,又听闻太上老君爱吃酸菜之后,他对神仙们的敬畏之情便烟消云散,现在更是不知如何评价。

你们神仙真的好闲哦!

他哭笑不得道:“俗讲俗讲,菩萨切莫当真,不过是我为告世人如何做清火菜而与俗讲僧人编的段子,乃是假托仙子之名,当不得真。”

铺天盖地的寂静猛地压下来,梦境中连二人的呼吸声都不曾听见,菩萨的表情呆滞,只感觉晴天劈下一道闪电,简直就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想不到他聪明一世竟会犯如此错误,现在真是窘迫得不知如何是好。

还好菩萨的心脏比较强大,即便是推测错了都立刻调整过来,谆谆教诲道:“大郎切记保护己身,莫给他人骗了,神仙精怪一律不可信,尤其是精怪,哪晓得他会何种变化术,诱你尝试男欢女爱。”

莫文远终于回过味来,他哭笑不得,合着菩萨担心自己被骗身骗心,联系上次他担心大黑羊对自己动凡心之事,这不知该如何应对菩萨。

他保证许久才送走了菩萨,走后莫文远又好笑道,自己最多算是“妙龄男子”,却也不似黄花大闺女般柔弱,从小习武傍身,力大无穷,又掌握降妖除魔之法,怎菩萨会对自己如此担心?

哎,也是奇了。

罪魁祸首大黑羊还在睡梦之中,只见他吧唧吧唧嘴,流出一串清澈的涎水。

嘿嘿嘿嘿嘿嘿嘿,莫小远不要这样子啦!

……

给沈辉制定菜谱花了莫文远不少时间,每一道菜他都细细斟酌,还日日风雨无阻跑大明寺,同住持讨论,等他订好大半月的食单时,沿途的景色已经从富有诗意的彼霜染红叶,变成了很有冬日残酷意境的六出蔽空了。

枝桠光秃秃的,看不见枯黄色的叶子,草地上也只能看见枯草与霜冻。

莫文远骑在羊背上,一点都不觉得冷,因为大黑羊的体表温度很高,他就好像怀抱一巨大的暖炉,四肢百骸中都流淌着热气。

大黑羊原本就跟莫文远形影不离,自前些日子出李大郎俗讲后更是如此,就担心哪里蹿出来的妖精蹄子把大郎勾引去了。

莫文远听后无奈道:“若真有妖精蹄子,被我渡化的可能性还略高些。”只要知道他在精怪中的威名,就绝不会有人认为妖怪对其有甚遐想。

大黑羊咩了一声,又问为何答应替沈辉调养,在莫文远遇见的人中,沈辉算是权贵,但地位却不是至高,让他折腰绝无可能。

莫文远道:“说来我与沈大郎也是互利互惠,药膳药膳,只有医好了人才知菜如何使用,若对沈郎有效,我便可将其记载在书中,给世人看。”

他心道自己说不定也能青史留名,得个写第一本药膳之人的名头。

……

今日是说好到沈宅的日子,且别说是沈辉,便是他阿爷阿娘知莫文远愿为其调养身体,都是千恩万谢。

他们原本求到大明寺,不过是望得知几养身体的膳食方子,甚至愿意花千金购买,不料莫文远不仅没收钱,甚至愿意苦心为沈辉制定方子,几人从不曾想过。

莫文远说的实在,直接道:“调养阳虚的方子有些我不曾试过,也是与住持讨论后略定的,对大郎之弱症有无效果,尚且不知。”

众人连连称是,对他依旧千恩万谢。

以后肯定是沈辉去食肆用食,亦或是让小厮去拿,但首次莫文远要交代如何热吃食,粥米怎样熬制,就上门指点一番。

沈家高门大户,同莫文远家完全不同,他家也算是大商贾之家,但无论是李三娘还是莫小狗他们,对奢侈的生活都无甚憧憬,从其他居民手中买来又重建的院落更是不可能同世族的住宅一样。

他在门屏处停下,待门童向内报过之后才往里走,大门被颜料涂成了朱红色,莫文远不合时宜地想到了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院落的结构略显复杂,大门后是中们,中门外又设有门关,沈辉连同他的父母妻子都出门迎接莫文远。

“大师快请。”沈辉觉得叫他莫大郎实在不大尊敬,故而就以大师相称。

沈家的庖房也很大,灶台鼎锅,一应具全,又有众多女郎在其中来来往往,于烟火间忙碌,见莫文远来了,她们自发性地想要离开,不看他做吃食的过程。

在女郎们心中,每一道菜都是不传之秘,怎可贸然观之。

她们想不到的是,莫文远竟出声留人道:“切莫离开,此菜之做法要传授给你等,以后若我不在便要由你等帮沈大郎做吃食。”

传授?她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如何使得?

沈辉也是如此,连忙摆手试图阻止莫文远,却听他道:“沈大郎别急拒绝,此菜我并非为你一人做得,而是为天下有阳虚之症人做的,我欲将此菜之做法修入书中,广而告之,故切莫拒绝。”

除了感叹“莫大郎高义”之外,沈辉实在是说不出别的。

他的阳虚往细里划分,是比较常见的肾阳虚,针对此症状可用的食材有很多,栗子、羊肉、鸡肉、猪肚都很有效,其中性情温和的羊□□有奇效。

按理来说羊肉在唐代经常被食用,但沈大郎独不爱羊肉的腥臊味,故而平日很少吃羊肉,莫文远要做的就是几乎没有羊肉臊味的一道美食——清炖羊肉汤。

他想想道:“你们中可有人掌握了烤胡饼的手艺?”

一女郎被众人推举出来,只见她其貌不扬,一双手上老茧遍布,远看就能感觉到此人手皮之厚度异于常人。

正常情况下,厨师的人会比寻常人更加细嫩,因为他们的手是吃饭的本钱,只有柔软而又灵活的手才能玩转刀柄,对温度也会十分敏感。

但只有一种厨师是不同的,那就是做烤饼的厨师,他们的手因积年累月揉搓面团而充满了力量,烤饼的炉温度很高,手直接接触到会把薄薄的皮烫死,时间久了他们的手上就会形成厚茧,即便是高温也无法对其造成伤害。

被推举出来的女郎就有一双烤饼人的手。

莫文远先教她如何揉面,面饼比寻常烤饼时还要薄,面上撒上一层厚厚的黑芝麻。黑芝麻补肾功效非常明显,此外还有延缓衰老之功效,平日里用石磨加糖磨碎后冲泡吃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他演示一遍后就让其自己练习揉面,而将全副身心都投入了制作羊排汤的过程中。

羊肉汤是很看厨师手艺的汤品,好喝不好喝,差别非常明显,绝非随便做做就能入口的菜。首先,羊肉上带有挥之不去的腥臊之气,其味道体现在汤品中,就像是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赤身裸体,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

为此,羊肉的质量,汤中的辅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羊肉如何挑选不用莫文远教,沈家厨娘自有一番辨别手段。

他挑选的肉是羊蝎子肉。

羊蝎子,在后世不少人都听说过羊蝎子火锅,它是羊身上从颈部到尾巴尖儿的一整块羊脊椎骨,不仅有肉,还有骨,肉质细嫩,骨头能被炖得酥软,极其适合用来煮汤。

莫文远先吧羊蝎子冷水下锅焯水,捞去浮沫,随后放置一旁,等待使用。

他在厨娘们惊讶的眼神下杀了一条鲫鱼。

莫文远解释道:“鱼羊为鲜,不仅是在鱼腹藏羊中这条适用,即便是炖羊肉汤喝,也是很合适的。”

鱼肉并不会出现在最后的汤品中,但他却要借用鱼的鲜味作为调味料,让汤品的滋味进一步升华。

鲫鱼被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 ,随后将其放入小布包中,扎好口袋。

姜片、陈皮、葱段、橘皮,种种调味料被扎进另外一个大布包中,俩包并羊蝎子一同扔进锅内熬煮,不多时,浓浓的鲜味就盈满厨房。

白萝卜被切块扔进锅中,等到汤品炖煮好之后,白萝卜已经被烧得软烂,筷子用力一戳就能捣出一个水灵灵的洞。

眼见熬煮的差不多了,莫文远又去看薄薄的金色面饼,这饼上有层酥皮,边边角角已被烤至焦黄,黑芝麻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诱惑着人前去品尝。

羊肉汤与金黄色的烤饼被放至小盅与盘子中,婢女鱼贯而入端上小食案,将此菜呈现给家主人。

沈大郎好奇地掀开盖子:“这,该怎么吃?”

莫文远道:“请先尝一口烤饼。”

“嘎吱——”

金黄色的酥皮层猛然断裂,黑色的芝麻粒落入口中,肉眼不可见的小油点从芝麻中迸溅而出,香味盈满口腔。

薄饼被烤的很酥,底面泛着红棕色,面饼层中断刷了层咸油,又混着细碎的葱花,那滋味啧啧啧——

“然后,再喝一口汤。”

羊肉的腥臊味早已被辛香料盖住,橘皮、花椒、桂皮、八角,它们润物细无声地发挥着自己的力量,放大羊肉特有的温润甘美。

鲫鱼汤本就鲜美至极,此时它的味道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一点也不喧宾夺主,仅仅刺激着食客的舌尖。

羊蝎子上的肉被炖得软烂,牙齿一磕就能把肉撕下来,骨头段子被咬成两段,每一颗骨髓都不放过。

沈大郎无师自通明白了饼子的用处,将其撕成碎片加入羊汤中,吃着吃着,汗珠在他的脑门上凝结,羊汤顺着食管流淌入胃中,长年凝结在身体各处的冰冷郁气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他只觉得身体内又温暖又轻盈,沉重的冰冷感好像随着这道汤消失了。

“咕咚咕咚咕咚——”

哪管体面不体面,伸手端起小碗就把其中的汤汁一饮而尽,白萝卜早就被他吃了个干净,以往认为是下品的蔬菜吸满了汤汁,早已成为了美味的载体。

沈大郎摸着滚圆的肚皮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赞叹道:“好久没有这么暖和过了。”

不仅是沈大郎如此,他的妻子阿爷等人也露出了餍足的表情,他们的身体都比较健康,仅仅是品味到了羊汤的美味,感受到了冬日难得的温暖,没有沈辉感觉明显。

沈辉道:“此汤可天天喝得?”

莫文远笑道:“这自然是不能的,一旬喝一到二次便可,往后大郎需吃何种吃食我都会一一告知,可千万别多喝了。”

如果因羊蝎子汤好喝而喝许许多多次,那沈辉的身体恐怕就会从肾阳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

沈家人对莫文远感谢不已,非要用重金酬谢,莫文远却执意不肯收,直接带着羊溜了,走在路上只听见羊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不断抱怨,显然也很想喝刚才的羊蝎子汤。

莫文远犹豫了一下,羊最近本来就血气方刚,如果再喝羊蝎子汤,岂不就会热血上头?

emmmm,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

……

最后莫文远还是没有抵得住羊的咩咩咩咩咩攻势,他私心唾弃自己真是无甚原则的家长,他想要喝竟然就给做了。

大黑羊非常喜欢羊蝎子汤的味道,吃了后还叫嚣着饥饿,莫文远就干脆把羊身上的其他部位也片了,给他一起扔进锅里涮肉,好好的羊蝎子汤最后直接变成了羊蝎子火锅,肉全部被吃完了,而汤更是喝的一滴不剩。

羊趴在冰冷的地上,不停地磨蹭着自己的下腹,羊的身体毛发实在是多,在吃完了羊蝎子火锅后,他也觉得燥热难忍,只想在凉凉的地方好好蹭蹭。

莫文远看着他泰迪一样的行为,有些无语,干脆把摇曳的灯火吹熄灭,对他道:“我先睡了。”随后就直接被子一蒙睡觉了。

羊在躁动不安中,陷入了梦乡。

……

热啊!热啊!热啊!

不知不觉间,饕餮已觉得自己变成了人型,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匍匐前行,他只觉得口干舌燥,燥热难忍,如果他眼前有一点水,无论核桃露、杏仁乳、蒙山茶、甘蔗浆或者是莫小院做的冰饮,他一定会把头埋在水中,痛痛快快喝一通。

当然,他最想吃的还是冰饮,冰碗是最好的,细碎的冰被刨成了小碎屑,蜂蜜混沙糖的汁浇在冰上,粘粘稠稠,不断流动,水果切成了碎片,点缀在冰面上,昂贵的荔枝,红彤彤的樱桃,甘美的滋味同碎冰甜水粘在一起——

“羊~”

“羊~”

“羊~”

迷途的饕餮忽然听见了莫小远的呼唤声,他左右看看,到处寻找,只见眼前出现了一座绿洲,莫小远站在绿洲中,右手持冰碗对他微笑。

“你可想吃此物?”莫文远笑咪咪地对他问道。

羊道:“想想想想想想想!”一股脑地冲到了莫小远的面前。

梦中的莫文远指指自己的嘴唇对羊道:“你是想吃这个,还是想吃这个?”举起了右手的冰碗。

梦境忽然变得猥琐了起来!

羊:“……”

“可、可以都吃吗?”

“不成,只能二选一。”

羊经过了沉重的思考,痛心疾首地咩咩咩咩咩咩咩道:“那、那我选择——”

莫文远坐在桌前想,果然人生的真谛就在于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每当他以为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时,总会有新的事情可以干。

当然,对此他是很高兴的,像莫文远这样在事业上有追求的人,最担心的并不是忙碌,而是失去目标与创造力,让自己安于现状。

他也不隐瞒,直接将弊端都给说了,沈辉却早已知晓,他道:“我本就体虚,即便无效也不会身子更弱,此次腆颜找大郎食补,本就是我唐突了,大郎能同意实属万幸,我还能有何贪图的?”说罢还跟莫文远行君子之礼。

莫文远道:“我勉力一试吧!”

……

既然是大明寺住持引荐,那沈家怕也是仁善之家,他家的郎君也很好相与,思忖后他决定不冒然拒绝,先看过他身体如何,是否能调养再说。

大明寺的住持常给沈家郎君看身体,听了莫文远的想法便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若是不能调养, 那我定不会同意为你二人牵线, 选用食补不过是药三分毒, 他又常年喝药, 普通之量已对其无用,倒不如在吃食上多花心思来的好。”

“虽说如此,令医师开方岂不更好,论药膳我尚未登堂入室……”

这些知识莫文远都已学过,真要说的话,望闻问切之法他也还算通达。

莫文远道:“沈大郎真愿食疗?”他道,“实不相瞒,为人以食调理身体,我是第一次,而且此法耗时很长,也不一定有效。”

与沈大郎沈辉的见面地点定在大明寺,莫文远虽说是一界白身,但他能够降妖除魔,而且又面圣多次,在世人眼中早就成了唐玄奘似的人物,即便是世家郎君都要以礼相待,像使唤郎中一样召他入府,自然不可。

住持为他们清理出了一间僧寮,还准备了茶水点心,莫文远与沈大郎正对而坐。

“莫大郎此说就妄自菲薄了,我所见之人中,论对药膳之研究少有人比莫大郎更多。”他说这话可没有捧莫文远的,此年头医师本就不多,其中有精通医术的,也有读过两本书便行医的,但他们却很少能寓医于食。

现今存于世的医书中涉及药膳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远古时期的有《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肯定了蟹、杏仁、核桃仁等食材的医用价值,最近的药膳相关的成书则是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他在书中设有食疗一章,共收载药用食物百六、四种,还一一议论过它们的功效。

“他也听闻李大郎之俗讲故事, 委人来找我询问可否同大郎你见上一面,言知他此请求甚是不妥,却也要腆颜求大郎帮忙调养一回。”

江南的沈家与京师的沈家出自同源, 不出五服,要说京师的沈家,莫文远也是认识人的,吃到发胖的沈煜就是沈家郎君。

从这就可以看出,现今的食疗还停留在食物本身的性能上,将它们叠加做菜并不常见,莫文远结合了后世已有的药膳食谱,与跟住持一起研究而做出的新食谱,足以让他走在前列。

听了住持的话后,莫文远道:“不管怎说,还是先看过沈大郎吧。”

……

天界的种种骚乱, 莫文远尚且不知, 菩萨纠结时他正在大明寺同住持谈天。

“江南沈家大郎?”莫文远听对方话,很是惊奇。

住持点头道:“不错,沈家大郎自幼体虚,调养多年仍有不足之症,依我看来便是终日与药为伴,也不得大好,倒是药膳食补可以尝试一二。”

阅读大唐第一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