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算起来还有三个月时间,椿芽把自己的想法跟明瑜一说。齐明瑜知道椿芽挂念着家里,就坐起来,搂着她宽慰道:“椿芽,不用担心,等爹娘上了年纪干不动农活了,咱就把二老都接过去跟咱们一起住……大林和二林咱也管着,给他俩都安置好了,再娶个媳妇儿……”

“明瑜……”听到这个,椿芽往明瑜的怀里拱了拱。

她知道明瑜是一片好心,也着实挂念着家里。可她不想让他担着一大家子,他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不能全部搅合在一起。再说,靠人不如靠己,还是得提前谋划一下。

*

探亲假很快就结束了,齐明瑜按时返回了部队。

临走前,他跟椿芽说:“椿芽,爹娘安置的事不要太着急了,慢慢来……”椿芽点了点头。她想从区里找个门路,可一时半会地却又无从下手。

这天下午,椿芽骑着自行车去粮站办事。

见交公粮的队伍排了几里长,那些驴车、马车把街道塞得满满的,连插脚的地儿都没了,粮站的工作人员忙得满头大汗,嗓子都喊哑了。

她灵机一动,要不让爹娘去粮站里帮忙?

自打“土改”之后,家家户户都分了地。逢到夏秋两季交公粮时,可积极了。由于时间都赶在了一起,那粮站忙不过来就要增加人手。现在公家的粮站就这一家,其他粮店都是私营的,可等到手工业改造完成之后,都变成了集体所有制。而粮食是国家的根本,一直被严格地把控着,不允许私人进行买卖,那些集体所有制的粮店最后都变成了国营单位,归县粮食局统一管理。

说起来,粮食部门可是个好单位,无论是在县里还是在镇子上,按月领着工资旱涝保收不说,那些农副食品打手里经过,吃喝上基本不用发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这简直就是掉进了米缸里啊。还有后续的自然灾害,也能稍稍缓解一些。

想到这个,椿芽顿时兴奋起来。

她瞅了个空档,就找到李区长想给爹和娘安排一个收粮食的工作。李区长问了问情况,就说:“椿芽,去粮站收粮食很辛苦,得背麻包上粮垛子,这个工作又是临时性的,津贴也很少……”

“李区长,咱不怕,我爹和我娘都闲不住,就想找点事做做……”椿芽拍着胸脯说道。

李区长考虑到椿芽家里是个军属,照顾一下是应该的。再说,她爹和她娘都识字还能算账,记个数目也行,收个粮食应该没啥问题,就点了头。

他说:“椿芽,既然是这样,那我就跟粮站那边打个招呼,等有了回信,你爹和你娘就过去吧?”

“好咧!”椿芽谢过了李区长。

这个年代办事还很容易,不用送礼也不用请客,能办的就办,不能办的也会明说。尤其是公职人员作风朴素,待人热情诚恳,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像李区长这样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都很高,与后世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情有了眉目,椿芽就做起了准备。

她给爹和娘都突击了一下,还买了一本新华字典让他们随身带着,说要把文化提高一下。姜茂山虽然不明白闺女的用意,可椿芽做事一向是有缘由的,就跟椿芽娘一起学起文化来。不懂的地方就问问孩子们,弄得大林、二林也摸不着头脑。。

过了几天,李区长那边给了回话,说:“粮站正忙着收玉米,大叔和大婶如果得空就过去帮忙吧?”

椿芽答应了一声,就跟爹娘说了去粮站干活的事。姜茂山呵呵笑着答应了,姜徐氏有些发愁,说:“椿芽,娘去粮站了,果果咋办?”

椿芽知道娘放心不下,可这个机会得抓住。于是,咬了咬牙说道:“娘,就把果果交给爷爷和奶奶来照看吧?爷爷也喜欢热闹,就爱看果果在后院里扑腾……”

姜老爷子一听,高兴坏了。他最喜欢果果了,不哭不闹可乖了,就是有点坐不住。姜老太太爱清净,对这个爱动的小娃娃,微微皱了皱眉头。

在李区长的介绍下,姜茂山和姜徐氏去了粮站。

一连收了半个多月的玉米,还要来回跑着,很是辛苦。这份工作是临时性的,津贴很少,也没人在意。可这只是个开始。等到农村合作社改造完成之后,就能见到成效了。

说起来,粮站的工作季节性很强,平日里除了出库入库之外,倒是清闲。椿芽知道粮食部门很稳当,一直经营着粮油和副食品加工,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变成了单一的收储部门。那时,爹娘早已经退休了,也没啥影响了。

*

一恍,三个月过去了。

到了十二月,县武装部转来了椿芽的随军手续。开介绍信时,李区长很是不舍。他说:“椿芽走了,咱上哪里去找这么能干的文书啊?”可话是这么说,椿芽的爱人在部队上,能赶上随军很不容易,总不能拦着吧?

李区长给办了手续,还跟椿芽说:“椿芽,到了部队上记得写信啊!”椿芽答应了一声,对李区长十分感激。

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是李区长和姜红梅伸出了援手,她一直都记着。当然,这也跟她的努力分不开,否则即便机会来了也抓不住啊。

椿芽要去部队上了,村子里是羡慕不已。

大伙儿都听说了,那个齐同志是副师级干部,椿芽过去了可是享不完的福啊。当年那些说怪话的都改了态度,见了姜茂山和姜徐氏都陪着笑脸。村委会也来家里探望,嘘寒问暖,很是热情。

椿芽却保持着冷静,想在临行之前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当务之急,就是加入农村合作社。入冬之后,合作化改造就开始了。无论是镇子上还是村子里,都在号召各家各户“互帮互助”建立农业合作社。村里的积极分子已经行动起来了,自愿组合建起了初级社。镇子上的那些铺子作坊还在观望着,拿不住定主意。可她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以后就连李区长都变成了公社社长,张政委也成了公社书记。

椿芽跟爹说:“爹,咱也入社吧?”

姜茂山还在犹豫,可听了闺女的话就下了决心。他跟几个朴实的农户结了社,地块也都挨着,相互之间也能帮上忙。

椿芽考虑得却不止这些。

她想,入了合作社之后,爹和娘才能松快一些,那粮站的工作就不会耽误了,以后才有机会转成正式人员。另外,她还想让爹去镇子上赁间房子,一是为了大林和二林上学方便,二是落城镇户口时也好有个住址。她知道爹心疼钱,想省下来留给他们几个,可这笔花费是必须的,即便手头再紧也得拿出来。

椿芽瞄了瞄地窖。她知道那里面还藏着几罐银元,是当年卖地得的,可现在拿出来并不合适。她考虑了一下,就把明瑜留下的那笔津贴取了出来。

姜茂山自然不肯要。

他说:“椿芽,爹还攒了几个,这几年你挣得钱爹也给你存着呢!房子的事,爹先去打听一下,等到年后再赁也不迟……”

椿芽笑着答应了。

她想,自己就是个操心的命。好在一家人都和和美美的,比啥都强。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嗯……”

椿芽答应了一声,跟齐明瑜相拥着,沉沉睡去。

椿芽说着,眼睛闪闪发亮。齐明瑜听着,紧紧地搂住了她。

这种趋势他并不了解,可家里的厂子早已变成了公私合营。也就是说,提前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父亲名下没了产业,外加上人已经走了,也就不会再有人去关注了。还有堂哥一家跟资本无关,划成分时算是高级职员吧?这些对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他虽然不晓得,可觉得很重要。而这一切都是椿芽提前谋划好的,为了他,也为了他们将来的小日子。

齐明瑜低下头来,眼里充满了爱意。见椿芽睁着眼睛毫无睡意,就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说道:“椿芽,甭再想了,早点休息吧?明儿还要去上班哪……”

姜茂山和姜徐氏都很赞同,说小两口子就得在一块儿,不然时间长了会生分的。虽然舍不得闺女离开, 可再舍不得也不成啊。

姜徐氏还说:“椿芽,你就放心去吧?如果那边忙不开, 就把果果留在家里吧?娘帮你们招呼着……”

“好咧……”椿芽答应了一声,知道娘心疼她。姜茂山也看着闺女, 叮嘱道:“椿芽, 这事先不要往外说啊……”

这几年,工农业生产在逐步恢复。尤其是今年变化很大,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要求各省市尽快恢复生产。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三大改造”,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报纸上、广播里已经开始宣传了。区里也传达了文件精神,号召各乡各镇都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虽然这只是刚刚开始,一切尚未成型,可今后几年公社建立起来了,合作化改造深入人心,无论是镇子上还是村子里都变成了集体所有制,那种单门独户的小农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快得话,这一批要到年底吧?”

“唔……”

“爹,我知道……”

随军之事,椿芽不想对外透露, 怕万一走不了又惹来了闲话。可爹娘的安置问题,却在困扰着她。

椿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她知道自己是个急性子,可这事却急不得。就从床上爬起来, 蹬蹬蹬地跑到前院, 把“随军之事”跟爹娘说了。

这天晚上临睡前, 椿芽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她记得户籍制度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的。在这之前如果能在镇子上给爹娘找个落脚点, 没准就变成了城里人?这也是为了大林和二林考虑, 虽然他们可以通过考学从农村走出来, 可考大学并非易事,得做好双重准备。但这事办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爹和娘都四十七了,干了半辈子农活,即便出去了又能做些啥呢?

椿芽想着想着,就躺不住了。她一骨碌爬起来,附在明瑜的耳边问道:“明瑜,那随军手续办下来得多长时间?”

*

椿芽想了又想, 却毫无头绪。

她一头倒在了床上, 发起呆来。齐明瑜见了, 就把闺女抱过来逗她开心,还说:“果果, 瞧瞧你娘,嘴巴上都快挂油瓶子了……”

阅读从小村花到大军嫂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