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可二林却是个坐不住的,学习上有些马虎。她在家里时还能督促着他,可她离家后二林就撒了欢。爹娘很忙没时间管他,他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她每回写信都要叮嘱几句,二林答应得很好,可玩心大很快就忘了。

说起教育,不能不感叹几句。

解放后,国家对基础教育很重视,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想念书都有机会。学费是全免的,交一点书杂费就成,还有政府出资筹办的扫盲班、民校、夜校都是免费开放的。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尚且如此,可见国家对教育的投入。

椿芽也忙着参加学习培训。

后勤处组织了学习班,对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她白天值班,晚上就抱着果果去参加学习,忙得脚不沾地。她们这批随军家属以前大多是老百姓,思想相对落后,得从根本上加以提高。可在学习过程中,却发现大部分家属的文化程度很低,外加上拖家带口的,培训起来难度很大。

后勤处知道问题所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她们并不算军人,若以军人来要求十有八.九都不合格。可入了军籍,就不能再像老百姓那样了。吕处长跟许政委商量一下,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加强考核。如果考核通过了就给转正,考核未通过的就退出军籍当老百姓。

这么一来,那些家属们倒没什么,那些干部们却坐不住了。自己的家属哪能这么落后?若考核通不过脸往哪里搁?于是,单位和家庭一起抓,对家属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提高。可效果却不是那么显著。

后来,随军政策就做了调整。家属们来了,由当地民政部门给就近安排工作,或者在军人服务部找个事儿做做,就不再加入军籍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在一片忙碌中,果果两岁了。

过生日的那天,齐明瑜赶回家来,陪着女儿玩了好一会儿。他很愧疚,这段日子下基层都是椿芽在忙里忙外,很是辛苦。可椿芽笑了笑,她不怕这些,选择当军嫂的那天就明白其间的辛苦。对她来说,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一些。

几天过后,齐明瑜也满三十周岁了。

这就像一个标志,代表着成熟和责任。这天一早,椿芽煮了三个鸡蛋,说一人吃一个,要太太平平的。到了中午,一家三口还去后花园里逛了逛。这园子尚未修整,有些破败,可那些亭台楼阁还保持着旧日的模样。

齐明瑜看着,不禁想起了青州老家。那片宅子已改作了文化单位,有人收拾着,不会像这般残破吧?椿芽也感应到了,就捻了捻他的手心。

*

转眼进入了十一月,天气渐冷。

这一阵子,椿芽觉得身体有些不适,胃口不好,也吃不下饭。这天中午,她去伙房里打饭回来,刚吃了两口就吐了出来。她心知不对,就去医院里瞧了瞧。果然怀孕了,已经一个多月了。她又惊又喜,对这个娃娃尚未做好准备,可既然有了就接受吧?

齐明瑜得知喜讯,就挂起心来。

他把家务活全包了,啥都不让椿芽干,说好好养着。还说椿芽怀果果时,他没在身边,这一回得补上。椿芽知道怀孕很辛苦,可听着这甜蜜的话儿再辛苦也不觉得了。她想,这就是精神胜利法吧?

可过了七八天,情况却未好转。这一回不像怀果果那样能吃能睡,她一直没什么胃口,人也瘦了。齐明瑜眼睁睁地看着,干着急也没办法。听椿芽说想吃酸黄瓜,就跑到城里的酱菜居买了两罐。椿芽吃了觉得好些了,也能吃下饭了。

娘得知椿芽怀孕了,就想过来照顾她。可椿芽哪里肯?粮站的事情可不能耽误了,马上就到年底了,距离户籍登记也不远了,不能功亏一篑。她写信说,由明瑜照顾着,就放心好了。

椿芽怀孕后很是辛苦,可学习并未丢下。

她参加了高中毕业考试。去报名时,夜校老师很惊讶。这位姜同志很少来听课,说是在家里自学的。别的同志都是一级一级地参加考试,她却想直接毕业?于是,找了两份卷子给测试了一下,发现姜同志基础打得很牢靠,就给她登了记。

考试赶在年底,大冬天的很冷。

椿芽裹着棉大衣,顺利地通过了。拿到毕业证的那天,也有些激动。心说,拿下了高中,要不要再继续深造?那些知识复习起来还好,时间长了也忘得差不多了,得抽时间捡起来。

对椿芽的学习能力,齐明瑜除了惊讶之外,也唯有赞叹。

椿芽很聪明,他早就知道了。可这种过目不忘的本领是天生的吗?想着椿芽那莫名的预测能力,就没敢多想。他跟椿芽咬了咬耳朵,悉心叮嘱道:“椿芽,在部队上还是大众化一些……”

“嗯……”椿芽点着头。

她也想不显山不露水的,可周围的同志还是能感觉到她的不同。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是如此。来到部队上之后,她很少说土话了都改成了普通话,还把果果也纠正了过来。可跟她一起随军的,大多来自农村,方言很重,沟通起来也有些困难。

像她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也就突显了出来。那些一起随军的,总认为她们都是一样的,椿芽突出了就跟她们不一样了。开会时,就有人提意见说她不合群。她仔细想了想,是有那么一点儿。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这是为了防盗,请见谅~)

管理员筒子,盗文网隔一段时间就来盗一次,所以做了人工防盗~等着被盗过之后,再更换过来

------

到了九月中旬,国家正式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明确了国家性质为“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接着,又宣布将于“十月一日”在京城举行大阅兵。

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阅兵,既是建国五周年的庆典活动也是对军队实力的检验。这次阅兵规模很大,从华北军区六十个单位里抽调组成了受阅部队。在选拔期间,辖内各省军区都被动员起来了,像齐明瑜这样的师级干部忙着集训,一连半个月都驻扎在基层,根本就没时间回家。

椿芽记得自己读高中时,学费就很贵。如果不是翻阅历史,还以为很正常。殊不知,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改革后的产物,跟时代发展并无关联。

*

一九五四年,是充满喜庆的一年。

说起来, 这房子不如那些旧公馆。那些都是青砖瓦房, 雕花门窗, 还带着院落和花草树木。可论起方便,还是新房子好,水电齐全,洗衣做饭再也不用挤成一团了。另外,一家一户的,私密性也好一些。

椿芽注意到那些小棚子后面都是废地,开垦一下就是一小块菜地,还可以圈起来养鸡养鸭养兔子。她的小农意识又冒了出来,只盼着能早一点搬过去。

齐明瑜听着椿芽的计划,呵呵笑了起来。

这种投入持续了好些年,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都形成了一套体系,直到运动时期才受到了影响。而那种影响多是外部因素,就学校本身来说,只要想读书大门都是敞开的。

可到了九十年代,却出现了上学难。尤其是初中、高中多出了一大笔学费,给普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倒退。好在后来有所改变,全面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重新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风尚。可那时,距离建国之初已过了几十年。

说起来,两个弟弟性格相反。

大林自小懂事,不声不响的,很少让人操心。人很聪明,爱学习也坐得住,只要努努力考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离家之前,她就跟家里说过,大林要去念大学,再苦再累都要供养出来。爹娘觉得文化够用了就成,可她说没文化可遭罪了,还拿爹和娘做例子,说不识字那粮站的差事也拿不下来。

他想起了在老家的时候,跟椿芽一起在“暖棚”里种菜。即便到了冬天,也能吃上绿油油的小青菜,那日子过得可真不赖啊。

说到老家,椿芽也很想念。

齐明瑜跟椿芽说:“这一批入住的是军级以上的干部,下一批就轮到师级了……”他瞅了个空档,就带着椿芽和果果过去瞅了瞅。

那一片很开阔, 房前屋后都栽满了树木,规划得很整齐。家属区里盖的都是套房,有两大间, 里面用石灰刷得白白的,看着十分整洁。屋子很深, 前后都有窗户,中间用柜子隔开来就能多出两间, 看着挺宽敞的。在排房的前面还搭了一排小棚子,每户都通了电,还接了自来水管、砌了水池子, 可以洗衣做饭也可以存放杂物。

来部队大半年了,对家人的牵挂却丝毫未减。她每个星期都给家里写信,说些家务事儿,就像记流水账似的。爹跟她说,为了节省邮费没事就不回信了。她虽然盼着,可也明白家里跟部队上不一样,光邮费就是一笔开销,是得省着点。

这天,椿芽收到了老家的来信。

是大林写的,说他考上了高中,镇子上没有高级中学得去县里。那边离家很远,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一趟,爹娘很是挂念。二林也小学毕业了,要去镇子上读中学了。她知道受她的影响,两个弟弟上学都早,尤其是大林小学跳了一级,还不到十五周岁就要念高中了。

*

入秋之后, 喜事不断。

驻地营房竣工了。这是部队上自建的, 就盖在东边的那块荒地上,是那种青砖打底的土坯排房, 从南到北,一列一列的, 整齐划一。其中, 还包括家属住房, 周围拉了一道院墙, 门口有卫兵站岗执勤。

阅读从小村花到大军嫂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