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椿芽心说,无论到了何时技术都很重要。对自己选择了财务专业,她觉得很稳妥。

看看报纸上广播里,都在提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科技界和文化界人士各抒己见,解放思想。上面的出发点本来是好的,是想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援国家建设,为经济发展出一把力。科技界尚好,大部分都是实干家,也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以专业知识说话,埋头苦干。而文化界的人士却有些眼高手低,摸不清大方向,更别提其中还混着一些思想落后分子。

在接下来的“大鸣大放”时期,有一部分人自持甚高,未经过调查研究就放开胆子乱说一气,甚至还隐射时政。这种脱离群众,指手画脚的作风很不好,那思想觉悟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按说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可那些人看问题的角度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一边,这就埋下了种种隐患。

看到吕处长笑眯眯的样子,椿芽顿时明白了。

这是吕处长帮了大忙。他在椿芽的推荐信里详细地介绍了她的工作成绩,还把以前在区里的工作也做了说明。有知识、有能力、还有学历,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个人才。如果不是政策上的“一刀切”,他真舍不得椿芽退伍。在就业安置时,正好赶上市财政局缺人,就把椿芽的档案要了过去。

内部审核时,也有同志提出了疑问,说姜书婷同志不是干部级别,怎么能来行政单位当办事员?可负责财务工作的钱科长说:“姜同志是军人,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又强,这财务工作交给她组织上也放心。再说她是军属,爱人是部队上的高级将领,破格提拔一下咋了?看看咱局里,高中毕业的也没几个啊?若论起工作能力,姜同志是个熟手,当个办事员是绰绰有余啊……”

钱科长发了话,其他同志也表示赞同。

就这样,椿芽被分到了市财政局,做财务工作。她查了一下,办事员的工资级别是24级,虽然是行政类的最低级别,可一个月能拿到四十三块。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陷阱啊,椿芽有一种钻进了钱袋子里的感觉。心说,这是管钱去了?财政上多牛啊,哪个部门都不敢轻易招惹吧?

椿芽嘿嘿笑着,赶紧给明瑜写信汇报了一下,省得他挂心。

老家那边,她打算去单位报到后再说。这一阵子怕爹娘担心,就一直没敢言语。说起来,家乡那边对部队看得很重,她复员后家里虽然还挂着军属,却没有双军属那么硬棒了。当初爹娘吃了照顾才去了粮站,怕有人会借机生事。那些眼红她的也不少,闹不好就会翻出老账来,她虽然不怕可也不想惹来麻烦。

*

第二天上午,椿芽就拿着派遣证去财政局报到。

财政局也在东城区,距离部队驻地不算太远。她搭乘公交车,不过两站就到了。在那栋红砖小楼里,接待她的就是钱科长和孙干事。

他们都是转业军人,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对姜同志也颇有好感。说起来,孙干事当年还是齐团长手下的尖刀排长,因为腿部受伤才不得不转业做起了人事工作。他看了椿芽的档案,就把她推荐到了财务科。

在两位领导面前,椿芽表现得十分谦虚。她只字未提家中的困难,倒是孙干事主动问道:“姜书婷同志,如果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单位里能解决的,一定会帮着解决的……”

椿芽笑着,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客套话,家里真有困难也不能向组织上提要求啊!她是军属,不能给明瑜脸上抹黑。

回到家后,椿芽考虑了一下,打算给阳阳断奶。

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好一阵子了,阳阳也基本上适应了。小家伙吃东西倒是不挑不捡,只要喂饱了就成。再说,天气暖和了,托儿所里的供应很充足,牛奶、鸡蛋、米糊都有,还熬了蔬菜粥,营养上并不比母乳差多少。按照科学的育儿方法,小娃娃该断奶时就得断奶。

这天晚上,椿芽静下心来给老家写了一封信。

她知道爹娘看了信,还是会担心的。当年,他们放心大胆地让她跟着明瑜走,就是出于对部队上的信任。现在她去了地方上,每天还要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指不定会担心成啥样呢?

其实,也没啥可担心的。部队上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明瑜去了军校,可关系还在军区里,一切福利待遇都没变。托儿所也越办越好了,无论是设施还是伙食都不错。说起来,小娃娃吃得是定量标准,跟高级干部一个样哪。

*

转眼到了农历三月初二。

在忙碌中,椿芽迎来了二十五岁的生日。她的本命年终于安然度过了,爹娘松了口气,她也放了心。

赶在四月底,第二批转业干部的名单下来了。

光师团级的就占了十好几个。组织上都找他们单独谈了话,有痛哭流涕的,有红着眼圈的,不过都表示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自打参加了革命,就在部队上生活。一恍十多年过去了,早就把部队当成了自个儿的家,也从未想过离开。可一切行动都要听从指挥,即便再舍不得也要服从组织上的分配。

组织上也听取了个人意见,看看他们是希望留在省城还是回原籍老家?一部分干部希望就地安置,另一部分希望回到原籍。说起来,他们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出来半辈子了只想回去看看。

说起转业干部,地方上还真是不少。

解放初期,城市大都由军管会代为管理。当时社会秩序十分混乱,物价飞涨,军管会不但要管治安,还要抓经济、平物价、解决劳资纠纷等等。经过一到两年的过度期,地方行政职能逐步恢复了正常,军管会也就变成了市政府,主要由转业军人、地方干部和爱国民主人士组成,采取的是民主协商制度,深受各界群众拥戴。

在这批领导干部中,转业军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作风正派,组织性和原则性都很强,把部队上的实干作风也带到了地方上。在党组成员中,转业军人就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对地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置结果很快就下来了。有去省里市里的,也有回老家的,无论去了哪里级别都保持不变,原来是多少级去了地方上还是多少级。相比起来,部队上的条件很艰苦,去了地方上无论是住房还是福利待遇都比部队是上要好一些。

一时间,家属院里又折腾起来。家属们一脸兴奋,有忙着搬家的,有准备回老家的,以往的那些暗斗也都烟消云散了。

椿芽暗自庆幸,即便她复员了明瑜还留在部队上。相比起地方上的复杂,她更希望明瑜呆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只要明瑜不倒,她和孩子们也能跟着沾沾光,一辈子都安安生生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这是为了防盗,请见谅哈~)

---

捉虫~

又过了一个星期,椿芽的派遣证终于下来了。

她被分到了市财政局当办事员。椿芽是又惊又喜,怎么也未料到会有这种好事?要知道财政局可是行政事业单位,即便当个办事员也属于国家干部啊。按说,这是副排级军官才能享有的待遇,偏偏让她给撞上了?

进入四月之后,地方上的安置进度加快了。

第一批复员转业的,都陆陆续续地收到了派遣证。那些转业干部大多去了省市行政机关、厂矿企业、科教文卫等,有去当书记的,也有抓生产的。复员军人也被安置在了正规单位,有做政治委员的,有做保卫工作的。跟椿芽一起随军的那些家属们,大都就近安置,去的单位都在部队附近,这也是为了照顾军人家属。

大嫂们都陆陆续续地去报到了,可椿芽的派遣证却迟迟未下来。她去后勤处问了问,吕处长那边也不是很清楚,就让她再等等。

果然,安置工作进展缓慢。都过去两个星期了,派遣证还没下来。

椿芽倒是不着急。她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就打算开始学习。她想, 就紧着财务专业来吧?这个技能性很强,无论放在哪里都能混口饭吃。再说, 跟她以前的工作也相关。

决定下来后,椿芽就去书店里买了几本专业书先看着。国家对教育很重视, 正在大力推广简化字和普通话。这两样她都很在行, 以后定能派上用场的。

以前椿芽对此有些不解,可看到后世那些所谓的“公知”把持着网络话语权,公然发表着那些狗屁不通的言论,就明白了文人一旦坏起来比谁都可怕,还特别矫情。这也是历届运动中,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原因之一吧?

*

“是啊……”椿芽也抿着嘴直笑。阳阳比小英子只大一天,可个子却要猛一些。这娃娃不怕生是个自来熟,尤其是见了小英子,正想嚎嚎两声呢都能憋回去。

祁苏彦也听说了复员的事,就关切地问了几句。她所在的医院倒是稳定,她和江大姐都属于技术人员,是军中急需的自然不会转业。

到了三月底, 全国“扫盲运动”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省里的“夜大”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高等院校也对成年人开放了。椿芽想等到“省大”招生时就去报名,争取拿个学历。两年之后,明瑜就要大学毕业了,她也不能落后啊?

他知道椿芽是个急性子,干啥事总想着立刻就办好。可这批复原转业的人员很多, 地方上安置起来也不容易。相比起转业军官,战士们的安置要困难一些。他考虑着要不要给昔日的老战友们打个电话?可想着组织上的纪律和原则, 又有些迟疑。

最后,还是给市委组织部的老政委打了一个电话, 顺便提了一句。反正, 椿芽的硬件条件在那里摆着呢,去哪个单位都很抢手吧?

为了腾出时间学习,椿芽把家务活儿安排了一下。

每天一早,就抱着阳阳带着果果去托儿所,到了晚上再接回来。阳阳快断奶了,却有些粘人。到了托儿所,就揪着妈妈的衣襟不肯撒手,嘴里还哼哼唧唧地发着小脾气。可只要小英子来了,就把妈妈给忘了。他看到小英子,就冲着人家 “啊啊”地打着招呼,兴奋得手舞足蹈。俩娃娃的小床紧挨着,隔着小栏杆就能“咿咿呀呀”地说话,算是老朋友了。

祁苏彦就笑着说:“哎呦,阳阳还真有个小哥哥的样子啊……”

*

齐明瑜虽然远在军校, 却时时挂着家里。

听到椿芽复员的消息, 就写信回来说:“椿芽,甭担心, 等工作交接完了,就在家里好好歇歇, 去地方上先不用着急……”

阅读从小村花到大军嫂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