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见二林不管不顾地拉着她的手,秦玉简微微红了脸。

怀孕的事儿很意外,可有了就想留着。书婷姐跟她说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可她咬了咬牙还是想把娃娃生下来。当初,选了二林就做好了思想准备,父亲也跟她谈了,说当军嫂很辛苦,聚少离多,生活上的事儿都得自己担着。母亲也说:“玉简,家里不干涉你的终身大事,可你要想清楚了,将来随军就要去外地生活了……”

对于随军,她倒没考虑那么多。二林就在邻省某市,离得不算太远,真要随军也没什么。她喜欢二林,真得想跟他在一起。前年,介绍人拿着二林的照片给她看,她一眼就喜欢上了。当时,她并未提到自己的家庭,一是向来低调不喜欢提这个,这是父亲和母亲教育的,另一个是父亲下来了也不愿再提起,倒不是刻意隐瞒。

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她听二林描述过,说大哥很聪明,从小就是学习尖子,考大学不费吹灰之力。他呢,小时候不爱学习,被姐姐和大哥摁着头硬学。后来,大哥考上了大学对他的影响很大,这才用起功来。姐姐常常跟她说:“知识改变命运”。以前不懂,考上军校后就明白了,当初如果不努力,这军校怕是跟他无缘了。

父亲和母亲也帮着做了调查,说姜家都是老实人,爹和娘都退休了在老家住着,姐夫在部队上,姐姐也是个干部,哥和嫂子都在研究所里,这样的家庭很不错,社会关系简单,运动来了也不会受影响。

父亲还跟她说:“玉简,二林是军人,你以后就是军属了,爸爸再有什么也不会连累到你了……”听到这个,她喊了声“爸爸”,却不知说啥才好。

父亲下来后,就挨了批,但一直很乐观,从未灰心丧气过。母亲也一直站在父亲身后,别人来动员她,让她上台批判父亲,可母亲说:“老秦干了一辈子革命,我相信他,即便在工作中出了什么问题,也属于人民内部问题,改正了就好了,不能上升到敌我矛盾……”因为这个,母亲也受到了影响,一度被停职检查。最后,查不出什么问题,才恢复了工作。

结婚之后,跟二林相处的那些日子,她觉得很幸福。

二林很活泼,总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逗她发笑。还带着她去老宅子逛了逛,跟她讲小时候的事,那青沙河畔到处都留有他的印记。二林还跟她说,家里最聪明的就是姐姐,第二聪明的是他大哥,他算是第三聪明吧。听到这个,她忍不住笑了起来,二林也跟着哈哈大笑。

那天下午,二林还带着她去爷爷奶奶的坟前拜了拜,说爷爷和奶奶相处了一辈子,爷爷最怕奶奶了,平日里再凶再倔强,只要奶奶发了话立马就服软了。而奶奶呢,平日里爱端着个架子,一般人的话都听不进去,还时不时跟娘杠几句,可她就听爷爷的,只要爷爷开口她就不言语的。

这种矛盾与和谐还是真令人羡慕啊,她不禁叹道。

可说到这里,二林却有些黯然,说爷爷奶奶是前后脚走的,那阵子他在封闭赶项目就没能赶回来,想必爷爷奶奶一定原谅他吧?现在他带着媳妇来看二老了,他们也会感到高兴吧?

就在那天,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二林,既懂事又稳重,既体贴又有担当。她知道自己找对人了,也从未看错过他。

新婚甜蜜,二林总喜欢跟她粘在一起。她下厨做饭,二林就给他打下手,还有模有样的。她问:“二林,你啥时候学会做饭的?”二林就笑嘻嘻地说:“我早就学会了,在部队上呆着没有学不会的,小时候姐姐也让我进灶屋帮忙,看着看着自然就会了……”

家里不光是二林好相处,公爹和婆婆也平和。尤其是公爹,见了她就笑眯眯的,也不跟她客气,只说:“二林媳妇啊,有啥需要的尽管言语,爹去赶集给你们买回来……”她在老家那会儿,爹天天出去赶集,买了好些吃的。她和二林也赶过集,那集市上热热闹闹的,跟城里不一样。

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支撑着她去独立面对一个人的生活。

二林也一样,玉简是他的初恋也是他的永远。以前开窍得晚,对男女之情朦朦胧胧的,去了军校更是封闭,进了某部也是与外界隔绝,甚至连个女同志都很少见到。有一天,他突然就想谈对象了,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而婚后的生活也是幸福的,每每回想起来就呲着牙笑着。

可现在看到玉简又有些愧疚,他不能再让玉简独自一人生活了。他是吃技术饭的,可能会在部队上呆一辈子,那就赶快申请随军吧,这样就能跟玉简在一起了。

看着周围没人,二林就跟玉简说了。

玉简红着脸说:“二林,都随你……”这是同意了?二林想把玉简抱起来,可又怕碰着孩子,就咧着嘴嘿嘿直笑,一脸傻样。

*

下班后,二林和玉简一起回了家。

二林见到岳母,就大声喊着“妈”,一点儿也不拘束。赵淑音也喜欢二林,觉得这娃娃性格好,看看玉简成家后开心了不少,气色也好多了。

回来后,二人就住在了家里,格外甜蜜。

到了做饭时,二林不让玉简动手,要她在一旁指挥着就成。

赵淑音见了,知道二林会疼人了,也就放了心。有家庭责任感比啥都重要,听到二林说要申请随军,就痛快地点了头。虽然她舍不得闺女,可玉简成家了早晚要离开妈妈,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家,就得成全他们。有时想想,如果二林能调回来就好了,可军人要听从组织上的安排,哪能由着自己的意思来?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最后,书婷姐还跟她说:“我家二林啊,性子活泛,小时候可调皮了,没少挨吵。可他一旦认定的事就不会再更改了,既然二林认定了你,我想他是真心的,也希望你们将来能好好生活……”

听了这番话,她算是晓得了,二林那生龙活虎的劲儿跟她姐姐一模一样。

跟二林通了几个月的信,就像认识了很多年。等到二林突然跟她表白时,她就欣然接受了,还把这事跟家里说了。母亲劝她再考虑一下,说:“玉简,你跟二林认识的时间很短,看到的都是优点,你跟人家是不是对脾气,性格是不是融洽?这些都很重要。还有,就是家庭责任感,女孩子都是恋家的,也是顾家的,男孩子就不好说了,如果找了一不顾家的可就麻烦了,日后有得罪受了……”

这些话,她都听进去了,就在信里跟二林认真地谈了谈。二林所描述的家庭,恰恰是她想象的那样。二林说,他大姐就是这么生活的,跟姐夫过得很好。她放了心,觉得跟二林的人生观几乎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很接近。就在这时,书婷姐找到了她,说要跟她谈谈。

她见过书婷姐,那是跟二林见面时,跟介绍人说话的那位俊秀女子。当时,就觉得这位姐姐咋这么好看啊?说话声音脆脆的,像百灵鸟似的。再次见到书婷姐,就被她的热情感染了。她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书婷姐也说:“二林突然要结婚,我也是不放心怕太仓促了,这婚姻大事不同于于别的,一定要慎重才是……”

女人是要靠哄的, 大林言语不多, 可肖华还是体会到了。她很珍惜, 终于从浪漫中走了出来,大林还是那个大林,她却变了,不再是过去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了,而成了一位妻子。父亲说结婚后要有担当,以前她未做好准备,可经历了这些之后慢慢变得成熟起来。

这天晚上,杨肖华跟大林认真地谈了谈。大林欣喜地发现了这一点,也敞开了心扉说:“肖华,咱们一起进步,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冰雪消融,二人和好如初。

跟二林见了面,更是喜欢,就想跟他定下来。二林也一样,见了那么多姑娘唯独喜欢上了她。旁人以为他们是相亲认识的,而他们更像是一见钟情。二林去了部队上,就跟她写信,一个星期一封,像有说不好完的话似的。还不到一个月,就向组织上做了汇报,说和某市的秦玉简同志谈起了对象,组织上就做了调查,把她记录在案。

这个是二林后来跟她坦白的。她这边呢,当时并未跟家里提起,想再多了解一些。她找到介绍人,细细打听一下二林的家庭情况,介绍人提到了他的大姐和姐夫,说人很好就放心吧。

她已搬回了娘家,由妈妈照看着。这边离单位有点远,到底不太方便。可她一个人住,妈妈又不放心。书婷姐宽慰她说:“再过十多天,娘就过来了,到时候就搬回去……”

赶在“元旦”前,二林也从部队上赶回来探亲。他一下火车就跑到了统计局,见了玉简就舍不得松手。他就要做爸爸了,这种兴奋让他手舞足蹈,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他是最幸福的人。

杨肖华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她跟大林一起散步,接送孩子。虹虹一岁了,会喊妈妈了,听到那清脆的嗓音,她很感动。这是一个角色转变,在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结婚生子,潜意识里就想逃避责任,而不是不爱这个孩子。

大林打电话来报喜了,椿芽松了口气。

一开始, 见大林不肯帮她,杨肖华还有些委屈,可渐渐地就适应了。有些事不亲自去做是体会不到的,带孩子、做家务都是如此,想想自己以前啥都不做, 不都是大林担下来的?她想通了,气也就顺了。

看到肖华有了变化, 大林也很欣慰。他想,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跟肖华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心说,一番心血总算没有白费。不过,她还是叮嘱大林底线要坚持,这是环境使然,肖华不得不做出改变,一旦环境变了,难保她不故态复萌。有时候,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就像肖阿姨,现在低头不过是迫于压力罢了。而杨肖华在那样的家庭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

*

转眼到了年底,玉简怀孕快七个月了。

*

进入十一月之后, 天气渐冷。

虹虹上托儿所了, 大林早就适应了,肖华不习惯也得习惯。妈妈在工厂里劳动, 为了完成定额,就把那些纸盒子带回家, 坐在灯底下跟爸爸一起加班,她见了也有所触动。这么一来, 就放下架子做起家务来。几个月下来,虽然不是很熟练, 好歹知道动手了。大林松了口气,就想上去搭把手, 可想着椿芽的叮嘱还是忍住了。

阅读从小村花到大军嫂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