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定风波海寇惧能臣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彭大之子彭早住的思路不似众人活络,但听到父亲出言称赞,便也笑着附和道“好计,好计。”

见众人已经大概领略了要领,刘玥儿接着道“韩教主不幸遇难,我们就更不能让刘元帅孤军奋战,徐州与颍州相邻,我们应当想办法夺取徐州,与其交相呼应。”

此番言论谋局颇大,众人听后对刘玥儿心生敬佩。

男孩的娘亲见相公心情不好,便将儿子拉远了些,在空阔些的甲板上坐下,吓唬道“再哭下去,你爹可又要揍你了。”

男孩用袖子擦了擦脸,止住哭声,可怜巴巴地道“我们又没做什么坏事,怎么就成了贼寇了,邻家的阿兄都要赶来海上捉我。”

男孩的娘亲正欲解释,眼角扫到在甲板上躺着的一名黑脸汉子,面色有些慌乱,推搡了一下儿子,佯怒道“别胡说!”然后领着孩子往另一边去了。

躺着的汉子便是称霸海上已久的方国珍,母子二人所言自然被他听在耳中,待他们走后,缓缓坐起身子叹了口气。

至正八年,方国珍聚众逃往海上以后,朝廷立刻就发下数十道宣召,许以重金,招募沿海壮丁镇压方国珍等海寇,是故无数滨海壮士纷纷来海上讨伐。

来攻之人尽是往日街坊乡邻,所以尽管大多数都是方国珍所部得胜,但士气却逐渐不复以往,方国珍对此大感头痛。

看着母子二人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若不做海寇,亭户也好,农户也罢,谁能逃得过朝廷的剥削?”

“三哥,又在想什么呢?”方家老四方国瑛不知在何时走来,端着些酒菜,拍了拍出神的方国珍。

方国珍苦笑道“没什么,就是有些疲惫而已。”

“又是一些妇孺偷偷议论被你听到了吧?”老四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轻笑道。

方国珍点了点头,说道“希望那位先生的计策可以管用,否则长此以往,大家可就真没了士气。”

老四知道他说的是前些日子独自乘船来访的一位名叫张子善的儒士,回道“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若你当日依他之言,溯江而上,窥视江东,说不定我们真的能割据一方。”

方国珍摇了摇头道“我哪有那么大的志向,大伙跟着我为的是能活命,有口吃的便满足了,我若带着他们跟元廷正面冲突,岂不是白白要他们丢掉性命?”

“我就随口一说而已,你别放在心上,咱们大伙都听你的,你拿主意就行了。对了,说到你心烦之事,那位先生不是替你想了计策么?二哥已潜回台州贿赂官员,江浙的官员本就贪腐,如此一来,奉诏讨伐我们的沿海百姓不能得到应有的奖赏,便无人再会相信朝廷,我们就等着他的好消息吧!”

方国珍面露苦楚,缓缓道“此前温州与元兵一战,大哥就受伤亡故,希望二哥此行不要再出意外。”

老四想到战死的大哥方国馨,也很难过,不过还是安慰道“这不是你的错,咱们方家从前过的日子那么苦,如今能横行海上,无拘无束,就是死了也够本了。”

“我们与元兵多次交战,我已经看清了形势,这一省的官吏大多贪腐不堪,招抚我们也是为了应付朝廷而已,我们越是折腾,他们就越是害怕,越要许给我们好处。只要我们逃往海上,他们便拿我们没有办法,怕就怕……”

老四知道方国珍害怕的是谁,无奈道“那个泰不华,的确很难对付,咱们几次都差点折在他手上,好在为首的官员都比较迂腐,否则朝廷以他为帅,我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二人议论之人名为泰不华,字兼善,为人颇有风骨,最重气节。十七岁便在江浙科举乡试中考头名,次年在朝廷考策论,策进士及第,以此入朝为官。

妥懽帖睦尔即位时,为拉拢文宗皇后、燕帖木儿、伯颜等人,欲加文宗皇后以“太皇太后”的称号,对大臣燕铁木儿、伯颜皆赐地封王。泰不华据理力争,上书称道“婶母不宜加此称号,相臣不当受土封王。”文宗皇后碍于声名,只好纳谏并表彰其耿直忠贞。

后来太平罢相,泰不华也为之饯行,一直送到大都城外。太平劝其止步,不要以此受到牵连,泰不华却道“士为知己者死,何惧祸患?”后来虽然因此被朝臣排挤出大都,但没有一人能说出他的不是。

方家兄弟在海上起义后,朝廷诏令泰不华到江东一带,屡经迁调,终负责调查此事。泰不华将方家兄弟作乱一事查清之后,上报朝廷,认为此事可以安抚,献招安之策,但朝廷却不予采纳。

方国珍复叛之后,因其熟知情形,又调他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方国珍侵袭温州失败,就是由泰不华派火筏偷袭焚烧方国珍的船只,此战方家老大方国馨为保护方国珍战死,方国珍侥幸逃脱。

这些事大部分朝廷都未予以查明,对江浙形势一概不知,枢密院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也只是意图简单了却此事,完全不知其中的复杂情况。

泰不华一心为国,完全不屈服于方国珍海上不断袭扰沿岸的方法,是故方家兄弟视其为真正的大敌。

方国珍感慨道“但愿二哥行事顺利,只要让沿海百姓意识到朝廷的昏聩无能,不与我们作对,甚至配合我们行事,就算这泰不华有通天才能,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萧县的众人摩拳擦掌,意图建功立业,大展拳脚,而远在东海的一艘军船之上,一男孩正呜呜啼哭。

男孩的父亲正在掌舵,回过头黑着脸斥责道“男子汉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罗文素道“李兄弟之言,甚合我意,我们既要避免手下兄弟无故伤亡,也要尽力保证百姓不被战乱影响,这样才是仁义之师所为。”

刘玥儿赞道“理当如此。”

屋内众人定下大致策略,遂分工合作,由罗文素及芝麻李负责渗透到徐州临近县城、村落,招募更多百姓;彭家父子、赵均用和毛贵则暗中制作兵器,操练现有人马,打探徐州城的军防布置。

赵均用与其都是绿林起家,见他表态抢功,自己当然不甘落下,也抱拳道“赵某的兄弟们也都身经百战,保管元兵见了望风而逃!”

见二人争着要做先锋,刘玥儿盈盈一笑,轻声道“二位勇猛不凡,是明教难得的将才,日后必有让二位大展拳脚的时候,可我此番计策,却不是与元贼硬碰。”

众人对视之间,不解其意。

芝麻李对彭、赵二人较为了解,他们虽然已经投身明教,但长期以来在山林中恣意妄为惯了,做起事来容易乱了布局,便提议道“圣女,彭、赵二位首领部众勇猛,应当将其用作定锤之音。我奉韩教主之命,在此经营多年,虽不及圣女的威望,但也能聚集一些父老乡亲,不如由我配合罗舵主行事,只愿兵不血刃拿下徐州,既能达到圣女所期,也不至于折损二位首领的兄弟。”

芝麻李所言给足了彭、赵二人面子,二人也不好反驳,遂不再争。

“好计策呀!”彭大一拍椅子扶手,大声赞道。

赵均用却皱着眉头,看了毛贵一眼,对其不满尽皆写在脸上,道衍时刻观察着场中众人神情,见到这一幕心中轻笑一声,看来这赵均用和毛贵的关系值得推敲。

刘玥儿见状,朝罗文素问道“罗舵主,我明教立身之本可还记得?”

经此点拨,罗文素茅塞顿开,定睛答道“百姓!”

刘玥儿有红纱覆面,只余下眼眉在外,此刻听罢,眼里平静如水,轻启朱唇道“刘元帅已经率领红巾军先行攻下颍州,我相信明教其他兄弟也不甘心落于其后。”

场中年岁最大的彭大眼睛一转,知道这是立功的好机会,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抱拳朗声道“彭某人不才,但自认为手下兄弟们作战勇猛,又有与元兵对战的经验,只要圣女一声令下,彭某愿为先锋!”

芝麻李挺了挺身子,颔首问道“圣女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仿照刘元帅夺取颍州的方式,先赢得民心,再攻略城池。”

刘玥儿美目之中蕴含笑意,说道“不错。”

赵均用身旁的毛贵随即出声道“所以当务之急是应该先拉拢附近百姓,只要我们赢得民心,所到之处便皆是众望所归!”

众人寒暄过后,进屋排座,刘玥儿毫无疑问坐于首位。道衍则立侍在旁,面色郑重,眼神坚毅,盯视着众人,彭大、赵均用等与其对视之间莫不移去目光,转向别处。

得道衍相助,刘玥儿之势更盛,屋内众人对圣女轻视之心消失殆尽。

罗文素坐在次位,此前已经从道衍口中得知刘玥儿的来意,便想办法配合于她。此刻看向刘玥儿,恭敬道“圣女在上,文素不敢擅自做主。我明教红巾军大事已起,今日又有好汉来投,教中兄弟士气正盛,不知接下来圣女有何吩咐?”

阅读日月姚广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