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聚弟子祖师拜仁君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徐寿辉见彭莹玉有如此精密的筹备,又带来诸多好手,不禁大喜过望。寒暄过后,握着他的手道“有彭祖及各位兄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若不是彭祖不愿收纳我这样愚笨的徒儿,徐某早就想拜在彭祖门下,也像各位好汉一样习得一技之长。”

彭莹玉面露笑意,眯着眼睛道“我却另有东西送予你。”

徐寿辉有些惊讶,问道“哦?不知彭祖所说是为何物?”

“这……”

“本以为形势一片大好,听了师父分析,才知道原来竟然尚有如此多的隐患存在?”

“那我们到底还应不应该响应刘福通啊?”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都生出了危机之感,倪文俊也陷入了沉思。

徐寿辉却始终颇为平静,朗声道“既然要推翻元廷这个庞然大物,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便免不了要赌上身价性命,这点困难又有何惧?”旋即看向彭莹玉道“彭祖既然已经看到了此中难处,想必已有解决之法吧?”

“我曾说过多次,若想完成复汉的大业,就得让各地势力联手才行,否则孤军奋战便只能被元廷逐个击破。”

徐寿辉保证道“彭祖放心,我们与刘福通联手已成定局。”

“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将其中利害考虑清楚,这些危机对于我们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徐寿辉恭敬道“还请彭祖赐教。”

彭莹玉侧过头向徒弟们问道“官军大败,朝局必然动荡,若你们是那个大权独揽的中书丞相脱脱,会选择怎样做?”

“精心挑选将领,收复被攻占的县城!”

“停止治河?”

“想办法安抚民心!”

……

听着几个徒弟的意见,彭莹玉时而点头,时而摇头,然后分析道“脱脱主张的变钞一事已经失败,朝廷的财政已经陷入窘境,若治河工程再耽搁,便会有更多接踵而来的灾患和灾民,若是治河成功与否是关键,脱脱就算舍弃了其他的利益也不会允许此事有失。而且与安抚民心相比,对现在的脱脱来说,恐怕取得更多贵族门阀的支持,支撑自己的政务才更为重要。虽然现在晌午动静,但再次派军镇压是早晚的事情,不管刘福通此战胜败,都势必要牵扯元廷的大部分精力……”

徐寿辉接话道“若我们借此时机出兵,元廷必定无法腾出精力大举前来镇压,各州县的防备也会弱了许多。”

彭莹玉笑着点了点头。

徐寿辉继续问道“那依彭祖之见,我们该选择在何处起兵?”

不等彭莹玉回答,一旁的邹普胜出声提示道“徐大哥不是对曾经的天堂寨念念不忘吗?”

“你是说……”

彭莹玉赞同道“不错,此时脚下的多云山庄,便是最佳地点。”

“这是为何?”

“此处距蕲州路很近,起兵后可立刻攻取罗田县城,以此为基础径直攻取蕲州等地。”

“为何将蕲州看得如此紧要?”

“徐大哥,你想想看,我们若在蕲州附近立身,北方便是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会替我们抵挡大部分的元军兵力。其次,蕲州地处湖广行省的水陆要冲,既然元军骑军战力最强,我们便可建立水军,若元军来攻便扬长避短,以巧取胜。另外,此地北可进兵陕西行省,西可派一支精兵入川,南可退至江西行省,东可与刘福通互为犄角,共同防御。”

徐寿辉也赞叹道“如此说来,看来我们地利之盛更优于明教啊!”旋即又问道“彭祖可想过,水军一事又该如何组建?”

听其所说涉及自己的长处,赵普胜和李普胜出列抱拳道“您放心,师父早已教授我等如何训练水师,预先便遣我们二人在无为州营建水寨,只待起兵之日,我们便至巢湖为您操练水师。”

“好!”徐寿辉大喜,拍了拍二人的肩膀,然后感慨道“有彭祖和诸位助我,何愁大业不成啊!”

众人也跟着哈哈大笑,有人道“咱们这不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吗?”

“哈哈,说的不错!”

“咱们一鼓作气,将这元廷捅出个窟窿!”

倪文俊出声问道“彭祖,您老还没说到底要送给徐大哥何物呢?”

彭莹玉长长地出了口气,看向徐寿辉眯着眼道“我要送你‘三笔两字’。”

“这是何物?”

彭莹玉没有应声,却突然跪下身子。

徐寿辉大惊道“彭祖快请起来,您有什么吩咐我必定竭尽全力做好,如此大礼要我如何承受得起?”

彭莹玉涕泪纵横,激动地道“元室愈发颓弊,致使天怒人怨,灾况频出,我料定元室危矣,还望明君挺身而出,带领我等恢复汉室!”

倪文俊听后更加疑惑,追问道“既然如此,他们面对元廷不该是占尽了优势才对么?为何又会危机重重?”

彭莹玉一笑,耐下心继续解释道“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气运时机无时无刻不在转变。元廷能压制汉人这么多年,自有其底蕴在,岂是那么容易便被覆灭的?刘福通倾尽所能,才能博来此胜,而元廷却始终尚未真正将其放在眼中。而且他们虽然占据了中原要地,却无据守之能,元兵如若大举镇压,四面进攻,步步为营,届时该当如何?且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战力与蒙古铁骑相比还是差距太过悬殊,若元廷换了得力的将领来统率,凭借着兵甲不全的民军又该怎样对付兵精粮足的官军?”

彭莹玉反驳道“刘福通虽然不是泛泛之辈,但红巾军发展如此迅速,却并不是他一人之功。明教虽然看上去声势颇大,实际上却是危机重重。”

倪文俊也对红巾军的情况非常了解,明明已经大破了元军,士气正盛,又怎会危机重重?于是疑惑问道“此话怎讲?”

彭莹玉知道他会有此问,分析道“虽然看上去刘福通是因韩山童之死才不得不迅速起兵,但时间上也是在韩山童将所有大事铺垫完成之后,在此期间又适逢元廷变钞失败,强征民力大举治河,此为天时。韩山童此人确为一世枭雄,明教选在河南颍上起事,占据了中原命脉,义旗高举,八方义士必然相投,此为地利。近几年饥荒、鼠疫、蝗灾、水灾同发,百姓无路可走,面对元廷忍无可忍,退无可退,面对有活路有饭吃的义军,怎能不为所动?反观元兵,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干的尽是强盗的勾当!此为人和。冥冥之中,刘福通将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元军此败是必然之事。”

“这是赵普胜,因善使双刀,人送外号‘双刀赵’,其武功之高为我座下弟子之首。”

“项普略,我于兵法一道的本事多被他学了去,其才可领一方之兵。”

“欧普祥,善使机关,能为巧匠,若逢攻城略地,方可见到他的长处。”

彭莹玉却不急着回答,陈述北边明教的情况道“韩山童意外身死,北边的明教却并未因此溃散,反而在刘福通和杜遵道二人的带领上,愈发壮大,自颍州而起,大破阿速卫军,给元廷以迎头痛击。”

徐寿辉赞同道“不错,刘福通确有领兵的才能,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能让红巾军有如此声势。”

听彭莹玉介绍完身侧的九个得意弟子,徐寿辉抱拳道“久闻各位大名,今后还要多多仰仗诸位。”

倪文俊附和道“既然来了,大家便都是兄弟,可都不要拘束!”

“陈普文,读书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大事将起,户籍钱粮的调度,可尽付于他。”

“丁普郎,勇猛刚毅,场上逢敌鲜有敌手,若为先锋,定可直捣黄龙。”

徐寿辉和倪文俊也站起身,等待彭莹玉为屋内众人一一介绍。

“他叫李普胜,乡人多称他为‘李扒头’,水上功夫了得,一身翻江倒海的本领无人能及。”

“杨普雄,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人,忠勇过人,文武双全,镇守一方不成问题。”

“邹普胜,通晓天文地理,术数阴阳,若论运筹帷幄,其能毫不逊色于我。”

“至于况普天,虽然天资一般,不像他的师弟们精通于一道,但能取众家所长,补己能之短,倒是与我最为相像。”

与往日的气氛不同,此刻的多云山庄内,人人神情凝重,好似等待着重要时刻的来临。

议事厅内也不比已往,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彭莹玉今日换了一身干净的僧衣,从次座上站起身向徐寿辉道“袁州起义失败,导致我的大徒儿周子旺不幸战死,就都是因为我准备不足,导致孤立无援后才酿成的祸事。从那以后,我便日夜筹划,精心准备,势必要将元廷一举推翻。你们都是我座下的得力弟子,为成大业,我才提前遣座下的得力弟子散到各处发展,只待今时今刻,一同揭竿而起,打元廷一个措手不及!”

阅读日月姚广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