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暗涌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好、好、好,扬我大唐天威”李治抚掌笑道,群臣俱都拱手行礼:“圣上英明”一时之间宣政殿之内气氛激昂,群臣互相道贺,就连武后都少见地称赞梁总管实乃帅才。就算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提前知晓此事,但胜仗始终是胜仗。就算只是去欺负一下拿着石头棍子的蛮夷,至少也是一场胜仗,大唐此时需要这么一场胜仗,大唐在吐蕃那里吃的一场败仗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大非川之败)现在的每一场胜利都是对唐人的安慰,直到大非川之战唐人雪耻,那么天朝上国将再次骄傲地俯视其他属国,现在还不行,现在朝廷确实拿吐蕃没有办法。因为唐朝不可能同时和吐蕃、高丽俱东西两线作战。

“蛮夷已附,我朝应拿出一个方案来妥善安置这些人,既然归附我大唐,那他们便是我大唐的子民。臣请朝议此事,早日拿出个主意来。”尚书右仆射戴至德待大殿之中安静下来,继续说道。

“此事今日不必再议,诸位回去拟个折子,两日后朝议。将此事敲定,天后以为如何?”李治扭头遥望武后。

“臣何德何能可以担当重任?臣惶恐。”刘仁轨出列朝武后、李治一礼。

“圣上以为如何?”武后微笑地看向唐高宗李治,后者似乎更加疲倦了。

“刘仁轨足堪大用,不必自谦。”李治敲下这只锤子,群臣瞬间跟上节奏纷纷高呼:圣上英明,天后英明。刘仁轨也被后方的大臣推了一把,后者也识趣附身拜倒山呼万岁。

“刘左庶不必多礼。”

武后笑颜如花,似乎在嘲笑自己,又好像觉得这么一来事情又有趣了许多,谁知道呢?

————分————割————线————

城阳公主府的后院里站满了人。这小小的后院里塞了超过五六十人,俱都穿着新衣,只是这衣服穿起来有些怪怪的。男的穿着淡青色褂子,袖口领口以及下摆细细走上一圈桃红色的边线,有些不伦不类,倒也清新秀丽。左边胸口绣着“听香阁”三个字,观这三字似是专门找人题写一般,秀气而不失英气,端是好字。头上斜戴着一顶小帽,若是放在后世一眼就会认出这是贝雷帽,连帽子上也秀了字。

女子的衣服相对繁琐点,丝巾、手套、小皮靴、罗裙,当然还有贝雷帽,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灰常漂亮,最主要的是薛紹招募的这些年轻小娘子长得够漂亮,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院子内的年轻小娘子叽叽喳喳一阵兴奋地议论着身上的衣服,不时拽一下丝巾、扶一下帽子,对着一群穿新衣的小伙子们指指点点,惹得他们面红耳赤。

“三郎来啦”也不知谁喊了一句,院子瞬间炸了锅,丝巾、贝雷帽飞的到处都是。其中一顶好巧不巧扣到了刚刚拐进院子的薛紹脑袋上,薛紹瞬间扑街,摔了那叫一个快、准、狠,后面十四郎更快,伸手一把抄住,十四郎出手从不走空,将裤子硬生生扯了下来。一阵耀眼的白光闪过,不知刺瞎了多少只狗眼。

院子里又炸了锅,有人被晃晕了眼。后头铁生十七郎迅速脱下衣服挡住薛紹,可薛紹在地上趴了好久就是不起来。

身为公主府三公子;当朝圣上最喜爱的外甥(自封);有钱、下人一大堆;手下拥有一众家将兼打手,个个武功高强。真是厉害了您内,连裤子都能抓到。还好我穿了裤衩,等一下,让我摸摸,唉,十四郎的武功又精进了许多,这么结实的裤衩都被撕破了。

“三郎,起来吧。”十四郎心虚地劝解,当时离的太远,人群嘈杂没听清帽子飞过来的声音。后来出手实在是,不如不出手。

“让我静一静”薛紹生无可恋地说道。

“小心着凉,冻着小三郎长大了不好使。”薛紹闻言瞬间窜了起来,穿上递过来的准备介绍用的工作服,胡乱绑在身上。

“那你告诉我,我学了武功是不是更废了,我想本来用它装B来着。”薛紹落寞地说道。

“改天教你更厉害的。”十四郎看着不忍。

“能装吗?”

“用什么姿势都能装。”十四郎笃定道。

“东西准备好了吗?我给他们开动员会。”薛紹立刻喜笑颜开。

“禀天后,臣,戴至德举荐刘仁轨为太子左庶子。”戴至德恭谨回答道。

“哦,刘卿家以为如何?”武后不问李治,不问朝臣,不问戴至德,直接问刘仁轨不可谓算是高明,也许得到的答案大多类似,其实他要的也不是答案,而是群臣们的反应。

“二圣英明,臣等遵旨。”群臣轰然唱诺,声音层次不齐,显然有人对此事并不满意。

“臣,还有本要奏。”尚书右仆射戴至德再次出列。

“哦,爱卿还有何事?”武后颇感意外,尚书右仆射戴至德一向沉稳,今日却连奏两回,怪事一桩。

在这个时代,唐人骂人的方式、专业术语,尚未得到开发。人们在茶余饭后扯皮、打架、骂人、放狠话的时候,词汇量比较匮乏。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你是猪狗、你吃粪便、鼠辈、田舍奴、市井奴”。你大概会觉得唐朝人骂街也太过无聊,基本上就是“去死吧”“畜生”这些,不流行问候对方女性亲属,也不会吧各种器官挂在嘴边。诸如后世那种入门级骂人方式“草泥马和sonofaBC(此处会和谐,打在一起大家知道就行。)”在唐朝这里不会出现,他们一方面听不懂,也不会用的。哪里像今天这样我大中华上国骂辞之变幻无穷,多姿多彩。怕是编制成书开一门课,也够修一个学位出来的(玩笑)。总之文明的进步有利就有弊,大概是唐人诗词还没有写顺溜根本没时间研究这个吧,也或许是唐人骂不过的时候更喜欢动手吧。

想是报晓鼓已经将守门的将士敲晕了,根本不记得数到多少个了。再加上城外城内聚集的百姓出奇地多,心想算了,早几声鼓将门打开也不妨事。

随着人群缓缓流动,骂声渐渐淡了。城门此时也慢慢打开,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声音。洞开的城门仿佛一只巨兽张开大口,想要将这奔涌的人群全部吞下,城门上方反射过来的刺眼阳光像是巨兽狰狞的独眼,俯视每一个入口的吃食。琅琊王李冲的马车也混入人流,涌向门口,不知道大老远从封地赶来的李冲能否在多年以后将这只巨兽搅得肠穿肚烂,还是被消化的尸骨无存。

“群臣通晓此事者居多,回去细细思量再行朝议是个不错的法子,圣上英明。”

“天后既是也同意此事,那便无碍。诸位以为如何?”

“不必多礼,戴相有什么话就说吧。”李治一看出列的是戴至德,顿时微笑回答。

“谢圣人,正月时,圣人以太子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领兵讨伐蛮夷。大败昆明蛮夷,现昆明蛮夷十四姓合计两万三千余户现已归附大唐。”

只有天知道。

————分—————割————线————

定鼎门(与皇城处在一条直线上的城门,也是进出洛阳城的主要城门)的城门前已经汇聚了不少等待入城的人,或是驾车、或是骑马、还有推着小车挑着扁担的小商贩。不远处的小土坡上停着一辆马车,马儿萎靡地低着头吃草,车把式半眯着眼打盹。车帘子被慢慢撩开,一位华服男子下了马车,英朗的面容难以掩盖星夜赶路的倦意。顺着曲折蜿蜒的人流,男子面无表情的望着城门,太阳此时也被报晓鼓烦的够厉害,爬出了地平线,阳光投射到上阳宫群的琉璃瓦上然后映在华服男子的身上。他却倔强的不肯低下头去,迎着有些刺眼的阳光望向远处那片宫殿,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微笑。用低沉的声音嘶吼道:“洛阳城,我琅琊王李冲……”

“你吃粪便”,“你是猪狗”……“田舍奴”“市井奴”……一阵粗俗的叫骂声将琅琊王李冲的嘶吼瞬间淹没,也幸好琅琊往李冲是偷偷赶来的洛阳,否则这几个叫骂的小商贩免不了要吃上一顿板子。将心头地邪火兑着清晨的阳光一股脑咽了下去,愤怒地甩了甩衣袖,上了车架。

宣政殿内

“诸卿还有何事要奏?”端坐在龙椅上李治一脸疲惫的问道。

“臣,有本要奏。”尚书右仆射戴至德躬身出列,拱手朝高宗行礼。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十一章暗涌

奔驰了近半夜的马儿终于在日出之前抵达洛阳城下,洛阳城的报晓鼓懒洋洋的敲着,透过薄薄的晨雾,裹挟黎明的几缕阳光,泱泱涌至城下。

阅读唐朝有点慌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