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有收获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现在值钱,等以后别说这边大规模发掘,就算像我们这样的多些人来这淘淘宝,这玩意就是个跳水价。”

永强接过来一看,是个大金钱,直径有个五公分上下!

很大!

这河道里金的、银的至少好几百个,不知道我们能找到多少。”

“拿到香江能卖多少?”

“这个上百万没问题,两三百万也有可能? 多了就掉价。”

说着放下探测器? 又对着个点开始搬石头。

挖? 挖了半个来小时? 泥沙下就挖出根烂得不成型的铁钉来? 然后就再用探测器测就基本没声了。

基本没声? 探测器其实还有轻微反应,但东西至少在一米之下。

这的环境情况下,一挖就灌水,两人根本没办法,也没兴趣往下挖那么深。

咱就是顺道挖个宝? 不是没事在河滩上挖井玩!

两人回到刚才的那个点? 水变清了? 阳光照射下? 能看到泥沙中露出点金属光的反射。

手伸进冰冷的水里,小心扒拉一下,取出? 又是枚西王赏功金钱。

多一扒拉几下,水又混了。

文雅的办法不行,那就蛮干!

继续挖,两个人撸起袖子,双手在水下摸索、扫荡,有没有东西全凭借手感。

甭管石头、沙子、淤泥,还是不明物体,全给掏上来!

这个水坑一直忙乎到下午四点半,长度都挖得有一米五,差不多一米宽,两个人搞得衣服上都是水。

五个金的,外加七个银的“西王赏功”钱,一根荷花头的金簪,还有个块金板板。

两人当了大半天的小工,力气算是没白费。

哦,最后那个其实不叫金板,而是册封皇帝册封后gong的金册。

明天再来,这个大坑边上还有反应。

探测器快没电,而且时间也稍晚了,今天再挖下去,保不准有看到的人会觉得奇怪来查看。

沿着来路回四公里之外彭山的县城,永强开车,自个拿着这会挖出来的金册,仔细研究一下上头的文字。

“这是张献忠册封给自己嫔妃的,我看这样子和博物馆里的明朝册封金册半斤八两...”

金册正面阴刻楷书“维大西大顺二年岁在乙酉五月朔日壬午,皇帝制曰:朕监于成典,中官九御”,

数了数一共30个字,翻过来背面素面无字,就是不知道这原本一册有几页。

不凑完 整也无所谓,记得上辈子那地方围起围堰大搞,这些个发现的金册都没全完 整的,至少新闻上是这么说的。

河底待了300多年,早散掉,散失正常。

距离近,车子光明正大开进县政府招待所,这地方自己前些年都来住过一次。

没用介绍信,也没用什么回乡证,就拿残疾军人证登记,工作人员对于开着高级轿车来的,压根不多问。

这年月,证件代表着一切、小车代表着身份,开车轿车来的残疾退伍老兵,还是附近部队出来的,可靠!

双人间,工作人员还好意提醒今天招待所大浴室里有热水,锅炉房一直烧到晚上7点半,热水差不多能供应到8点。

吃饭还早,招待所里的餐厅要五点半之后才开始供应,还有一会,两人干脆出门走走。

县招待所附近有两条老街,这会是下班时间,很有些生活气息。

西川的老县城还是很有特色的,相伟荣是回味一下,堂弟就是个闲着随便跟着走走。

离天黑还有个把小时,老街两侧的店铺,这集体和国营的都准备关门,但少数属于私人的还开着。

计划经济之下,这个体作坊还是有的,现在国家也不禁止,连什么营业执照都不需要,比如不少手工业作坊。

木匠铺正在收尾,打铁的那位还在赶制把锄头,敲得“叮叮当当”响,而隔壁的首饰铺里,银匠正在谈个生意。

有个衣服上打着好几个补丁的中年人和首饰匠在说话,两人在看一叠“纸”。

不过两家博物馆加起来最多三、四个,传统钱币里的大珍。”

说着? 又想了下? “金的...我还真忘了其它地方还有没有。

还在搜索的相伟荣头都没抬? 就道:“算是吧,张献忠崇拜项羽,给自己整个西王的名号? 国号也叫大西。

这东西市面上? 还有民国开始的收藏界里就是个传说。

金质的国内外私人手里有没有不知道? 算上银的、铜的,博物馆就华夏历史博物馆和沪上博物馆里有收藏。

说着,就要把金锭递还给相伟荣。

一级文物不倒卖,咱是要捞钱,但得是有底线、有操守、有身份的捞钱,不当下三滥的文物走私贩子!

这些个事相伟荣之前说起过,永强就听他的,不然两个人早把那些个五台山搞来的金钱换成外汇硬通货了。

试了试手感,差不多都快能赶上两个银元的重量。

看清上头的字,道:“西王赏功,二哥,这就是你说的张献忠发给下边人的军功章?”

说着,从兜里掏出个老大的原型方孔钱递给相永强。

“坑里捞出来的,金锭不能卖,这种拿到香江蒙那帮子土豪正好,这河滩下头应该有不少。

“先放后备箱,再找找看有没有其它的。”说着,没接金锭,又拿起探测器。

听耳机里传来的反应,浑浊的水坑下边应该还有点东西。

看着金色泛赤,含金量也极高!

永强端详了手里的金疙瘩几眼,说了句:“一级文物,这玩意是没得给二哥你换现金了。”

堂弟去车上放金锭,相伟荣自个是一阵乱挖,水混得啥也看不见,就是没再出大东西,别说金元宝,银元宝也没。

等永强回来,看到自家二哥在用探测器查探水坑边上的情况,还用石头和枯枝做了处记号。

“那个坑等水清点再看看,这个地方也有点反应,当初这片位置有可能沉了条船。”

老大一个金元宝,拿着重量压手,重!

明代以黄铜1立方寸为6两8钱作为衡量一两的标准,1明两等于37.3克,1明斤就是596.8克。

这个金疙瘩重50两,换成如今的度量衡就是1800多克,拿在手上当然会感觉很重。

阅读人生在世天地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