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老板教诲 老板娘铭记在心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期间,陈扬在上海与海门之间来回走了几趟。

由于405号轮船,把转运乘客的资金当作一项业务,每次都专门派人押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没了后顾之忧,陈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叶正方已经与陈扬分开,这是陈扬同意的。他叫来姐姐和姐夫,还把老婆也带到上海。

虽然生意不够大,只有陈扬的五分之一,也算得上是风生水起。

据陈扬估计,现在像叶正方那样,在上海搞小商品批发的同行,没有五十,也起码有三十几。

陈扬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个生意就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利润很快就会向百分之十及百分之十以下接近。

陈扬有这个思想准备,毕竟他最近读书不少,经济的基本规律还懂得一点。

任何一个行业,或者叫行当,按计划生产时,叫做计划经济。

在某个行业刚刚被放开时,叫做商品经济。

而一旦某个行业趋于饱和,出现竞争,那就是市场经济已经到来。

陈扬必须回家了。

回家前,陈扬要找老板娘叶菁谈一次。

晚上,叶菁没回家。她知道陈扬要回家,出去买了几个菜,算是给陈扬饯行。

糖醋排骨,糖醋鲤鱼,炒肉片,炒鸡蛋,都是陈扬爱吃的菜。

“小陈,你多吃一点。”

“姐,下回多放点盐。”

叶菁白了陈扬一眼,“乡下人,吃盐太多,对身体不好。”

陈扬笑笑,“对了,你爸那论文发表了没?”

“已经发表了。他还说,几时叫你去家里,他要庆贺一下。”

“那等我回来吧。”

叶菁笑问,“问题是你还会回来吗?”

“当然的,肯定的。姐你放心,做生意赚钱是我的终身事业。”

“好,姐跟定你了。”

“老板娘,谢谢你的信任。”

“老板,感谢你选择了我。”

二人相视而笑,饮尽杯中老酒。

“姐,我想和你谈谈生意方面的事情。”

“老规矩,你说我听。”叶菁为陈扬倒酒。

“接下来,咱们的生意不好做了。现在每天运到上海的小商品,已经超出了sh市场的吸纳能力,不仅向上海下面的郊县漫延,而且还向周边的江浙地区输送。”

叶菁点点头,“这个我也感觉到了。”

“在这种局面下,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同行之间的竞争。而在商品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竞争的唯一手段就是价格。”

叶菁又是点头,“这就是说,咱们接下来的策略,是主动降价,稳定咱们的市场份额,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陈扬笑着点头,“老板娘,你什么都懂,算我白说了。”

叶菁笑道:“老板的教诲,老板娘铭记在心。”

陈扬发现,叶菁已经完全上道,已经用不着他领路了。

第二天凌晨,陈扬上了405号轮船。

女船长李沁休假去了。

陈扬不打牌,不傻转,老老实实的在船上待了三天三夜。

从海门港上岸,先奔路桥街,给商户们结完帐后,已快下午四点。

陈扬的自行车寄存在路桥街。

陈扬在街上买了一些零食,再骑上自行车回家。

因为骑得慢,到家已是晩上。

刚入村口,陈扬隐隐约约看到,不远处的小树林里,有两个人正在扭打。

陈扬只不过是一个拓荒者,他在上海的生意做得红火,自然有人模彷和跟进。

包括叶正方。

原来只卖女性饰品,而现在批发的小商品,已扩大到五个大类一千多种。

总而言之,什么畅销卖什么。

但永远不可能有独家经营。

“此外就是那些所谓的特殊户。比方说军属和烈属,一般就没人敢欺负他们。又比方说,那些有人在城里工作的家庭,一般也不会受到欺负。当然,毕竟是挣工资的,他们同时也是嫉妒的对象。”

“还有就是有一技之长并特别擅长的能人,他们也有相当高的地位。我父亲出事前,我家在村里的地位就很高,因为我父亲当过十多年兵。他有武功,而且很高。当然,我爷爷在村里也是德高望重,这也是我家地位不错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有钱人。现在的农村,有钱人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尊敬。但在过去,有钱人的身份是很尴尬的,因为在农村,几乎就没有有钱人。”

以前是每天一二千,每月五六万的出货额。

现在每天至少五千,每月的出货额在十五万块以上。

夜深了,于周二人回自己房间睡觉。

陈扬这次出来,在上海待到了十一月底。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个群体叫惹不起,比方说兄弟多的人家。还比方说有种人叫躲得起,就是小混混或村霸……”

陈扬说了老半天。

“现在农村起决定作用的人,是生产大队的干部。按你们说的阶层划法,大队干部处于最高一层。像我们大队的现任支书,在那个位置上待了二十几年,只要他愿意,就没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其次是那些实力派。比方说那些生产小队的队长,和那些普通党员。他们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但也绝对不会轻易的受到欺负。而在发放救济粮和救济款的时候,他们往往更容易得到便宜。”

于解放感慨,“农村,原来这么复杂啊。”

周玉刚补充了一点,“还有一个现象。一个村子,几乎都沾亲带故,打断骨头连着筋。办红白喜酒的时候,有的是全村都来,来的人越多,主人脸上就越有光。”

于解放说,“难怪,难怪有个朋友告诉我说,别小看农村干部,他说一般的基层干部,还比不上农村的党支书和大队长。”

陈扬说,“老于,老周,你们是北方人,你们北方的农村我不了解,我只说我们南方的农村。”

“首先,农村有个共性,就是以姓氏为基础的家族的存在。以我们陈家村为例,就陈童蔡三个大姓为基础,其他小姓都是后迁入的,根本没有地位。”

“农村的社会关系,其基础就是家族。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改造,家族的作用已经澹化,很难再影响到日常活动。那些所谓的族长或长辈,已起不了决策性的和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乡村之巨变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