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你说你图什么呢?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淳于越当时恨不得说出那些话的是自己,他宁可去死,也不想让那些话从嬴扶苏的嘴里说出来。

他想要秦国儒治,想要儒家学说大行其道,想要儒家取代法家地位,重归天下显学。

但他从来没有教唆嬴扶苏,去蛮横地顶撞始皇帝嬴政。

除了长公子嬴扶苏,秦国诸公子没有一个人亲近儒家。

所以嬴扶苏所做的事,于儒家而言风险极大且利益不足。

这等蠢事,曾在稷下学宫讲过课的淳于越,做不出来。

能踏如这座秦国权势中心的咸阳殿的,没有一个蠢货。

嬴成蟜昨日从咸阳宫回到家中,还没想明白嬴扶苏所求为何。

他和嬴政都不相信嬴扶苏是个蠢货,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谏言到底是多么荒谬,不知道这会引发什么后果。

大侄子明明什么都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他好像是在故意激怒皇兄。

激怒皇兄,他能得到什么呢?

回家路上,嬴成蟜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不想要嬴扶苏被嬴政发配上郡。

秦国未立太子,长公子嬴扶苏一走,诸公子必然相争太子之位。

虽说这是嬴政有意为之,嬴政乐见其成,想看看在没有大儿子嬴扶苏的压制下,其他儿子有没有能出头的。

但嬴成蟜却不想看到这一幕,他是穿越者,他知道答案。

前世,嬴扶苏被发配上郡,自裁身亡。

秦,二世而亡。

而今生,无论从哪方面的表现,嬴扶苏,都是秦二世的最佳人选。

嬴成蟜要避免历史悲剧重现,他要将他的大侄子留在咸阳。

而要留下嬴扶苏,就要帮嬴政找出嬴扶苏反常的理由,是受何人指使,这是兄弟俩昨日说好的。

不然,嬴扶苏就只能被发配上郡,在战场上塑造威严!为帝王者,怎能为臣子所欺?

回到家中,他直截了当地问嬴扶苏,理所当然的什么都没得到。

及至蒙恬插话,嬴扶苏训斥蒙恬,他在留下蒙恬的时候,其实也没报什么希望。

他不认为会从蒙恬口中得知真相,因为嬴扶苏的表现太刻意了。

蒙恬与嬴政年龄相仿,且交情甚笃,是嬴扶苏的长辈,深受儒家思想的嬴扶苏,怎么会对长辈如此斥责?

倒好像是嬴扶苏有意为之,故意让嬴成蟜把蒙恬留下似的。

“临行之际,还要把叔父的目光放到儒家上面,如今你觉得,值吗?”

嬴成蟜轻声道。

“朝会后,去找皇兄聊聊天吧,你们先是父子,再是君臣。”

就在嬴成蟜教育嬴扶苏之时,朝堂之上,变化一刻未停。

儒家隐性领袖,长公子嬴扶苏之师,仆射淳于越竟然为长安君嬴成蟜说话。

言辞还如此犀利,不惜批判始皇帝嬴政,这打了整个朝堂一个措手不及。

昨日有长公子顶撞陛下,今日有淳于越顶撞陛下,儒家这是要做什么?活腻了?

廷尉李斯率起身,他的面容生就是一副冷厉面相。

“陛下,淳于越此人目无君上,臣请将其逐出!”

“秦以法治国,可有因言获罪之法条?我既没有犯罪,廷尉何以驱逐与我?”

李斯转身,直面淳于越。

“我听说齐景公曾经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敢问淳于仆射,此话何解?淳于仆射的所作所为,是否又符合孔子所说呢?”

淳于越刚用法家理念反驳李斯,李斯反过来就用儒家思想迫问淳于越。

但淳于越的学问不是假的,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道:“孔子是说君做君事,臣做臣事,父做父事,子做子事,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司其本。越乃臣子,纠正侍奉的君王错误,正是越的本职,是符合孔子所说的。”

“淳于仆射前面解释的很好,但后面说的,斯不敢苟同。”

李斯一板一眼地道:“对一个臣子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是君王需要考虑的事情。你身为臣子,却想以你的想法处置长安君。一个臣子思考君王的事,这难道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吗?”

“君王犯错,臣子指出,这本就是臣子应尽义务,李廷尉怎么能说这不是臣子应做的事呢?”

“君王犯错,臣子是应该指出,可淳于仆射又怎么能证明,这件事是陛下错了,而不是淳于仆射错了呢?”淳于越面露不喜。

“越先前已说过,陛下不应处罚长安君的理由,李廷尉是想让越重复一遍吗?”李斯冷面不变。

“如果有一片叶子盖在你两只眼睛上,那么我带你走到泰山面前,你也不知道面前是泰山。”淳于越内心暗叹口气。

李斯一语双关,他又如何听不出来呢?

这话既是在说他目光短浅,看不出嬴政惩罚嬴成蟜另有深意。

又是在劝诫他就此放弃,眼界开阔一些,不要因为交好嬴成蟜得罪嬴政,得不偿失。

淳于越和李斯同出自稷下学宫,曾经一起求学。

虽然现在一个是儒家一个是法家,但怎么说也曾有同门之谊。

李斯要求逐淳于越出朝堂,是想要这件事就此了结。

他站出来与淳于越争辩,是为了控制事态发展。

他如果不站出来,那么与淳于越对立的,就是那位君临天下的始皇帝。

李斯:多谢好意。

但是这一次,我必须要这么做,哪怕这样有违本心。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与廷尉大人说道义,廷尉大人与我说利益,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想我们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者的表现。淳于仆射明明不知道,却偏要装作什么都知道的样子,斯确实与你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李斯转过身,双手交叉先前,低头微拜。

“陛下,臣李斯,请逐此等狂妄之辈于咸阳殿外!”

放弃吧,淳于越,不要再说话了。

李斯默念。

处罚不处罚长安君,这件事本身没有太过重要的意义。

长安君既不能开疆扩土,也不能出言献策,还曾造成过屯留之耻。

这样一个人的处理方式,怎么能与陛下的威信相比呢?

就算陛下是错的,你淳于越是对的,那又如何呢?

你为一个蠢货得罪了陛下,陛下会感念你的好吗?

陛下能接受冒犯,前期是这冒犯所造成的结果能对秦国有益。

你保住长安君一年俸禄,这对秦国又有什么益处呢?

从你站起来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输了。

在咸阳殿待的越久,说的话越多,你就输的越多,退场吧!

“陛下,管仲在时,齐桓公犯错,管仲就会进言纠正,虽然惹得齐桓公不喜,但齐国却成了春秋霸主。管仲死后,开方,竖刁,易牙三个臣子献媚齐桓公,齐桓公大喜,但一代霸主最后竟被三人饿死在宫中,致使尸体生蛆。”

“臣虽比不上管仲,但我和管仲做的事是一样的。今日陛下若无故将我驱逐出去,不听劝谏,那以后真正如管仲一般大才的臣子们还敢劝谏吗?长此以往,朝堂上说话的都是李斯这般小人。陛下此时开心,以后却会为此付出代价的,秦国也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完了!

此事大矣!

李斯内心一沉。

淳于越那好似痛彻心扉,发自肺腑的声音,在咸阳殿中来回涤荡。

蒙恬暗生喜意。

淳于越作死至此,陛下定不会再允许长公子为儒家所教。

李信一头雾水。

怎么个事?我和嬴成蟜吵了一架,陛下和大秦要付出代价?

最前排正坐的右丞相王绾和左丞相隗状,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虑和凝重。

儒家,到底是要做什么?

只为长安君一年俸禄,缘何如此顶撞陛下?

这是在求死!他们莫非想要秦国全面禁儒不成?

两位丞相的疑虑,也是殿内几乎所有朝臣的疑虑。

今日淳于越所为,与昨日嬴扶苏所为如出一辙,都是令群臣看不懂的操作。

嬴政低头,抚平冕服上的褶皱。

一朵流云掠过了咸阳殿上空,遮住照向咸阳殿的日光,咸阳殿被阴影所罩。

“淳于越。”

嬴政没有抬头,声音漫不经心,那冕服上的褶皱,似乎很难抚平。

“如此说朕,你说你图什么呢?儒家又图什么呢?”

微抬眼皮,嬴政有些疑问地道:“你不要命了?儒家也不要命了?还是欺朕软弱,不会杀人否?”

长公子不是太子,嬴政可从来没明确说过,王位由嬴扶苏继任。

一旦嬴扶苏不再是秦二世,秦国其他公子继承王位,那么秦国将依旧是法治不是儒治,儒家所寻求的正统地位,从此遥遥无期。

而嬴扶苏顶撞嬴政,成功了,儒家提前成为当世主流学派。

这个概率极低,因为嬴扶苏选择的方式太强硬,选择的借口烂到家。

嬴扶苏很大概率失败,而失败的代价就是,犯下如此大错,嬴扶苏将失去圣宠。

都不需要嬴扶苏多做什么,他只要不犯错,那么秦国就是他的。

更不用说嬴扶苏这些年广有贤名,世人皆言长公子贤良勇毅,名声极好。

就这么按部就班走下去,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

嬴扶苏拜淳于越为师,学习儒家思想,践行儒家理念,对儒家推崇备至。

那么在嬴扶苏继位后,儒家就一定会变成秦国正统学说,天下将由法治变为儒治,这是可以确定的事。

蒙恬以为自己看明白了,他认为嬴扶苏是被儒家淳于越所害,是被诱导指使的。

但蒙恬不知道,嬴扶苏在朝堂顶撞嬴政时,最愤怒,最惶恐的,就是嬴扶苏的老师——淳于越。

那个至高无上的王位上,坐在那里的就是嬴扶苏了。

这个道理秦国上下不难理解,就算是乡野妇孺也是懂的。

嬴政想要万世江山肯定是妄想了。

但把皇位传给嬴扶苏,让嬴扶苏当个秦二世,那肯定是稳如老狗。

所以,嬴扶苏昨日朝堂上,公然顶撞始皇帝嬴政,还出了一个馊到不能再搜的主意,所有秦臣都没看明白。

就连始皇帝嬴政也没看明白。

但嬴政明白自己的儿子绝对不是个蠢货,所以昨日在嬴成蟜面前,透露此事另有蹊跷。

在这个世界,嬴扶苏生为秦国长公子,可谓是第一等家世。

只要他按部就班地这么走下去,那么这偌大的大秦帝国,早晚会传到他的手里。

嬴政将这个天下打下来后,梦想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阅读吾弟大秦第一纨绔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