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盛世开学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只有后宫还保留着大量太监宫女。

前边,都换了。

“等你住进后,会招收大量的太监宫女吗?”

“会有人想当的,总会有一些人想走捷径。”

“或者,是一些天生残疾的人。”

李宽看出李承乾的想法,低声道。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走捷径的人。

更不缺的是作死的人。

总有一些男人会因为各式各样的作死,最后丧失生育能力。

太监是他给他们的一条出路。

大唐几千万人口,最不缺的就是奇葩。

兄弟二人一边闲聊一边回到三省。

一进门,兄弟二人就看到了一位大和尚坐在这里。

“玄奘法师?”

李宽挑挑眉,很奇怪他的存在。

玄奘平静的起身行礼。

玄奘能来这里并不奇怪,他身上现在挂着大主教的职位,在南亚地区的宗教中属于第一等的存在之一。

转换成官位也是二品的存在。

更何况他在南亚的付出李世民也知道,大手一挥给他在长安赐了一座宅邸,给与了爵位。

值得一提,玄奘接受了这些。

因为李世民给他找回了姐姐,他自己是没有孩子,以后却可以给自己姐姐的孩子。

现在他外甥就是他在教导照顾。

李宽知道玄奘的操作后惊讶了一下,然后就是觉得很不错。

这才是生而为人最对的选择嘛。

“我是来找太子殿下的。”

“我想开辟一门学问,来三省问一下有没有什么需要备注的。”

“我已经和儒家打好了关系。”

玄奘把自己的来意平淡说出。

李宽惊讶了,开辟一门学问,这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小事。

世家家族传承看重的东西分别是家学,人口,土地,官位,爵位。

其中家学在第一。

其他的东西都可以获取,唯独家学,是没了就真没了的东西。

有家学,就可以培养人才,有人才,就可以获得官位,爵位,土地,钱财等等东西。

而家学最初的来源是什么?

是以诸子百家为例子的人们创造的一门门学问。

就像孔家,他们家的家学百分之五十都来源于孔子。

除了这些之外,开一门学问还有另外一重意思,那就是广收门徒,把学问教导给不相干的人。

这不相干的人包括陌生人。

也就说,要传播。

在李宽的记忆中,从汉代以后,除了儒家,就很少有人在传播学问了。

这也是儒家伟大的一点。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他们从孔子开始,一直都在传播学文。

汉代的大儒开班办学。

唐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现的一些学堂。

宋代开始的学院。

等到明代发扬光大的学派流。

值得一提,东林党最初就是从东林学院开始的。

后来凭借着内部团结,老师带学生的方式逐步化为地方势力,后来又靠着乡缘加师生和同门情义,逐步化为明末最大的政治势力。

李宽惊讶的地方就在于,玄奘愿意把自己的学问传播开来,这真的很惊奇。

他现在不应该是传给自己的学生和外甥吗?

玄奘看出在场之人的惊讶,微微一笑:“学问这种东西,唯有多方验证,研究,推进之后才能达到顶峰,一个家族的实力再怎么强,也不可能把一门学问发展都顶峰,所以传播开来,是最正确的选择。”

“至于后代的怨恨,我只能说一句,我创造的学问,给谁都是一样的。”

李宽摇摇头,不再说什么,只是让玄奘把自己的学问整理出来,复制一部分给大唐图书馆。

大唐在长安是有建造一座巨大的图书馆的,其中包含着各种学问,允许各家前来借阅。

负责人颜家留守的老人,都是德高望重之人。

玄奘开办出一门学问的事很快就传开了,各家各户都派人前来学习。

尤其是知道玄奘的学问可以立刻应用起来后,大家更是纷纷前来学习。

李宽也是后知后觉的发现,玄奘创造的学问是最早的心理学。

这个发现让李宽倒吸一口凉气。

心理学很重要,这也是医学的一种。

它对于这个发展快速的时代来说,更加重要。

学好心理学,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

佛家的人很适合心理学,尤其是那些真正的佛家子弟。

劝人向善,问心之后看透的一切。

当玄奘帮助一位常年在外国当卧底的人解决心理问题后,大家对这门学问更加认真严肃起来。

大家知道,这是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学问。

当中亚和南亚世家都派人过来,拜师学艺后,这场盛事达到了巅峰。

李宽则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

不过,其他人有的在意了。

“难道就任由那些世家子弟去学习,增加自己的家学底蕴吗?”

马周不岔的来问。

他最近已经很少管事了。

李宽看着激动的马周,耸耸肩,淡然的道:“难道还能做什么吗?”

“这本来就是世家常干的事。”

“阻止不了的。”

马周愤怒的原因在哪里,李宽也明白。

世家的家学越厉害,越丰厚,百姓子弟出头的概率就越低。

这是基础知识和家庭情况造成的。

“常干的事?”

“这难道不是第一次?”

马周嗤笑一声,他才不相信有哪家哪户允许众多世家子弟学习自己的文化。

“儒家那一次,世家贵族就做过这样的事了。”

“当年孔圣开学,他的三千弟子中是有不少权贵子弟的。”

“要不然,你以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那些六国贵族遗留下来的家族,他们拿出的儒家学问来自于哪里。”

(本章完)

这是什么奇葩话语。

谁会想当太监啊。

“宫女大概都会换成雇佣性质的。”

“太监的话,只会是谁愿意谁来。”

李承乾噗嗤一下笑出声。

“时间一长,只进不出的情况下,人越来越少,整个皇宫自然就荒芜了。”

皇宫的环境卫生到是一直有人收拾,可没人气就是没人气。

没人气就会荒凉下来。

李承乾突然问道。

李宽想了想,平淡的回复:“不会。”

可这些人都不愿意离开。

为了减少宫女太监的劳动量,李世民把皇宫内能换侍卫的地方都换上了侍卫。

“如果不是很多宫女太监都不想出宫,这里会更荒凉的。”

看着皇宫的环境,李宽叹气道。

李宽嗯了一声,随意的回道:“没办法,陛下并不是那种自己不幸福,也害得别人不幸福的人。”

“他知道自己年龄大了,就不想再招聘太监宫女进宫。”

昔日辉煌的皇宫,现在存留的人手竟然只够维持日常的。

李世民已经有十年没有招收宫女太监了。

前几年还想把一批岁数不算大的宫女太监送出去。

“这皇宫,越发的荒芜了。”

“虽然没有杂草丛生,可也没有了多少人气。”

李承乾和李宽行走在皇宫之中,惆怅的道。

阅读贞观清闲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