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讲不清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钟会觉得自己获得了胜利,得意洋洋的离开了。

陆抗这才笑着说道:“不让他参与是好事,你那弟子聪慧,不必急着出头,精雕细琢,未必就比他弟子要差。”

张华摇着头,一脸的无所谓,“我们教弟子又不是为了攀比,我弟子便是不如别家的,能有报国忠君的志向,足矣。”

很快,荀勖就出现在了这两人的身边。

荀勖率先行礼,两人赶忙回礼。

荀勖这才笑着说道:“我少才干,往后还要诸位多指点!”

张华赶忙回道:“不敢,荀公之才能,我们都是知道的。”

荀勖看了一眼远处的钟会,随即说道:“真不知在此人麾下,张尚书是如何能做成事的自私自利,嫉贤妒能,以此人为大魏之臣首,只恐为后人所笑!”

三人又聊了片刻,终于等到了可以进皇宫的时日。

众人在某臣首的带领下走进了皇宫内。

主要是毌丘俭不曾前来,陛下给了他假期,让他前去送一送自己的老朋友。

他不在,那钟会当然就是一副谁也不敢招惹的模样了。

群臣入殿,分别坐下之后,皇帝这才缓缓到来。

可让群臣惊讶的是,皇帝并非是独自前来的,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家伙,没错,正是大魏太子。

太子早已不是当初的稚嫩模样,面对这庞大的大臣团体,他的眼里也没有多少惧怕和慌乱,低着头,沉稳冷静。

光是这模样,就让群臣们不由得赞许。

在这个年纪,能被近百人盯着而完全没有异样的,已经算是非常厉害了。

只是大家都不太明白,为什么陛下要将太子也带过来,难道还是让太子见见世面?

这些年里,曹髦常常派太子去做一些小事,有时是去接人,有时是去太学旁听,有时是去救济几个老者。

这是在磨砺太子的胆量,让他敢去做事,别太怯弱。

反正现在“天下人”对太子的期待值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那些被压得极惨的家伙们,做梦都想着太子能早点登基。

皇帝的凶残与太子的温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倒也是曹髦所推动造成的结果。

两人坐在了上位,群臣赶忙行礼拜见,曹髦回了礼,这才开始商谈大事。

大魏朝会以往的惯例是先去辱骂吴国和蜀国,但是如今这两個都灭亡了,故而改成了开头先说吴地和蜀地的情况。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庙堂里毕竟还是魏人掌权,故而对蜀和吴的那种鄙夷和挑刺从来都不曾真正结束过。

像陆抗这样出身大族的人,最后都只能跟张华这样的寒门混在一起,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吴人,他不被魏国大族所接纳。

哪怕就是魏地的大族,还得分是中原的,河北的,边塞的。

边塞的那些大族也不太受认可。

被认为是军功起家,没有经书底蕴。

最先说起了蜀地,有大臣弹劾蜀地的货币问题。

蜀地在被受降之后,魏取缔了蜀国原先的货币,统一使用大魏的货币,但是民间依旧存储了不少的蜀国货币。

当下蜀地依旧有蜀国货币流通,弹劾者认为,这是因为邓艾的不作为,才导致蜀地至今不忘故主。

甚至有激进者觉得蜀地到如今还有着不忠的想法,应当派遣重兵前往镇压处置。

对此,曹髦就不是很在意,蜀国后期通货膨胀严重,他们的钱很轻,根本达不到标准,货币贬值严重,而在灭亡蜀国之后,大魏宣布统一货币,但是对蜀汉的货币却没有进行回收,哪怕回收也是没有补偿的

现在的蜀钱根本就流通不起来,只能是极为夸张的贬值来进行交易,然后被炼掉。

这都不是钱币了,而是以物易物,用铜来换东西而已。

邓艾在蜀地这些年,蜀地发展越来越快,在完善了过去的水利计划,清除了大族,将耕地交予百姓手里之后,蜀地就得以发挥出原先优越的农业属性。

当下蜀地的粮产越来越夸张,成为了庙堂最重要的产粮区。

大魏在那边的治理也是愈发的深入人心,他们或许还怀念自己的丞相,却不会有人再去怀念那个导致民不聊生的蜀汉,凡事都是怕对比的。

随即又有人弹劾吴地,对比蜀地,那边的情况就精彩的多了。

弹劾什么的都有。

陈泰已经返回了庙堂,担任名誉官职,高高挂起。

而王经开始直接治理当地,曹髦本来也想将王经给召过来,但是考虑到那边的复杂情况,还是决定让他多留段时日。

在正常的弹劾阶段之后,朝议正式开始。

而这次的朝议,荀勖是主角。

曹髦拜荀勖为户部尚书,众人其实很早就知道了,只是从今日起,荀勖方才正式任职。

荀勖起身,他的年纪并不大,只比舅父钟会大几岁而已。

曹髦朝着他点点头,示意他开口。

荀勖这才说道:“诸公,我原先一直都在有备府任职,或许大家并不知道,但是有备府已经设立很久了,比当下朝中的很多部门都要早很多。”

“我们在各地都设立有衙门,当今有备府的各级官员从吏超出了八千四百余人。”

荀勖说起了有备府在各地的情况。

可群臣对此并不是很上心。

他们一直都认为有备府不过是曹髦的小玩具,对大事没有任何用处。

哪怕是曹髦的忠实支持者嵇康也曾批判过有备府。

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价值体系里,灾害是上天的预兆,故而,灾害不是能提前预测的,也不是能抵御的。

想要消除灾害,那就行仁政。

当然,在王学兴盛的年代,是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吹这一套理论。

但是在其余地方还是挺受欢迎的,反正郑学的门徒们到如今都提倡这一套东西,不曾有变。

荀勖很是认真的讲述了有备府的规模,随即又说起了这些年里的工作。

“凉州有几年都不曾下大雨,愈发的干旱,河道下降严重,在当地有备府禀告之后,我们推测凉州将会发生多次灾害,故而提前进行了预防,由当地的官员们修建了多座水库,开始蓄水,同时开凿河道来进行引流”

“我们还往当地提前运输了粮食,同时迁徙了部分可能严重受灾地区的百姓”

荀勖说的时候格外的自豪。

“经过有备府的这次预测和抵御,凉州至今为止,没有造成太大的灾害,各项情况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看到荀勖那得意的表情,群臣大多不以为然。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备府的成效,是很难讲的清的,除非是像曹髦这样,知道没有外力干涉下凉州旱灾会造成多大规模的打击,否则就没有人会意识到有备府的功劳有多大。

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曹髦给荀勖不断的升官进爵,而众人却不太认可他的功劳。

大家觉得他们什么都没做,就是没有他们,情况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他们甚至还觉得荀勖的部门就是曹髦用来给自己骗功劳的,跟他教化那些塞外蛮夷是同样的路子。

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功劳,将一切成果都说成是因为自己的政策。

不过,也有几个大臣,听着荀勖的讲述,脸上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至于荀勖本人,他笑呵呵的站在不远处,面对谁都是笑脸以对,舅父钟会除外

张华和陆抗就看着钟会趾高气扬的走到了荀勖的身边,也不知说了什么,荀勖脸色通红,眼里满是恼怒。

新户部尚书要上来了,而庙堂也要商谈接下来几年的农桑财务之事,这还是比较重要的。

而对这位新尚书,大家的意见都不相同。

有人对他充满了期待,觉得他一定能做出些大事来,不会辜负他的姓,而有人则是对他的人品报以怀疑的态度,觉得他不配与群臣同列。

片刻之内,他就在人群里锁定了自己的目标。

随即,钟会仰起头,迈着夸张的步伐走了过去。

在那里,张华与陆抗正在低声说着什么,注意到钟会朝着他们的方向走来,两人也并不意外。

陆抗以为然。

两人又谈论起了这次朝议的主题。

钟会冷哼了一声,他训斥道:“因为遇到些许困难就想着要躲避,这样的人能成就大事吗?!为师不贤,则弟子难成也!”

张华抿了抿嘴,却没有再反驳。

“拜见司徒公。”

两人轻轻行礼拜见。

众人的脸色略微有些不自在。

钟会的马车停靠在一旁,他是唯一可以驾着马车直接来到皇宫门口的人了,他从马车里钻出来,探出头就往周围扫视。

钟会也不回礼,只是盯着面前的张华,脸上带着莫名的笑容。

“听闻你的弟子今年要参与春考,为何忽然又不参与了呢?”

张华平静的说道:“只是觉得他年纪还太小,不愿意为了博取名望而做出拔苗助长的事情而已。”

天蒙蒙亮,群臣便开始在皇宫之前聚集。

这次的朝议较为重要,就连一些名誉官爵的老臣们都被请了过来。

当钟会的马车赶到此处时,原先还笑着寒暄的群臣们顿时就停止了交谈。

阅读衣冠不南渡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