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壬午之变(二)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听完的汇报,井上馨追问道:“使馆的其他人员现在如何?”

义质沉声道:“在下都监别技军被攻击时死了7人,离开汉城的过程中死了6人,一共十三人玉碎。”

井上馨获得了全部资料后,随即道:“你就在这里等着,我立刻去向天皇汇报。”

李昰应终于如愿以偿,在起义士兵和市民的拥下第二次掌权摄政。

大君执政后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宫廷的乱局。

此时宫中涌入成千上万的士兵和市民,搜寻闵妃,捕杀官吏,刹那间得风血雨、混乱不堪。

大君先命令士兵撤出宫廷,不料士兵们表示:“闵妃还没有被抓到,如果不把她抓住,我们绝不退兵!”

为了安抚起义士兵和民众,大君诈称闵妃已死于乱军中。同时,他颁布法令,赦免了起义士兵和市民;释放了因反对开放门而下狱的郑显德、李晚孙、平默等官员和儒生;又宣布恢复五营军和三军府,废除别技军,并发给士兵积欠的军饷。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起义士兵和市民这才放下武器,从昌德宫撤走。

随后,大君起用自己的亲信和申应朝等保守士大夫,让自己的长子李载冕兼任武卫大将、户曹判、宣惠厅堂上等重要职务,掌握兵权和财政。

除了人事的安排外,大君亦立即着手推行改革以缓解社会危机。

他下令把京城附近郡邑的粮米运往京城,作为军士的俸米及民众的粮食。此后,又下令严私自铸造货币,以维家的利益;废除都贾制度,人人均须纳税;将地方物产直接运至汉城,以免各地豪从中取得非法利益。

随着李昰应的一项项措施的推行,壬午兵暂时平息下去。

壬午兵虽然平息下去,但它起的政治事件却并未完全结束。

8月5日,鉴于的舆论,明治政府下达戒严令,8日又下达了征兵令,积极进行zhan争准备。

但此时的日本羽翼未丰,也不敢轻易发动大zhan。随后,在天皇的授意下,井上馨将日本政府的各种条件及应对朝鲜的策略详细阐释在一份“机密训令”中,交给义质,由义质率领一部分军队前往朝鲜接触大君政权,以期胁迫其签ding不平等条约。井上馨自己则坐镇下关遥控指挥,另有代理陆军卿山县有朋率大军待命。

8月10日,直隶总督署。

因为慈禧的si ang而被一撸到底的薛福辰,又回到了北洋,仍旧在总督署中任幕僚。此时他手持一封电报,急匆匆的跑来找张树声。

看到一向沉稳的薛福辰焦急地表,张树声立即道:“可是黎庶昌那里有消息了?”

“不错。大人所料不差,日本人果然不肯善罢甘休。黎庶昌急电,日本已经发兵前往朝鲜,莼斋在电报中建议朝廷立即派兵。”

张树声听了一拍桌子:“传令丁汝昌,着其会同道员****忠和滞留中的朝鲜问议官鱼允中,搭乘威远、超勇、扬威三艘军舰赶赴朝鲜,查事件,了解敌。还有,告诉他,朝廷还未下旨,如敌舰,暂且让。”

薛福辰领命而去,张树声随即将日本准备出兵朝鲜的消息报告给了军机、总理衙门,申请出兵朝鲜。

得知日本出兵的消息,朝中原本主和的大臣见日本根本没有跟朝廷谈判的算,不得已,也同意了张树声的出兵计划。

11日,总理衙门上奏称:据张树声函报,日本现有水兵七百余,陆军七百,奔赴朝鲜,我似宜派兵前往,以观其。

此时的光绪,在日本出兵的压力下反而坚定了起来。下旨给张树声及军机、总理衙门道:“既然日本人咄咄逼人,和平已不可得,便应全力以赴,积极备zhan。北洋水师立即北上赴朝,同时严令直隶、山东、奉天、吉林等省立即整理勇营,随时准备由海、lu两边出兵朝鲜。如北洋水师不敷派,即南洋水师北上支援;如兵船不敷派,即招商局民船运兵。”

却说丁汝昌当日接到张树声的命令,但因为只是前去探查而非作zhan,又有‘切勿接敌’一说,所以并没有着急。8月11日北洋水师出发,一lu晃晃悠悠,12日下午,丁汝昌等方才到达仁川,然而此时,日本军舰“刚”号等已先一步到达。

8月12日,义质会同陆军少将高岛鞆之助、海军少将仁礼景范,率领1500名士兵气势汹汹地抵达朝鲜仁川港,开赴汉城“问罪”,准备胁迫大君政权签ding不平等条约。

看着仁川港中的日舰,丁汝昌转和****忠商议:“如今日本人封锁了仁川港,如果我军制jin ru,势必和日军发生冲突。不如暂且回去,看朝廷旨意,再做算。”

****忠想了想,随即说:“不妥,中堂大人派我等前来刺探虚实,若是连岸都没上,便仓促返回,恐怕不好交代,不如由我和鱼允中留在朝鲜进一步探查敌,军门则回搬请救兵。”

丁汝昌见****忠自请留下,正中下怀,随即将船驶离仁川,在马山浦登陆。留下两百水兵保二人之后,丁汝昌便启程离开。

因为日本人已经到达朝鲜,丁汝昌回去的lu上便快了许多。8月13日晨,回后的丁汝昌带来了日本军舰封锁仁川港及****忠极力主张出兵朝鲜的报告:“乘迅雷之势,直取王京,掩执逆首”。

没想到李景夏被起义军民给轰走了。随后,闵妃派去镇压哗的一点兵力竟也全部倒戈,终于使闵妃集团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汉城的军队和政权机构一日之全部瘫痪。

朝鲜高宗李熙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惊慌失措,被迫急召大君入宫随侍,并宣布归政于大君以挽回局面。

此时,日本民众通过新闻报纸,也都知道了朝鲜杀死日本使馆人员的事,一时群激奋,纷纷要求立即对朝宣zhan。顿时,日本上空,zhan云密布。

汉城。

起,朝鲜政府面临生肘腋的这种况,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把这次兵当作一般的乱理,在暴动蔓延时只让武卫大将李景夏再度出面,去晓谕解散。

但事实上,闵妃集团的这些对外开放和对改革的措施只是其维持权力、击反对派的手段。他们醉生梦死,根本没想过为了朝鲜的未来而实行真正的改革。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大力排斥异己,从中央到地方任人唯亲,扶植亲信。闵妃集团的骨干人物闵谦镐、闵台镐、李最应等人都窃弄威权、贪污腐化,地方官吏更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1881年,朝鲜创立了一支新shi 军队——别技军。这支军队由闵妃的侄子闵泳翊掌管,并且延聘日本人充任官。这支在日本人的威逼下成立的,以排挤清朝为根本目的的军队,却因为是由闵妃的侄子掌管,反而成为了闵妃集团的宠儿和依仗。

明治天皇立即召集太正大臣三条美实、右大臣严仓俱视、阁顾问黑田清隆、参议山县有朋等人商议对策。

黑田清隆和山县有朋都是激进的zhan争派,听说朝鲜事后立即建议出兵控制朝鲜,但右大臣严仓俱视却详细的分析了在东北亚中、日本和俄三之间的zhan略关系,认为自目前羽翼未丰,应该低行事,将自己伪装成受害方,博取际舆论同,以便取得更加广泛地支持。

在这种况下,别技军与旧shi 军队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在井上馨面前,义质将朝鲜况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同时力主对朝鲜用兵。

1881年7月,日本武官堀本礼造致信闵妃集团骨干闵谦镐、沈舜泽,阐述了建立新军之必要及新shi 军制。并称设立别技军两个月以来,“队伍略整,行止旋转渐得如意,稍足以见其绪然”,建议“联各科员于我,速设兵学校,先立其基,而或士官,或训兵卒,俾之益扩张,则今日之举终不空”。

在堀本的建议下,闵妃集团算进一步增加别技军的人数,从京城班常子弟中选出“士官生徒”,前往日本户山军校接受军事育和训练,以作为别技军军官的后备力量。

“是因为朝鲜旧军闹饷起的。”义质干脆的说,“因为闵妃想要进一步扩充‘别技军’,又不舍得从自己的费中节省开支,就将主意到了旧军头上。她算裁撤旧军,因此一直以来都没有给那些旧军发饷,士兵们气愤,所以激起了兵。”

自1876年同日本签ding《江华条约》,被迫开港以后,朝鲜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为缓和社会矛盾,当权的闵妃集团表示要“开化自”,效仿清朝正在实行的“洋务运动”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他们对按照清朝总理衙门的模shi 设立了统理机务衙门,对外分别派使团赴中和日本访问和学习。

加军备也好,派员去日本学习也好,都需要大量的资投入,但闵妃集团不愿牺牲既得利益,反而本加厉地剥削人民,从而使朝鲜普通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动的迹象已经出现。

与此同时,朝鲜旧shi 军队的地位也在迅速下降,与别技军形成鲜明对比。

别技军装备先进,装整齐,军饷丰厚;而旧shi 军队的待则十分糟糕,竟13个月欠发军饷。不仅如此,闵妃集团还决定扩充别技军,减少旧军队,将京军训练都监、龙虎营、卫营、营厅、总戎厅五营缩编为武卫、壮两营,半数旧shi 军人被迫解甲。

29日,日本驻朝鲜使义质搭乘英人的船只,匆匆回到了长崎。

随后,他又乘船匆匆回到京都,拜见外务卿井上馨。

“朝鲜兵到底是怎么回事?”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