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见闻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黄霑发摆摆手,“这有什么冒的,广州城里都知道。这是英人要扩建船厂,运来的造船设备。不光咱们这儿,听说上海、福州都有,而且不光有造船的机器,还有采矿的、冶铁的,多了。”

刘少卿越发的好奇:“朝廷拿大把的银子买这些机器是要做什么?”

黄霑发笑的越发得意,“贤弟有所不知,这不是朝廷掏钱买的,是洋人自己掏钱,自己运来的。”

对于盛宣怀、郑观应、张謇和唐廷枢等人来说,能不能理解皇上的深意并不重要。皇上既然已经将差事交代下来了,如此的器重,他们就必须殚竭虑的办好。

tian jin的北洋大臣衙门,为了互通消息,同时也是为了表示对李鸿章的尊重,这几位新晋的招商总办每个月都要来此小聚一下。

“织布厂、缫丝厂等本就是赚钱的生意,京津两地和江浙、广东的大商人早就想做了,只不过碍于之前没有开,沾不上光。上个月消息才放出去,就已经有电报过来了,尤其是京津两地的商贾甚至是官宦世家,已经开始登门拜访了。学生估计要不了几天,学生的门槛就要换过了。”

张謇负责的是轻工业,这些个民生行业最赚钱,自然人人趋之若鹜。

李鸿章点点头,道:“嗯,这些你自己把握,该挡的就挡掉。最重要的是抓紧拿个章程出来。这一次朝廷不会参与经营管理,但这厂子怎么组建,也不能任由那些商人自行其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另外,朝廷的税收怎么核定,你心里有谱了么?”

“是。所有要办厂的,都会在朝廷登记在册,核对本来lu,以免被洋人暗中把控。另外税率方面,暂定是按照买卖的额度来抽头,拾税一或是十五税一。”

“万事开头难,先定十五税一。这次皇上以允许洋人在上海、tian jin、广州三地办机器厂、船厂为条件,和各换来了五年时间。这五年里,洋人不会参与这些民生产业的经营。所以你要在五年之,将我们自己的厂子开到足以和洋人竞争才是。”

“大人放心,这方面上海轮船局和织布局已有榜样,学生自然不会办砸。”

“好。建时这边进行的怎么样了?”

唐廷枢马上答道:“户部的银子已经播下来了,学生前日和几个洋商谈过,步还是计划采gou英人的设备,按照皇上的意si,先把开平局的设备换了,再把江西的煤矿开出来。江西那边因为要支应法人办的铁厂,所以设备是从法采gou,会和法人的机器一同运来。至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煤矿,学生还没有实地去看,估计会在未来五年陆续开办。如果盛兄这边进度加快,就需要缩短到三年。”

盛宣怀接过话头,继续道:“我和建时兄是相辅相成。现在法人那边已经完成了铁矿品质和煤炭品质的考察,相应的钢炉也定下来了,就等装船运来。另外,英人在上海计划开的铁厂设备已经发出,这个铁厂的煤和铁矿石都会从印度运来。皇上说以后咱们要是也建铁厂,煤可以用自己的,铁矿石倒是不妨用印度或是美的,说他们的矿石好。”

朝廷和法人签ding的协定瞒不了人,大清也没算隐瞒。英人听说法竟然得到了在中开办钢铁厂和船厂的消息,那肯放过这块儿肥肉被法享,立刻便找上了李鸿章和盛宣怀。并通过政府向清廷施压,也想分一杯羹。

好在载湉早有准备,奕?和李鸿章、盛宣怀等人在接下来和英人的谈判中以法的条件为基础,和欧格纳签ding了《烟台通商增补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英商人可以以个人名义在广州、上海、tian jin三口岸开办钢铁厂、重型机器厂、船厂等,且获得了第一年不用缴纳税、第二年税减半的优惠税收政策,但清廷也同时获得了参与经营权和部分股权。尤其重要的是,在这次商谈中,英人为了在工业上更广阔的未来利益和同法竞争,首次在鸦片贸易中退让,同意清政府对进口鸦片征收高额的惩罚关税。

这不得不说是清政府自1840年以后在外交领域和对外贸易谈判中一次重要的胜利。

至于英人,既然如愿的拿下了工厂开办权,自然紧锣密鼓的开始张罗。他们比法人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不必考察中地的铁矿和煤矿品质后在确定设备。大英帝在亚洲有印度这颗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一切资源都可以从印度运来,因此反倒比法人快了一步。

这才有了刘少卿在广州口岸看到的那一幕。

听了盛宣怀和唐廷枢的汇报,李鸿章点点头,至于皇上怎么会知道美的铁矿石就好,谁也不会深究。“船厂的进度怎么样了?”

郑观应是负责船厂的总办,“船厂这边已经开始了,具李凤藻说,法人已经将原本马赛的那个潜艇厂拆完了,设备也装了船。其他造船的设备也在陆续装船中,都是最先进的机器。英人原本在广州就有一个商用船坞,现在算在此基础上新进了一批机器,直接扩大成造船厂,当下应该已经开工了。另外美人和德人也表示要一些政策,具体怎么操作,现在还再谈,但总体上应该是开办铁厂或者机器厂,主要差的就是如何选址。”

“好。船厂的事你要盯好,这段时间朝廷已经有人在造势,皇上要大力兴办海军,就连左蛮子都上建议设立三海海军。所以说不定这一两个月就会有ding单下来,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就会直接给黄埔船厂或者福建船厂。另外,法人的那个什么潜艇,皇上说随行应该还有一批技术工人,要我们一接到人就立即安排好,你可别忘了。”

郑观应当然口应承,但随即问道:“这个潜艇,学生也曾听闻,但据说是没什么用的东西。否则法人也不会痛快儿的把这些作为添头给咱们,为什么皇上就这么上心?”

李鸿章把眼一瞪,“我怎么知道!”

郑观应不懂,李鸿章不知道,连法人也不明白那个深宫的小皇帝怎么忽然想起这么个东西。虽然潜艇早已投入实zhan,但zhan绩和效果实在惨不忍睹。好不容易击沉一艘停在港湾的老旧木质巡洋舰,还是个自杀shi 攻击的下场。都是使用鱼雷作为攻击手段,可跟快艇的作zhan效果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也是为什么法人毫不犇儿就将整个生产线和技术人员合盘推出。留着这个连五十海里都跑不出去的东西,真不如换点儿银子造一艘全钢装甲舰。

倒是真有一人猜出了或者说预见到了这种武器的价值,那就是法远征舰队的司令官库尔贝。库尔贝亲经历的马尾水zhan让他意识到非传统作zhan方shi 在小范围水域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且他也专门写了信給海军部阐述这一silu。

可惜,我们的海军中将在三个月前死在了回西贡的lu上。这封信没了将军先生的现说法,又正赶上突如其来的中法蜜月期,自然就不再被人重视。

有了中的煤矿支持,法的舰队就能在远东获得充分地补给,同时又能弥补洛林煤矿的损失。在这样的利好消息激励下,生怕被英人截胡的法人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完成了所有采矿、炼钢和造船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法人的积极配合无疑从侧面帮助了盛宣怀等人,在接下来和英人、德人的谈判中,盛宣怀、郑观应等为大清尽可能多的争取到了一些主权利益。

他当然不知道现在对于载湉来说时间的宝贵,更加不可能知道皇帝然是想要利用资本的发展和竞争,来推动社会体制的大革。

毕竟,从没见过皇上自杀的。

这样的‘招商资’可以让朝廷可以不用出钱或者少出钱就能建起不输于西洋的工厂;同时钢铁、机器就近生产,朝廷再采gou,多少也可以减少一些gou买的成本;第三还能顺便培养本土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

这些优势奕?、李鸿章乃至盛宣怀等人都看得明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让洋人进地直接办厂,真么想怎么觉得是‘丧权辱’!

不过即使是李鸿章等人也仍然以为这些目的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办到,虽然用时可能久一些,但肯定会更加稳妥。至少在华夷之争上,不至于让地方官府焦头烂额。而且,李鸿章始终认为,这些工厂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更妥帖。

从没有见过大城市的黄承勇等人只觉得一双眼睛不够用。其实这些店铺里摆放的东西真真不如他们家里抢法人的好,但是这样放在店里,就是让人觉得繁华、好看。

奉命接待的候补县黄霑发将几人的表看在眼里,心中不免的洋洋得意。

一起前来广州的钦差大臣去拜访当地官员,刘少卿等人自然没有份去见那般的大人物。不要说是他,就算是他爹,虽然刚捞到手一个实授的新鲜总督,但真要到了广州,照样要看人家脸。

这回刘少卿就不是好奇了,而是惊讶了,“列这是要闹哪样?!”

刘少卿才见过多大市面,对朝堂局势更是一抹黑,想不明白实属正常。但即使是亲经历其中的人,也一样并不十分明白,比如盛宣怀等人,当也是一头雾水的请李鸿章:“皇上这样大张旗鼓的直接让洋人自己来办厂,到底是闹哪样?”

黄霑发很会聊天,不着痕迹的捧了刘少卿等人。毕竟这几位将种的老爹在广南都是实权人物,将来黄家万一要去广南甚至是中圻、南圻生意,总少不了当地官老爷着,现在有机会结个善缘,何乐而不为。

刘少卿对生意什么的到不在意,但听到‘机器’两字,却越发的好奇。“恕小弟冒,黄兄可知是什么机器,要洋人亲自从运来?”

黄霑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爹借着洋行挣了些银子,就给宝贝儿子捐了个官,甭管能不能上任,好歹算是光耀门楣。黄霑发甭管做生意还是钻营官场都不是料,但好歹算是地头蛇,正经衙门里的官吏都抓紧时间发财,谁有功夫来搭理刘少卿这样的子弟,这才给了他显摆的机会。

几人走着看着,算是开了眼界,只不过刘少卿明显眼界更高一些,看不上这些,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旁的地头蛇聊天。

看着各shi 各样的店铺、琳琅目的商品,刘少卿心里觉得被开门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好过闭关锁。

历史的车轮总是要不断前进的嘛,刘少卿自嘲的笑了笑。

这时从眼前走过一大群扛活儿的民工,让刘少卿想起一事。

“黄兄,前两天我们刚到码头时,见到大量的苦力在码头卸货,那些箱子一只只又大又重,黄兄可知是什么货物?”

“哦,贤弟怎么也对这外机器感兴趣?不过贤弟要是想要上一脚可没这机会,这些机器都是洋人和总督衙门之间直线联系,连我们当地的洋行都没用,洋人自己从西洋运过来的。只是卸货的时候用了当地的苦力,但这次洋人给苦力钱给得多也给的痛快。我估计是因为北圻那边仗得好,所以咱们广东也跟着沾光了。这不,苦力们挣了钱,都来这里给家里婆娘扯上几尺布买上一两件首饰。连带着这些店铺的生意也突然好起来。”

这是刘少卿第一次踏上中的土地。

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一种难以遏制的激动。

广州本就是大清帝的商业重镇,在被英人制开门后,贸易进一步发展,更显繁华。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