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鬼子也得求八路军帮忙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鬼子除了需要用棉花制作棉衣之外,大概是要用棉花来做工业原料,用棉花制造炸药之类的东西,所以棉花是鬼子急于从华北弄到的物资。

八路军组织老百姓,有计划地少种棉花,只满足根据地老百姓的需要,穿上棉衣服就行了,剩下的一点都不给鬼子。

抢不到棉花,鬼子还不着急,可是,没有了粮食,鬼子真急了。

鬼子很早就在国内实行配给制度,仍然吃不饱。

一个叫服部的鬼子应征入伍来了中国,结果在军队还是吃不饱。

服部一生气就投了国民党军的敌后挺进纵队,结果对方给了他5个大洋,没收了他的武器,把他打发了。

服部一考虑枪没了,回不去了,就又投了八路。

这下服部吃饱了,很幸福,战后第一批遣返回国。

连鬼子将军都挨饿,结果,鬼子不得不主动跑到靠近八路军的根据地的地方,用八路军需要的工业品来换取鬼子所需要的农产品及土特产品。

当然了,这个地方和所有的国境线一样,也是双方的特务进行渗透和情报战的战场。

既然是双方都需要的地方,当然是双方都要保护了。

有了这样的双保险,这个集市和市场,就空前的繁荣,连很多大城市没有的东西,这儿都是一点不缺。

可是,在当地驻扎的鬼子,看着这样的肥肉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当然也就非常眼热。

鬼子经常到市场上敲诈勒索就是免不的了。

当然,鬼子也要看人,他们看到有日本特务背景的人当然不敢惹,可是,普通的小贩、小商人,当然也包括八路军方面派来的工作人员,就是鬼子勒索甚至逮捕的对象了。

而且,到了43年底的时候,就有老鬼子和新鬼子的说法。

新鬼子看见游击队也不打,还经常用防蚊套、水壶、翻毛鞋换点什么。

杀人放火的基本都是老鬼子,一般指39年前参军来中国的。

新鬼子抵抗不坚决,经常和伪军交流经验。

新鬼子包括大学生、农民、小孩儿,都是入伍时间不长,以前在家都是正常的老百姓的那种。

这时实在饿得不行,就经常出来用军队发的平时用不上的东西换点吃的。

老鬼子很不讲理,对于小鬼子的这种行为要严厉处罚,所以出来进行搜查,也是为了抓住这些用军用品换东西的小鬼子,回去揍他们。

不管怎么说,刘大年他们这些侦察兵,这时就比较危险。

出来的时候,沈擒龙他们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刘大年他们只装成了普通的农民,或者是城市的普通平民,没有其他的伪装。

当然,在侦察的时候,遇到意外是经常的,平常的,这时就要看你是不是能够随机应变。

沈擒龙平时经常训练侦察兵在遇到意外的时候怎么办。

但是理论上这么说,真的遇到了敌人里边的犟种,你跟他解释不通,也就危险了。

曾经打进鬼子的司令部,报告了阿部规秀情报的那个社会部的特工,送出了无数的重要情报,最后在出差的路上遇到了阎锡山的一伙散兵,就这么遇害了。

所以,沈擒龙才采取了最保险的办法,直接弄到了日本特务机关的证件,这个是真正的屡试不爽的法宝。

但是这时刘大年他们就惨了,这时需要随机应变,就是要玩儿脑子了。

几个侦察兵急忙分散开,有的装成瞎转悠的行人,翻看人家路边的小摊子上面的货物,有的热情地帮助老大爷背东西,希望能够从人群里边挤出去。

刘大年自己闪到摆摊的后面,装成是跟人家合伙做买卖的。

一伙鬼子连踢带打地从人群那边过来,吓得老百姓东躲西藏。

鬼子没捞到什么油水,有油水的他们也不敢招惹,心情很郁闷。

他们来到这边,也是分散开,四处检查。

鬼子士官来到了刘大年的前面,翻看上面的东西,看看什么东西值钱。

刘大年又不知道人家卖的是什么,只好后退半步,躲藏到老板的背后。

鬼子又不是真正买东西的,心思根本不在货物上,他抬头一看,一眼看到了在后面站着的刘大年。

鬼子有点紧张了。

鬼子在搜查的时候,特别注意刘大年这样精壮的小伙子。

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直到今天仍然在起作用。

警察和反恐部队的人员,在搜查的时候,总是要特别注意男的。

可是,那些看着不起眼,大家以为非常善良的妇女,反而可以更加容易地躲过搜查,成功地进行恐怖袭击。

莫斯科剧院进行爆炸的“黑寡妇”,喀布尔化装妇女混过检查站袭击美国大使馆的塔利班,都是利用的这种心理。

鬼子刚刚进中国的时候,在包围住中国的一群散兵或者难民的时候,总是要挑选出其中个子最高,或者看着长得最壮的人,用刺刀挑了。

这一方面是为了杀人立威,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备人家从后面袭击他们。

这时这个鬼子士官看到在八路军侦察大队吃得不是将军但是已经有了一点将军肚,脑门直放油光的刘大年,立刻警觉起来。

鬼子士官上上下下打量了刘大年一遍,立刻发现,刘大年的肚皮上鼓起了一个大包。

这家伙显然是藏着武器呀!

沈擒龙他们刚刚缴获的20响,全部分配给干部和老侦察兵了,沈擒龙自己和李骥当然要换上最好的20响,刘大年因为是小队长,也得到了一支。

刘大年对20响爱不释手,平时总是握在手里,这时一着急,就插在衣服里,结果20响体积过大,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鬼子的眼神落到了刘大年的肚皮上,刘大年急忙顺着鬼子的眼神向下面一看,也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就在鬼子要发出警报的时候,刘大年立刻发挥了随机应变的本领,马上用日语喊道:“自己人!”

鬼子一愣,仔细看了一眼刘大年,又抬头看了看刘大年身后的那堵大墙,也就笑了起来。

刘大年他们正在特务的据点附近侦察,他们就是特务的大院外面不远的地方转悠。

鬼子一看,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重要的日本特务机关的日本特务,至少也是跟鬼子混熟了的中国特务。

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一条叫做他乡遇故知。

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对鬼子也适用。

鬼子能够在偏远的海岛之外遇到会说日本话的人,一种亲切感觉油然而生。

鬼子马上问道:“你是那部分的?”

刘大年立刻回答:“你是那部分的?”

鬼子笑了马上回答:“我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

刘大年立刻回答:“我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

鬼子更加高兴,真是老乡见老乡,越来越亲近了。

鬼子的特务始终不够用,另外军部强调要加强情报活动,鬼子也经常从部队里边调出老兵化装成中国老百姓,进行侦察。

很显然,刘大年就是从他们部队挑选出来,化装成中国老百姓的。

鬼子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个小子看着这么二,怎么看怎么缺心眼,原来是大和民族的人!

鬼子又问道:“你是那个大队的?”

刘大年马上问道:“你是那个大队的?”

头晕噢!

鬼子开始觉得,事情有点怪异。

但是鬼子的习惯就是比较奇怪,鬼子性情固执,鬼子里边什么怪物都有。

这个鬼子想了一阵,后来自己瞎解释为刘大年是非常客气,每次都是等到自己先问话,然后再问自己,等到自己回答,然后再回答。

反正都是自己的同僚,鬼子也就觉得应当原谅他。

于是鬼子回答说:“我是二大队三中队的。”

刘大年立刻回答:“我是二大队三中队的。”

鬼子这下激动了。

啥?!

我说我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你也是钢师团松本联队的,我说我是二大队三中队的,你就也是二大队三中队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

一会你还跑我一个被窝去了呢!

鬼子明白了,这个小子不会说日本话,他是在学自己呢!

那还是什么特务,更不是正宗的鬼子,这是八路军在这儿跟我起哄呢!

鬼子急忙后退一步,同时伸手掏枪。

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只要这个鬼子的枪声一响,所有的鬼子都会扑上来,刘大年就算完了,整个侦察小队也都完了,更不要说什么沈擒龙组织的偷袭行动。

刘大年一看,也急忙伸手去掏自己的20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个鬼子忽然脑袋一歪,向旁边栽倒。

李骥从鬼子背后露出头来,一把抱住了拿下的鬼子。

沈擒龙从旁边绕过来,一巴掌拍到刘大年的脑门上,气呼呼地说:“刘大年哪刘大年,你还真行啊!你还是二大队三中队的!你还跟人家家里去了呢!你就这么说日语呀?”

刘大年说:“我这不是一紧张,都忘了吗?”

沈擒龙气得真是没办法,他骂道:“学了快一年了,真正到用的时候,你忘了!我是真服了你了!”

原来,沈擒龙和李骥跟着那个派来的人找当地的关系,小镇不大,他们很快到了那个人的家,把他叫到这边,要看着鬼子特务机关,实地讲解一下特务的情况。

他们到了这边,正好看到了鬼子在这边搜查。

沈擒龙一眼就看到刘大年让鬼子堵到这边了,沈擒龙对刘大年的特异功能那是太了解了,他急忙叫上李骥,赶紧过来救场。

果不其然,他们一到附近,正好看见刘大年在这儿现眼。

李骥正要动手,让沈擒龙拦住了,他要看看刘大年最后会怎么收场。

结果,竟然是鬼子抢先掏枪,刘大年要是再掏20响,肯定比鬼子掏枪慢,就要坏事了。

李骥打昏了鬼子,把鬼子扶到一边去。

因为鬼子没有死,也没有发出警报,其他鬼子也在忙着捞外快,也就没有管李骥和他们的士官。

沈擒龙和李骥一边一个,一边走,一边故意用日语大声“哇啦哇啦”地说着,好象三个老朋友突然见面了,要去喝一杯的意思。

鬼子也爱喝,所以这事一点不奇怪。

这都是沈擒龙他们经常玩儿的把戏,刘大年这时也来了本事,他也反应过来,于是他也装出特务的样子,公然把20响掏出来,插在腰间,跟在沈擒龙他们身后。

其他侦察兵一看沈擒龙他们都出来了,而且公开亮出了武器,其他侦察兵马上跟上来,全都把匣子枪插在腰带上。

用外人的眼光看,这就是一支特务的小队,这在这个小镇上是极其平常的事情,这样的武装特务反而没有人过来干涉。

于是几个人架着鬼子士官,直接从小镇门口的伪军和鬼子的卡子过去,回到了八路军的隐蔽地点。

到了这边,鬼子想不交代不行,加上有当地的地下工作人员的汇报,小镇里边的情况这次是真的查得一清二楚了。

这时小镇里边太乱,沈擒龙又特别喜欢偷袭,所以战斗要在半夜进行。

沈擒龙先和孙光明他们商量侦察大队的作战方案,然后又去和八路军的营长商量他们的作战方案。

两边说好,日本特务的大院,归孙光明他们侦察大队负责,增援的鬼子和伪军,由战斗部队解决。

营长说:“沈参谋,你放心好了,你们在里边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保证一个鬼子都不放到你们那边去!”

沈擒龙是晋察冀军区的侦察参谋,他的级别比那个八路军营长高,这次战斗其实是由沈擒龙指挥的。

终于能够提拔了,司令部的各位首长总算对得起为八路军出生入死的沈擒龙了。

****

这次行动比通常的侦察行动还要方便,因为这次沈擒龙他们带来了梯子。

梯子架到城墙上,沈擒龙第一个冲上去。

他到了上面,又向上一跃,到了城头上,然后把下面上来的人都拽上去。

梯子比城墙矮一点,所以得费一点劲。

但是沈擒龙他们拆下了另外的一架梯子,放到城里去,下去的时候也方便多了。

几百号人就这么出出溜溜地摸进了城,两大行黑影顺着街道的墙根,扑向各自的目标。

虽然是有分工,但是,沈擒龙他们还是派出了两个侦察兵,抢在战斗部队的前面,来到了城门下面的岗哨这边。

两个老侦察兵欺近正在打盹的敌人哨兵身边,寒光一闪,两把飞刀插进了敌人的心窝。

敌人的哨兵被不声不响地解决了,战斗部队占领阵地的大问题给解决了。

营长上前拍拍两个侦察兵的肩膀,两个侦察兵没有说话,转身向小镇里边飞奔,他们要去给自己人帮忙了。

这一次沈擒龙他们下了血本,整个侦察大队全都拉了上来,新兵本事再不济,大伙全上的,也能够对付特务了吧?

受过特殊训练的侦察兵无声地包围了日本特务机关的大院,先控制了外围,然后进攻大院。

不料,两个叠罗汉的侦察兵刚刚接近墙头,一声日本军犬的狂吠划破夜空。

这次是20响对20响。

鬼子把过节时候的饭团的米晒干,然后裹在包裹里面邮寄回国,因为国内的家人一样吃不饱!

鬼子在中国有野菜可挖,树皮可扒,而国内什么都没有。

鬼子不打仗一天就一顿饭,行军两顿,一干一稀,收不到粮食就饿肚子。

从将军到士兵,全都饿得直打晃,眼前直冒金星,这比宰了他们还难受。

有一本书叫做《服部支那行》,整本书就是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想办法吃饱。

但是,聂荣臻是什么人?

相对来说,聂荣臻的组织能力比他的军事能力更加出色。

建国之后的国家整体格局,基本就是按照晋察冀根据地的组织形式进行的。

古人云,好汉架不住三泼稀。

鬼子不是好汉,每天拉稀,就更受不了了。

为什么要少种棉花呢?

因为鬼子非常需要棉花,它每次进行扫荡,总是想方设法掠夺根据地的棉花。

聂荣臻在晋察冀根据地组织了银行,控制了自己这边的经济,然后实行坚壁清野,在收获季节,号召与组织群众快收、快打、快藏,尽可能避免损失。

另一方面,八路军加强出入口贸易的管理,严禁由敌占区输入非必需品,禁绝敌需物资流人敌占区。

鬼子除了以战争手段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抢掠以外,还加紧了对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封锁,企图在经济上困死八路军。

鬼子严禁钢铁、食盐、煤油、布匹、粮食、医药、机械、电讯器材、火柴及其他各种必需品由敌占区输入八路军的根据地。

这又是一种反封锁,反过来从经济上封锁了鬼子。

在开始时候鬼子占上风,鬼子还不觉得怎么样,到了这时,鬼子彻底受不了了。

聂荣臻强调多种粮食,有计划地少种一些棉花。

刘大年明白,这是狗屁的加强检查,这就是鬼子找茬。

这就要说到这个地方和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了。

鬼子的资源本来就先天不足,加之战争逐年扩大,战线不断延长,消耗越来越大,经济危机日益加剧。

阅读世界特种部队始祖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