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学习与选训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这些在初试中表现突出的十三名射手在十天训练周期的最后五天时间里则得到了进一步的考核与培训。

在进一步补充性的训练与考核当中,每人三十发的训练机会测下一部分人稳定在原来的水平下,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表现的越来突出。张泽华从中优选了七名百里挑一最为突出的孩子做为营部射手、而另外六名孩子则分配给新建立的三个新建的“合成连队”,每连队两名精确射手。这也是当年日本军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的一种原则:一般日军的训练标准则没那么高,也根本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训练。但少数精确射手必须有足够的投入,这也是很多抗战老兵回忆日军的枪法突出的原因之一。

每一个被选上的射手也都十分兴奋,连日连训练和学习带来的压力也似乎一时间不见了。张泽华的一些暗示,则更让这些被选出来的人觉得幸运:“除了炮兵,你们是步枪兵的中坚。为了更好的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些天来我也让工匠们准备了一些特殊的装备,你们来看看吧!”

要满足这些要求,并听的懂一些语言拥有一些概念,基础数学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至于最关键的三观与政治,张泽华在仔细思考后还是觉得即便“放长线”还是有在很早的时候就暴露自己目的的可能。如果在这个时候队伍的真正战斗力还没有形成,那可就有些不妙了。

就这样,在完成了对这些孩子们的拼音紧急补训之后,张泽华在每天上午抽出两个时辰的时间来进行算术概念补课。原以为按照自己的印象数学应该比语文简单,至少在教学上是如此的。可是对于这些绝大多数最多只有过一两年私塾教育、幼儿园基础都没有的孩子们来说,仅仅是认识2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数还有10以内比较熟练的加减法、特别是10以内的数字概念认清就花费了足足十天的时间。这十天时间里不仅占满了整个上午的时间,甚至晚上也要针对性的监督孩子们复习。每天也只有像旧军队里那样抽出下午半天的时间来训练。

不过让张泽华还算满意的是:这十个半天虽然因为营里孩子的认数底子太差、没有条件完成更复杂一些的训练和教学,但利用新获得的武器和弹药所进行的全面性射击测试与检验却初步完成了。

枪支本身的性能再加上考核的要求,直接让难度比一百米固定靶高出一个数量级还不止。

即便是如此,张泽华也很欣慰了。十三名在初射中表现最为优异的射手能在这么高难度的测试中保证后三轮至少每轮都有子弹命中目标,不仅仅是对射击要领领悟透彻、还必然会有合格的心理素质与对弹道的理解力才行。因为老式的黑火药线膛枪不仅发射特征大,而且在六十步以外射击一些目标的时候就有弹道下滑的现象,标尺调节到位后依然很考验人品。

利用包括十堰之战缴获物资在内的近三百支线装洋枪、还有十多万发子弹中的上万发子弹营包括临时招募来的一些长期“长夫”在内的七百人都在指导和要求下完成了比较全面的射击训练。

包括不定距离内的头靶隐显靶、侧身移动靶、还要尽可能的在张泽华本人直接以实枪实弹的干扰下完成。

如果说一个现代小学生到了三年级大概五个学期左右算是基本脱盲并牢固记忆所学知识的话,六个学期时间算了也只有六百多个课时,包括复习和作业的最低标准那就是六百多个小时,三个整月的时间。这还没有考虑到:自己终究不是经验丰富的职业教师,而且也没有大量的教辅材料,现代小学标准的扫盲很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于当下来说很可能是影响战斗力的快速形成、得不偿失的。对于文字文化的简单需求:如奏报总结看懂内部军令与说明之类,其实已经可以通过拼音来凑合了。

自己对于营里这些孩子们的期望,当然并非是简单敢打敢拼能战的精兵近卫一类的角色。仅靠最多七百一营官兵,对付国内之敌都是没有把握的,更别说更大的抱负了。而如果是七百个军官?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作战队形要求还不像二战时代前后那样,最初控制到连一级就可以,这些人就至少可以成为整整一个军团单位的主要骨干了。政治上具备一定可靠度与民政能力、军事上具备相当指挥能力的革命干部是自己对这些人的期望,甚至在以后这些人还有可能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那就并非简单的是士兵培训了。

为此:张泽华也以自己为主并集思广益的创造性的设计出了一些实战靶,比如在挖壕的壕沟内一个水车般的转轮、转轮的实木板赚到上面的时候就相当于短时间内出现的胸靶或头靶目标了。也包括在出征前就发明的斜向跑步靶。

这些21世纪的普通陆军部队都不一定有,颇有特种部队色彩的射击训练标准去检验大多数之前根本没有怎样摸过枪的人,还是用那些弹道性能与精度几乎比20世纪的老式无烟火药步枪还要落后一倍的黑火药后膛枪,其结果当然有些大出乎张泽华意料的。

七百余名参加射击测试的人、每人累计五轮共十五发子弹的射击机会,竟然只有不到一成有上靶的机会,十三个人在后三轮当中每一轮都至少有三中一的成绩。也就是说接近九成的人在这么严苛的挑战之下十五次开火一次蒙中的机会都没有。而除了后三轮每次都能上靶的那十三个人,其他人的成绩因为概率的因素也会多少有些误差。

带领孩子们猛烈补习拼音的这些日子,也是张泽华对这些儿时功课的一次复习。

在让大部分落伍的人也似乎简单掌握了拼音之后,张泽华看一篇潦草的汉语拼音文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仔细辨认才能读出来了。至于更近一步的学习,张泽华在思索再三之后没有像之前预想的那样把重点放在识字方面。

虽然有传闻说以拼音为基础的快速识字法可以让人每天学习一百个生字,大半个月内城镇标准脱盲,而且这还是建国初期那种半简化字。可是以张泽华当年学习英语、政治等背诵性科目的经验,这种所谓的“识字过关”是很容易遗忘也经不起检验的,包括语法和大量组词造句写作之类的复习在内才能掌握。

阅读1906铁血新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