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信心优势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我们要不要展开进攻?”

“我们这一营马队攻城拔寨济的了什么事儿?让他们也尝尝咱们的洋炮吧!”

这次上岸的淮军马营也配备一些改进过的两磅行营炮,虽然只有仅仅两门,可在射程上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劈山炮就占到了极大的便宜,更别说是射速。

枪声接连不断的从身后响了起来,开始有少年从马上摔了下来。绝望之下的少年官兵们只能临阵放弃了马匹展开就地阻击,惝恍之中把每个人所背负的两支三联无后坐力套筒散弹炮和所携带的霰弹枪猛烈的向马队来袭的方向打了出去。

尽管惊慌失措之下射击的精度很差,可是让淮军马队没有料想到的是这猛烈的散弹火力还是在近距离发挥出了重大的效能。不过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近万枚大小散弹的轰击之下、一次就有五十多骑在马上追来的淮军马队官兵被打的人仰马翻。战局就这样瞬息万变的再次发生了逆转,这再次让初经大战的少年们建立了巨大的信心优势。

靠着淮军的骑炮在短暂的开火后还没有拖动过来,二十名骑兵分队官兵在重新填装好弹药之后飞身上马,从村子北面向北逃去。

可少年们刚刚骑着马出村才发现:这淮军马队的战术意识不算差,负责从侧后包抄的马队似乎已经逼近过来了,而且那娴熟的马术让哪怕慌乱中的骑兵分队人民军官兵们也开始意识到,平自己这些让马跑起来恐怕就控制不了方向的骑术,被追上是转眼间的事情。

但这些炮弹的对村落目标的攻坚能力却不是那些仅仅对人体追求最大杀伤效果的人民军散弹可比的。尽管按照作战条例官兵们在防守村落的时候兵力更疏散一下,还是短时间内就开始有马匹在猛烈轰击之下伤亡并且开始惊慌起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淮军的火炮还没有展开包抄攻击,如果像己方炮兵常见的战术运用那样展开加攻,恐怕仅仅凭借这两门就能消灭掉整个驻守黄陂县南的骑兵分队了。

巨大的压力让孙飞没有花费太大的脑筋决断,立刻同很多战士们一起做出了自然而然的选择:尽快撤退!不然,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烂仗对烂仗,虽然没有起到大规模杀伤敌人的效果,可很多少年官兵看这那些在远处不可一世的马队于己方这么点人利用早已准备好的枪支与无后坐力套筒散弹炮火力的猛烈轰击之下似乎也出现了阵阵混乱,勇气却被鼓舞起来。

在孙飞的带动之下,打光了大部分无后座力散弹炮的官兵们开始使用填装好弹药的六连发霰弹枪在更近的距离上展开了火力。

这个时候,虽然受到一些影响但并没有完全溃退的勇营马队已经逼近到村落南面及东西大概三四十步左右的距离上。

经过几轮试射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接连不断的打来五十余发炮弹过来。

四磅行营炮的榴散弹填装有六十四粒弹丸,散弹填装有百粒左右的弹丸,榴弹往往也是填装的黑火药,威力还没有后来的手榴弹大。此时代两磅行营炮的威力就更小。

如果让后世那些20世纪表现最为突出的强军来观阵、可能除了对火力的准备和运用,人民军部署在黄陂一带的这只马队没有什么表现突出的地方。可是在此时卫汝贵手下的骑营来看则大有不同。

仅仅从那如同几十门劈山炮展开齐射一般的猛烈火力来看,没有人会相信村子里面的敌人真如同那些逃出来的百姓所说不过二十来名少年。

距离的缩短再加上更为精确的六连发霰弹枪,让两三千发弹丸发挥出了更大的效力。猛烈的火力一下将十几名马队官兵连人带马一同打落马下。

这一次,承受了超过一成伤亡损失的湖北勇营马队再也经受不住压力,自觉或被慌乱的马匹带动着的溃散开来。

人民军营属骑分队的官兵配备的火力更单纯、也更重一些,二十名官兵配备了四十余部早已填装好弹药的无后座力套筒散弹炮、十八支杠杆式六连发霰弹枪。根据以往的交战经验,张泽华在弹药配置方面骑队的官兵们的做出了一些针对性改进。并不是所有的弹丸都是一钱重如同最大规格霰弹枪弹丸一般的规格,每个人备用的无后座力套筒散弹炮还装有三号或四号鹿弹规格大小一类的弹丸。

平均百步左右的距离上,这些弹丸的很多都威力大减、从一二百或五六十焦耳削弱到二三十或十几焦耳。面对那些只有号衣、马匹完****身的马队、数千枚弹丸面对密集冲锋的马队还是造成了十余人连同近二十匹马被打的不是入肉见血,就是如橡皮子弹一样被打了起了肿包。

初战有利的局面极大的缓解了之前恐惧的压力,从激烈交锋中回过神来的孙飞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敌人暂时退了下去,但这个时候的队伍却依然处于危险的状态之下,赶紧下令各组重新准备填装弹药。并让几名战士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信号。

“要点燃几柱烟花?”一名新兵询问道。

“看样子,就算是马队,我们也未必不能以一当十,就两柱吧!”

并不是所有的人民军官兵都很英勇,在贫困且贫富差距悬殊北方社会的大染缸下,那些有一定地位的准军人家庭出来的少年往往比其他人思想更复杂些,孤立战斗时的勇气也更弱些。面临看似绝对优势的军力的时候就算是一些头目也不免惊慌失措。

可问题在于:从南边向北展开进攻似乎拥有绝对军事优势的“政府军”也没有强到那里去。在南北交战双方都不是什么强悍武装的情况下、交战地形又比较多山地村落,“炮管”数量更多、平时的战备与准备更充分、就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南边机动部队的进攻、看着很多人民军士兵们连“盲目开炮”的勇气都没有的情况下,为数不多的人民军骨干反而充分的利用起了为数并不多的后勤资源,勉强的发挥出了一些效力。

阅读1906铁血新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