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佛道相争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估计连吐谷浑人也会砍了他脑袋,向卫朔请罪。

……

在河西上下皆关注高原局势时,唯刘勃勃一人超然独外,心无旁骛般听鸠摩罗什讲法。

刘勃勃与其随从沉迷于佛法,不光让卫朔为之欣喜,也让佛门产生了别样心思。

然而还不等佛门采取行动,一道家有为之士来到了河西,从而挑起了新的佛道相争。

……

“河西,真是个好地方。”

刚刚从昆仑山访仙问道归来的成公兴,不由发出一声感叹。

成公兴从小好学,兼通儒道,尤擅算学。

长大后,其立志从道,欲遍游名山,以采药修仙。

数年之间,中原各地名川大河、神仙洞府,被他一一游遍。

此次其远涉千里至河西,便是为了一览有天下第一神山美称的昆仑山。

谁知在昆仑山没见着神仙,成公兴却被河西抑制佛举动吸引。

作为北地道门领袖之一,成公兴深知道教处境艰难,各地胡虏君主鲜有支持道教者。

百十年来,佛门正是得益于胡虏君主支持,才在北地开花结果,渐渐压倒了道门。

每每想到这些,成公兴既为道教衰落感到痛心,又痛恨那些胡虏君主打压道教。

正因如此,他才不远万里跑到昆仑山来,谁知到了河西才发现了意外之喜。

作为北地唯一一个汉人政权,河西不但未打压道教,反倒处处压制佛教发展。

只是河西偏远,道门在此间没什么人才,局势才一直没打开。

想到这儿,成公兴稍稍收拾一下,抬步往卫府走来。

……

这日,处理完公务刚回到府上,卫朔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见康龙匆匆进来。

“主公,门外有个道士求见。”

“道士?何处来的道士?”

“他自称胶东人士,姓成公,名兴。”

“有问他来意吗?”

“问啦,可他不说,非得要求见大都护。”

得知有道士上门,让卫朔捏着下巴陷入沉思。眼下佛门死挺着不愿配合,他也只能从道教方面着手。

只是河西本地道教不兴,缺乏领袖级人物,才让宗教改革迟迟不见成效。

“请他进来吧,正好朔想找人请教道教上一些问题。”

“难不成上天欲助某成事?”

不能怪卫朔有此想法,实在是太巧啦。

他这边刚有心寻宗教人士改革道教,不成想今日便有个成公兴找上门。

很快就见康龙领着个中年道士进来,其身穿一件青袍,腰间绑着一根束带,如瀑布般黑发无风自舞,一双清澈的眼眸闪着睿智光芒,身子略显消瘦。

衣袂随风飘飘,整个人仿佛与天地相融,一派仙风道骨的做派。

“贫道成公兴,拜见大都护。”

成公兴依礼参拜,未因卫朔年轻而有任何怠慢之意,反倒暗暗打起了精神。

他深知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大都护可不是一般人,连世家这等强大势力都不得不在他面前低头,可见其手段有多高强。

“道长不在洞府修行,来卫府见在下有何贵干?”

“贫道专为向大都护贺喜而来。”

“哦?不知在下何喜之有?”

“贫道原是在华山修行,忽然掐指一算,方知真主降世。”

“随后贫道云游天下,只为寻找平定天下之明主,可惜数年却来一无所得。”

“正当贫道感到失望时,不成想却在昆仑山上偶有所得。”

“经贫道于昆仑山走访龙脉可知,真主之兆恰恰应在大都护身上。”

卫朔不得不承认,搞宗教的人天生一副好嘴皮子。

眼前这位成公兴如此,之前他见过的佛门高僧亦是如此,一个比一个能说。

幸好卫朔本人来自现代,弄不好真被对方忽悠住了。

“道长,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朔不敢兴趣。”

“有什么话您直说,朔倒也愿意助您一臂之力。”

“正好朔还有一些道教问题想跟道长讨教一二,不知道长可愿赐教?”

忽悠了一通,却见卫朔不为所动,晓得人家是个明白人,绝不会受他忽悠。

成公兴立马老实下来,躬身应道:“不敢言赐教,大都护但有疑问,贫道当知无不言。”

“好,道长爽快!今日朔愿与道长把酒言欢,一醉方休。”

很快有仆人奉上酒水,卫朔与成公兴分宾主落座,惬意地享受起美酒佳肴。

或许是第一次喝葡萄酒,成公兴拿捏不住分寸,不一会儿喝得微醺。这酒意一上来,话不由地多了起来。

“不知道长今日前来,到底是所为何事?”

“唉,说起来一言难尽啊!”成公兴将酒盏放在案几上,借着酒意向卫朔倒起了苦水。

“大都护有所不知,贫道遍游天下,除了河西一地外,无有支持道教者。除了东晋因崇尚清淡玄学,道教还算兴盛外,其余各地道教发展是一日不日。”

“从石勒、石虎,到苻坚、慕容垂,北地诸胡虏君主全都一力扶持佛教。”

“贫道作为北地天师道领袖,眼睁睁看着道门日渐衰落,感到分外痛心。”

“正当贫道心生绝望,打算找个名川仙府隐居不问世事时,却发现河西在大力抑佛。”

“贫道今日前来,就是想问问大都护,您既然不待见佛教,不知可愿支持我道门?”

听了鸠摩罗什讲法,刘勃勃才渐渐明白了佛教的根本含义,这让他很着迷,每日里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坐车到寺庙,与众僧众听鸠摩罗什讲演佛法。

听鸠摩罗什讲法,对刘勃勃而言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总让他不自觉的沉醉其中。

刘勃勃手里拿的旧经卷,是前朝以来,由本土沙门僧人根据天竺来传教和尚的讲解翻译而成。

由于语言与文化水平的限制,所译的佛经乖谬甚多,漏洞百出,甚至是意思相反。

鸠摩罗什父亲是天竺人,他又出生在龟兹,从小又与汉人相接触,因此,才能精通三国语言,让他在佛经翻译方面,具备许多僧人都不具备的优势。

原本卫朔没打算重用沮渠蒙逊,但王忠德显然无法应付复杂局势。

不可否认王仲德骁勇善战,是员虎将,但其能力侧重于战阵之道,却不擅长邦交活动。

考虑再三,卫朔遂将沮渠蒙逊派了出去,担任使团正使。

在一间宽敞的大禅房内,刘勃勃左手拿着一卷发黄的旧经,右手执笔,在听鸠摩罗什念着梵语版的天竺原著佛经。

室内,鸠摩罗什用他那带有浓郁的龟兹口音的腔调,在念着天竺原版的经卷,然后翻译成汉语,再与刘勃勃手里的旧经卷相对照,以便找出谬误之处。

虽然卫朔对其还依然未完全放心,但此次南下高原倒不虞担心他有异心。

不然,别说王忠德与十名武备学堂学员不会饶了他。

说实话,这有点儿出乎沮渠蒙逊意外。

他已做好了被雪藏五年,乃至十年打算,没想到这么快有机会独当一面。

不过,援军人数虽少,却各个是河西军中精锐。

更何况除了王忠德这员虎将外,连文武双全的沮渠蒙逊也在其中。

选择沮渠蒙逊是因为只有他最合适,如今卫朔麾下文有宋繇、张湛、崔浩、史暠、宗敞等诸人;武有李暠、杜进、王镇恶、段业、王仲德等将,算得上是谋臣如雨,将士如云。

然诸人中,要么不合适,不具备独当一面之能力;要么合适,可又身居要职,片刻离开不了河西。

只有沮渠蒙逊文武双全,除了负责秘书监外,再无其他职事。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ps

假若视罴晓得所谓援军才仅仅百十人,不知该作何感想?

阅读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