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刘裕西行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其中一人文士打扮,浑身上下充满沧桑与忧郁气质,神色之间更是难掩疲惫。

在文人儒生对面,坐着一个魁梧雄壮之中年大汉,满身英气让人不可逼视。

大街上,人影寥寥,除了几个沿街小贩外,几乎没什么叫卖声。

随着那个文士一番质问,对面那个中年人脸上一阵抽搐。

坐在一起交谈者,正是刘裕与其幕僚索承明。

从太元十九年春,击破慕容隆始,刘裕任彭城内史已有一年时间。

徐州大捷,虽然让刘裕赢得巨大声望,并取得彭城、东海两郡统治权。

但也给刘裕带来不少麻烦,王恭奏闻天子,重新起用刘牢之,便是专为提防他。

哪怕刘裕与刘牢之儿子刘敬宣结为兄弟,仍然免不了被刘牢之猜忌。

一年来,刘裕不得不收敛羽翼,小心翼翼地暗中培植力量。

同时,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向天子表忠心,牢牢抱住天子这根‘粗大腿’。

依靠灵活多变之手段、策略,总算让刘裕在彭城、东海一带站稳脚跟并扎实根基。

另外,刘裕看得分明,目前他拥有的一切,全来自于军功。

也唯有不断攫取军功,他这个寒门小子,才能在世家林立的江东立足。

彭城,地处北方第一线,时刻在鲜卑铁骑威之下,其他人畏之如虎,不敢不上。

偏偏刘裕甘之如饴,始终冲锋在前线,靠着血与火闯出一番天地。

开春以来,河北形势不容乐观。

魏燕之间蠢蠢欲动,即将爆发一场大战。

这对刘裕而言,又是个千载难逢之立功机会。

只要再次立下殊勋,哪怕不能与王恭分庭抗礼,也有望与刘牢之平起平坐。

于是,他接二连三上书朝廷,请求北伐。

只可惜,刘裕人微言轻,朝廷上下根本不重视其提议。

“裕当然不想坐失良机,可朝堂诸公……”刘裕满脸不甘道。

“哼!朝堂上下皆碌碌之辈,若皆如主公一样雄心勃勃,恐怕天下早太平了。”

正当刘、索二人长吁短叹时,却见刘道邻匆匆闯入包厢。

“兄长,天子密函。”

刘裕从兄弟手上接过密函,打开一瞧,顿时喜出望外。

原来在密函当中,天子已明确告诉他,朝廷即将北伐,刘裕将担任前锋大将。

“太好了!兄长,这下咱们总算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与满脸兴奋的刘道邻不同,索承明满脸狐疑地接过密函,仔细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颇为不解道:“天子怎么忽然转了性?”

闻言,刘裕身形一顿,脸上笑容渐渐隐去,凝眉沉思起来。

是呀,天子怎么一下子对北伐来了兴趣?

“道邻,你即刻派人去去打听一下,看看朝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诺,小弟遵命。”

……

刘裕几乎没费什么功夫,便将事件来龙去脉调查清楚。

按说,今年是淝水大捷后,北方形势对大晋最有利的一年。

其中占据关中的后秦日益衰落,已不足为虑。

而魏燕两国虽强,却因彼此恩怨而将爆发大战。

若此时朝廷倾力北伐,不仅有望收复青兖二州,还有可能深入河北腹地。

然此次北伐由会稽王促成、天子附议,使得北伐大军由两派人马组成。

除了他这个先锋大将外,对于主将人选,天子与会稽王爆发了激烈冲突。

其中天子属意王恭,而会稽王一力推崇让谯王司马尚之。

上阵打仗最忌上下不能一心,哪怕刘裕自己不心存歹念,也担心被他人卖了。

眼下北伐还是没影的事,朝野上下已为主将人选吵成一团。

这仗还怎么打?刘裕心头不禁蒙上一层阴影。

“主公也不必过于担心,朝廷不是还请来河西帮忙?”

“卫朔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但还算有担当,真到了关键时候,绝对靠得住。”

提到大都护卫朔,刘裕心底对北伐多了一丝信心。

他想了一会儿,忽然道:“尔等且说,我要不要去河西一趟?拜访一下大都护?”

“去河西?”索承明、刘钟、刘道邻、刘钟、臧喜、到彦之等人面面相觑。

“主公怎么忽然想到要去河西?”

刘裕起身来到窗前,望着院子中盛开的桃花怔怔出神。

俗话说:二月梅花三月桃!

料峭春寒中,院子中桃花已悄然绽放,暗香袭人。

从古至今,踏春赏花都是一大雅事。

看着红花,喝点小茶,与友人唱和几句诗文,想想都有意境。

望着满院粉红色,刘裕思绪不由又回到了大前年冬天。

无论什么时候刘裕都承认,他能有今天成就,除开天子提拔外,也多亏卫朔提点。

甚至刘裕私下里也认为,连为人处世、行事风格也颇受大都护影响。

对河西、对卫朔,刘裕心底总有一种既敬且畏之感。

如今他努力往上走,不正是为了有一天能理直气壮地面对卫朔?

他提出去河西一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眼下外部形势大好,暂时不虑有外敌入侵。

内部虽有些不稳,可只要天子还在,其他人谁也不敢轻易朝他下手。

趁此机会好好去河西走一趟,不仅做到心中有数,也可借机向大都护问问北伐事宜。

“眼下北伐在即,朝廷这边我们不能指望什么,唯一能依靠者还是大都护。”

“大都护讲诚信、有实力,只有取得河西支持,裕才放心带领大家北伐。”

“我离开期间,一切事务暂由索先生、刘钟、刘道邻三人负责。”

“若尔等意见相左,则最终由索先生定夺。”

刘钟乃彭城旧属,官居彭城主簿,当初曾率领众人守御彭城,在当地威望较高。

刘裕留下此人,主要是为了稳定人心。

其余两人,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他心腹幕僚,足以保证离开后,大权不至旁落。

其他人见刘裕安排妥当,便不复多言,纷纷按计划行事。

数日后,待将彭城一切安排后,刘裕带上向靖、刘怀肃、刘道规,与心腹侍卫丁旿一同踏上西去之路。m.阅读,。

“唉,二十万贯够干嘛?眼下河北将乱,时机稍纵即逝。”

“主公,难道甘愿坐失良机?”

“当时在下并不太理解其中深意,而今细细思来,这十六个字真乃治国圭臬!”

“咱们只是用到了一点皮毛,而彭城虽未大富,却也焕然一新。”

“错非北方大乱,致使商旅绝路,去年商税当不止二十万贯。”

他在彭城国属官协助下,循行郡县,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只用了短短一年,通过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刘裕很快让彭城、东海等郡县安定下来。

如今彭城国,已不复刚占据时那样破败,渐渐出现兴旺之象。

“虽然承明对卫朔恨之入骨,可也不得不钦佩其治政手段高妙。”

“卫朔初入河西时,曾言:天下,无农不稳,无兵不安,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自此拉开了河西大变革序幕。”

……

这天,在彭城内一家酒楼上,有两位气质不凡的客人,正凭窗而坐。

除此之外,刘裕又征调民夫重新整修了一番城池,使其比原先愈发坚固、高大。

唯一美中不足者,受战乱影响,当地商旅不振,贸易不兴。

而刘裕敢这样做,也多亏去年鲜卑入侵,致使当地大户逃亡,留下了大量无主土地。

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刘裕还亲自担任了‘劝课大夫’一职。

即使如此,刘裕通过降低赋税等措施,吸引来一些商贾,最大程度上振兴了徐州经济。

在治理彭城一年中,刘裕所作所为,为他赢得了极大美誉,吸引了不少人才投靠。

先后有彭城人刘钟、到彦之、下邳赵伦之等文武大才主动来投。

,。

从取得徐州大捷始,距今刘裕已驻守彭城一年有余。

一年以来,在索承明建议下,刘裕效仿河西,将彭城周边土地统统分给庶民。

阅读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