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贾政出丑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太守府的人敢让新人顶缸,他就敢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不然总让人觉得他们知府没管好粮仓,他们太守府勤政爱民。

刘同知沉吟片刻,道,“那这样,我把要划给河工的那份粮食分两层给你,你看怎么样?若再多我们知府衙门也是给不出的,你就是把太守大人请来,我也是没法给的。”

贾政一听这人已然给出两层,瞧着怕是真没法子继续硬逼,连太守大人亲至都无法要更多,当即点点头,同这位刘同知一道去画押领粮食。

知府衙门的人向来扣,却也对这些事门清,顶多吵到最后只能扣那些注定要浪费的粮种。

可贾政这次的事情不一样,太守府已经给他详细列明了最低数目,也告诉他最好开多少价,结果他只听人几句就放弃,连文书都给人看了去,可不是丢人丢到家?

趁着贾政还没完全下乡,柳同知赶紧上门讨要剩余的粮食,也暗骂贾政无能。

新人上位好歹干劲十足,不说要足最低限度没准还能多要几分,往常他们都是这么做的,可贾政倒好,一半的量都没要到,就敢签字画押,也不知道是谁要捧他上位!瞎不瞎!

好在知府衙门的刘同知也不过是戏耍太守府的人,没真相闹事出来引起民变,不过最低限度都让他看了去,自然多一两都不会给。

柳同知也没得话说,深感丢人带上粮食赶紧去追人。

太守府的人当即就知道了这件事,扬州太守听完后便是一阵摇头叹息,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官,性子太软了些,也不会考虑事情,若是稍微有点脑子,好歹也得问问太守府旁的文书,这些人对旧例还是比较了解的。

扬州太守也没多下什么命令,只当个吉祥物养着便是,若他真是个有本事的,老早该跟贾赦一样冒出头来,原本他们就不该对他抱有期待。

如今这么快就试出了他的身前,往后只让他做些无关紧要打杂的活便是。

贾政还美美得在路上想着,若是他到了乡下,给那些平民百姓过活的粮种,那些平民百姓该如何敬他,却不知道整个扬州太守府,对他未来的定位,已经明确无比。

这些事情,刘同知也知道,他坑这人一把,其他就是顺道的,不过没成想他家知府老爷听说这事后,格外开怀,甚至连说三个好。

谁能知道扬州太守府那个新来的同知会是他们知府老爷的亲二叔,而且还一手把他家知府老爷养大!!刘同知知道这事后都惊呆了!!!

传说中的那位荣国府二老爷跟他见到的那位想差太大,那么好糊弄就不提了,站他面前一点架子都没有,这还是那位把亲大哥逼到马棚边,又把亲侄子当管家养的荣国府二老爷吗?

莫非,这人属于窝里横?对外人反倒非常好?

刘同知没想明白,却并不介意,反正知府老爷瞧着跟那贾同知关系不好,他们底下人无需给他脸面。就他那样的,这辈子不可能翻身到哪里去。

贾琏这小子心里乐坏了,他老早就知道贾政这人的底细,那是绝对的废物,出门做点什么都容易被人算计,就他书房里那些字画,都有好多是假的,可他还不让人说。

记得小时候他偷偷拿给他家老爷验证,他家老爷一眼就能说出三四个不对的地方,结果他拿回去告诉二叔,二叔非但不信,还罚他有辱斯文行盗窃诽谤之事,他也是无奈至极。

不过也的确跟刘同知说的那样,这人就是个窝里横!对老太太二太太和他们大房,那是相当得严厉,尤其是他们这些小辈,稍有不慎就得挨骂,前头贾珠就是这么生生给他念叨死的,想想也挺可怜的。

对于隔房贾珍,他就没这么严厉了,虽说还是会有看不习惯的地方,也会偶尔多言几句,不过那么义正言辞得骂还是没有的,好像也不怎么敢的样子。

再说他那上司,才几品的官而已,每年送的礼不知凡几,人还不待见他,他竟然也没什么说法,只能在家里感叹时运不济!!!

想到此处,贾琏深深觉得,他当初想要跟随这位二叔,真是瞎了眼了!他若是当初能自己跑官场来混,没准还能混得不错。

当初他好歹也是有王子腾护着的,至少不会出什么事,不过这次也不错,跟着他亲爹走,还有皇子做靠山,往后更不会出事,没准还有不错的前途。

贾政的事,随后就被贾琏放到脑后,他想要知道的,想要花精力的,还是这府上的所有日常事务,就好比今天贾政来领粮种一事,到底该给多少,粮仓里头的东西该怎么规划,都是门大学问。

刘师爷见他没什么架子,却还如此好学,把往年的旧例全部查出来仔细看,也为扬州城的百姓高兴,这次的扬州知府,看上去是个能干事的好官。

可受灾的地方拖不得,不然明年若是个丰收年,因为粮种没给够可怎么是好,平白浪费政绩不说还得挨上头一顿批。

往年太守府几个同知是门清的,哪个地儿明年可能丰收,哪个地儿难以丰收,哪个地儿土地多哪个地儿土地贫瘠,他们都是知道的,所以最低得多少,谁都心知肚明,就是吵架,也得把事儿给安安稳稳干完。

太守府的人如何会真的让贾政一个人干这么要紧的活,不过是想看看贾政这人到底有几斤几两,看看他对民生之事懂多少。

结果当然是大失所望,太守府的人得知贾政领到的具体数目,几位同知差点没当场厥过去,这要是真领这么点粮种下去办事,非闹出民怨不可。

上年受灾的地方多,粮价的确有所上涨,可也不是没地儿大丰收,知府衙门每年都是去大丰收的地儿收粮囤积的,他们才不会蠢到刚好缺粮的时候买,所以能差到哪儿去。

倒也不全是因为知府老爷要贪污, 不是还得压着赈灾吗?这种事关民声的事对没什么背景的官老爷来说,就是头等大事,稍不注意就得满门抄斩不是闹着玩的。

贾政即便不想去, 也没人可以替代他,他要是空手回去左不得要挨顿骂,太守大人对他怕是会失望。

深深叹口气, 贾政只得走入这知府衙门大堂。

领完了粮食,贾政对比要去的几个县的人口稍微删减些,这便带着粮食下乡去了。

从头到尾,他的好侄儿贾琏都没出来他,贾政对此倒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若是出来见他反而尴尬,这样也挺好的。

“那……那这可怎么办?太守府必须得领这个数,不然我不好交差啊!”贾政一听这解释觉得也不差,库房的粮食都是准备赈灾救急用的,每年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新粮,可银子只有这么多,粮价上涨可不得少得了。

刘同知见他如此好骗,竟没指着他鼻子骂,忍不住捂脸笑了笑。

知府衙门也是有两同知的,他们虽然没师爷权力大懂得多,但往常的文书工作还是明白的,发放粮种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架不住有旧例在。

资历深一些的同知更擅长做这些事,新知府今日刚到,太守府的人就上门找事,他们可不能丢人。

哪像往常时候, 动不动两边就得干架,太守府的说数目不对粮种不上档次, 他们府上说数目太多仓中没有积余粮种只得拿次等的给, 吵来吵去总能让外人看笑话。

不过说真的, 江南年年有水灾,不是这儿被淹了就是那儿漏水了, 堤坝年年修年年堵不住, 他们知府衙门的确没有太多粮食。

这位刘同知对比往年几个县的人口田地,再对比今年受灾区的人口,稍微加加减减,为了给贾政一个讨价还价的空间,故意把能够给的稻种压得很低。

刘同知同样是个面目和蔼的正派书生,诉起苦眼泪直流,一边擦着眼,一边解释着。

“老哥,不是我们知府不想给足你们粮种,只可惜上年多处受灾,粮价疯长,上头拨下来的银子除了换仓库的陈粮外,真换不到多少粮种了。老哥您也知道,库房那粮食是上头盯死了的,是要掉脑袋的大罪,咱们知府可半点不敢欺瞒。”

贾政推脱不掉职责, 只得满脸不忿得找上知府衙门, 羞得面目通红站在门外头好一会儿。

知府看门的捕快不认得这人, 却不妨碍他们看笑话, 单看他身上官服,就知道这是太守府的同知。

每年这个时节,太守府的人都要来取粮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不过这人表现如此,太守府还专门派个新人来, 怕是对他们新上任的知府颇为忌惮,都不敢随意上门来闹。

阅读红楼之上进贾赦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