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誉王府02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听着不是要撵她出寒香寺,青菀稍松了口,先就着这话应了声,“我且想个一时半刻,回头来与净虚师父您说定。”

拿着碗筷这就去了,到井边打出凉水来。歪着木桶倒出些水在碗口里,伸手去涮,脑子里琢磨的便不再是山下香扇弄那家药材铺的事情。现在净虚要走,她要不要跟着。当时脑子没打过弯,这会儿再想一想,其实也没有旁的选择。

她若是不跟着净虚,就得自个儿下山,住持不会留她,结果与跟着净虚是一样的,横竖都要离开寒香寺。而跟着净虚,不过是去京城游走一遭,还是要回来的。况她又想起,那个自称与一清通奸的男人也去了京城,总还算有着些方向。

离开寒香寺,也不必往苏州城里去。沿着郊外小径,向北而行。有去处,却行踪不定。不知要走多少春秋,也不知会途径哪里。青菀跟着一清去过不少地方,吃过不少化缘化不来挨饿的苦。对游历,并无太多热情,逼不得已罢了。

她跟在净虚后头,不问路径,不问行歇时辰。两人俱默声,互不说一句话,直直走到晌午。在一处密林里停下,斋饭无处化去。歇下身子捏腿,净虚才问了句,“你可识得路?”

青菀呆愣片刻,才想起净虚一直也未出过苏州地界,不识路是理应的。偏她性子孤傲,无半分许人置喙的气质,叫青菀常常都默声拿自己当个人偶,随她吩咐。眼下求助起她来了,然她也不是很明白,这就尴尬了。

她说:“早前跟师父游历,都是随她带路,亦是不拘目的。眼下要说怎么最快到京城,我也说不上来。”

净虚吸了口气,心想她果也没看错,这丫头是个草包。当初不愿下山,就是没有主张,寻不到出路,心里胆怯,所以才冷风里守了几日,要她留她做弟子给她条活路呢。

她平平心气站起身来,给青菀甩下一个背影,道一句,“走吧。”

这一日从一农家小院里出来,带一脚雨后湿泥,继续得往前赶路。院门前请年老拄杖的阿嬷留步,感谢言辞要表,但说一番。

那阿嬷两鬓斑白,额间纹路深深,枯黑的左手提一布兜子往青菀面前送,“家里没什么好的,也就这些东西,两位师父拿着路上吃。下一处还不知哪里着落,免得饿了肚子。”

青菀推辞不要,却架不住这阿嬷盛情,便伸手接下了。与她又是一番感谢,说些佛祖定会庇佑之言。青菀说这话的时候诚心,不算哄骗。

阿嬷将两人往村头上送,步履蹒跚,又与她们说:“你们可别往亳州那方走了,那里地临黄河,连年遭受水淹,饥荒成灾。土地上都生盐面子啦,白毛毛一片,长在地里,生不出庄稼来。荒民多,流寇盗匪也多,眼下不知什么境况,师父们便绕着道儿走吧。”

难为阿嬷还与她们说这个,倘或不交代,她们也还真不知道亳州是这个样子。既如此,那自然是要绕道儿走的。匪患猖獗,她们去了能坐地感化不成?人挨了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大是不讲人情的。

青菀也不大识得地界方向,问了亳州在哪处,不过转个头,往对头方向走去。心里想着离京城尚远,多绕几天也无甚影响,横竖都得要不少时候。她又和净虚都是巴望着早到的,到了便可安生。寺院里落下脚来,得可休整两日。飘在路上的日子难过,吃喝住行,尽数是凑合来的。

却说问路、领路、借宿、化缘这些事一路上青菀包办,净虚只管自己念经修身。这会儿还是一样的,听罢阿嬷的话,她仍是让青菀领着。倘或走得不甚顺遂,便叫她只身一人前头探路去。问出可行的方向,回来再领了她一道儿往前走。

眼下亳州去不得,这绕路怎么走,还得青菀沿途打探。可这入了郊外,民舍稀少,几里地也见不出一个人家。其间又有矮山沟壑,攀涉过去,更是不见人烟。半山腰放眼往下,茫茫四野,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山路崎岖,偏又有许多碎石,脚下稍不稳当就会搓滑一下。

好容易攀过一座,眼见着要到山底,旁侧密草杂林中突然蹦出几个大汉来。青幞头,束腰短衫,黑皂靴,手里俱持大刀长刃,显不是善徒。青菀和净虚都叫吓得惊了一下,连退几步靠在一处。

望望几人凶煞神色便知,怕是遇上山匪了。青菀吸了半口气,摆出出家人的姿势来,低着嗓子出声,“我们是过路的,请施主行个方便。”

几个大汉听言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其中一个道:“我们是截道儿的!”

次日早板梳洗,连早斋也不及用,便斜过肩腰挎了包裹,跟着净虚出寺门往山下去。那时天色已发亮,照着前庭桃花一片如粉缎。一直走到阶矶下沿儿,净虚才回头遥遥看了一眼寒香寺。青菀便如她一般转身,看着寺庙座在雾色中,阵阵响起钟鸣。

出家人出门不持钱财,靠的是施善化缘。手捧钵盂,心无杂念,以历练自己、普度众生为己任。这说起来是天大的话,青菀不知道佛法精深的净虚是不是这样。她有生之年所见之人里,只有一清恪守不渝。凡人之中,能做到此种,实为少之又少。

青菀合掌躬身出去,外头已是繁星渐起,夜色趋渐浓重。染一头月色,听着脚下闷响,回去自己的禅房。禅房里如今只剩下四个小尼姑,仍是睡一张通铺上。叫打发了不少个,偏最先被撵的青菀还留着,跟着净虚长脸。旁人心里多少有些吃味,更是不大搭理她。

青菀也无所谓,能说讲的时候闲话两句。不能说讲,谁给谁打奉承呢?又不是非得求的人。净虚那处她已经日日摆尽了卑微的嘴脸,回来脸多半也就搁着放松了。

她翻出自己的几件薄衣单裤,并两件夹棉的,再些灰帽布鞋,打了包裹放在床头。收拾妥当,心里空落,又惦记起一清来,自又翻拉出她之前替一清留下的一些东西。带不走什么,只挑了一身灰袍缁衣,往包裹里塞了。

人又嬉笑,说哪里不一样呢。细致瞧过的该知道,那脸蛋美丑确有不同,手上挂的一串珠子也不一样。有人挂檀木的,有人挂蜜蜡的,还有人挂菩提子菩提根。絮絮叨叨,这又讲起小叶紫檀来了。

偌大一个苏州城,想查这般无头无脑的事情,并不容易。在那些个时间当口上,见过小尼姑的人不会很多。然还能记着的,便更是寥寥。再说即便真有人见过且记得,那是不是寺里死了的,必然是不能知道。可青菀与自己较了死劲儿,非要探摸些东西出来,因还是暗地里细查。

到了春末时节,也终是叫她顺藤摸瓜摸出了些许端倪。有人瞧见过,之前香扇弄里的一间药材铺,夜半跑出来过小尼姑。瞧见之人倒没觉得有什么,尼姑去药材铺里买药材有什么值得多生心思的?可这会儿叫人问起来,就显出了蹊跷。因那药材铺在寒香寺的事情闹大后,也悄没声关门歇了业。那铺主呢,阖家带口离开了苏州,同样没了音信。

她把洗好的碗筷倒扣空水,瞧着干了大概,便拿了又往净虚的禅房去。心里有了主意,说得也直接。她将碗放好在方桌上,去净虚跟前,交握两只手在身前,“净虚师父,弟子在这世上已无亲人,这辈子都跟着您了。”

净虚与她没什么情感,留她不过是看在她会伺候人这事上。因也无话交代,只叫她回去收拾一番。明儿天不亮,她们就得下山赶路。

青菀收拾碗筷的手顿了顿,继而放缓动作,心里首先想到净虚是不是要撵她走。面上却是不显,沉着地应了一句,“知道。”

净虚捋下手腕上的蜜蜡串子,挂在虎口间,又说:“我与住持打了商量,要离开寺里,往京城去。游历是一方面,到了京城阔了眼界,听我佛之中功德无量者讲习佛法是另一方面。等这阵风波过去,再回寒香寺,仍是此处与人解忧解难。你若愿随我同往,便回去收拾些衣衫鞋袜,明儿便与我上路。若是不愿,可自寻出路,都随你心意。”

青菀一袭青灰单袍,抱着黑木钵盂,阴沉着脸低头出城门。城壕上杨柳成排,正是如烟如雾的时节。偶尔飘落几团白棉絮,刮落几绺粘在灰帽缘上。青菀抬手掸一掸,沿着车辙满布的黄泥路继续往寒山寺回。

她找到了药材铺,可药材铺的线索又因为它的消失而断掉。虽说药材铺这事隐约证明了那三个小尼姑的死很是蹊跷,但也再拿不出确切可靠的信息与证据。便是此中联系,也可断为臆想。

一清的事再问不出细致的来,青菀便问早前三个小尼姑死那当口儿都有没有人瞧见她们在山下去过什么地方。毕竟那三个都是死在夜半,且都是从山下回去以后以各种方式自杀而死的。倘或其中有什么曲直多半可能还是在山下惹了祸。

但人说了“这可瞧不准,谁知道谁个?她们一个个地秃头圆眼,穿一色的衣裳,一色的鞋袜,抱一样的黑木钵盂,雌雄都辨不出。”

四月时节,山下桃花早已随风落尽。山高气候稍寒,寺宇前庭几处桃树便才将将开花。青菀把钵盂往怀里抱抱,脚下一抬一步阶矶,越过汉白玉石坊,由边侧角门往寺庙里去。现时寒香寺冷清,除了寺里女尼见不到旁人。

青菀径直把化来的斋饭送去净虚的禅房,方桌上摆好碗筷,请她过来吃饭。碗里盛着萝卜疙瘩汤,清素可口。

净虚不急不慢地把一碗吃尽,放下手中的筷子。她起身往蒲团上坐去,理顺自己的衣襟袖摆,忽然开口说:“寒香寺呆不长了,近来住持打发了不少人,你知道罢?”

防盗章住持与寺里的一众大尼小姑皆不太理会青菀却也不放她自个儿清闲,仍是三两日差遣到山下去。青菀倒也愿意往山下跑,却不是乐意被差遣呆气地想为寺里添份力气。只是她要山下打听消息去这样行踪显得最是寻常不会叫人多揣测了去。

她在山下探查足有一月常着俗装,绾一歪髻在茶坊、酒馆、瓦肆间有意无意打听两句。往常这些地方人最多,凑在一处言三语四什么话儿都可探听出几句来。她问寒香寺的事人便聒聒噪噪说上一堆。

寒香寺早在死了三个小尼姑的时候名声就在城里坏了起来。后又因一清与山下男人通奸被捉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说的舌根料。有些话说得不堪入耳甚而有人说,“那些嘴里日日唱着阿弥陀佛的姑子们不知在床上吟叫的时候唱不唱这一宗,可真是羞死真佛了!”

阅读青琐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