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楚国的辉煌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暴露侧翼,陷入了狐毛、狐晏所率领的晋国上军和中军合围之中,损失惨重。

十年前,吴楚爆发了“柏举之战”在那一场大战中,“申息之师”作为大战的主力,赶至汉水西岸,与伍子胥和孙武统帅的吴国大军对峙。关键时刻,首相子常弃军逃往郑国,丧失主帅的楚军惨败溃逃溃逃,吴军乘胜追击,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一路向郢都扑去。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大臣的反对,带领亲信逃走,楚军立即涣散,失去了统帅的“申息之师”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遭到了吴国的沉重打击,十不存一,无数名将在大战中惨死。

但同时,申息之师的顽强也大大的出乎了夫差的意料,得以让楚王带着妹妹顺利的离开郢都,又在后来秦国的帮助下,复国成功。

熊胜回道:“哦!他的名字叫白善!”

“白善?”赵姝轻轻的把那人的名字低吟了两遍,随后道:“我在晋国的时候,曾听闻楚国的巢县大夫喜欢招揽勇士,在他的手下有三大勇士,分别叫:白善、熊宜僚和石乞,每一个都几乎有五百人之勇。想不到现在能够得见其中一位,赵姝也算是三生有幸了,不知另外两位呢?”

对于赵姝能够如数家珍的说出与自己相关的消息,白公胜微微的愣了一下,随后道:“白将军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勇士,本来他已回到家乡澧阳,筑圃灌园,以种植中藏药草为生,不大干预政治,是我多次邀请才愿意出山。虽然名义上,他是我的手下,但实际上他们三人,我从未以下属看待,与我一向是同出同进,至于赵小姐提到的石乞和熊宜僚二人,他们都还留在巢县防止吴国大军。”

“白公礼贤下士之名,果然名不虚传,不过白公这般到处招揽勇士,在自己的封地内也到处招兵买马,不知道楚国郢都内各位高层会怎么想呢?”

那个赵姝的每一句话,仿佛都是随意说出来,可是却有犀利得让人难以回避。白公回道:“令尹把熊某封在巢县,自当有守护楚国疆土之责任,现在为楚国招揽贤士,令尹大人想来也只会称赞,又怎么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

“吴国这些年声威正盛,吴王政治重用伍子胥、军事重用孙武,将军也大意不得啊!”

“谢谢赵小姐的忠告,熊某一定会紧记的。”

“哼!”那个持着阔剑的楚国武士冷哼了一声,“来了又怎么样,当年大战之时我身在国外,没能参与大战,这些年早就想会一会那些吴国人了,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

“不知这位勇士是?”

现在的楚国一方,虽然只有三十多人,但是所散发出来的这股气势,比他们对面的那些晋国人,实在要强太多了。

“当年那一场大战过后,残留的‘申息之师’,不过只剩下了一两千人,再也不复曾经的荣耀了。因为我的封地正好面向吴国,所以令尹子期就把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我,让我负责镇守楚国边界。”

“哦!看来令尹大人很是器重你啊,不管怎么说,这可都是一支曾经威震中原的雄师,不过!”赵姝轻轻的转动着眸子,道:“‘申息之师’虽然强大,但我听说,你们的死对头吴国人,似乎也来到了这里。”

为了能够管理好申国和息国,楚文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新政,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郡县制”,为巩固和统治楚国的疆土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时间将会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大气魄的改革,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县”,封建制度开始向集权制度转变。两千多年来,包括秦始皇在内,所实行的郡县制和后来的市县管理制,都源自于当年楚文王推行县制的成功管理经验。

?当年的楚文王第一次打破自商周以来,各路诸侯已经使用了上千年的世袭分封制,在大商王朝时期,便已经有了内服外服制度。在吸取大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后,诸侯的实力越来越是强大,王权被架空,使得中央政权名存实亡的经验教训。楚文王改变传统的依靠楚国贵族分封式的间接管理模式,改为直辖式的直接统治,任用非楚国王室成员彭仲爽为申县的令尹县公,但没有世袭的权利,直接管理楚国的疆土。

楚王对县公有直接任命和调遣的权力,率先打破了世袭制的传统,楚王可以直接从县邑征集军队和赋税。设县之后,土地占有形式,赋税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都集中到国君一个人的手中。

“申息之师”虽然已经没有了,但它的余威仍然能够威震着中原各路诸侯,传闻齐国国君在效仿“申息之师”,在齐国同样组建了一支性质相同的军队,名为“齐技击”。

顾千玄也没有想到,随行的这几十人,居然都是当年“申息之师”的残兵,而且很可能都是那场“柏举之战”的幸存者,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枪林弹雨中存活下来的,难怪都有着这样的手段。

“申息之师”一步步见证了整个楚国最为辉煌的时期,但同时也见证了楚国的衰败。

曾经在决定中原霸主之位的“城濮之战”中,“申息之师”作为楚军的左路军,以陈、蔡军为右军,由子玉统帅。晋统帅先轸下令首先击溃较弱的楚右军,并让晋上军假装败退,在战车后面捆绑树枝,撤退的时候灰尘蔽日,制造已经大败的假象。“申息之师”主动出击

同时为了保障楚国王权的稳固,楚文王收编了“申、息”两个地方的遗民,先后建立了“申之师”和“息之师”两个武装部队,这便是后来闻名诸侯的“申息之师”。在设置县制以前,楚国的军队主要由王室成员率领的王卒、卿大夫个人的私兵组成,楚文王创县制后,县邑之师便开始成为楚国主要的军事力量。

“申息之师”不仅是楚国问鼎中原的开始,更是楚国讨伐各路诸侯国的一支强军,虽然只占了楚国大军的十分之一左右,却为楚国的霸业立下了无数功劳。

申国,乃是姜氏之国,周宣王时,为了加强对南方局势的控制,封申伯于淮河上游地区,成为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门户重镇。

至于息国,乃是周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的封国,在东周初年,也曾是中原的强国之一,曾经派出大军讨伐过郑国,结果在郑国边境被打得大败。传至十四代,当时的息侯有一个夫人名为息妫容颜绝代、目如秋水,因为蔡哀侯对自己的夫人非礼,便请求楚国讨伐蔡国,楚文王同意,派出大军打败了蔡国,俘虏蔡侯。蔡侯为此怀恨在心,在楚文王面前极力赞誉息妫的美貌,楚文王随后又灭亡息国而娶了息妫。这个息妫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桃花夫人,为了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便委身下嫁楚文王,后来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子嗣,其中之一便是后来的楚成王熊恽。

?其实在组建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申息之师”都是以地方部队的身份出现在楚国政坛,负责镇守楚国北部边界,直到一代雄才大略的楚庄王横空出世,将“申息之师”的统治权交给了当时的令尹孙叔敖。在决定当时中原霸主之位的晋楚“邲之战”中,孙叔敖率领着“申息之师”,打败了荀林父率领的晋国大军,从此“申息之师”开始威震天下,楚庄王更是坐上了中原伯爵的宝座。

在“邲之战”后,“申息之师”又参加了伐宋之战,大败华元,眅曾率领“申息之师”大败戎狄,俘虏戎蛮子赤,被楚昭王封为左司马……在那一段时间,申息之师几乎战无不胜,成为了楚国完全崛起的象征,参加了此后楚国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鲜有败绩。

楚国的声威在达到巅峰的同时,申息之师在楚国朝堂之上的地位也愈发的显赫,其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楚王直属的中央军,由历代楚国令尹直接统帅。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日渐式微,一些诸侯通过不断的兼并弱小,越来越是壮大。南方的楚国经过百余年的筚路蓝缕,开始日益强大,开始不断对四邻用兵,在降服南方诸国后,北上开疆拓土。

大约两百年前,在楚国北上开疆途中,发生了一个和晋国的“唇亡齿寒”,几乎完全相同的故事。

当时楚文王向邓国借道攻申国,邓国的国王邓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他亲自出城迎接楚文王的大军,他的大臣骓甥要他提防这个外甥,可是邓祁侯不听,执意借道给楚文王,等到楚文王灭掉了申国后,回师途中就顺手灭掉了邓国。随后楚国便开始进入了一个恐怖的扩张期,先后又灭亡了谢国、息国等几十个诸侯国,其中以申国、息国最为强大,这两个地方民风强悍,纵然是楚国,在对战过程中也吃了不少的苦头。

阅读会稽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