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赵瑾之殇,南华降国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皇甫彧猛地一甩手,“不见!”

小太监见此,忙退下,章公公却忍者皇甫彧的怒气,道,“陛下,娘娘这是送药来了……”

寝殿之外,徐贵妃站在门口,身后是随身的宫女,手中还拿着一个食盒。

徐贵妃的脚步不停,依旧提着食盒进去,“陛下让臣妾出去,臣妾送了药进来,让陛下喝下去了,再出去便是,绝不扰了陛下的眼。”

徐贵妃的声音不急不缓,面对皇甫彧的时候,似乎永远都带着那一抹温婉与宁静,莫名便让人感到心安,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皇甫彧一直让徐贵妃跟在身边的原因。

见此,皇甫彧闭了闭眼,倒是没有再说什么了,将食盒放在桌子上,然后打开,将里边的汤药拿出来,端至皇甫彧的面前,“陛下,趁热喝吧,天大的事儿,都不及身子要紧,身子好了,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皇甫彧接过药碗,将徐贵妃端过来的汤药猛地喝下去。

徐贵妃接过空碗,拿出帕子为皇甫彧擦了擦唇角。

皇甫彧经过方才的大脾气之后,好像逐渐安定了下来。

章公公有些求助地看向徐贵妃,徐贵妃见此,将药碗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然后蹲下身,将被皇甫彧仍在地上的折子捡了起来,放到床榻旁边的小几上,“可是前方战事吃紧,陛下心中忧思过甚?”

皇甫彧瘪了一眼那折子,声音有些阴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要议和的是他们,如今,议和不成,谈不拢,却只会拿着折子回宫问朕该怎么办!”

徐贵妃听此,不语,她永远都懂得,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

皇甫彧眼神阴鸷,突然转过头来,看着沉静的徐贵妃,“爱妃,朕是不是真的要成为亡国之主了?”

徐贵妃一愣,而后安抚道,“怎么会,陛下诚心求和,眼下虽是谈不拢,但是,诸位大人,必定会竭尽全力的。”

“呵呵,诚心求和……诚心……谁又知道,朕是迫不得已呢?”他一会儿情绪激动,一会儿情绪好像又有很平静,看起来并不是很正常。

然则,这样的时间,已经维持了一段日子,便是时常跟在身边的章公公,都只是觉得陛下因为如今的局势而情绪不稳定,并没有别的关系。

徐贵妃安抚道,“列祖列宗,会懂得陛下的心意的,不会怪罪陛下。”

这句话,不知是哪里触动了皇甫彧的心思,他原先平静凄恻的神色又猛地变化了,死死地掐着徐贵妃的手腕,“列祖列宗不会怪罪,连你也觉得朕是一个废物,是一个守不住南华的废物是不是?”

徐贵妃脸色微变,“陛下!”

便是章公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皇甫彧,也不由得脸色大变,“陛下,陛下……”

皇甫彧却好像听不到声音似的,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徐贵妃,好像在看着别的什么人似的,掐着徐贵妃的手越来越紧,他好像有恢复了力气似的,猛地将徐贵妃甩向了另一边,“连你也看不起朕,啊,你们,你们都看不起朕!”

“你们都不把朕放在眼中!”

他甩开徐贵妃,徐贵妃身子不稳,一下子被甩到了地上,额角碰到了桌子的边缘,顿时升起一阵眩晕之感。

皇甫彧站在床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徐贵妃,神色阴鸷。

章公公见此,赶忙过去,“娘娘,娘娘没事吧?”

徐贵妃微微甩头,“公公,陛下情绪不稳,快宣太医!”

寝殿这边的动静,让整个宫殿内的人都惶惶不安,不一会儿,太医一贯而入,皇甫彧终于又安定了下来。

徐贵妃坐在床边,似乎额头未曾受伤一般,“太医,陛下的身子如何了?”

太医摇了摇头,“陛下思虑过重,这段时间,情绪极为不稳,若是受了刺激,便极容易变成方才的样子。”

徐贵妃道,“如此,可需要给陛下调理药方?”

太医点了点头,“老臣这就重新去写方子。”

闹腾了许久之后,寝殿之中方才重新安静了下来,徐公公这才对着徐贵妃道,“娘娘,陛下这里有老奴在,请娘娘先回去休息。”

徐贵妃点了点头,再看了看皇甫彧之后,便离开了皇甫彧的寝殿。

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之中,贴身的宫女看着徐贵妃额角的淤痕心疼不已,“娘娘的额头都受伤了,陛下……唉,算了,奴婢先给娘娘抹些药膏。”

徐贵妃道,“不碍事,你也别着急了。”

宫女可不依,去柜子里拿药膏去了。

徐贵妃坐在椅子上,抬手轻轻碰了碰自己的额头,唇边却升起一抹嘲讽的笑意,皇甫彧,还是这副样子,当年是,现在也是,永远要靠别人来承认自己不是个废物!

徐贵妃在寝殿之中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便听见外边传来宫女急匆匆地脚步声,宫女进入了宫殿,低声道,“娘娘,不好了,陛下醒来之后,便马上派人去查抄文昌侯府,陛下认为文昌侯之所以多日议和失败,乃是因为于国不忠。”

徐贵妃听罢,却非常平静,宫女有些迷茫,“娘娘,您……”

徐贵妃悠然一笑,“咱们陛下,总是喜欢将所有过错推到别人的身上来彰显自己是正确的,查抄文昌侯府,呵!自从孟氏没了之后,文昌侯府便是南华的文臣之首,陛下这是要自取灭亡啊……”

宫女愣愣地看着徐贵妃,竟是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查抄文昌侯府的圣旨已下来,华都之中,百官纷纷来见,阻止皇甫彧的这一行动,但就是因为这样声势浩大的阻止的行动,让皇甫彧的脾气更加暴躁,更是听不进去百官的任何语言。

消息很快传到了虞城,文昌侯得知这个消息的手,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轻叹了一口气。

第二日,文昌侯便带着议和大臣与玉无玦告辞了。

阮弗看着文昌侯与来时无二的神色,道,“侯爷此回华都,可知会有何结果?”

文昌侯一笑,神色竟有悠然之意,“老夫知道太子妃想要说的是什么,只是,这是文昌侯府的命,陛下已经无计可施了,想要找一个人来挡在身前,担下亡国罪名。”

“既然如此,侯爷又何必急着回到华都?”

文昌侯摇了摇头,“陛下不会真的杀了文昌侯府,老夫在华都,等着太子和太子妃的大军。”

玉无玦和阮弗点头,拱手道,“侯爷一路平安。”

文昌侯点头,转身,踏上了马车。

议和失败,消停了一段时间的战事便重新起来了。

而议和失败之后,皇甫彧似乎也是破罐子破摔了,直接下旨给虞城对面的南华大军,务必要阻拦辰国的军队。

然而,辰国的大军若是要过去,又能如何阻拦呢?

而短暂的和平之后,赵瑾的赵家军,已经脱离驼峰山,撤回了南华国内,与东部战线残余的兵力在南华中部汇成一线,回到了南华的赵家军,似乎又变成了那个南华第一的军队。

赵家军一共有二十万之多,深入辰国之后,再被围困在驼峰山,赵家军加上南华的其余军队损失过半,然而,这个过半之中,几乎全部都是南华的其余军队,赵家军的主力,却是生存了下来。

这个消息,玉无玦和阮弗早就知道了,而这也是为何玉无玦默许赵瑾带着赵家军回到南华国内的原因。

赵瑾与东部的残余兵力对抗上,接着如今四五月的好天气,大军行军的速度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的快。

加上一路从北方南下,大军部署得似乎很是得当,赵瑾绝处逢生一般,接连收回了南华的四个城池。

以赵瑾所在的赵家军为中心,在南华的中部,形成了辰国大军包围之下的新阵营。

消息传回华都,皇甫彧大喜,赵瑾回到南华,便如同他的定心丸一样,如此一来,皇甫彧再次下达命令,与辰国的军队死磕到底。

虞城前方,后方皆是战火纷飞。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身处虞城的阮弗和玉无玦却是一派悠闲的模样,似乎并不为形势若扰。

玉无玦看着后方传回来的战报,赵瑾的带领之下的赵家军,正在凶猛进攻。

他将消息传给阮弗,阮弗看了一眼之后,便淡淡地放下了纸笺,“以赵瑾的聪慧,若是在平常的话,必定不会选择这么猛烈的进攻,即便赵家军再如何悍勇,也是双拳难敌四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接连攻下四城,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只是赵瑾已经没有机会了,也没有选择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赵家当真是南华的忠臣良将!”

玉无玦道,“赵瑾如此猛烈攻击回来,即便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也没有办法,若是时间来得及的话,或能在虞城背后造成一击,缓解前方战局的紧张,即便不能,赵瑾也只有这个选择了。”

阮弗点了点头,长指在那信笺上敲了敲,“无玦,我去平潆吧,我想看看赵家军。”

阮弗话语平静,玉无玦见此,轻叹了一口气,“自赵瑾退回南华之后,我便知道,你迟早要开口与我说这句话。”

阮弗眨了眨眼,笑看他,“既然如此,你必定做好了让我暂时离开的准备。”

玉无玦皱了皱眉道,“暂时。”

阮弗一笑,“当然是暂时,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其实……也说不上是什么执念,只是,对赵家军总是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执念而已。”

玉无玦握了握她的手,“我知道了,我让十二跟你去,一切小心。”

阮弗郑重点头。

太子妃离开虞城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毕竟阮弗在战事之中的存在,更像一个军师一般的人物,只能在重要地方进行一番指点,或者进行战局部署的安排。

两军交战,玉无玦继续镇守虞城,而虞城背后,是赵家军和辰国的军队在纠缠。

虽然是收回了南华的四座城池,但是,赵家军也是损失惨重,加上东部战线的所有将士,在分走了回收城池之后镇守的城池的兵马,如今赵瑾手中能用的,也只剩下了十来万的兵马。

现今,辰国兵马正与赵瑾在平潆交战。

平潆的大将,正是当年在楚州跟随阮弗作战过的吕光临吕将军。

自从当年楚州一别之后,吕光临一直带军守着东部一带,此时战事繁复之后,才出现在了接近南华东部一代的平潆之地,见到阮弗的时候,也是尤为激动。

阮弗与玉无痕随着迎接的人进入了平潆的大帐,“吕将军,多年不见,还是威猛依旧。”

平潆的部将谁也不知道阮弗会来,直到刚刚众将在商议战事的时候,外边送来了阮弗的印信,吕光临方才如梦初醒,赶紧将人应了进来。

这位老将,这么多年过去,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可是见到阮弗的时候,却仍然记得六七年前,楚州大战,那个少女的风采。

因此,吕光临显得很是激动,“太子妃,这……太子妃不是与太子一道在虞城,怎么会来了平潆?”

阮弗笑笑,“当年在楚州与吕将军合作过一次,多年不曾与吕将军一道作战了,见着吕将军在平潆,本妃便来看一看。”

吕光临微愣,立刻反应过来,“太子妃可不要寒碜末将,太子妃的本事,末将万万不敢当。”

那话原本也不过是说笑,吕光临看了一眼,阮弗的身后只有一个玉无痕,不由得到,“太子妃只与十二皇子一道过来么?”

阮弗微微点头,笑着,已经在会议桌上坐下,“吕将军这是嫌本妃没有带几名大将过来么?”

吕光临道,“太子妃说的什么话,不过一个赵瑾,小子本事不小,但也不用太子妃亲自出手。”

阮弗笑了笑,这才正色道,“此次本妃前来平潆,并没有放开消息,诸位也不必刻意宣扬了,”

吕光临与众将彼此对视,“太子妃,莫不是真的为赵家军而来?”

阮弗扬唇笑道,“本妃就是想来会一会赵家军,有何不可?”

吕光临自是摇头,一时半会,也不知阮弗在打什么主意。

众人这才重新坐了下来,继续方才未商量完的事情。

而自阮弗来了平潆之后,双方的战事也更为激烈了。

已经几日过去了,赵瑾所带领的赵家军,竟还能坚持得住。

站在平潆的城墙之上,看着一场恶战过后,有些凌乱的战场,吕光临站在站在阮弗的身边,道,“赵瑾这小子,倒是有不小的本事,被围困在驼峰山三个月之久,却依旧还能在双方的夹击之下保存了大部分的主力,如今,仅仅依靠十几万兵马,也能在平潆之外坚持许多日,不得不说,末将行军打仗一辈子,也是极少见到这样的军队和将领。”

阮弗目视前方,淡淡道,“若非如此,赵瑾也称不上是南华第一的大将了,论行兵布阵,指挥军队,南华无人能出其右,而赵瑾的赵家军,自存在开始,军队的训练方式便自成一套,与南华的其余军队皆是不一样的,因此若是以对付一般军队的方式对付赵瑾和他带领的赵家军,虽然也会有效果,不过总归是收效不大,战线也会被拉长罢了。”

吕光临叹了一口气,“难道这便是赵瑾被困在驼峰山这么久还能出来的原因。”

阮弗笑了笑,微微点头。

吕光临这才郑重点头,“怪不得,末将以为,不多时便能将这十几万军队解决了,如今却……”

阮弗摇了摇头道,“吕将军作战经验丰富,只是,可能与赵瑾对峙的经验太少,加上自从当年一战失败之后,这几年,赵瑾一直在有目的的训练赵家军,难以抵挡,本就是情有可原之事。”

吕光临摇头笑道,“不过即便如此,赵瑾只怕也是坚持不太久了。”

阮弗道,“赵瑾别无选择,若是拖下去的话,相信他会拖得很久,但是,现在南华情况危急,容不得赵瑾拖下去,所以,他一定会背水一战,一定会主动进攻,这段时间,赵家军这般猛烈进攻的目的,便是在此。”

吕光临自是明白这第一点的,不由得道,“如此,太子妃可有何良策?”

阮弗目视前方苍茫之地,手指突然指向了一个地方,“那边,可是姚水谷?”

吕光临点头,阮弗却是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方才道,“吕将军,着众将议事吧。”

吕光临眉目微沉,“是!”

另一边,赵家军大营之中,赵瑾正站在沙盘之前,看着如今的大军形势图。

旁边,跟着的是赵瑾的亲卫。

现下的赵瑾,眉目微沉,带着一股冷意,当年在元阳城想要与玉无玦对阵进行比试一番的青年意气,已经从他的面上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亲卫看着赵瑾眉目紧锁的样子,开口道,“将军,这几日,两军交战的时候,南华那边的战术,似乎时时刻刻发生变化,且所表现出来的,似乎对我军形势很是了解,也极为了解将军的战术,如此,对眼下形势,实在是不利。”

赵瑾点了点头,目光依旧放在沙盘上,平潆所在的地方。

“嗯,我知道。”

“既如此,将军……”

赵瑾伸出一只手,阻止亲卫的话,“不必说了,即便前面是龙潭虎穴,赵家军也绝对不能退,华都危在旦夕,赵家军即便是全部战死,也要为陛下争取最后的时间。”

亲卫微微动容,“是!”

此后,平潆之内,南华的大军与赵瑾的赵家军,战斗依旧激烈。

看着底下纠缠在一起的两方人马,阮弗也不得不感叹,赵瑾的赵家军,最适合在这等广阔地方开战,以赵家军之威猛,很容易形成吞并山河之势。

这一只忠诚于皇甫彧,却多次被皇甫彧不信任的军队,终究是留不住了。

阮弗在心中轻叹了一口气,看向战场的后方。那边,赵瑾高坐马上,目光沉定的看着战场之中的形势。

相隔有点远,阮弗看不清赵瑾的模样,却也知道高坐马上,身穿铠甲的那人就是赵瑾。

而此时此刻,赵瑾也在看向阮弗的方向,即便很多年未曾见过阮弗了,甚至阮弗的装扮,也不是当年去南华的时候的模样了,可是,只稍一眼,赵瑾便认出了这个人便是阮弗,

因为,有些人,不论如何岁月如何变化,只要她站在那里,便能让人一下子认出来。

赵瑾看见了,旁边的人自然也看见了,不由得惊道,“赵将军,那,那不是辰国太子妃?”

赵瑾无声点了点头,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辰国太子妃不在虞城,为何会出现在平潆,难道说,这几日战事如今艰难,皆是因为阮弗出现在了平潆?”

赵瑾沉默了许久之后,看着站在平潆城门上的人,终于地声道,“阮弗……怎么会这么了解赵家军?”

“将军,这……”

赵瑾扫了一眼战场中形势变化,不断压进的辰国大军。

今日的战事,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之久。

辰国的大军应对自若,反倒是赵家军显得很是艰难。

眼见这形势越发危机,赵瑾果断下命令,“撤军!”

撤军的号角响起,战场之上,数万的赵家军全部后退。

城门之上,阮弗看着急速往后退却的赵家军,眯了眯眼。

吕光临在一旁看着,手势一挥,令旗猎猎响动,辰国的大军,并没有追击的打算。

平潆的大战很是激烈,而虞城这边的大战也是同样很是激烈。

皇甫彧下令全力攻打辰国之后,守在虞城前面的南华大军便猛烈发动进攻。

而在虞城驻守了这么久之后,玉无玦也并不打算继续待在虞城了。

南华既然这么久还迟迟不愿归降,那么他便只能选择促进一步了。

捏着平潆传回来的消息,玉无玦沉默不语。

玉无凡在一旁道,“四嫂在平潆与赵家军对阵,赵家军自四嫂过去之后,便不比先前了,但是,赵瑾若是想要坚持的话,看来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四哥,可要前去帮四嫂?”

玉无玦摇了摇头,“没有人比阮儿更了解赵家军了,谁去,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玉无凡沉默了,玉无玦却低头看着从平潆传回来的消息,似乎是低声轻叹了一声,“阮儿离开虞城,也将近半月了。”

似乎是自言自语低喃的声音。

玉无凡没有听清,“什么?”

玉无玦突唇角勾起一抹笑意,抬起头来,神色中多了几分果决。

“传令下去,虞城大军,准备全力开往华都。”

玉无凡精神一震,“四哥!”

玉无玦道,“已经等了太久了,若不如此,皇甫彧以为,本宫只是跟他玩玩儿。”

玉无凡道,“是!”

玉无玦道,“召集众将开会。”

玉无凡应下了一声之后,便快速退下了。

辰国元昌帝三十四年,六月初。

驻守虞城月余的辰国大军终于发动,不顾虞城背后虎视眈眈的赵家军,辰国太子带兵进攻华都。

守护在华都前方和虞城对面的南华军队与辰国短兵相接。

大军连续大战两日两夜。

南华阵营中,唯一剩下的四名老将全部战死。

消息传回华都,华都一片震惊。

群臣慌乱。

亡国已在眼前。

至此,虞城对面,华都前方,南华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击毁。

玉无玦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兵临华都城下。

当玉无玦的大军往华都浩浩荡荡开去的时候,这个消息,也传到了赵瑾的手中。

赵家军得知消息的时候,加上连日来在平潆的攻击计划全部都被粉碎,长期坚持的士气,终于在华都终于被辰国掌控在手的时候全线击碎。

而赵瑾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是在战场上与阮弗对阵的时候,消息传来,赵瑾差点翻身马下。

平潆之地的辰国将士得知消息的时候,群情激奋。

南华各处能活动的各路辰国大军,得知消息,全线汇合,再此情形之下,全力围攻中部的南华军队。

赵瑾收复的四个城池,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全部被辰国的军队重新收复。

而士气崩溃的赵家军,终于在辰国大军的逼迫之下,被迫退往平潆不远处的姚水谷。

前后伏击,四面楚歌,曾经被成为南华第一的赵家军,终于在挣脱了驼峰山的绝境之后,陷入了姚水谷的死地。

此时此刻,赵瑾的身边,只剩下不到一千的兵马,这一千兵马,其实说来,可算是赵瑾的亲卫,在战场之中保护赵瑾的存在。

只是如今陷入姚水谷之中,赵瑾知道,赵家军已经全部完了。

阮弗打马,随军而行,站在姚水谷一处高地,看着陷入了绝境之中的赵瑾,沉默不语。

这时候的赵瑾,有些狼狈,铠甲破裂,刀戟斩断,墨发乱飞,身上也是一块块斑驳的血液,脸上也被将士的血水洒了不少。

阮弗首先开口,“赵将军。”

赵瑾仰头,看着高处的阮弗,昂首大笑了一声,“没想到,赵家军最后是覆灭在太子妃的手中!”

阮弗声音沉静,“除了本妃,没有谁有资格覆灭赵家军。”

赵瑾自知无力回天,一双漆黑的眼睛,只是盯着阮弗看。

而姚水谷高地,万箭对其姚水谷内的赵家军。

“只有太子妃有资格?”赵瑾嗤笑了一声,“不知太子妃何出此言,赵家军与太子妃可有私仇?”

阮弗看着赵瑾道,“这几年,赵将军着力训练赵家军,赵家军的战力,比往年提升了许多,能从驼峰山出来,坚持至今,是赵将军的本事。”

赵瑾死死地盯着阮弗看。

阮弗却神色平静,看了一眼底下的形势,道,“这些日子,与赵将军对阵的时候,本妃终于将心中深藏多年的所学拿了出来,越是如此,越是感叹于赵家军的威力,可见,赵将军已将少时所学,运用得炉火纯青了……只是,本妃也时常在想,这么多年来,每当将军在训练士兵的时候,是否会想起当年教授将军一身兵法的人,心中或升起一点点的愧疚呢?”

赵瑾闻言,猛地看向阮弗,眸中带着一抹不可置信。

阮弗微微扬唇,“当年在南华相见,本妃早便想问赵将军一句话,这些年,赵将军午夜梦回,可曾梦见过恩师?”

“你……你怎么会?”赵瑾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看着阮弗平静的神色,震惊之色,久久不去。

阮弗轻笑了一声,“如今,在赵将军的眼中,忠君重要,还是护国重要?将军若为护国,赵家军不会陷入今日的困境,将军若是只为忠君,赵家军的命运若此,也是上天作弄。”

赵瑾盯着阮弗看,看着高坐马上,沉静的妇人装扮的她。

这人,曾经也是一个柔弱无力的女子,可是,她却比任何人都要坚毅,似乎是谁都战胜不了的。

这么聪敏伶俐,这么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阮弗沉静地望着赵瑾,见着赵瑾面上的神色,一点一点劈裂。

不知是想起什么,赵瑾笑了几声,笑声悲戚。

他抬头望天,突然好像回到了少年时候。

那个玉兰飘香的府邸。

他与恩师学了兵法,即将离开的时候,经过花园,听见女子嬉闹的笑声。

他下意识回避,却在花园的门口撞上了一个七八岁的女孩。

女孩双目灵慧,转着灵动的双眼问他,“你是谁?”

“我是赵瑾,是来与帝师学习兵法的。”

女孩笑得开心,“这么说来,你就是祖父的学生了,咯咯咯,那还是我的师叔呢!”

他问,“你是……”

“我是阮儿,孟阮……”

我是阮儿,孟阮……

我是阮儿,孟阮……

女孩轻灵的笑声,时隔多年,犹在耳边。

赵瑾仰头望天,似见姚水谷的蓝天白云之下,有那盛放的玉兰,玉兰树下,少女娇俏的身影。

他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可笑声似哭。

手中长刀挥动,众人只觉得眼前血光一闪。

昔日南华的第一名将,终葬身在姚水谷之中。

华都前方,玉无玦的大军已经停留了两日,没有攻打这一座已经具有几百年历史的都城,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大军攻打进来,谁也挡不住。

皇宫之中,华都内的大臣,已经因为辰国的士兵兵临城下而集聚在皇宫之中,而此时此刻,皇甫彧的身子,也更加不好。

原本只是消瘦的模样,此时此刻,已经是瘦骨嶙峋。

皇宫之中有些混乱,大臣们跪在寝殿外边。

这时候,谁也不会再有誓死捍卫皇城的誓言,也谁都不再提及要投降的话题。

徐贵妃一身高贵的妆容,这几乎是自从入宫以来,她穿戴得最为惊艳常日宫服。

此时此刻,别的宫殿的宫妃,也在偏殿守着皇甫彧,却唯有徐贵妃能近得皇甫彧的宫殿。

有人进来,给皇甫彧汇报宫外的情况,“陛下,辰国大军限令,若是,若是……城门不开,大军便打进来,不知陛下是要……降国,还是,还是战死……”

汇报的人一句话说得战战兢兢,这样的话,说出来,简直就是把自己的脑袋送上去给皇帝削。

皇甫彧躺在床上,闻言瞪大了眼睛。

他声音沙哑,有些虚弱和无力,“绝不……绝不降国……”

太过沙哑的声音,来前来汇报的人根本听不清楚。

但是,他不敢再问一遍陛下究竟在说什么。

旁边的徐贵妃看了一眼,声音依旧淡淡的,“陛下身体抱恙,你着令守城将军先与外边的诸位大臣想想办法,切勿轻举妄动,南华危机,便在此时此刻了。”

那人原本就害怕不已,得了徐贵妃这么一句话之后,终于应声退了出去。

皇甫彧伸出手,抓住徐贵妃的手,双目几乎要瞪出来,沙哑的声音,带着最后的挣扎和果然,“不要……不要降国……朕绝不做降国奴……”

徐贵妃微微一笑,轻轻抽动自己的手,笑得温和,“陛下放心,臣妾知道,陛下要做南华的明君,即便守不住南华,也不会做亡国奴的,皇甫家的子孙,那么骄傲,只能战死,怎么会做降国奴呢?”

徐贵妃的声音依旧温和,只是,皇甫彧即便在病中,依旧能听出她语气里的言不由衷。

皇甫彧行动不便,死死盯着徐贵妃。

徐贵妃微笑着把皇甫彧放平,躺在床榻上。

她却站了起来。

居高临下地看着皇甫彧,抬手碰了碰自己的额头,抚了抚鬓发。

好像自自言自语,又好像在与皇甫彧说话。

“臣妾进宫,如今算起来,也有十多年了,没想到啊,十多年了,臣妾都老了……从南华还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到如今一落千丈,臣妾看着他升,看着他落,臣妾的哥哥,曾经为了南华的安宁繁盛,长居边关,陛下还记得么?臣妾的哥哥,曾经汗马功劳,一路追随陛下,过了这么多年了,不知道陛下还记不记得……若是哥哥还在的话,想必,看到今日的这个局面,也会像方才陛下说的这般,宁可战死,决不投降吧?是啊,徐家的男儿,铮铮铁骨,怎会做那软骨的降国之人呢?”

听着徐贵妃幽幽说起往事,床榻上,皇甫彧的神色却大变,一双眼睛死死瞪着徐贵妃,似乎要把她挖出一个洞一般。

徐贵妃却缓缓笑了,坐在床榻边,伸手抚了抚皇甫彧的鬓发。

“陛下,太医说了,您身子不好,不宜大动,也不宜情绪激烈。”

皇甫彧想要伸手,抓住徐贵妃的手,但徐贵妃却轻而易举地躲开了。

皇甫彧剧烈挣扎,徐贵妃声音温柔道,“陛下,您怎么总是那么不听太医的话呢?”

徐贵妃说罢,转过头,看着近身宫女端着药碗走进来,道,“瞧,时辰又到了,陛下该喝药了。”

宫女将端盘交给徐贵妃,徐贵妃看着端盘中的药,微微笑了一声,在皇甫彧的面前,丹蔻涂甲,在药汤中碰了碰,而后拿起药碗,舀起一汤匙的汤药,凑近皇甫彧,“陛下,该吃药了。”

皇甫彧自是不肯,沙哑着声音挣扎,“恶妇……恶妇……”

徐贵妃并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对着宫女道,“扶着些陛下。”

宫女应声过去,将皇甫彧扶起来,徐贵妃将汤药凑近皇甫彧的嘴唇,皇甫彧挣扎,汤药从唇边落下。

徐贵妃也不在意,一边给皇甫彧喂着汤药,一边拿着丝帕温柔擦拭,很有耐心一般。

一碗汤药,真正能入了皇甫彧的口的并没有多少。

徐贵妃一边喂,一边慢悠悠地道,“可是啊,臣妾的哥哥,那么忠于陛下,忠于南华,那么不想让南华有今日这样不得不对人投降的时候,陛下,还是容不下他……陛下要杀孟家,可是哥哥有什么错,为何要牵连进来?难道就因为,哥哥忠的不是陛下,是南华么?陛下的心,可真小……”

她好像只是在说着无关重要的事情一般,皇甫彧眼中的惊恐却在一点一点地放大。

而后渐渐的,在徐贵妃温和的眼神之中,变为无力。

徐贵妃喂完了汤药之后,替皇甫彧擦了擦唇角的药残汁,道,“陛下这半生,除了杀了孟氏,杀了南华的功臣,便一事无成,而南华,还在陛下的手中,从蒸蒸日上变成了这般局面……臣妾知道,陛下累了,陛下不忍心百姓受苦,陛下愧对列祖列宗……陛下,想要降国了……”

本就无力的皇甫彧,听到徐贵妃的最后一句话,眼睛猛地瞪大,开口的时候,连沙哑而微弱的话语都没有了,只有一阵谁也听不懂的咿咿呀呀。

徐贵妃挥手让宫女退下。

章公公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见到皇甫彧的模样,大惊,“陛下!”

徐贵妃站起来,轻叹了一口气,“章公公,方才宫外传来消息,陛下怕是受了刺激了。”

这段时间,一直是徐贵妃在照顾皇甫彧,很多时候,很多人听不出的话,都是靠徐贵妃传达出来的,章公公见此,大惊道,“娘娘,这该如何?”

却见皇甫彧抬手,似乎想要做什么。

章公公明晓,赶紧道,“快,让诸位大臣进来!”

原先因为辰国大军传出的消息而在外边议论纷纷的诸多大臣鱼贯而入。

皇甫彧无力地瞪向徐贵妃,张唇似乎想要说什么。

章公公凑近了,听了许久之后,方才听出皇甫彧想说的是徐贵妃。

“娘娘!”

徐贵妃走进,神色关心,“陛下想说的是什么?”

皇甫彧却瞪着一双眼睛看着徐贵妃。

嘴唇嗡动,眸中挣扎,不知在说什么,徐贵妃慢慢靠近,挡住了所有视线。

众臣见此,垂头不敢大声说话。

好一会儿之后,徐贵妃才离开皇甫彧的床边,退离两步,神色凝重无比。

然后跪下,对着皇甫彧的行大跪之礼。

“陛下!”

众臣见此,皆是不知怎么了。

“娘娘,陛下,陛下有何吩咐?”

徐贵妃深吸了一口气,眼圈微红,神色动容,“陛下有言,为免百姓疾苦,南华……降国!”

寝殿之中的所有人见此,大惊失色,而后,全部跪下,以头抵地,声音悲呛,“陛下……”

然而,却是没有任何人看见,床榻之上的皇甫彧,最后而无力的挣扎。

而此时此刻,华都城门之外。

玉无玦站在千军之前,看着紧锁的城门,神态悠然。

玉无凡站在一边,盯着城门看了许久,“四哥,皇甫彧只怕是不愿意降吧?”

玉无玦微微摇头,神色半分也不担忧。

这时候,后边传来哒哒哒的焦急的马蹄声,玉无玦转回身,便见阮弗与玉无痕正策马而来。

千军已经让开一条路,玉无玦原本悠然的神色这时候才终于升起一抹惊喜之意。

待阮弗下马之后,他才道,“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阮弗面上还有风尘仆仆之意,瞧着玉无玦惊喜的神色,笑了笑,看了一眼华都的城门,“里边情况如何?”

玉无玦道,“还在等着。”

阮弗这才点头,叹,“终于到了这一日了。”

玉无玦握了握她的手,“可还好?”

阮弗一笑,与玉无玦说起了平潆的战事,两人正说着话,却忽然听见一阵声响。

华都城门大开。

再看城门之上,华都群臣皆在,一抹明黄的身影,被人搀扶着出现在城门之上。

大太监章公公手中高举一个托盘,其中,是南华帝王冠冕,龙袍,以及一方帝王印玺。

辰国的大军见此,千军万马,视线集中在华都城墙之上。

玉无玦微微眯眼。

阮弗见此,目光转向那一抹模糊的明黄的身影,容色有些恍然,最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后世记载,辰国元昌帝三十四年,六月初十,太子玉无玦帅军兵临南华城下,未伤一兵一卒。南华末帝皇甫彧,携百官,脱龙袍,去冠冕,登门降国,至此,南华亡。

后史还记载,太子玉无玦带兵进入南华皇宫之后,对投降之人,绝不斩杀,分封旧臣,甚至派兵守护城中百姓安全,却独独放火焚毁了皇宫之中的一处宫殿。

据南华皇宫之中的老宫人所言,那一座宫殿,名为怀宫。

至于宫殿之中有什么,却是没有人说得出来了,有人说,那里藏了机密之事,也有人说,那里藏了美人,更有人说,那里有着南华皇室宝藏的秘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答案,但是,后世为此创造出来的怀宫故事,却是说也说不尽。

------题外话------

呼!万更,累死我了……

宫里的人其实都明白,自打前些年许皇后去世之后,便只有徐贵妃一人能近得陛下的身,其余的宫妃,也成为了铺垫,因此,徐贵妃说要进去,小太监也不敢忙着。

徐贵妃进入寝殿之后,便见皇甫彧坐在榻上,皇甫彧脾气不好,知晓徐贵妃进来了,呵斥道,“出去,朕说了,不见任何人!”

这不过是托词,其实,寝殿里的声音,徐贵妃在外边等着求见的时候,已经听见了。

听到小太监这么说,徐贵妃也不觉得如何,淡淡一笑,“本宫是来给陛下送药的,等一会儿过来,便过了时辰了,罢了,你在外边候着吧,本宫自行进去,陛下若是怪罪了,有本宫担着。”

说罢,也不等小太监再说什么,徐贵妃接过宫女手中的食盒,踏进了皇甫彧的寝殿之中。

皇甫彧自从上一次急火攻心晕倒之后,而后的日子,便过得有些消沉,在这等危急存亡的时候,竟然连早朝都没有了,大臣求见,也只能在皇甫彧的寝宫见到他。

这两日,接连有关于南华与辰国议和的消息传回来,辰国的态度强硬,每每都让皇甫彧的脾气暴躁无比,不仅朝中的大臣,便是宫中的人都是大气都不敢出。

皇甫彧的寝殿之中,大太监章公公将传回来的折子交给皇甫彧,“陛下,文昌侯从虞城传回来的折子。”

这样的景象,这段时间,皇宫之中是常常能够见到的,如今,皇甫彧的身子,是徐贵妃在打理。

小太监退出来,对着徐贵妃道,“娘娘,陛下这会儿正在忙着,还请娘娘过一会儿再过来。”

皇甫彧脸色一阵黑一阵白,胸口起伏不定,坐在床榻上,一手撑着床面,死死地盯着被他扔在了地上的折子。

恰好这个时候外边传来小太监通报的声音,“陛,陛下……贵妃娘娘求见。”

皇甫彧躺在床榻上,面色有些发黄,

闻言道,“赶紧给朕拿来看看。”

玉无凡自然也是受不住这种事情,与南华的议和大臣更是对不上。

周旋了几日之后,文昌侯一封折子,着人送回了南华皇宫。

章公公忙将折子交上去,一接过折子,皇甫彧便急急忙忙的打开,然而,折子才刚刚打开,顷刻之间,皇甫彧的脸色便变得黑沉无比,原本被他拿在手里的折子,也被他猛地摔在了地上,“好个玉无玦!”

皇甫彧几乎是咬牙切齿。

章公公见此,赶忙跪下,“陛下息怒。”

虞城和华都之间传递消息,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

文昌侯已经知道南华与辰国议和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因此,在驿馆停留的几日,尽管朝中的大臣仍然在不遗余力地与玉无玦周旋,但是,文昌侯却是什么也不说了。

而玉无玦也根本就不打算与南华周旋,因此,直接将这件事扔给了玉无凡。

阅读盛世绝宠之王妃倾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