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县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有何不可呢?”张瀚对孙敬亭解释道:“汉唐之时,草原郡县可多了。拿青城一带来说,都是汉之五原,唐之朔方啊。辽金之时,在更北之处一直抵冰洋都有设州县,只要有驿站和驻军,叫州县不是更好?”

“这倒也是。”孙敬亭和军令司也研究过这个课题,对驻军,征税,日常管理,军令司都有一整套的方案,也和宣,军工各司沟通过,孙敬亭还主持召开过几次政事会议,对设郡县,各人的态度不一,主要还是地盘太大,一个台吉可能是方圆几百里,抵内地好几个县的地盘,一个部落,如车臣汗部,山西一省还大,这要设多少郡县才合适?

这时孙敬亭才醒悟过来,地盘大小无关紧要,用州郡县,或是州县,或是郡县,或是用大明的卫所名义,这都是随意的事情,难道蒙古人还能翻天不成?

把风俗习惯不太相当的两淮和江南捏在一起,把江南和浙江分割开来,类似这样的安排很多。

一省之内,风俗习惯不同,自己内部会矛盾重重,不要想着齐心合力的反元了。

这其实没有用处,但从平常的治理角度来说,打散分乱族群,有意的在行政区划把原本的部落分开,把不同的部落安插在一起,时间久了,分隔后部族会分裂,但又很难和别的部族融洽,无形之,原本的大部族变小了,在日常的管理肯定要容易的多。

只要和记内部不乱,百年之后,草原和内地不会有太大差别了。

改服饰,统一字和语言,直到改名字,彻底汉化,也几十年的时间够了。

郡县一立,车同轨,书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做起来也不会太困难。

“和蒙古人沟通的事,是不是我去做?”孙敬亭看着行政区划图,也是苦笑起来。

“不要急,这事得用点巧。”张瀚沉吟着道:“明天我宴请衮布和多尔布他们,不谈正事,你隔天把风声传出去,他们定然急着求见,我找个理由避之不见,等察哈尔那边打赢了的消息传回来再说。”

孙敬亭苦笑道:“你这么确定会打赢?”

张瀚翻了下白眼,说道:“那么你说呢?”

孙敬亭笑而不语,将区划图给拿走了。

……

第二天张瀚在午召见衮布等漠北来人,包括赛音诺颜部的台吉们,还有却图汗也参加了宴会。

纯粹的汉人厨子做出来的各色菜肴另得这些只会清水煮羊肉的蒙古贵族们大快朵颐了一番,虽然晋北乃至山西都可称美食沙漠,山西菜实在乏善可陈,明末清初时正是鲁菜大行其道的时候,后来盐商势力兴起,淮扬菜后来居,宫廷菜也算是鲁菜和淮扬菜结合起来的变种,到清末民国,才有川菜,湘菜,粤菜等各大菜系的流传。

算如此,这些蒙古人也是吃的满嘴流油,不得不说这些家伙的胃口真好,这些贵族真的是吃牛羊肉长大的,身体素质相当的棒,一把年纪了胃口汉家的小伙子们也丝毫不差。他们一般在年时还是很健壮,走路时都有一股劲力,这些人的衰老则是来的相当突然和迅猛,仿佛一夜之间会被抽走所有的精气神一样。

汉人士大夫们老的从容,雅致,蒙古人一旦老了,则是一副衰朽模样,连骑马这样的事都变得困难起来,骑马对蒙古人来说象汉人喝水一样自然,如果连马也不能骑了,会被人视为命不久矣。

当宴席散去时,炒花台吉马时费了一番周章。

很多蒙古贵人自发的来给老台吉扶着马,并且做出卫护的模样。

巴林人,翁牛特人,苏尼特人,内喀尔喀五部已经溃散了大半,但还有相当的残余,炒花在这些人眼里的威望无人能。

要不然的话,当女真人逼门来,大伙都选择投降,林丹汗也拒不出兵的时候,炒花怎么能聚集起几万大军,与女真人打了一次相当有声有色的会战?

可以说,这个老头无愧四十年来经营起来的强悍形象,虽然对大明那边这厮是个恶魔,强盗,无恶不作的恶棍,但对蒙古人来说是英雄,豪杰好汉,贵族的代表人物。

这很矛盾,原本炒花理应被和记抓获之后明正典刑,杀掉他才能叫很多辽镇的汉人心畅快。可是炒花是主动来归,和记不能杀他,况且炒花祸害的是辽东人,宣大这边的人对他没有那么痛恨。

如果和记是在辽东起家,炒花十条命也完蛋了。

这个老蒙古人整个头发都白透了,六十来岁的年龄,如果是保养得当的汉人高官,可能还在内阁呼风唤雨,最不济也能当个乡老,精神体力都不会太差。

炒花已经快直不起腰了,马的动作也相当困难,可是在受降城里也没有轿子坐,张瀚从不坐轿,一直骑马,也会坐马车,轿子是驭人为牛马,张瀚绝不允许自己的治下出现人抬的轿子。

把各地的豪门集一起,迁移他们到指定的地方,豪强的根基被拔起来了,还能充实好新的城市,新地方得到迅速的发展,从汉高祖迁大量六国遗民到关开始了,然后是明太祖建都,迁大量富民至都安顿。

这是小事,关键是元时的行省制度,相当的聪明。

张瀚将一张地图递给孙敬亭,面是整个蒙古区域的地盘,当然也包括外蒙和内蒙。不同寻常地图的是这是一张政区图,张瀚把内外蒙弄成了一个整体,并没有完全按部族来划分地盘,而是你有我,我有你,牧场多半重新分配过,特别是几个打了败仗的部族,牧场被分割的十分厉害,察哈尔人被打乱的更厉害,几乎每个新分配的政区都有察哈尔人。

“你这是和我大明太祖学的吧,不新鲜哪。”孙敬亭看了一眼,知道张瀚是什么意思了。

张瀚赞道:“所以和聪明人说话是省心省力,从秦汉到我皇明,一回事情啊。”

“他们应该感谢我。”张瀚说这话时确实具有相当的自信,也并没有乱说,这些蒙古人归顺大清可没落到好果子吃,除了科尔沁人之外,各部都被满清轮了个遍,落后的政治生态和统治,还有不停的战乱,征发,减丁,从明末到清末,蒙古人的数量都没有增加什么,整个草原还是处于相当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在和记的统治下,草原会很快繁荣起来,可能贵族们会失去权力,但他们得到了世代相袭的富贵,哪一个重要,明智的人会知道如何取舍。

普通的牧民会满清统治下好过许多,商队和大量农田的开垦会带来繁荣,官吏和移民形成集镇,供给蒙古人蔬菜和粮食,他们放牧的牧群会被第一时间购买消化,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那你打算用什么名义?”

“你拿去看看吧。”

“他们的台吉和大汗的称号当然可以保留,废弃称号的事将来再说。”张瀚又接着道:“划定地盘,用州、县划分,给他们加我们的官职,这一条没有商量的余地。”

“草原设郡县,会不会太困难了些?”

商业的繁荣使草原的金银储量变多,并且从集在贵族手变化为散布在牧民们手里。

牧民们的富裕会促使他们有更强的购买欲望,使更多的汉人商队前来,和记会建更多的聚集点和商点供应点。

“原本不该有的权力,当然要收回。”张瀚断然道:“只弄个会盟仪式,算归顺?有这么便宜的事?商道一开,屯堡处处,他们会越来越富裕,日子也会越来越舒服。不把我们的统治权力确定下来,广为宣扬,牧人会以为谁给他们过这样的好日子?难道还算在那些大汗台吉们的身?设立郡县,确定各自的牧区,收回他们的权力,和记会在心区域建军堡,设民事官,治安官,建立区域法庭,裁判牧场争执,不管是民事冲突还是触犯刑律,统统由汉官来审来判。然后是征收赋税,从到下,根据收入来纳税,从我们手里得好处,又不想被管制,还想保留大汗台吉的威风和权力,这样的好事,不可能。”

“我能想象得到硕磊,还有衮布他们的表情。”

驻军,屯民,官吏,集镇,城市,整个草原发展起来最多也是二十年,可能二十年后,从漠北到漠南会出现几十个新兴的城市出来。

当然也有自然条件的限制,漠北的人数始终不会很多,漠南地方,宜于耕作的河套区域,很成熟的土默川地方,还有东边的几个蒙古城市,这些地方会变得相当繁华富裕。

这是和记还有张瀚能给予他们的,要获得这些,得付出代价。

“草原的事你想好了怎么料理吧?”

“当然,我已经有决定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张瀚道:“受降城这里确定下来,此后的蒙古各部,我会替他们划定牧场,用郡县制!我规定的郡县是铁打的边界,谁不服,和我打,谁想闹事,商团军灭谁。什么大汗,台吉,统统没用。”

孙敬亭皱眉道:“这样动作不小啊,等于剥夺了他们的自治权。”

阅读大明1617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