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桥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故乡的桥,实际应该有三座。大约十岁的时候,我终于去了梦寐已久的学堂。不过,每天要走十里的路程。尽管很累,我却乐此不疲。每天上学要通过两座桥,就是先前说的木桥,再有一个就是水泥桥。故乡的小河的那边还有一条干线。他们是平行的。小河是排水的,并列的那条是向稻田里灌水的。上边自然有座桥。桥的边上有一户人家,主要是看水的。上游下游之间有道水闸。他挣的是现钱。姓什么一直不得而知,只知道那人叫:老猫。一脸的横肉。几乎和我们不接触,也许是不屑。那时候就有了贫富差距。也有了富人的傲慢与偏见。好像有一儿一女。女儿莫名的在家里被火烧死了。全村,人家第一户买的黑白电视机。当时演个动画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孩子们就纷纷跑人家去看,好享受,尽管只看到影子,雪花太多。可是第二天,人家锁上门。连雪花也没得看了。再后来,人家第一户买的录音机。不过,我的父母很勤劳,第三户买的电视,第二户买的录音机。

我家的旁边有一条小河,很小。是那个大干线的支流。每当,秋季水多的时候,就和父亲用泥土做成大坝拦住水流,在大坝上弄开一个两米宽的缺口,底下接了筛子。夜幕降临,各种的鱼就纷纷的落到筛子里。第二天,就有了美美的菜肴。小河里依然长满了青翠碧绿的芦苇。依然有水鸟叽叽喳喳。

在我们村子和我上学的村子之间还有座桥。这座桥,承载了一段故事和情感,我和她的。那是后来了。

岁月在少年不知愁滋味中荏苒。那座木桥毅然挺立着,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建造的。不过,尽管她历经风雨,却见证着我的欢乐与苦痛,或是无知无聊的味道。读书的日子里,不管多苦,多累,或者回来的多晚,每当我见到那座木桥,心里就充满了快乐。终于,要回到了家里了。

读高中的时候,住宿。离那座木桥就远了。从学校回家的时候坐火车,返校的时候大约是在晚上8点左右。就要走故乡小河上的另一座桥了。因为,去车站必须要经过的。之后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杂草地。我们叫荒甸子,约略几百亩地。天很黑。自己一个人穿梭在荒草里,不时野鸭突然飞起。心里偶尔惶惶的。这座桥给我留下了好多美好的回忆。每当心情不舒畅的时候就去走走。看看清澈的水,青翠的芦苇。心情好了,就连连身体,当时我记得说过:日击石桥三百掌,不妨长做击桥人。

这条小河,实际不是河。当时我们叫干线。就是所有稻田的水流入这里。水确实清纯的,长满了青翠的芦苇。鱼儿在水里自由的游动。水鸟在芦苇里欢快的歌唱。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最乐趣的事是钓鱼,用麻绳系住罐头瓶子,里边放些大饼子的渣,用小木棍固定在水里,等个几分钟,下去,拎出瓶子,里边就有好多的鱼。放了辣椒,放了大酱,吃得不亦乐乎。冬季的时候,小河结了冰。这里又是我们孩子的乐园了,滑冰车,打滑呲溜啊,一玩一天。不知道冷。也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约略85年的模样,发大水,很大。水,几乎没过了小桥。和母亲过桥,我扶着她。母亲很自豪,觉得儿子大了,有用处了。当时心里,身上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尽管桥下水很大,尽管我只会狗刨。说来汗颜,久呆在处处是水的地方自己不会游泳。后来,记得12岁,回祖籍,和伙伴一起玩,贸贸然就跳到水里去,勇气可嘉。可是淹到了。被小伙伴七手八脚的拉上来。当然,我肚子已经很鼓了。之后决心学习游泳,最终学会了狗刨。

大约是91年,我搬了家。后来,我又搬了家。就没有回去过。

魂牵梦绕-------故乡清澈的水。故乡青翠的芦苇。故乡的那几座桥!

童年的乐趣之一,就是吃完饭,到工地看建筑工人劳作。“兄弟们呀,嗨呦,加把劲呀,嗨呦,挺直腰啊,嗨呦。。。。。。”觉得很雄壮,自己内心也很亢奋。就磨着建筑队长叔叔询问:干嘛要努力地喊,像歌唱。叔叔说,劲啊,要往一处用。才有效果。当时,我只是眨着眼睛似懂非懂。他们正在建筑的那栋房子,后来却有我们家两间。

我们的村子,被一座小河分成了两个部分。链接这两部分的有两座桥,其一座,离了我们的住处很近。不过只能人通过去,不可以走车。有几棵的树桩,之上是一并排的木头,再之上就是荆棘和芦苇,最上边就是桥面,实际就是土。这座小桥不好看,也不是很结实,可是她陪伴了我几乎整个的童年和少年。大约2里的路程外还有一座桥,是混凝土结构的,很宽阔,也很结实,是主要通车的。那个年代,无外乎就是牛车,马车,驴车却很少,因为,我们种的是水田。

小河的另一面,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很多的知青。当地户却很少。我很少走过小桥去知青点。因为,知青都很高傲,大多来自沈阳一带。不过,偶尔去捡拾一些牙膏皮,可以卖钱,买冰棍吃。当时的牙膏瓶不是塑料的,好像是金属,约略是锡。知青,也有很世故的人。当时一个女的知青和我们的王姓队长很友谊,所以几乎就不用下地劳作。记得王姓队长有个男孩,和我年纪相仿的模样。很调皮。那个女知青做饭,冒了一屋子的烟。那个男孩却在外边把门堵住。知青实在熬不住用力撞开门,扔了一颗小树枝,恰巧扎在男孩的眼睛,从那以后,男孩就有了一个崭新的绰号:独眼龙。不知道知青们什么时候离开的,后来就来了一批朝鲜族的人,说话屋里哇啦,叫人不懂。不过,自从知青离开后,我却经常走过小桥去那边玩耍了。

阅读杏花红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