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怀远三绝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吃罢了豆花饭,我又在小巷子里四处逛,那些修建于明清时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民房伫立在巷子两旁,时而有些民房前有些许小孩在玩耍,一旁趴着小猫小狗望着这些天真的小孩子。有些民房前的竹躺椅上坐着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抽着叶子烟,闭着眼睛养神。

走到一处较宽一些的小街,我看见有一家店子门里摆着大的厨桌,厨桌上放着许多热气腾腾的小吃,店上方的匾上写着四个字:怀远三绝。

三绝?我之前知道雅安有雅雨、雅鱼、雅女三绝,难道这崇州的怀远古镇,也有三绝?

找了间很小的客栈,进去安顿好后,我又出来去找了个小饭馆把晚饭吃了,然后在就近的小巷子里走了一下,这半夜的新场镇也看不清楚太多东西,于是我没走一会儿就回客栈休息了。

(作者:花园二食堂)

于是,理完发后,我出去开上吉姆尼,一路往大邑而去,这一趟开得有点久,直到晚上十点过,我才到了新场古镇外面。

这新场古镇也是一座车开不进去的镇子,于是我只好在外面找了个二十四小时停车场把车停好,然后背上背包步行进入新场古镇。这个时间,已是三更半夜,这古镇的巷子比之前的元通、街子那些更加幽深,都是比较窄的小胡同,走在里面,两侧一些木板门上挂着殷红的灯笼,把这夜色衬托得格外静谧。

老板迅速的给我弄了三个,我用手抓起一个放进嘴里一咬,这一咬我就感到了与曾经吃过的其它的叶儿粑不一样的滋味,这粑里包的是猪肉的馅,外面是包的糯米和大米等混合磨制的米粉然后像包子一样蒸熟的,我咬开后,里面的猪肉馅很是香咸爽口,而且油而不腻,并且完全不沾牙,味道恰到好处。看来这怀远三绝也确实名不虚传,从这其中一绝便能尝出几分来。

拿着叶儿粑边逛边吃,随后又找了间小理发店进去把发理了一下,从上次和飞哥老郭外出后到现在,一直都没理过发,头发挺长的了。

理发时和理发店女老板攀谈,她问我是来这里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出来旅游。她笑了笑,说:“你喜欢古镇啊?大邑那边还有个新场古镇,听说还不错,你也可以去那儿玩玩啊。”我一听,有点新鲜,大邑是离崇州不远的一个县,我从小就常听到,但还是第一次听说那里有个新场古镇。我决定去看看,想看看那里有没有什么线索。

我转身穿过密林,返回到了那条通回光严禅院的小径上,不到一会儿功夫,我就回到了光严禅院。这时候时间已经都下午很晚了,我又随便在禅院里转了转,在离药王菩萨殿不远处的一个地方我看到了一座不高的舍利石塔,石塔上刻着“从今日回头大悟,是浮云过眼皆空”。看院里的文字介绍,原来这舍利塔是一位悟空禅师的肉身佛塔,这位悟空禅师是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叔父,曾西游到过西藏、印度,取得了一本贝叶佛家真经后来到这光严禅院当主持方丈,他本来法号叫法仁,后来在四川当蜀献王的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朱椿向朱元璋奏禀赐给他徽号“悟空”。悟空禅师在这里潜心修行,传播佛学,多有建树,最后在禅院内坐化圆寂,他圆寂后肉身不朽,成为了一尊肉身菩萨,然后禅院的僧人和悟空禅师的弟子们在这里给他建了这座佛塔,用来安放他的肉身供众人膜拜,所以这舍利塔也叫悟空宝塔。这位悟空禅师的肉身经历了六百多年一直完好无损,不过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场运动中连同近两千年的上古寺一起被人为损毁了,现在也就只剩下了这尊塔。

看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那个知足寺里那些为数众多的肉身菩萨。

-于是我到药王菩萨殿里向一位僧人打听,问他听说过知足寺没有,他摇头说自己来这里时间不是太久不太清楚,但他说这光严禅院在古时候曾经叫“常乐庵”,后来在明永乐年间为了避讳“乐”字才改为光严禅院的。

我不禁有些好奇,便上前询问,店老板很热情的跟我解答,原来这怀远古镇上的三绝全是吃的东西,分别是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由于这三样小吃做工非常细腻,吃起来口感相当好,所以成了这怀远镇上的三大特产。而且这三样小吃跟这怀远古镇一样比较悠久,所以就成了这个古镇的代名词了。

我一听三绝全是吃的,心里面就动了神了,我这人做吃的不会做,但吃别人做的却非常积极,此时便想尝一尝,不过刚才已吃了豆花饭,肚子里还饱着,感觉吃不下太多东西,这三绝中的叶儿粑倒是我曾经在家乡吃过的一种小吃,比较熟悉,于是我就买了一份叶儿粑来尝尝这能称得上怀远一绝的叶儿粑到底跟其它地方的有什么不一样。

我没想到这里还居然有这么一个原汁原味的古镇,于是临时把吉姆尼停在镇里的小街边,下车来在古镇里随意逛逛。

古镇不大,但民风很淳厚,我随便走进一家小饭馆,点了些豆花饭,再点了些青炒的肉菜,边吃边享受着这岁月的沉淀。

一听到这里,我一下想起了上面密林里那个石碑,上面的字迹就有“常乐庵”几个字,原来那字迹说的便是这光严禅院啊。

回到下古寺,我到一处卖素斋的厅堂那里买了些素斋来吃,这里的素斋倒是挺有特色,基本上以野菜为主,我要了两份炒的叫不出名字的野菜,就着饭吃了个饱,然后趁着天还没全黑完,原路下山回到了街子古镇里,找了个旅店住了一夜。

我把那石碑用手推回原来的位置,把下面的入口洞盖住,然后我先返身回到能望到山谷的那个密林口那里,用望远镜眺望,现在这山谷就在我下面,很近,此时那山谷空空如也。然后我再往很远处望,那个方向是刚才那知足寺所在的方向,但这一望过去,却并没有看到知足寺所在的那个如蘑菇云一样的山头,那个方向一直都只有一片迷雾,什么山也看不见。

这样也好,这样不为外界所知的一座寺院,不正是众菩萨们修行的最好场所吗。

第二天我没起早,好好的睡了个懒觉,快临近中午时才起来整理好行装开上吉姆尼出发,从街子镇出去,行驶于一条不宽的车道上,道两旁风光迷人,一派美丽的田园景色,稻田油菜水牛,农人民房炊烟,路上车也很少,这里如同一片世外桃源,让人心情很是舒畅。

行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离开了农田的环境,来到了一个熙熙攘攘的小镇,这个镇四四方方,同样是在崇州镜内,不过座落在一片比较闹市的地区,这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古镇,而且年代跟街子镇后山上的光严禅院一样久远,属于东晋时期就形成的镇子,历史也很悠久,这里就是怀远古镇。

怀远古镇这里和街子有点不同的是,它的商业气息不太浓,准确的说就是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气息,完全保留着曾经最古朴的风貌,和元通古镇有点类似,但甚至比元通古镇都还要古朴一些。元通古镇里是不让车子进去的,但这个怀远镇子里则不一样,整个镇子里行人、车辆都在里面通行,没有什么拘束,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若不看它的建筑,你可能都会忽略这里竟是一个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镇。这里的建筑大都是几百年前的,保存很完好,而且并非只是保存,完全就是现在都还在使用,里面都还全都住着人。进了怀远镇,如同时光倒流到了很久以前的岁月。

我没有直接从这个门坊再返回寺院里面,而是从外面顺着这知足寺院外墙根向山谷那边那个方向走,我想的是看能不能直接就在寺院外面的周围找到返回去的山路,这样不用再去走那地底下又热又长的炼狱般的路了。

但我想错了,我围着这整个寺院的外墙足足走了一圈,这一圈走了很久,把这个寺院所在的这片地全部看了一遍,结果发现,这寺院所在的这座山头是一个孤岛一样的山地,周围没有任何表面上的路跟其余地方相接,四面全是很高很深的悬崖绝壁,而且那些悬崖绝壁全是向内斜再垂直向下的,就好像原子弹爆了后升起的蘑菇云,这寺院和这山头就是那蘑菇云的最上面的云伞,而蘑菇云的下面云柱就是这山下面的悬崖绝壁,想从这样的崖壁走下去,根本不可能。

最后还是只有从那个门坊进入到寺院里面,然后找到我爬上来的那口古井,重新从那悬垂着的金属软梯上爬下去,两小时后下到了那长长的索桥桥头,满身热得大汗的我望着桥下那些漫漫火海般滚烫的岩浆,心里面都有点怯了,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再次走上索桥,顶着炎热蒸烤,过桥爬梯,最后回到了那个密林里那个石碑那里。

阅读鬼招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