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40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好吃否?”

“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好吃极了!

在陶罐中依次放入茱萸水、沙糖还有白醋,最后把嫩生生的芦菔片放进去,用厚纸封上盖子,放置几天就是了不得的美食。

孙悟空没吃过此物,但先有素佛跳墙,后有色香味具全的除夕宴会菜,便是对两罐密封的搭头菜他都充满了期待,留下足量钱款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将菜色卷走,道一声“告辞”。

莫文远目送他远去,再伸手摸摸自己下巴:“孙大圣很客气啊。”然而在民间已经流传开的大闹天宫故事中,他却不是这样,俗讲僧人少不得用“气焰嚣张”之类暗含褒贬的词汇形容他。

中黑羊在旁边扑哧扑哧笑,他咩咩咩表示:有三藏法师做师父,便是想要嚣张也嚣张不起来。

“何解?”

你是没看过三藏法师渡化妖魔的爽快劲,禅杖舞得虎虎生威,比降魔杵还要降魔杵,我曾见他渡化野猪妖,初见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佛法经文,尽在法师腹中。

然后?

可惜那野猪妖是个不识抬举的家伙,脑袋瓜同顽石一般,又臭又硬,不仅将经文内容从耳中逼出来,还叫嚣着欲吃三藏法师。

一叫嚣可不就捅了马蜂窝?便是孙猴子也是不许名不见经传的小精怪侮辱其师,当即朝着金箍棒就要出手,谁知他的金箍棒却没有三藏法师的禅杖来得快。

莫文远:啊?

中黑羊陷入回忆中,言语精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禅杖从高处落下,劈头盖脸砸在精怪的脑袋上,其势迅猛如泰山,杖身裹胁劲风而下,有万丈千钧之力,孙猴子看了,定会想到镇压他五百年的五指山。

那野猪妖怎么了?

中黑羊幸灾乐祸:还能怎么样,不愿舍身入佛门,就要被动渡化,挨了三藏法师一下,性命可犹在?

莫文远对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唐三藏陡然生出一股敬意:玄奘法师,果然是狠人中的狠人!

……

孙悟空翻了两个筋斗便回到师父师兄弟几人身边,对他前往长安买吃食一事,唐僧略微不悦,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更是视西天取经为磨练,既然是磨练怎能过分在意生活质量,还搞跨区域代购?若不是孙悟空以观音菩萨为托词,说他也吃了供奉,唐僧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不过既答应了,他就不会多说什么,孙悟空走时猪八戒沙和尚正忙着生火烧水,以热水就干粮,而三藏法师则双眼紧闭,坐在较为平坦的石块上修禅。

猪八戒对孙悟空带回来的吃食很期待,扑到他身旁馋媚笑道:“大师兄回来了?”

“带多盘吃食,可辛苦?不若让我替你收吧。”

孙悟空与他相处多时,哪里不知道猪八戒好吃,便道:“俺用袖里乾坤收之,不必挂心。”他又道,“既是除夕宴,就要到当日再吃,现在拿出来有甚意思。”

唐三藏睁开眼睛,赞许道:“说的很是。”他如同民间传说中一般清逸俊秀,还有颗形状完美的光头,他的气场也很佛,能将石板衬托为莲台。

孙悟空道:“莫小郎君还送俺们两坛小菜,言是可配蒸饼清粥吃,师父你看俺开坛如何?”

“什么内容?”

“言是芦菔菘菜。”

“可。”

密封的坛子被打开,他捞了一小碗水灵灵的酸萝卜出来,师徒就着蒸饼热水吃,其中猪八戒最会吃,他用两个大蒸饼夹住几片白萝卜,张开血盆大口,嘎吱几声,小半个饼子就没有了。

酸甜的汁水渗入麦面,坚硬的饼壳被水软化,脆萝卜被牙齿分成无数碎片,在唇齿之间流连,平淡无味的干粮因此多出了奇妙的滋味,便是唐三藏都不知不觉间多用一大块饼子。

腌萝卜实在是开胃的良方。

三藏法师伸出筷子再夹萝卜,筷子尖却点到了空空如也的碗底,他诡异地沉默。

孙悟空比较懂师父的心,他打开坛子又捞出几片芦菔,三藏法师眼神闪烁,胸口有激烈的情感激荡:“出家人不应为外物所耽。”

“芦菔而已,不是什么精贵菜,怎能说是外物?昨晚我等还就芦菔盐巴烧了一大锅汤水。”

这……

心中的天平倾斜,三藏法师顶着嵬然不动脸,坚定地伸出筷子。

吃一片,就再吃一片!

佛祖啊,为何芦菔会如此美味!

佛祖:你问我我问谁?

……

送走孙悟空后,李三娘家正式迎来了春节,唐代的迎新春活动较之现代也不遑多让,除了吃除夕团圆饭,还要参加当地的新春活动。李三娘莫小狗他们年纪比较大,已经过了孩童可以毫无顾忌疯玩的年岁,而莫文远正巧在年限内。便是他主动要求留守家中帮忙扫除置办年菜,也被家里的大人一股脑轰了出去。

莫文远在院落中与同样被撵出来的中黑羊面面相觑,他手上还拿着李三娘塞给他的鬼怪面具,中黑羊并不粗壮的脖子上也拴了个内容相仿的面具。

“我们只能上街了?”

“咩咩咩咩咩咩咩。”好像是。

莫文远他们被赶出门的时间也巧合,驱傩队伍正好走到光德坊门口,一人一羊摇摇晃晃加入队伍中。他在当地是知名人士,从家有黑羊后,更是到哪身后都跟着神气的黑羊,久而久之长安人都知道,有降妖除魔之能的豆腐童子莫大养了头精神的羊,而且看他模样,还不把他当储备粮!

厨子不吃羊,光是这点就能让众人记住中黑羊了。

缀在队伍最尾端的都是光德坊的儿童与少年,有的年纪比莫文远大,有的年纪比他小,有的年龄相仿,看见他都很热情地打招呼:“莫大,你也来啦?”

“还带着羊来?”

莫文远在当地人气很旺,单纯别人家的孩子还会招来嫉妒,他却不属于此行列中,在同龄人心中他是降妖除魔的英雄,是被崇敬的对象,再加上这对象还会与他们分享各种吃食,就更招人喜爱了。

“是啊。”他把面具往脑袋上一扣,顺带着帮小黑羊也把面具戴上,圆溜溜的眼睛从孔洞中透出来,豆大的眼中涂写着浓浓的不满。

中黑羊踢蹄子心说自己参加什么驱傩?

驱傩游、行是唐代除夕白天的传统项目,众人带着各色面具边唱歌弹奏乐器,边在长安城中游荡,队伍一路从外城行至皇宫,好不热闹,行间,吹拉弹唱声在空中涤荡,中间掺杂着歌声。

“适从原来至关门,正见鬼子一群群,就中有个黑论敦,条身直上舍头蹲……”

《驱傩词》人人都会唱。

中黑羊不满的是驱傩的含义,傩,指疫病也指包括年兽在内的妖魔鬼怪,他不认为自己是妖魔,也不认为自己是低等级的疫鬼,然加入游、行队伍做祛除小鬼的仪式,让他的逼格下降了许多,自尊心很高的中黑羊怎能容许自己的尊严被践踏?

他的豆豆眼中写满了不高兴。

莫文远敏锐地注意到了中黑羊的心理活动,他在羊脑袋上摸一把,将他的耳朵揉得团团乱道:“忍忍,回去给你做好吃的。”

好、好吃的?

中黑羊猛地摇头,不行不行他不能被收买,他、他要坐地起价!

想罢便开始色厉内荏咩咩咩道:吾、吾不仅要好吃的,还要点菜!

莫文远很宽容:“点点点点点,你捞多少食材回来,我就给你做多少。”

……

驱傩后莫文远又去观人放爆竹,火、药在唐代已经诞生,却尚未走进普罗大众的生活,此时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所爆的是真正的竹节管。

有后院的人家将柴火干草枯树叶子错落有致地搭在一起,火把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易燃物上一点,“腾”地升起火堆。开阔的院落有了火堆装点,一片生机勃勃。

竹节是早就准备好的,扔进火堆中,竹节中有空气,加热后热胀冷缩,热气冲破竹片,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莫文远早就把自己的竹节分给了其他孩子,双手抄在袖子里,稳坐钓鱼台。

中黑羊看他脸上毫无孩子的兴奋之色,竟觉得莫小远生而不凡,同拖鼻涕的小孩儿截然不同,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

此乃厨神应有的样子!

……

太阳尚未爬至最高处,莫文远便晃悠晃悠家去了,他家后院也升起了火堆,李三娘他们正把前一年用坏的扫帚往火里扔,据说在家中把扫帚烧干净,可以令来年的仓库不虚,也算是唐朝比较有趣的小传统。

李三娘很拿莫文远没法:“你回来的也忒早了。”

“统共就那些子玩的,我把爆竹放完之后无事,就带黑羊回来了。”他挥挥手上的面具,“阿娘你又不是不知我,与其满大街疯跑,我更欢喜呆在堂前。”

李三娘在心里嘀咕,可不是忙碌一年想让你歇歇,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莫文远本人一点都不想歇。

时令已经进入深冬,屋外北风簌簌,吹得人脸生疼,厨房里的炉子升上了火,用的炭也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炭,一点味道都没有,炉火烧得旺盛,比起外面来,屋子里可以说是温暖如春。

莫文远很有防范意识,警惕一氧化碳中毒,他早就与家里人说过,只要生炉子就定要在窗户或门板上留条缝。

“古人在杂记中写过,炭生火虽暖,却也会释放毒气,此毒微弱,可随风飘散,然若门窗封死,人一直在屋内裹足不动,吸入毒气,便可致死。”

家中三人本就相信莫文远的话,以他为第一博学人,又听说有富户在冬日悄无声息没了,将其事同莫文远的话对上,更是深以为然,只要是生炉子就不忘记开窗开门。

莫文远做菜是不允许手艺不够的人插手的,李三娘他们只能做些家常菜,平日里又忙于商务,自是达不到莫文远的要求,他像是一独、裁的暴君,一反常态把所有人都赶出去,自己一人围着灶台跳锅边舞。

家中众人熟悉莫文远的作风,也不试图留下来帮他,他们很清楚自己就是添乱的,倒不如趁他做饭时速战速决,把院子里里外外清扫一遍。

等饭菜的香味飘出来他们机会丧失斗志,只想吃坐在矮榻旁大快朵颐。

中黑羊在莫文远家呆这么久,很有田螺姑娘的自觉,加入大清扫,他与人族不同,有天赋神通,将灵力运用在打扫上有些杀鸡用牛刀的味道,奈何他本人愿意。中黑羊深吸一口气再把二氧化碳缓缓呼出,从他口中吐出的气变成了小旋风,在房间内游走,随后又扫荡院落,卷起枯枝叶灰尘,将它们整齐地摞成一堆。

不要太省事哦!

李三娘等人头次见此阵势,面面相觑:“这这这,我们是不用打扫了?”

“大概……如此?”

一个念头同时在三人心中跳出来:也太方便了吧!

……

莫文远还算是个有仪式感的人,除夕一年只有一回,他想着总要做些不同以往的大菜。重头戏他心中早有成算,先前既给观音菩萨孙大圣做过素佛跳墙,那自家怎就不能吃超级豪华版的荤佛跳墙了?而且比起素菜,他最得心应手的反而是荤菜。

能否做好佛跳墙对厨师来说也是种考验,尤其对闽菜厨子而言,若做不好此菜永远不可能出师。

莫文远是沪菜厨子,但他天赋卓然又虚心求学,天下多种菜系都略有涉猎,其中有些特殊的菜做得更是比本菜系的专精厨师做的都好,像佛跳墙就是他的拿手好菜。

他做佛跳墙的方式与寻常闽菜厨子略有不同,在善用海鲜的同时加入了传统的沪菜烹饪元素,刀工更是臻至化境,莫非如此也不能让他改良后的佛跳墙在沪市立足。

此菜的原料众多,即便在现代有些海鲜都被视为奢侈品,更不要说是资源匮乏的唐代了,若不是有种黑羊生鲜快递,他便无法满足最基础的做菜需求。

海参、鲍鱼、鱼翅、干贝……众多昂贵的海产品在砧板上一字排开,饕餮将他上天入地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龙九子在海中本就有天然优势,扇贝等物数量众多,想要找到质量最好的一部分是难题,然而水与他亲近,蠢笨的鱼类更是分不清他是领头羊还是猎食者,精准地给他指出了方向。肥嫩的扇贝藏在壳中,打开后才能看见颤巍巍的新鲜的内在。

在晒成干贝之后便是莫文远都被它们的质量所倾倒,颜色鲜黄、形状完整、毫无裂缝、个头很大,顶级干贝也不过如此。

干贝被放在滴了清酒的水中,不多时便吸饱了水,重新变得光滑白嫩,充满弹性,用手指戳一下便能看见它同史莱姆似的晃动,背表面被手指戳出来的孔洞转瞬即逝,又恢复了一开始的完美形状。

小刻刀在手指间翻飞,他熟练地在干贝表面划十字纹,也不知用了什么精巧的手法,肉粉色的内在同花瓣一样在他们面前层层叠叠绽放开。

他把家里底最薄的鼎架在炉子上,等油热得差不多之后便把干贝扔下去煎,或许是因为食材弹性太强,竟同皮球般在鼎中跳了一下,撞到壁上才落回原地。

可以说是非常有弹性了。

干贝再锅铲的推动下煎出层焦黄色的边,柔软的内在逐渐变得坚硬,花也绽放得更大,猪油已被吸入内部,香料的香味储藏在干贝内部,只需咬上一口便能感觉到小小身躯中隐藏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煎完干贝后他把食材放到一边,开始处理别的。

鲍鱼海参等海产品都是中黑羊连夜从福州等地捞上来的,莫文远脑袋里存了后世的食物图鉴,清楚哪里的海产品最美味,饕餮跟着他的指引跑到福州附近的海里,进行打捞。

饕餮的舌头比莫文远还要灵敏,对方烹饪的美食他舔一口就知道盐是放多了还是放少了,烧的时间够不够,精妙的判断力被他同样用在了食材选取上,他从来只会打捞最新鲜最好的。

就算冲着对食材的严谨劲儿,他和莫文远都是绝配。

……

打扫完屋子后,中黑羊略觉无聊,便挥动粗蹄子站到厨房门外,灶台前的“暴君”莫小远不允许外行人插手自己的圣地,那在外面等等没关系吧。

他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羊的鼻孔本来就不小,开开合合间更张大了。

房内,莫文远正在处理方腿,方腿是他亲手做的,长安城郊农户送来劁过的肥猪,此猪比起没劁过的,更加性情温和肉质肥嫩,随随便便喂些吃食就能长得很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猪身上一点腥臊气都没有,用来腌制火腿再合适不过。

他用的是传统金华火腿的腌制方法,又凭个人喜好添加了几味香料,方正的火腿呈现出诱人的红色,白黄相间的经络密布火腿表面,看似笨重的菜刀落在莫文远的手上,给他玩出花来,正方形的火腿蒸块被分成了成千上万跟细密的丝,更难能可贵的是,细丝一根一根磊在一起,维持四四方方的模样。

火腿丝在瓦罐底贴了一层,随文火慢炖,酒味渗透入火腿丝中,汤汁,海鲜的鲜味从上倒下深深渗透入其中。

莫式佛跳墙的精华就是最外面一层火腿丝,简直就是无上的人间美味。

佛跳墙需要长时间炖煮,在此期间他又做了别的大菜,什么白斩鸡、红烧肉、汤中牢丸,按顺序盛放在各色器皿中。

忽然莫文远听见门口传来诡异的声响,像是嘎啦嘎啦的磨牙声,又像是用指甲在墙上刮发出的刺耳声响。他听见诸多怪声,心中发毛,不由打开房门一探究竟。

莫文远:=口=!

李三娘&莫小狗&赵二娘&中黑羊:=口=!!!

三人一羊从上倒下依次排开,以难以言喻的动作贴在墙上,譬如李三娘,双手扒在墙上,脸与土墙只有一线之隔,她在家中的地位最高,此时也是距离门缝最近的,莫文远垂眼打量她的指甲,凤仙花染得指甲颜色略脱落,细碎的红色粉末扣在墙上,想来刚才损害他耳朵的噪音主力就是李三娘。

对上儿子的死鱼眼,李三娘讪讪笑了,连忙把自己的手指收回去,端庄静立。

莫文远:“……”

太晚了。

再看其他人与羊,姿态各异,赵二娘云鬓散乱,表情尴尬,莫小狗则与中黑羊同,早就“口水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莫文远心说,中黑羊流口水他能理解,谁叫羊的口腔结构与人不同,很容易储存口水,但成年人流口水成这样,未免也太邋遢。

他深深叹口气道:“先帮我把红烧肉白斩鸡端上桌吧。”

哦!

三人一羊情不自禁欢呼,太棒啦!

照理来说,用野山椒水腌制生萝卜最容易入味,然而辣椒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现在还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呆着,莫文远只能用本土的辛香料代替。

唐代时本土也有不少辛香料,其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茱萸,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这种植物有不少别称,有叫“艾子”有叫”越椒“。茱萸的果实被称为“萸肉”,是红色椭圆形的小果子,莫文远用牙齿磕破薄皮舔果肉,发现萸肉的味道偏酸,带一点点刺激味,若将其榨汁混水,勉强能够代替野山椒水之用。

除夕晚宴的吃食一件件依次摆放在矮桌上,除此之外他还送了两罐自己腌制的酸菜与芦菔,酸菜不说,美食家饕餮已经鉴定过,而芦菔更是爽脆可口,李三娘他们就芦菔片可以多吃两碗饭。

作为原料的白萝卜是九月种的秋萝卜,个头大,水分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分为二从中间切开,很敦实,萝卜肉也不瓤不空,空口吃都脆生生的,只有这样的好萝卜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其口感。

莫文远将一斤重的芦菔切片,片不厚,捻起来放在阳光下可透光,灿烂的阳光透过萝卜心,能够看见条纹状的肌理,一条条丝竖着往中心钻。片状比切成条状的更容易入味,也能保证最大面积同水相接触。

他手起刀落,刷刷刷切出一碟白菜,浅黄色的大菜叶与白梗藕断丝连,后者饱含水分,咀嚼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尝一口?”他诱惑中黑羊道。

饕餮除了长相没有哪点是和羊相像的,他喜爱吃美食,却对肉情有独钟,好吃的蔬菜来者不拒没错,但一顿没有肉,就跟没吃过饭似的,直闹腾。所以,中黑羊其实对菘菜不感冒。

……

孙悟空如约而至,身穿虎皮小裙,时髦无比。他本是容易爆炸的性格,在铁血师父的磨练下脾气竟然好不少,天气好的时候懒洋洋躺在石头上晒太阳,颇有懒猴的风采。便是同莫文远说话都不紧不慢,即便抓耳挠腮,也是猴子中的绅士。

舌头下像出现条潺潺流水的小溪,津液不断涌现,将小半个白菜吞入腹中后,他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更饿了。

哪里像是吃了小半颗菘菜,分明是吃了健胃消食片,让本就饥饿的饕餮胃口大开。

但从闻到酸味开始,菘菜与酸菜在他心中就多了条渭泾分明的线,前者味道很淡,除非莫文远做上汤白菜,否则他是绝不愿意吃的,而后者,目前味道存疑,却值得尝试。

他坚定点头,神情严肃,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有异曲同工之妙。

酸唧唧的味道, 怎么就让他馋哩?

莫文远见中黑羊偷偷咽口水, 摇头, 他撸袖子洗干净手,下缸捞出一株水淋淋的白菜。白菜叶还是黄色,在缸内隔离空气发酵并没有破坏他的颜色与模样,除了菜叶子浸满水,梗软化之外,同一开始的嫩白菜没两样。

“咯吱”“咯吱”“咯吱”,白菜连梗带叶被咀嚼,凸出的羊嘴顺时针旋转,嘴唇差点包不住雪白的门牙。

酸菜肯定是酸的,第一口咬下去,汁水从白梗部分迸溅出来,有的落在牙齿表面,有的落在舌尖,中黑羊被酸的一激灵,人性化地眯起眼睛。酸水顺着牙齿缝向下,停留在牙床表面,红色的肉猛然收缩,他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做牙酸。

酸味并不令他讨厌。

酸菜在中国拥有悠长的历史, 《周礼》中提到过一种名为菹的食物, 说的就是酸菜,北魏《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以菘菜,也就是白菜为原料的腌制方法。

能够记入《齐民要术》的吃食大都不是很普及,长安城中就少有人腌制菘菜,相比较下,还是用传统冬藏法保存白菜的人更多,莫文远腌菜只是尝试, 他有两个想法,一是想要将美味的酸菜端上餐桌,二则是拉长菘菜的储存时间, 对唐人而言,能够久放不坏的菜很有价值,特别菘菜便宜,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能够在寒冷的冬日吃上味道重,能够就饼子下饭的菜,也挺好的。

中黑羊对他的想法不很清楚,他只知酸溜溜的味道冲得他直想扭头打喷嚏,然在生理上承受不住的同时,他的口水却不受身体控制, 不断涌现。

阅读大唐第一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