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41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众人闲聊之际,莫文远终于携大菜进门,小推车上稳稳地放了五只陶罐,才从灶台上撤下来的菜品正热,锁在罐中的浓缩汤汁不断沸腾,水蒸气在寒冷的冬日凝结成型,试图通过瓦罐口缝隙冲到外界,然口却被大荷叶扎得严严实实,霸道的香气锁在小瓦罐中,怎么都冲不出去。

“大菜来了!”“大菜来了!”莫文远念叨两声,听他声音与喊“开水来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跳墙的香味比素食版的还要诱人,荤食的鲜美蔬菜无法替代,便是莫文远的手艺再精湛,素佛跳墙都鲜美有余,荤香不足,就像是画龙点睛的龙少了眼睛,浓墨重彩的一笔被束之高阁。

“你的人型,也不丑啊!”

……

慧智万万没想到,除夕之夜,他竟然会遭遇美食二连击。

一年忙到头,便是慧智也要休息,他舒舒服服地躺在寺庙里,没有回普陀山吃人间香火,没有帮孙悟空他们收拾烂摊子,也没有在佛前静坐冥想,他咂巴嘴心说这才是神仙日子,真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就是没有莫小郎君的供奉可以吃,否则神生就完美了。

除夕夜,人间团圆日,菩萨休息时。

他万万没想到,还没躺两分钟,弥散在空气中的异样灵力波动就逼他睁开眼睛,猛地从榻上一跃而起,冲出僧寮,万籁俱寂,皓月当空,鱼虫鸟兽皆回窝,铺天盖地的静寂笼罩大兴善寺。

慧智牙齿咯咯咯咯咯直打颤,肯定不是冷的,但是不是气的,也很难说,他的表情一言难尽,上次露出如此表情,还是知道饕餮“羊入虎口”,主动给莫小郎君当食材了。

你不是说你化形不稳,人型又不够威武雄壮,怎么又突然反悔了?

他内心深处认为饕餮不会遇甚难事,然菩萨悲天悯人的人设不可崩塌,出于对凶兽的关照他还是腾云驾雾,借夜晚的天幕做遮掩,行至李三娘家中。

方在院子里降落,就被铺天盖地的香气打得晕头转向,比那时当年封神之战他双拳难敌四手被通天座下弟子围殴,也没狼狈如斯。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是甚味道!慧智出离得悲愤了,竟然比莫文远送给他的供奉还要香!

无形的香气凝线,拴在他的脚踝上,勾的堂堂菩萨人间化身如小偷般趴在门缝上,温暖的灯光在屋内摇曳,在家庭用度上李三娘从来不吝啬,明明是在新能源没有登上历史舞台的唐代,却在灯具上下重金,让房间内亮如白昼。

他清楚地看见人们脸上餍足的表情,还有那只灵活使用筷子的饕餮。

慧智气得七窍生烟,你的坚持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为了用筷子化形,没见过比你化形理由更廉价的非人了!

香味主动往他鼻子里钻,便是曾经尝过莫小远特制全素宴的慧智也把持不住,他实现下移,看饕餮怀里抱着的罐子,与他上次所吃的素佛跳墙罐子相同。

慧智还怪不高兴的,怎么他们吃的菜就比自己的香?难不成莫小郎君做菜还私藏?

不高兴的慧智回到大兴善寺,还没在榻上躺下,又收到来自天庭的传信,言是某某神仙的坐骑下凡为祸一方,在唐玄奘西行路上兴风作浪,被三藏法师并孙悟空制住,寻他去救妖。

慧智变成菩萨身,端庄的脸上流露出不显眼的郁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要找他?

……

在唐三藏处,他受到了第二次美食暴击,西游记众人在辽阔的田埂旁席地而坐,平坦的土地上铺了一块□□布,麻布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主食点心,并美味素菜,袖里乾坤的保鲜作用被开发到了极致,素佛跳墙拿出来时还冒着热气。

菩萨:!!!

好馋!心好痛!

坐骑被五花大绑后丢在角落,“望悠悠吃食,独怆然而涕下”,他的原型是马,孙悟空用捆待宰羔羊的方式将他牢牢捆住,四条腿不得动弹,上下颚更是被皮绳锁住,口水从嘴缝中流出来,除此之外连饿死鬼的悲鸣都无法发出。

“啊,菩萨来了。”孙悟空先发现了观音菩萨到来,唐玄奘双手合十口呼佛号,表示对菩萨除夕夜工作的敬意。

他以惊人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手,放下吃食对观音菩萨解释道:“我等也不知他为哪位神仙的坐骑,还请菩萨代为送还。”

菩萨的眼珠子麻木地动动:“哦、哦!”

你们吃得好开心啊,为何不请我一同坐下?特别是你,孙悟空,你上次不是在菩提山大吃大喝吗?现在怎么哑了?

唐三藏见菩萨久久不动也不说话道:“敢问菩萨还有何事?”不是为了此精怪来的?

菩萨面无表情道:“没有。”

他心中给唐三藏添了一笔,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唐三藏,我予你袈裟时可说了什么?现在竟然连顿吃食都不请我,好你个唐三藏!

玄奘法师:???

菩萨不都是辟谷的吗???

……

神仙入梦之事,同其他事一样,一回生二回熟。莫文远睁开眼睛,四周是白茫茫的云雾,他不用苦思冥想、细心推敲,就知自己再度被神仙拉入梦中,在这神仙精怪与人共存的时代,被入梦是很常见的事。

他甚至有闲心思索,今次菩萨找自己,有何事。

“莫小郎君——”悠扬的呼声从四面八方飘来,耳边飘荡的梵音令人神往,他转身对菩萨口呼佛号,随即坐在忽然出现的蒲团上。

“菩萨有何吩咐?”

第一句吩咐就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尔等在凡间行走,若有何奇思妙想可托我之名。”

莫文远愣了,脑海中有千头万绪:“菩萨所言……”

“只有一点,既托了我的名字,便要略上些供奉,香火是不必了,若有何新菜端到我佛像前便是。”他甚至不给莫文远开口的机会,粗暴地挥挥手,驱散云雾,从梦境中跌落的莫文远仿佛陷入了白茫茫的大海中,却没有舟楫,找不到出口。

“!”他猛地睁开眼睛,皎洁的月光透过窗缝洒在床板上,中黑羊还在梦乡中砸吧嘴,偶尔咩咩两声,似在感叹吃食之味美。

菩萨托梦,究竟是何意?

……

正月十五后,长安城中便恢复了往昔热闹而又忙碌的气氛,街上车水马龙,往来行人络绎不绝。

新年伊始,有两件事是莫文远预定要做的,一是推广东北腌菜,二则是增加李三娘食肆的菜单。

腌菜在中国自古有之,他翻看大兴善寺的各种书籍史料,发现在南北朝时期国内的腌菜技术就已经趋近于成熟,并且可制作的种类也很多,秋葵、白菜、芜菁还有越瓜冬瓜等皆可被腌制,然而,受限于腌制流程,此中能在冬天保存蔬菜的好方式并没有推广开,即便是现在,也是世家多腌菜,要不就是特定地区的人民掌握腌菜技术。

他先前听闻岭南人多用野菜制作腌菜,也不知是真是假。

古法记载的腌菜方式代价很高,就比如说最常见价格也相对便宜的菘菜,若按照汤菹法腌制,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起的,先要把烂菜叶子择掉,随后“于热汤中炸出之”,炸完之后再用冷水洗涤,随后用盐、醋搅拌,香且脆。

确实能保存到开春没错,但谁又那么多钱买油啊,油都多到可以炸大白菜了,又怎么会穷?

所以,书中记载的发展到南北朝的腌菜方法是造价昂贵,并且没有精准流程的,根本不符合批量生产以及在各地推广的两大需求。

莫文远的目标是让贫困户在能在冬日吃到蔬菜,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同时也不能过量食用,又或者因为制作方法不当而导致菜中残留太多亚硝酸胺,造成身体损害。

想要维持适量食用的平衡并不容易,规范腌菜流程也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他需要联合寺院人士一同推广。

李三娘是双手双脚支持莫文远的,按理来说他所制造的绝美腌菜可以成为创收手段,即使只能卖一段时间,也能挣不少钱,但既然儿子志在推广新蔬菜储存方式,她也绝对不会阻拦,用李三娘的话来说,钱是要挣的,回馈社会的好事也是要做的。

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后,莫文远便往大兴善寺跑了,他在过春节前就说好要在大兴善寺熬粥,让众人尝尝莫式腊八粥。走的时候从家里带了两罐腌菜,一罐酸菜,一罐酸萝卜。

寺庙众人见他,举双手双脚欢迎,莫小郎君来了,他们又有好吃的了!

……

钵中盛满腊八粥,粥面上躺着切成长条状的小菜,慧远和尚看眼坐在对面眼含希冀的莫文远,倍感压力,他似乎是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喝粥的反馈。

慧远和尚定力十足,便是被热切地打量着还能淡定喝粥,他先嗦口用料丰富十分厚实的粥,再用筷子夹起爽口的萝卜丝在嘴里咀嚼。

酸辣可口的萝卜丝同被熬制软糯的粥混在一起,回味无穷。他长叹一声,不知该感叹粥熬得好,还是说萝卜丝腌得好。

再吃口酸菜,此酸并非吃到未成熟青橘的酸,让他舌头发苦,浑身打颤,酸菜的酸无疑是美味的,符合人口味喜好的,比醋芹更爽口的味道席卷口腔,舌头上不由自主分泌更多的口水,对食物的渴望被放到最大,光是配此菜他就能空口吃下两块蒸饼。

沉浸在酸菜的美味中,他也没有漏掉莫文远的话:“慧远师傅您看,可否推广此菹法?”

《说文》有言:菹,酢菜也,这个字的本意就是腌菜。慧远听见莫文远的话后立刻反应过来道:“此菜是菹法所得?”他用筷子把菘菜丝举在眼前,细细打量,没看出有炸过的痕迹啊!

“确实是菹法所得,与常法不同,是我从北方行商那里习得的法子,只需要有盐与形状合适的陶罐,还有干净的鹅卵石便可腌制。”

慧远和尚一听,惊了:“容易至此,可有什么弊端?”

“弊端当然是有的,此法腌制出来的菜不可多吃,一天吃一小碟便可,若经年累月过分食用,难免腹部不适,生出疫病。”

“此外,以菹法腌制所需外物虽少,对手法的要求却很高,腌制的缸不可不洁净,时间更是要超过一月,缸中的菜也要被压得严严实实,不得有空隙,封缸的纸也要足够厚实……”零零总总说了一堆要求,慧远和尚听后也不觉得麻烦,相较于价格高昂的油渣法,只用盐巴便可腌制出美味酸菜的方法实在是太实惠了。

他听莫文远说完后沉思道:“若少量食用,对人身体便无碍?”

莫文远道:“若腌菜在菹的过程中未发生霉变,应是无害的。”

腌菜的害处还是在现代,人们认识到菹亚硝酸胺与胃癌的关系之后才得以为众人所知,但即便知道腌制食品对人身体并不好,家家户户逢年过节还是会做咸肉咸鱼灌香肠,老一辈人甚至会自己买坛子腌制酸菜,而年青人则青睐老坛酸菜牛肉面与酸菜鱼调料包。排除其延长蔬菜保质期的根本作用,酸菜作为不可多得的美味,在中国活跃已久。

在充分认识到腌菜品种丰富且十分美味后,慧远和尚心下有了决定,他将莫文远留下来,细细询问其利弊,以及莫文远规划的推广方法。

……

李三娘食肆推出了几道新菜,有的贵有的便宜,便宜的甚至可以在豆花旁的小窗口买到半成品,而贵的不仅只能在酒楼里买到,甚至还限购。

像是佛跳墙,一天只有五十罐,多了都没有。

沈煜同一众交好的郎君走进酒楼,位置是他几天前就定好的,他大刀阔斧坐在上首,昂首挺胸,倍感有面子。食肆的佛跳墙不好定,据说才推出此菜时,不少人都被一百文一罐的价格给吓到了,什么菜要卖到一百文一罐?但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过后,说其味名动京城都不为过,世家的郎君争前恐后定菜,更有大家豪奴替家里女郎跑腿的,一天五十罐的限购让众人争的头破血流,佛跳墙简直就是千金难求。

沈煜能订到十盅,还是仗着他和莫文远有在洛阳聊过天的交情,再加上他是李三娘食肆的忠实客户,什么新吃食出来都要买上一大堆,说说好话后莫文远就同意帮他把日期往前提一提,安排了八盅佛跳墙。

这荣耀,这排面,寻常郎君哪有?

李三娘食肆的伙计经过专业培训,什么时候上菜,什么时候掀开盖子都能精准到秒,他同几人配合把佛跳墙的罐子放在人眼前,掀开盖子,后又送上两小碟子道:“此乃我们东家送的小菜。”便默不做声地退了下去。

沈煜哪里听见伙计说什么,眼睛都埋到罐子里了,吸饱了汤汁的扇贝被按在最上头,颜色浅淡几近于白,筷子尖在它面上戳一下,便颤巍巍得晃动,不比果冻更有弹性。他迫不及待夹起扇贝,塞进嘴里,其特有的内部结构让汤汁充分浸润在贝类中的每一个角落,十字纹中绽开的皮肉裹挟着猪油煎过的焦香,丝滑的触感不同于任何食材,很有嚼劲……

再从边沿上夹起一搓火腿,火腿丝颜色深沉,猪肉的香味中混杂着酒香、鱼肉香、豆子香,瓦罐中的食材从内至外,层层叠叠堆砌在一起,文火煨制让罐中残留的酒香更容易挥发,五成以上都被火腿丝吸了进去。

鲍鱼美味、鱼唇美味、鱼翅美味、炸过的芋头也很美味,荤菜与蔬菜的鲜美被发挥到极致,难怪佛跳墙横空出世后就风靡长安,它的味道早就超过了人的想象。

同行郎君吃得诗兴大发,偏偏才疏学浅,憋出了一首打油诗:“三娘食肆美名扬,小葱豆腐伴鸡汤,今生食得神仙味,肉美汤鲜佛跳墙。”

周围人疯狂大笑道:“好诗好诗!”

那造歪诗的郎君很以为荣,还一边点头一边道:“好说好说。”

几人中唯一有点真才实学的沈煜翻了个大白眼,又磨刀霍霍向小菜,佛跳墙他们已经吃了精光,但上李三娘食肆不可能只吃佛跳墙啊,其他菜还林林总总摆满桌,所有菜他都吃过,唯一没有尝试的就是送上来的小菜,看外表,略显寒颤,不过是芦菔菘菜,也只有穷人才会吃得,不过既然是李三娘食肆上的,同寻常小菜肯定有所区别?

抱着对李三娘食肆的盲目信任,沈煜咯吱咯吱咀嚼酸菜,他的眼睛越睁越大:嗯嗯嗯嗯嗯嗯嗯?

怎么是这个味?!

……

伙计淡定面对癫狂的郎君们,后者犹如在沙漠中行走三天三夜发现绿洲的旅人,眼中满是病态的渴望:“新菜有卖否?给我来一盘,不,两盘!”

自打将小菜送给客官试吃后,每日都能迎来无数疯狂的买家,伙计一开始还会瑟缩,修炼到今天早就见怪不怪:“有卖是有卖的,但此菜我们不是按盘卖,而是按罐卖,买了之后最好也不要过分食用。”

其实腌菜只要腌过一个月,参与的亚硝酸胺对人体就是无害的,莫文远所制作的腌菜肯定超过一个月,不仅如此他在制作时还添加了葱蒜等物,这些食物都能起到溶解亚硝酸胺的作用,然而,就算是化学成分上保证对人体无害,过分摄入盐还是会导致各种疾病,吃多了对身体依旧没什么好处。

沈煜道:“按罐卖?什么罐,拿给我们看看!”

伙计弯腰直接把陶罐从脚底下搬到台面上,众人看了之后表情空白,这么大罐的?

“还有小罐,客官若需要的话……”

“不,就大罐,大罐很好!”他如同火烧屁股般把酸菜摊子搂进怀里道,“我要了,多少钱?”

“承蒙回顾,十五文,若吃完后把罐子还回来,还能给您两文。”

“啊?”

把十文钱一枚胶冻当成日常零食的沈郎表示,也太便宜了吧?

……

慧远和尚、李三娘、莫文远就腌菜推广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谈话,以慧远和尚来看,俗讲固然能够帮他们传播腌菜方法,但传播的方法却同《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那样,语焉不详,并且会随着俗讲往外传播而变得更加模糊,用不确定的方子制作腌菜,安全不过关的可能性很大。

更何况,想要推广一种菜,起码要让百姓先知道它的好才能进行二次推广,如果连腌菜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便是寺庙出手推动,民众也不一定感冒。

三方会谈之后,他们确定了近期的发展路线,那就是现在李三娘食肆推出腌菜买卖项目,让食客们知道其存在。

“物美价廉,滋味甚美,不愁无人上门购买。”佛跳墙这种价格高昂异常的食物名动京城也不过花了几天,腌菜价格便宜,前期又能免费试吃,想要火遍全民,不出一月就能达到效果。

莫文远看着食肆门口排起的长龙队,非常无语,别说是一个月,就算是一旬都没有撑到啊!

宽抛广袖的世家郎君,穿戴整齐的小吏,手持瓦罐手臂粗壮的妇女,购置腌菜的队伍中能够见到长安城任何一阶层的人,便是他也想不到,短短时间内,腌菜就受欢迎至斯。

现在他所担心的并非推广缓慢,而是……

“莫大,腌菜要卖完啦!”

莫文远:“……”

哇哦。

羊前蹄扒上了桌面,中黑羊以渴望的眼神盯着瓦罐看,莫文远看他急切的模样笑道:“等等,我帮你把菜弄出来。”按理来说佛跳墙是从上到下一点一点用筷子夹着吃最好,但羊蹄子无法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只能让莫文远代劳。

等等!中黑羊无声地尖叫,不要弄出来,我要自己吃!

屋内金光一闪,情急之下,他忘记了自己先前的决定,作出惊人之举。

他家逢年过节吃饭都跟自助餐一样,按波算,吃完第一轮,第二轮菜上齐,休息休息接着动筷子,莫文远量控制得精准,每道菜的分量不多,只要家里人正常发挥都能吃到最后一轮。小饕餮来了之后,他将份量翻倍。

筷子齐刷刷往锅里钻,高超的片鱼技巧令乳白色的鱼片无刺,中黑羊把头埋在碗中,发出猪吃食时哗啦啦的声响,莫文远看众人吃得愉快,回头接着仔忙活。

说来也奇怪,他明明是做菜的,吃得却不是很多,置办宴席时更是如此,随便吃点鱼片尝鲜就能填饱肚子,说是小鸟胃也不为过。

昂贵的海鲜有其价格高昂的道理,种种食材堆砌在一起,不仅没有串味,相反还达成了完美的圆融,中黑羊深吸一口气,连灵魂都在颤抖。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敏锐的嗅觉赋予他完美的辨认力,动动鼻尖,小小的瓦罐中起码凝聚了二十种以上的食材,他是个会吃的,明白“精贵不经多”的道理,大多数情况下乱炖的味道只会更糟,食材混合在一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但是……

“黑羊如何?”

“咩咩咩咩咩咩。”中黑羊以鄙夷的眼神看向弱鸡们,才吃这点就不行了?太让他失望了!

矮榻似成了轮转的流水席面台,李三娘等自告奋勇收拾残羹冷炙,吃完一道就迫不及待到厨房端出下一道,胃部逐步逐步被填满,三人无法维持盘腿坐的姿势,直起身在屋内走动。莫小狗手持陶碗,碗内盛满奶茶,他也不管水饱占肚子,咕咚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对他而言,奶茶的滋味怕是玉液琼浆都比不上。

“吃饱了吗?”

三人一羊的眼睛都死死粘在锅上,他们手持筷子,蓄势待发,还保持着羊型的中黑羊用渴望的眼神盯着莫文远看,要是再不给他盛饭饭,他就要变人型啦!

好在莫文远并没有忘记他,拿陶碗扒拉出一半酸菜鱼放在他的面前:“悠着点,这才第一波,我灶上炖了好菜,留点肚子给它。”

“八分。”

“九分。”

“还能吃点。”

唐人对除夕团圆宴的重视程度与现代人不相上下。地域不同, 现代人除夕当晚的桌上主食也随之改变, 北方等地会在晚上吃饺子,沪市则吃八宝饭,还有些地区会吃年糕,除此之外,菜色也大相径庭,什么扣肉、红烧肘条、红白丸子、四喜丸子笋,有的能在北方看见, 有的能在南方看见。

莫文远做菜时不拘一格,管他是南菜还是北菜,只要好吃, 统统端上桌,光是鱼就做了好几种。他力大如牛,布巾盖在铁锅的“耳朵”上,暗中使劲,稳稳抬起,飘在汤水表面的酸菜随他的动作而晃荡。

酸菜鱼稳稳上桌,白鱼片埋在菜叶状的酸菜底下,圆润可爱的鱼丸在锅边缘悄悄冒头,鸭血埋在最底层,稍微用筷子在汤水中翻搅两圈便冒头, 翠绿色的葱花沫在锅中心堆出尖尖角, 在他走路的过程中, 葱花金字塔散开些, 在乳白色的汤面上晃荡。

阅读大唐第一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