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53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李三娘冷笑道:“你问他发生何事。”

莫文远被亲娘训得畏畏缩缩,捡一打白骨精的关键点同莫小狗说了,然莫小狗才听见尸魔曾从玄奘法师手上逃脱,就觉天旋地转,恨不得弯曲手指在莫文远头上狠狠敲几记。

胆子太大了,遇上这种事情都不说,把他们蒙在鼓里等到长安才告诉他们……莫小狗像暴怒的喷火龙,肚子里全是蓄势待发的火焰,他总算知道为何对方回来时会垂头丧气,婶子肯定是把他狠狠教训了一通。

更加耳聪目明的莫文远听到了门口的动静,高声道:“大碗还是小碗?”

“大碗!”

“大碗。”

“大碗。”

“咩咩咩咩咩咩咩”

超大碗!

莫文远表示自己接收到了信息,在拉面条的同时准备面汤调料。他们家吃的面都是莫文远自己拉的,他的一手绝活比起兰州牛肉拉面摊子上的厨子都不遑多让,宽面、细面、刀削面,从最初的揉面步骤起就是他一手操办。

细面与酸汤羊肉更配,只有细细又劲道的面条才能最大程度与让人口水直流的酸汤相结合,汤底是羊骨汤与酸汤与面汤的结合,三者达成了完美的配比,缺少其中之一都会显得不完整,酸菜与羊肉翻炒后出汁,将汁水连同菜一同盖在汤面上,盖浇面新鲜出炉。

莫文远把四大碗连同一超大碗放在盘子上,打开厨房门,毫不意外看见四双涌动着饿死鬼绿光的眼睛,他道:“上桌吃饭吧。”

与前半年不同,吃饭时间再度成为李三娘家最幸福的时刻。

“刺溜——”“刺溜 ——”“刺溜——“

吸面条的声音此起彼伏络绎不绝,最顶层的细面条吸收了酸菜羊肉的汁水,散发荤香,羊肉鲜嫩,也不知莫文远是怎么炒的,薄薄的羊肉片内里柔嫩,边缘带焦香,酥脆的口感让他们欲罢不能;酸菜中富含水分,咀嚼起来会产生种令人牙酸的声响,被先沥干酸汁不仅没对其味产生影响,相反吸收了羊肉汁与液态猪油,光吃炒酸菜他们就能就着吸完一大碗面。

面条并菜被扫荡得干干净净,面汤众人也舍不得放弃,咕咚咕咚全喝完了。

莫小狗满意地打个饱嗝,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洋溢着暖融融。

吃美食真幸福啊!

……

大兴善寺是一定要去的,洛阳城的风风雨雨早就传到了大兴善寺诸多和尚的耳中,莫文远得去报平安。

和尚们的嘴风很严,莫文远不想让李三娘他们知道,就没人说,除此之外僧人们还帮助处理了后续事件,在遭遇惊险事件后有人伸出友谊之手,他很感激。

莫文远被中黑羊驮着进大兴善寺,他到寺庙时又是雪天,雪花并不大,街上行人少,头戴斗笠身穿蓑衣走在街道上,颇有风雨无阻,寒暑无碍的坚定感。冬天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给寺庙的瓦砖镀上白色,才进东门,就看见寺庙内一如即往地热闹,糟糕的天气无法阻碍好学的僧人,他们一手捧典籍,另一手打伞。

中黑羊的身形比离开时又大了,进门后便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沙弥看向被斗笠遮蔽大半张脸的莫文远犹豫道:“莫小郎君?”

莫文远伸手抬斗笠微笑道:“是我。”

现在是白日,然此情此景能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产生共鸣。

莫文远在大兴善寺中很有人气,认出他后,无论是处理杂务的和尚、准备往大殿跑的和尚、从藏经阁中出来手持书卷的和尚纷纷暂放下手中的食物,以他为中心簇拥而站。

“你可回来了?”

“身体可好?”

“洛阳凶险,还是长安来得好。”

“此次欲呆多久?”

“阿弥陀佛,平安归来就好。”

中有许多和尚都知道内情,就算是不知道也懵懵懂懂听了大半,知他在洛阳城中遭遇精怪,还是靠跟随左右的中黑羊以及金刚降魔杵才渡过难关。

“此次回来再跟慧智法师多学两招吧!”有年长的翻译僧诚恳道,“慧智法师的除妖能力,兴善寺中还是少有人比得上的,我观莫小郎君你与精怪有不解之缘,还是未雨绸缪为妙。”

莫文远忍不住吐槽:“可不是未解之缘?洛阳城多安全,两京走廊几年都不曾听闻有精怪作祟,偏偏我给碰上了。”

真是见了鬼的妖怪体制,玄幻大唐对厨子一点都不友好。

中黑羊也收到了众僧人的赞誉,护人有方。大兴善寺的僧人都知道莫文远胯、下的中黑羊很有神通,对此接受良好。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那是,不保护莫小远他保护谁?莫小远可是世界的瑰宝!

谈天之间慧空火急火燎地跑过来了,按兴善寺内悬殊的年龄算,慧空是莫文远的同侪,两人向来亲近,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早在听说洛阳城中白骨精肆虐后他就给莫文远连去几封信件关照他,此时见到人完好无损回归,真是再好不过了。

慧空先把莫文远从上到下看一遍,确定他没事后道:“前些日子天竺来的僧人给我带了包豆子,我估摸着你应该喜欢就先存下来了。”慧空同莫文远相处久了,哪里能不知道他的喜好,国内没有的各种食材是他最喜欢的,你送给莫文远一锭金子,不如送给他最新鲜的种子。

莫文远眼前一亮,想说我们去看看吧,但在他此话脱口而出前慧空又道:“慧远慧智两位师父在等你,先去见他们再来看种子。”

“好好好。”他回头拍拍中黑羊的脑袋,让他跟着慧空先走,自己等会儿来找他,中黑羊咩咩咩咩咩答应了。

……

慧智与慧远关系很好,他们是同一辈的师兄弟,现在在大兴善寺中皆被委以重任,慧远且不用说,负责一切俗物调度工作,在佛教与俗事高度接轨并接致力于发展出更多信徒的唐代,他的工作可以说是寺庙内最忙并且最有分量的。

慧智就更不用说了,他是有大神通的,玄幻大唐中总有不正派的妖魔肆虐,若不幸遇上他们只有会降妖除魔的僧人道侣才最派得上用场,慧智低调些,却也处理了不少妖魔,他又精通幻术,是大兴善寺挺起腰板傲视群雄的力量来源之一。

方进禅室,莫文远就感到股暖意扑面而来,定睛一看,地上并无炭火燃烧的火盆,也无暖炉,房间内比外面不知温暖多少倍,想来这又是慧智师父的功劳。

慧远和尚口诉关心之语,可惜他渡化妖魔的能力不是很行,对白虎岭尸魔事件无甚发言权,倒是慧智滔滔不绝说了很久,还道看来莫文远没有落下修行,可以传授他信的佛门法术。

莫文远为了身体强壮,做菜更易,不曾一天断过锻炼,此番洛阳城回来后他更是清楚自己被妖怪们盯上的噩耗,令莫文远对学习法门很上心。

他已经理解了“低配版唐三藏”的重量,也知道自己未来日子不会很太平,他的地图目前只拓展到了洛阳,但李三娘的野心却不知如此,她已经做好了江南店开张的前期准备,就等天气回暖冰雪消融南下开店。莫文远就算一开始不跟着,后期也是要去江南看看的,还有金陵、太原等地,相信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李三娘食肆会同迎春花一样,伴随着春日暖风吹拂,席卷神州大陆。

慧远法师走后就是莫文远与慧智法师两人的事件,后者先夸赞他降魔杵用得好,选择念的咒也是当天。

“我欲再传你些佛经以备不时之需。”

“法器先用好降魔杵就行了,我前些日子从一老道那里要来了他们道家的法器,起防护作用,持续性比不上玄奘法师的锦澜袈裟,一次效果倒是相去不远。”

锦澜袈裟有什么防护效果,水火不侵,凡尘不染,驱除邪祟。

别说是与塔防护能力差不多了,就算只有一半莫文远都会欢天喜地地接受啊。

他用泪眼汪汪的感动眼神看向慧智和尚道:“我何德何能,让慧智师父如此尽心,真是无以为报。”

正常情况下慧智师父只会恬静回笑,或者说是分内之事,但今日他却不想做老好人,反而“恃宠而骄”,谈条件了。

“我要求也不高,带你拿来此物事小,你若真想感谢报答于我,做新吃食时就往我这送好了。”

莫文远立刻道:“我正好做一道酸菜汤饼,不日给师父你送来。”

慧智听到消息后脸都好绿了,酸菜酸菜、怎么又是酸菜,他们最近是绕不开这个词了吗?

太上老君新炼制出来的丸药是酸菜味的,莫文远供奉给他的汤饼竟然也是酸菜味的。

他原本还挺喜欢吃酸菜的,现在真是爱不起来。

……

回长安后,莫文远的时间又变得紧张起来,在洛阳时他也会温习慧智师父交予自己的佛经还有降妖伏魔的手段,温习费得时间并不是很多。学习新知识就不同了,他年轻、勤奋好学、接受能力强,这些优点让他的学习效率比寻常人更高,但莫文远依旧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寺庙里,他每天跑一趟藏经阁,市场与其他伏魔僧人交流心得、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推敲琢磨所学的新知识。

高强度的学习带来了身体的疲惫以及精神上的充实,便是李三娘看了都心疼,认为莫文远太苦了。

他本人倒觉得不错,原因有几,一是莫文远忙活惯了,放慢了节奏不动脑经其乐融融的日子,他过不惯;二是明了妖魔对他有很大危害,为了自我保护,他得尽可能掌握更多技能。

中黑羊无疑是被莫文远表现出的学力震撼了,他更努力地吃,也花大量时间冥想,饕餮成长的方式就是吃吃吃吃吃,血脉中的力量会让他茁壮成长。

那么,学习法术让莫文远放慢美食探索的步伐了吗?

当然是没有的,不仅没有,他又找到了新的忙碌点,慧空和尚带给他的天竺豆类触碰到了莫文远灵感的火花,他的美食菜单得以更新。

慧空和尚拿来的豆类,正是莫文远心心念念的绿豆!

……

绿豆是在北宋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唐代时还没有绿豆,不过后世有学者在云南一带发现了绿豆存在的痕迹,证明此种豆类在两千年前或许存在于中国,却没被人所知。

慧空和尚对绿豆的了解来源于天竺的僧人还有常去的西市天竺店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莫文远呆久了总会主动或被动了解许多关于美食的知识,慧空和尚对吃食作法不感兴趣,但探知食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它们何时传入中国的前世今生,却很有趣味。

莫文远曾经想过,如果慧空和尚发挥他特有的谨小慎微、字字落实、究其根源的本领,并将这些特征用在学术研究上,怕是能把“考据党”这词提前成百上千年发明出来。

他将一袋绿豆展示在莫文远面前道:“前几日我一天竺的友人远到而来,随身携带此物,还用糖混豆子煮水给我们喝,我饮后发现其味甘甜,远胜黄豆煮水之味,便特意要了几粒豆子去天竺商铺询问,有店家卖了一袋豆子给我。”

盯着大小颗粒与现代别无二致的绿豆看,莫文远几乎要祭出星星眼了。

慧空看见莫文远表情道:“莫小郎君你知此豆如何吃?”

莫文远从善如流道:“知道知道,菩萨在梦中告知我。”

菩萨:呵呵呵。

慧空莞尔一笑,这理由他已经听过多遍了,相不相信目前存疑,谁叫菩萨每次都收下莫文远给的供奉,是个肉眼可见的真吃货。

“此物可以做何吃食?”

莫文远嘟嘟囔囔道:“可以做好多吃食。”比如说什么绿豆汤、绿豆糕、粉丝、绿豆饼、绿豆粥,等到冬天有冰了做绿豆雪糕绿豆冰沙也很妙,是非常非常棒的食材。

“不知我可有口福?”

“当然!”

……

仅靠慧空买的绿豆是不够的,所以等有空闲时间后,莫文远带着中黑羊一同到西市晃荡,企图收到更多的绿豆。

绿豆恐是天竺较为常见的豆类,凡是见到的天竺商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即却摇摇头告诉莫文远他们的店里没有卖,最多就有点自家吃的。

“此物价低,比糖还低,与黄豆价格相仿。”黄豆几乎是最不值钱的玩意儿了,他们何必千里迢迢把绿豆弄到长安来卖,利润实在是低。

转完了所有的店铺,他也只收了五大袋,还包括把商人自己留吃的绿豆也买回来了,他只能寄希望于中黑羊能够找到绿豆。

然而无所不能的中黑羊也郁闷了,他的鼻孔上悬挂着忧郁的鼻涕泡泡,咩咩咩的声音也不是很有底气。

天竺啊,我不能随意前往。

莫文远这才知道神仙之间心照不宣的规定,像是西天取经只能由唐三藏亲去携带经书回来一样,便是神通广大的饕餮也只能碍于规矩在中国的领土上四窜,高丽之类的附属国倒是可以光顾,然天竺实在不算是附属国。

莫文远道:“所以你们不能出国?”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道:可以是可以,但我们得亲自前往,脚踏实地。

神行千里、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的神通当然是不能用的,他只能迈着小羊腿一步一步朝前方走,考虑到中黑羊全力奔跑的速度,他依旧比骑马推车行驶在路上的商人们效率更高。

莫文远道:“那国内是否有绿豆?”

很可惜,中黑羊给了他否定的答案,若想找绿豆只有两种方法,一是找商人进口,二则是自己种。

种植绿豆的最好时间是五月底到七月初,换算成农历最早也要到四月上下,莫文远花了很短的时间考虑获得绿豆的方法,他准备双管齐下,走进口种植并行的两条路。

先找到熟悉的天竺商人尽可能地收购绿豆,一部分用来做相关的吃食,一部分则为了明年的耕种提前做准备。

他们家是有大片田地的,一部分是先代遗泽,还有一部分则是圣人作为奖赏赐给莫文远的,这年头赐田地比赐油粮米面银钱方便多了,漫山遍野都是没有开坑的荒地,只要派吏员丈量之后就可以赐给他。

帮莫文远收绿豆的商人就是当年买给他蔗糖的商人,他一方面通知商队下次来长安时要带大量绿豆,已经找到了买家,一方面则是练习自己在其他城市谋生的老乡,看他们手上有没有自己吃的或者多余的绿豆,莫文远是大主顾,在长安城更是知名人物,与他交好有百利而无一害。

……

莫文远扛着大量绿豆回家后,就磨刀霍霍欲做吃食,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心心念念的粉丝,说来也巧,前些日子炖鸭煲的时候他还想怎么没有粉丝,否则就能做鸭血粉丝汤蒜蓉粉丝酸辣粉丝肉沫粉丝蒜茸粉丝娃娃菜炒粉丝了,没想到俩月不到竟然就搞到了原材料。

后世,粉丝已成为了中国的常见食物之一,其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用绿豆淀粉做的,玉米淀粉做的,还有用地瓜淀粉做的。绿豆粉丝被认为是最好的粉丝,用其他材料做的粉丝较之它,口感以及通透程度上都有所不如。

在做粉丝之前,他还要准备一小工具,粉丝之所以是丝,是因为每根的直径在0.5毫米多左右,所以他需要专门的漏粉丝勺。

这玩意儿想要打造也不是很难,他画了设计图给相熟的匠人,很快便制得了。

制得过后工作就只有一样,那就是做粉丝。

……

粉丝的做法并不难,比豆制品要简单,莫文远直接找了熟练的豆制品工人做帮工。

店内人对莫文远很信任,纵使绿豆是没有见过的新食材,有了慧空和尚还有天竺商人现身说法,他们也不怕有问题。

先把挑选出来的绿豆放在冷水里浸泡十二小时,进来之前在沸水里烫一两分钟。

泡完后磨浆,磨浆后发酵,发酵后析出的淀粉就是粉丝的原材料。

等把淀粉再磨一遍后加水成糊糊,莫文远一手持漏勺一手装满了勺子的糊糊,糊糊从漏勺经过,拉出条流线型的液体,此液体一入鼎中立马煮熟,伙计在下面等着,长竹筷一捞,粉丝入冷水,再用发酵的酸浆洗涤一下,最后挂在竹竿上晒干,粉丝就成了。

绿豆粉丝悬挂在架上,随风飘荡,路过的李三娘、中黑羊还有伙计们路过,都不由抬头一看,他们都在心中想,此物味道如何?

“可似馎饦?”

“外形相仿,味道就不知了。”

连续晒两日后,褪去了黄绿色的粉丝在阳光折射下呈现粉白,晶莹不剔透,莫文远看后与有荣焉,心道其质量怕是能与龙口粉丝相提并论。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

此物可做何种吃食?

“我欲作一鸭血粉丝汤,再烤几只扇贝,以粉丝为佐料。”

想到它们的滋味,便是莫文远都想流口水啦!

家中几人在轮番教育莫文远后心情似有一点点的好转,厨房内传来迷人香气的夜晚更是有半年多没经历过,他们受到了香味的感召,当起了扒门党。

中黑羊干脆一直就在门口等着,看见姗姗来迟的三人并不意外,他们从前就是扒门好伙伴,香气源源不断地钻入他的鼻孔中,一下子多了三幅鼻孔分享香气,他还怪不高兴的。

批、斗大会开得实在是晚,做大餐是来不及了,莫文远看院落中堆满了酸菜,灵机一动,搞出了老坛酸菜羊肉面,只可惜牛肉轻易吃不得,否则他能把面的味道做得比康、师、傅好吃百倍。

酸菜羊肉与酸菜牛肉各有千秋,真要比较也分不出高下,莫文远做的这种羊肉并非卤的,而是炒的。

大块的肉被削成了薄薄的羊肉片,肥瘦相间,与切成细丝的酸菜条一同翻炒。酸菜是从坛子里捞出来后沥干水分的,翻炒的过程中加入了葱花与姜丝,混着猪油,霸道的香气随迸溅的油点子在并不狭窄的厨房内炸开,有冲出门缝向院落扩散的趋势。

李三娘道:“你舟车劳顿, 先休息几日也不迟。”

莫文远笑道:“阿娘你看我可有舟车劳顿的模样?”

李三娘观他神采奕奕, 眼神清亮, 不由点头道:“精神头是挺足。”

他的手指头指向莫文远,一颤一颤的:“你你你你你……哎你啊!”

晚间不用说,从其乐融融的家庭团聚宴变成了批、斗大会,莫文远和中黑羊都并非有花岗岩脑袋死不悔改的人,很识抬举,三人说什么他们就应什么,还发誓再也不敢不通报,天晓得他们再遇妖魔会不会书信告知。

知莫文远今日回来,家中喜气洋洋,赵二娘与莫小狗留出空余时间在家中打扫,他们忽然听见羊蹄子声,莫小狗道:“许是大郎回来了。”赶忙出门迎接。

出门后却见到了怒气冲冲气势磅礴如怒涛的李三娘,与跟她身后低垂脑袋如霜打茄子般的莫文远和中黑羊,莫小狗赶紧打圆场道:“发生何事?”

“我欲先回家休整一日,随后到大兴善寺与师父们打声招呼,此次多亏有二位师父赐我金刚降魔杵,又有羊跟随我左右,否则还真不知会有何结果。”

李三娘听后狐疑道:“不就是遇见黄鼠狼精,莫非你之后又有险遇?”一打白骨精的事情就发生在半月前,佛门中人还未将消息传开,现在只有少数高僧知此事,莫文远怕李三娘等人担心,直接从长安杀到洛阳,就先按下不说,直到现在才欲坦白。

他们吃饭一般就是随酒楼中的伙计吃大锅饭,有时几位徒弟做就好吃些,轮到帮佣做口味就差些,常在美味与否的两端徘徊。他们的味蕾已经被养刁了,宁可少吃,也不愿意吃味不佳的,累月后人就瘦了。

莫文远看李三娘的模样,很愧疚:“要好好补补, 从今儿起家里就我掌勺了。”

他老老实实道:“确有一事还未同阿娘你说,听完后请切勿惊慌。”

李三娘心头涌起不祥预感。

……

李三娘先抱了莫文远道:“高了。”随后弯腰抱了下中黑羊道, “胖了。”

有莫文远在, 即便是爱子心切的母亲都很难说被饿瘦之类的话,倒是莫文远看李三娘后感叹道:“半年不见,阿娘清减了。”好看还是好看的,但她的颧骨以肉眼可见明显不少,很有番“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美人味。

李三娘幽幽看莫文远眼道:“不止是我清减了,小狗与二娘也清减了。”在莫文远离开的半年内就没人不瘦的,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吃习惯了莫文远做的菜,也就只有他徒弟的菜能够入口了, 但徒弟们是为酒楼工作的,若让他们给自己家里人做饭就是以公谋私,管理纪律严明的李三娘是万万不会做的。

阅读大唐第一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