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亮相(上)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嗯,你说说,具体怎么做,为父都听你的。”

“孩儿不敢。孩儿以为,近期,咱们就要一个胜仗出来,这清廷的官儿不是还没走么,就让他、也让那些个淮军看看,咱们到底有多!”

黑旗军的士兵都是些作zhan勇猛的主——不勇猛的都死了——再加上这大半年的先进军事训练,其zhan斗力,刘少卿是很有信心的,跟法军比,不说一比一,二比一肯定是十拿九稳的。

刘永福当然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要依着自己以前的子,巴不得让淮军上去当灰呢,但现在的目的既然是在清廷面前立威,自然不好再借用淮军的兵力。此时听唐景崧说完,立刻答道:“大人放心,若是我军不成时,再请淮军出击不迟。不过,我相信,应该是不用劳动诸位的了。”

看到刘永福自信的样子,唐景崧也不说什么,只是心中冷笑。‘一个穷乡僻壤的贼军头领,机缘巧合下不过和数十名法军交zhan取得了一次胜利,被人捧了几年,就以为自己真的是法军克星了?等你损兵折将时,自然知道厉害’。

和唐景崧达成一致后,刘永福一面派细作在河城墙上张贴檄文告示,一面不断以小股部队游击扰攻击河城外的法堂,希望以此举李维业出zhan。

狂傲的法军果然中计。

此时法军的统帅是法海军南圻支队司令李维业。

李维业于光绪七年受交趾支那总督卢眉的委托,负责越南北圻军事行动的组织和执行。之所以选择海军而不是陆军,主要是普法zhan争中法陆军元气大伤,加之zhan后人口增长缓慢,无力在海外大批驻扎。而且当时在越南的法军主力就是海军。

作为海军上校,李维业有丰富的海外服役经历,同时光绪七年到九年对越南一系列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使他的越发看不起这个东南亚小,括北方所谓的‘黑旗军’和大清帝。

“诸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们北方的敌人现在开始向我们发出zhan。而且,我在城外的堂也频繁受到扰,上帝的仆人们随时可能会被那些异徒夺去命。我不知道得知这一消息的诸位如何看待此事,但依我看,‘黑旗军’的衅就是找死,是对法英勇士兵**的侮辱。”

李维业挥舞着手中的传单,语带蔑视的说道。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黄皮肤的猴子进行惩罚,让他们知道,侮辱我们的代价,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话音下,一位参谋说道:“尊敬的上校,对于这些衅,我本人和您一样愤怒,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目前的兵力状况。您知道,我们此次仅仅带了6艘船、680名陆zhan队士兵以及20名安南狙击兵。仅仅这点儿兵力,不足以支持我们向对面的‘黑旗军’发动攻击。毕竟,‘黑旗军’的zhan斗力是很的,请您不要忘记安邺上尉的训。”

李维业听了非常不,立即反驳道:“请您不要将我和那个懦夫相提并论。安邺的si ang完全是他自己的愚蠢造成的。至于您所说的‘黑旗军’的zhan斗力,我想您一定是被他们的宣传所蒙蔽了。在我们占领南定时,城中一样有数百名‘黑旗军’,他们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还不是像兔子一样被我们追着跑?我认为,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已经足够给那些上蹿下跳的猴子们一个响亮的耳光了,所以,我决定,除留下少量人员,其他士兵明天出城,我将亲自带领你们,败那些中人。”

看到主将已经决定,其他人自然不再说什么。5月19日凌晨4时30分,李维业率领400余名法军,携带3门65mm行营开出河城,攻击黑旗军。

黑旗军在北圻不仅拥有地利,还拥有人和。法人的动向很快就通过安在河城中的线报给了刘永福。

上午8时30分,法军走上河城外的纸桥。

丁逸伟略显慌张的跑进了关帝庙中——在得知法军出城的消息后,刘永福迅速地安排了兵力部署,并将临时指挥部设立在这所距离纸桥约三、四千米的关帝庙。

此时刘永福正在和唐景崧交谈着什么,丁逸伟进来后,先向刘永福行了个礼,然后对唐景崧说道:“大人,况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糟,据前面传回的消息,这次法军约莫有一个营的兵力,还带着三门火。所以,卑职认为,以我们目前所布置得兵力,远远不能应对,必须立即整!”

法军一个基干营兵力能达到八、九百人,而清军一个营通常是四、五百人,丁逸伟口中所言的‘法军一个营’,是以清军营的编制来计算的。

听了手下营管的报告,唐景崧顿时皱起了眉头。他也知道法人不好对付,但自己毕竟只是个文官,没有上过zhan场,而丁逸伟作为淮军锐营头的管带,是曾经和洋人接过仗的,他的意见,显然非常重要。于是唐景崧立即问道:“那依你看,要如何应对?”

丁逸伟连忙道:“回大人,标下曾随中堂大人营中和洋人过仗。洋人火器犀利,训练有素,非数倍兵力不足以抵挡。如胜之,则至少需要五、六个营的兵力方有可能。”

听到这里,唐景崧反而松了一口气,“洋人果然难以对付,本官以前只是耳闻,不过你也不必担心,此次刘军门所带士卒有七营,再加上你和李季云的两个营,应该足以应付。”

丁逸伟一听此言,便知道原来唐景崧还被蒙在鼓里,急道:“大人有所不知,刘大人所部虽有七营,但却仅布置了不足两营在前面,其余人等以及标下、李参将所部,根本没有安排!”

刷!唐景崧的脸立刻了。马上转头质问刘永福:“军门,丁大人所言可是实?”

“不错,这的确是本官安排的。在前面负责阻击的是杨著恩手里的主力营,同时,本官还在敌军的左翼布置了一个营的伏兵。至于其他士卒,此刻都在关帝庙左近休息观zhan。”

刘永福现在虽然上没有清廷赋予的官职,但是他却是越南王任命的三宣副提督,所以在唐景崧面前自称‘本官’,倒也符合份。

刘永福刚解释了两句,还没等唐景崧再问,丁逸伟又话道:“而且刘大人的七个营头,还有三个营仅仅装备了弓箭、长矛!刘大人所谓的伏兵,正是其中一个仅装备弓箭和长矛的土兵营!”

唐景崧闻言大怒,一拍桌子道:“军门这是何意?朝廷陆陆续续可是给军门补充了七个营的洋枪,为何不使用?而且仅凭800余人来设伏,莫非军门以为这是儿戏么?”

他此时深深怀疑,刘永福是不是根本就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想和法人开zhan,纯粹就是为了骗朝廷的军饷武器的。

其实这种安排,刘永福自己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但之前宝贝儿子曾说,若是以五倍、十倍的兵力败法人,这一点清军也能做到——前提是主将不逃跑。怎么能在朝廷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呢?那就必须以更少甚至相同于法军的兵力zhan胜之,方能显出我军的不同。所以,此次伏击,‘黑旗军’仅仅安排了800人,而且其中还有三百人是弓箭、长矛的原始装备,用于近zhan。这三百人中,还有一半儿是刚招募不久的越南土兵。

此时刘永福见唐景崧动了真怒,就更不敢将实告知,连忙道:“大人息怒,末将如此安排,自然有所考量,还请大人相信我们。”

唐景崧见刘永福根本不为所动,盛怒之下指着刘永福的脑门就要开骂:“你……”

‘呯’,‘呯’。

远突然传来一阵枪声,断了三人的争执,几人立即反应过来,前面开始交zhan了。唐景崧顾不得再和刘永福争执,气哼哼的一甩袖,匆匆带着丁逸伟跑出去观看zhan局去了。刘永福见二人丝毫不顾及自己脸面,心中也是不喜,但毕竟前面zhan局重要,随即也跟着跑了出去。

唐景崧虽代表清廷,但毕竟只是ke军,此时只能附和道:“既然军门已经成竹在,那兄弟就静候佳音了,若是有什么用得着的,军门尽管吩咐。”

之所以这么说,唐景崧主要还是不太信任‘黑旗军’的zhan斗力。毕竟再怎么宣传,他也不可能相信一支刚刚学会使用新shi 洋枪的土匪武装,会比久经阵仗的淮军锐。毕竟这些土匪在一年前,还是用大dao长矛来进行作zhan的。

唐景崧虽然希望黑旗军能够直接进攻河,奈何刘永福坚持先将法军主力出城外,待敌人兵力削弱后,再进行攻城。因此,‘黑旗军’再次将行营驻扎在河城西郊的纸桥。

“呵呵呵,军门选择这里扎营,是想重现当日的辉煌么?”

“不错!大人,河城是北圻重镇,三面环水,仅有一面与陆lu相连,便是这里。法军兵船势大,如用水军,决不可能攻破法军防线。而且我军如行攻城,一方面不知道城法军虚实,二来敌军依仗城池之险,地利上于我军不利。所以末将以为,还是故技重施,将其一部分军力出城来歼灭,削弱其兵力,方为上策。”

“没想到清廷这次倒是痛快,看来是真把咱们作为倚柱了。”

得了大笔的好,刘永福不无兴奋地说。

看着眉开眼笑的父亲,刘少卿不由得心中暗叹‘眼皮儿太浅,没见过世面。’

“好!那咱们就*******!”

1883年4月25日,刘永福率军祭旗,尽起黑旗军锐,开往河。而唐景崧竟然也率领一千淮军跟随‘黑旗军’一同行动。

刘少卿知道,刘永福这算是给自己交了个底儿。本来刘永福不这么说,刘少卿也算设法说服他投靠朝廷,和法人干到底,既然刘永福自己也是这么想,那就没问题了。

“真是父子同心,孩儿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为了将来算,咱们就必须让清廷看清咱们的实力,不再把咱们当成抹脚布!”

“父亲大人,现在咱们还没到放心的时候。朝廷现在看中的,是我们的份。现在朝廷和法人还没有正shi 开zhan,所以不方便直接用以清兵,否则,父亲以为清廷真的是看中我们的zhan斗力?你看他们这次带两营淮军过来,就知道咱们其实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听儿子这么一说,刘永福立刻担心道:“哦,那我们该怎么办?”

正事儿谈完,刘永福自然是宴请唐景崧一行,不必细说。

安顿好了这些个事儿,刘永福这才到儿子面前汇报工作,并商量下一步工作计划。

刘少卿道:“简单,两条lu。若是父亲算就这么在越南待下去,那咱们就拿了好走人,一旦有事儿,把那两营淮军顶上去便了,若是他们顶不住,咱们脚底抹油,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反正清廷里面也没人会认为咱们比淮军锐还。”

这条lu刘永福明显是不想走的,否则他干嘛巴结清廷?难道真是为了眼前这点儿小利?

“儿啊,咱们能在越南生存,一是众将士作zhan拼命,另一个是有了红河这条商道,才得以养活咱们。可法人若是来了,这条商lu必定没咱们的份儿了,到时候,要么咱们再跑到缅甸去,要么就得退回大清。可缅甸山高水深,实在难以生存,所以,咱们将来必须得依靠清廷才行。”

“那是、那是。

”刘永福连道:“不过一方面末将还需让士兵悉悉枪械,另一方面,淮军的兄弟们也许要适应适应这里的气候。大人放心,一个月之,末将定然拿出章程,必不让大人失望。”

唐景崧也知道确如刘永福所说,也就点头默认了。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